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上企业”是企业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一、数字经济时代来临,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过去 5 年间,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达到 16.6%,产值规模达到 39.2 万亿元,在 GDP 中占比达到 38.6%。即使在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叠加影响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9.7% 的高位增长,是同期 GDP 名义增速的 3 倍多。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中长期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动力,数字经济的时代已正式来临。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驱动企业加速进入到数字化转型 “深水区”。企业不仅要满足 IT 架构和技术体系升级的支撑性要求,还要满足业务重塑、降本增效、找到新的业务增长模式的发展性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安全合规、风险处置、绿色发展等多方面的约束性要求。对于企业来说,今天数字化转型不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转型速度“快”与“慢”、转型质量“高”与“低”的问题,决定着企业在这场数字经济大潮中的兴衰起落,成败存亡。

二、从“企业上云”到“云上企业”,云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作用已发生根本变化

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一步就是上云,已成为业界共识。以前我们说“企业上云”,大部分工作是在做“企业 IT 基础设施云”与“应用系统上云”的事情。大型企业把各类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决策系统、营销系统从原来的老旧机房或独立 IDC 搬到云上,节省了大量 IT 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成本;中小互联网公司把核心业务搬到云上,利用云的资源动态弹性扩展能力,应对业务急速增长时遇到的 IT 瓶颈。

在这些场景下,云代表了一种新的 IT 资源使用模式和交付模式,具有传统 IT 服务无可比拟的经济优势,这就使得云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种全新生产力。

而在经济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云上企业”代表了一种新的战略。企业需要通过上云实现自身在线,同时连接企业内外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实现业务流、货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在线化、网络化。而云作为一个全时在线的数字化空间,天然具备跨越物理时空的优势。企业以云为基础,能够让更多相关方在线联接形成共生网络,运行起来就会产生大量的行为交互数据沉淀,通过算法挖掘和智能化,进而为业务数字化创新提供无限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云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种全新生产关系。

如果说,“企业上云”是一种技术选择,那么“云上企业”则代表了企业的战略选择。

今年 11 月,浙江省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制造业“云上企业”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指导企业“以数字基础设施云化部署为前提,全面云化构建核心业务系统,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打造企业内外部、产业链上下游的云上数字化协同生态,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全省培育制造业“云上企业”500 家,遴选市级入库企业 1500 家、遴选区县级入库企业 4500 家。企业在云架构上进行全面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这个时代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三、传统企业向“云上企业”转型的常见误区

从数字经济时代的“移民”变为“原住民”的过程往往是不轻松的,麦肯锡的数据显示只有 20% 左右的传统企业转型成功。传统企业转型经常面临着以下误区:

1、把数字化技术应用等同于数字化转型

Gartner IT基础设施领域云计算的未来发展预测,到 2025 年,将有85%的企业和组织采用云优先原则,上云意愿比较强烈。但是,很多企业的负责人对上云的认识缺乏全局性,认为通过“上云”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 IT 资源和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平台,就是在做数字化转型,而没有意识到数字化转型要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关键业务发展机会和商业价值相结合,是企业理念、战略、组织、运营等全方位的变革。

2、转型战略落地缺乏体系化保障

传统企业信息化部门和业务部门存在非常清晰的边界,信息化部门往往只负责 IT 资源和业务系统可用性,而对业务规划甚少涉及,只推进“数字化”而不负责“转型”;而有转型要求的业务部门,也因缺乏有效的组织、人才、协同、考核激励等机制保障,导致整体规划及落地路径设计的科学性、全局性不够。比如,考虑哪些业务转型是“单向门”没退路,哪些业务转型是“旋转门”,设计失败需要退回路径等。

3、把“上云”当终点而忽视可持续发展

多数企业 IT 负责人认为建云和把应用“搬”上云体现了技术工作的“显性成功”,而没有意识到“上云”不是终点,后续三个关键动作才是关键:一是如何让生态在云上协同开发更加顺畅,二是如何保障云资源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和绿色使用,三是如何推动各方数据云上聚汇并作为生产要素流动起来。这些都是云持续发挥价值,源源不断的支持业务转型的关键。

四、企业云战略成功的五大关键要素

基于多年政企客户服务经验,我们总结提出 “企业云战略与发展设计框架”,目标是为企业开展云上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套理论参考和方法指导,避免误区,提高成功率。包括以下五大关键要素:

1、战略上,要把云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落地紧密关联

首先,云是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战略的本质是解决发展问题,而在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速度 + 颠覆”使得企业发展机会充满了不确定性。有时候光靠“人”去看战略是看不清的,这时候需要通过云这个“关系网络”及沉淀的数据,来帮助企业看到很多看不清的客户需求和商业机会,从而做出更具确定性的战略。

可以说,企业把云的价值边界扩展到哪里,企业未来发展的版图就到哪里。

其次,云是企业战略落地的关键承接。企业战略是自顶向下的设计和拆解,云战略要与之进行紧密的匹配和承载。这里要做三个关键动作:一是对焦云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和状态,定义云在能力水平及价值创造等方面的阶段性目标;二是识别业务云化的关键机会与价值场景,定义业务云化的关键成果和收益指标;三是选择云架构与技术路线,从战略角度基于发展、价值创造、竞争、成本及自主可控等因素进行评估决策。

国内某大型头部车企,自 2016 年开始就开始实施企业上云与数字化转型工作,但是一直存在数字化不能聚焦于业务目标与成果的问题。2021 年该企业启动了云咨询规划项目,将企业战略从“集团治理与全球化”、“全球潮牌潮品”、“认知智能化”、“绿色碳中和”四个方面进行分项拆解。通过对技术部门、业务部门的数十场联合调研,细化到“四个连接”(外部用户、内部用户、供应商、设备)、“三个打通”(设计开发、供应链、营销)等具体策略,并落实到云的建、用、管、运各方

面。同时基于现状,对企业进行了“云能力成熟度评估”,找出了 10 个方面的差距,明确了下一步 “云上企业”建设的 26 项关键工作任务。

2、组织上,要推动人与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人的转型。上云前,企业就有各类开发、测试、运维人员,上云后这些原来的岗位和人是不是继续存在?工作方式和能力要求有什么变化?需要设哪些新岗位?都要在组织设计层面想清楚,并关键做好两件事:

一是云治理组织优化。云上转型是新生事物,容易发生“小事情多头决策,大事情没人决策”的情况。企业应梳理云在建设、应用、管理、运维工作中各相关方的利益诉求,构建云事项的责任矩阵,并优化云技术决策的组织架构、决策机制和流程,把这些越早确定越好。二是云人才发展设计。传统企业多是面向大分工的科层制,要的是效率,需要的是专才,把事做专;而今天企业数字化转型,要的是创新,更缺的是全才,把事做对。企业需要重新考虑人才要求并开发新的岗位,完成知识协同体系建设、人员能力提升、外部人才合作与引入等一系列动作。

山东省某大型商业集团,在疫情压力之下开始数字化转型。董事长亲自挂帅担任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组长,有了组织保障,各产业板块和二级公司非常配合,在二期项目中更多的业务单元主动要求参与实施。

此外该集团也在原信息中心的基础上进行组织架构的变革,新成立了大数据中心,原来的信息中心的主要工作偏运维支撑,而现在的大数据中心和业务的结合度更加紧密,人员也从原来各个业务板块抽调,不但有技术能力,更有业务思维和运营思维。这样大数据中心逐步从后台浮现到中台,利用数据为一线部门提供有力的业务支撑。

3、业务上,要实现业务创新与云“一体化”生长

首先,对于传统企业,数字化是一种颠覆而不是优化。因为传统企业业务多是职责明确和流程固定的稳态业务,但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的生产模式、营销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都因“数据”这个新要素的充分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看到的全域营销、直播带货、万物互联、扫码支付、数字工厂、产业互联、量化决策等业务创新场景,无一不是对过往稳态业务的重构。

而互联网企业因天生带有“云基因”和“数据基因”,数字化业务也多是以数据为原料,从云上“生长出来”的,本身就具有数字化原生的特点,快速灵活。所以对传统企业来说的,要坚定的通过推动核心业务和数据上云,打通更多数据闭环,通过重构来创造新的数字化业务。这样企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获得涅槃重生。

国内某乳业集团,在其核心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建立实体零售与消费者的全域在线链接,以大数据驱动人货场的全面数字化”的整体转型策略,通过云上数据平台建设,打通了 29 个业务前端,沉淀了 1600 多万会员、10 万家门店、3 万导购等核心数据资产,全面实现了数据标准化、资产化、价值化和服务化的目标,为集团的全渠道数字化营销,终端门店精细化运营和客户服务体系提升提供了云上数据支撑。今天该企业,无论从销售业绩还是品牌影响力来说,都成为中国乳业行业翘楚。

4、技术上,要通过云原生技术先进性解决关键业务问题

1)云原生分布式架构,快速实现企业跨地域业务协同

某大型电网公司在云平台规划和设计阶段均采用私有云部署,总体架构采用“一朵云多 region(区域)”部署模式,既可以满足总部统一管控要求,又可以兼顾省级自运营和运维的管理需求。以此架构为基础,建设全公司内网和外网各一朵云,形成“IT 资源服务中心”和“数据服务中心”,实现运维运营“两级协同”,夯实了公司数字新基建。

2)云原生高可靠性,为业务连续性提供坚实保障

某路网中心承担全国高速公路取消跨省收费站,实现跨省统一结算的系统建设重任,社会责任高,业务压力大。该中心采用 128 个数据节点的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 PolarDB-X 作为主数据库平台,支持全国 29 个省数据中心、2.5 万门架、2.26 亿 ETC 用户的实时数据存储和处理。数据库支持每天 10 亿 + 增量数据,交易写入量高达 4.5 万笔 / 秒,使得排队 500 米以上的收费站数量减少65%,实现了全国高速当天费用结算清分和发票拟合,保障了业务的高可靠性。

3) 云原生开发技术,加速企业应用

云化企业业务要更灵活多变,应用开发就要更敏捷。云原生开发是以容器、微服务、DevOps、低代码等技术为基础建立的一套体系,从技术架构、开发、测试、部署和运维等各个阶段和方面,让企业能快速构建真正应“云”而生的“云原生应用”,最大程度发挥云的优势。

河北某医用包装品生产企业,创始人率领自己的高管基于云上低代码开发平台,搭建了订单系统、ERP 系统、质量分析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仅花费几万块钱,实施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并且数据更容易整合、使用效率也更高。

5、运营上,要坚持云安全运行和数据运营并重

1)云运维的自动化、智能化

企业上云后,运维工作的重心从原来维护机房硬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中解脱出来(云进行了屏蔽),变成了面向整个数字化业务场景的运维,包括海量数据处理、高并发连接、实时数据传输、异构系统的调用等等,依靠人工运维几乎不可能完成。这时云运维的关键,就是如何从手工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某物流企业在 2019 年实施全站上云之后,不仅日常系统运维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并且制定了双十一流量高峰期间运维护航方案。在双十一到来之前,运维团队完成全部 12 个业务场景的 3 轮全链路压测,并针对核心业务场景制定流量防护、弹性扩容、ECS 异常迁移、数据库切换等 10 多个应急预案。在双十一期间,通过业务大盘实时监控退单成功率和响应效率,通过资源大盘实时监控核心业务资源水位情况,最终保障了核心系统 100% 可用。

2)云运营的标准化、科学化云运营,是云服务上线投入使用后发生的所有管理活动,包括云服务的申请、订购、消费、计费、监控、报告等。云运营的核心是做好三件事:一是云服务目录与服务水平协议一定要标准化地梳理出来,可视化透出给用户,这是云在供需两端的重要契约;二是云资源计量计费与财务核算机制要科学制定,促进各类资源绿色合理使用,避免浪费;三是把云的运营与业务运营指标结合起来,根据云资源变化情况洞察业务变化趋势,为业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结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数字化转型的行列,每个企业都在期待着数字化能够为其带来二次增长。“云上企业”的规划与实施对于企业意味着技术升级、组织升级与战略升级的融合与叠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也会继续以“企业云战略与发展设计框架”为指导,关注企业的数字化、绿色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在更广阔的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探索更多成功之路。

(本文作者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阿里云智能政企行业事业部总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云融合”神州数码“3+2”打造新技术战略
持续进阶,软通动力稳步推动云智能战略
向云转型有没有“捷径”? 信服云告诉你!
瑞康医药的上云之旅: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要选好平台
新华三距离“千亿级俱乐部”还有多远?于英涛:五年
2022年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