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政策|数据监管未来之路:聚焦效率,辅以激励

丨杨帆 于翔 刘春彤 遥远 联系人:郑辰

当前中国或已拉开数据“严”监管的序幕。数据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但官方在有效监管方面尚有较大改善空间。我们认为数据监管应从流通、效率、激励、安全、隐私五方面推进。当前官方关注安全与隐私,我们预计未来效率是改革线索,激励侧面配合改革推进。展望投资,互联网平台正面临估值重塑,垂直平台与传统广告受冲击有限,利好网络安全赛道和物联网。

数据虽为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但在使用环节乱象频生。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数字经济”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数据作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关键,已被中央定义为关键生产要素,地位与土地、资本、人口和技术相当。与此同时,数据使用的乱象与不足也正逐渐浮出水面,数据亟需合理的监管以规范数字经济的发展。

当前法律监管体系下安全和隐私为两条主线,同时兼顾政务数据流通。

  • 安全:自上而下建立安全制度,分行业按重要程度保护。目前《数据安全法》等法律对数据安全已有自上而下的表述,完善顶层设计,强调个体责任,近期关注数据出境。预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将有望得到保护,未来将由各行业归口监管。

  • 隐私:数据采集保证最小必要原则,匿名化数据不属于隐私内容。官方对个人隐私和数据采集已有明确界定,个人隐私问题主要出现在数据采集环节。匿名化数据不属于隐私范畴,应从效率和激励层面进行监管。

  • 流通:政务数据应持续加速开放。政府持续推动数据流通,部分省市选择和大数据平台合作,上海考虑针对第三方数据处理机构发放牌照。

参考官方表述和其他生产要素,预计未来数据监管将聚焦效率,辅以激励。

  • 效率:国家统一管理企业公共数据,聚焦数据使用、来源和流通。企业公共数据统一管理有助于提高效率,以面对更复杂的应用背景,并与传统公共数据进行良性互补。具体方式有金融百行征信牌照聚集,医疗大数据源头融合,网安公司 “数字审计”及引入国资进行内部监管引导。

  • 激励:非公共数据收益权下放企业,公共属性数据需给予补偿。非公共属性数据应将使用权下放给企业,由企业探索数据正确的使用方法,企业应拥有数据的收益权。公共数据在汇总监管时需要给予“数据使用费”以培育激励机制。在该逻辑下,传统广告业务受影响较小。

互联网面临估值重塑,垂直平台和传统广告影响较小,利好网安与新经济。

1)未来若数据要素加强监管,则互联网平台算法准确性可能降低,其广告收入可能承压,云计算服务或成为新增长点,估值逻辑面临重塑,同时其分拆上市的子公司若有公共属性则面临较大的政策不确定性。

2)垂直平台和传统广告的数据来源受数据监管影响较小。

3)云计算和网络安全赛道将受益于安全制度建设和数据安全流动需求,此外数据监管带来新经济的数据标准化采集、车联网、物联网及工业互联网长期亦会受益。

风险因素:

数据监管超出预期,经济增速下行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点丨从组建国家数据局,看数字经济的蝴蝶效应
隐私计算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
普华永道解读“数据二十条”新政
产权时评 | 构建数据交易的“中国方案”
链上会:保护数据安全,引领数据要素市场化的革新之路
健全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