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作方案|广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2020年工作方案

来源: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2020年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微企业上平台,以区域整合产业、以行业聚合应用,按照“一行一策,成熟一个、试点一个”的集群试点原则,制定2020年工作方案。

组织实施

(一)

组建产业联合体

1.服务商牵头。由深耕垂直行业领域的第三方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牵头会同行业设备商、本地产业链变革型企业等组建产业联合体,深入调研产业集群,科学确定集群试点的垂直行业领域范围和起步区域。起步区域原则上应为产业聚集的专业镇、工业园区或县区,且起步区域数量原则上为1个,服务商以牵头方式只能参与1个集群试点,以参与方式的不作限制。

2.平台商牵头。由广东省内的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商牵头,市场化机制自主严格筛选优秀服务商组建产业联合体,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原则上平台商每年牵头试点不超过3个集群,每个集群试点的起步区域要求与服务商牵头方式相同。

(二)

制定实施方案

产业联合体基于垂直行业领域的产业变革与升级方向,筛选基层政府思路清晰和集群企业积极踊跃的起步区域,与集群基层政府、产业链变革型企业等深入合作,系统研究集群产业现状、问题与原因,摸清集群企业分布、集群短板突破实施计划、集群转型整理路径路线图、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区域转移方式等,提出针对性的产业升级路径,明确重点任务、实施目标、时间计划、投资预算、保障措施等,推动集群试点工作做实做深。起步区域取得良好效果好后,再向全省其他产业集聚区域快速复制推广。

(三)

成立工作组

每个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对应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区、专业镇(工业园区)与产业联合体单位的工作组机制,对接聚合省、市、县区、专业镇(工业园区)各级各类产业政策和保障措施,聚力打造集群试点区域样板。工作组加强日常协调、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问题,组织打造标杆案例,精心组织开展走进产业集群活动,定期开展集群试点阶段小结和绩效评估,适时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保障措施

(一)

创新投资模式,建设共享制造平台

鼓励产业联合体依托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培育发展共享制造平台,包括共享工厂、共享产业园、区域运营平台等。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强化服务。推动共享制造平台深度整合多样化制造资源,输出融合型的行业团体标准,为产业集群广大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精准服务,包括订单在线发布智能报价、数字化工厂一体化集成服务、产能工序协作共享、关键共性设备集成与租赁、共享产业园等制造能力服务;公共技术中心、产品设计与工程服务能力共享、仪器设备与实验能力共享、产品检测与质量标准等创新能力服务;物流仓储共享、展示体验中心、工匠共享、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业融资征信服务、产业大数据咨询等生产性服务。共享制造平台纳入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库予以重点培育,省产业链协同创新试点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方向对共享制造平台予以专项支持。鼓励地市(县区、专业镇、工业园区等)积极协助产业联合体对接本地产业资源、专业性行业组织等,推动共享制造平台落地产业集群、开展区域化实体运营,并对共享制造平台建设和运营予以重点支持。

(二)

支持软硬结合,促进降本增效提质

支持集群全产业链企业整体数字化升级,支持集群企业开展数字化营销,协同头部直播平台企业打造直播基地和建设直播频道,鼓励通过直播或短视频方式,在线展示生产工艺流程,促进产品品牌形象塑造和在线引流销售。支持集群企业基于上云在线数据的分析诊断与精准核算,针对性开展自动化改造和生产设备改造等。鼓励围绕特定行业领域生产操作标准化、少人化等需求,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将装备与特定行业的工艺、材料、管理特性需求等进行集成创新,打造特定行业系统集成装备,在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项目中实施软硬结合的集成改造。针对软硬结合集成改造时一次性资金支出压力大问题,鼓励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联合设备商、金融机构等开展联网设备分期融资,基于设备商承担担保或回购责任的前提,为集群企业数字化改造提供分期融资。对开展联网设备分期融资的集群企业给予融资上云服务券奖补。

(三)

支持5G内网改造,加快集群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产业联合体牵头会同基础电信运营商、5G关键产业链企业等,根据《关于组织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工作的通知》(粤工信工业互联网函〔2020〕426号),依托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实施集群企业内网升级改造。鼓励集群企业将生产流程优化与5G内网改造相结合,通过企业内网室内深度覆盖,推动集群企业从单点、局部的信息技术应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省适时组织凝练行业需求、网络模式、生态组成和应用方向后,通过“上云上平台”服务券奖补政策对集群企业5G内网改造予以支持。重点围绕内网覆盖面积、工业级CPE网关节点、边缘计算MEC服务器、边缘计算MEP(移动边缘平台)、服务能力开放平台、UPF专线、室内微站、高可靠网络切片、5G工业终端、工业APP等,新增5G企业内网改造产品奖补目录。

(四)

鼓励服务券订单融资,加快集群数字化转型步伐

针对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服务券事后结算困难等问题,鼓励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与银行、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探索开发服务券订单融资,基于企业与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签订的、真实有效合同和“上云上平台”服务券订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融资。对开展服务券订单融资的集群企业给予融资上云服务券奖补,鼓励地市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政策性担保公司、贴息补助专项等对产业集群融资产品创新予以联合支持。

(五)

支持线上线下实训,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机制

鼓励依托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的具体项目场景,实施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试点,探索产教融合市场化机制创新。支持搭建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线上技术咨询和专家诊断服务,开展“精益+软件+装备+自动化+工艺材料”等技能复合型人才培训;支持依托集群试点标杆案例、建设产教融合线下实训基地,针对集群企业家开展标杆学习,针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开展“1+X”证书制度模式试点,以市场化团体标准方式开展人才标准等级评定。省对应用“线上+线下”实训的集群企业给予人才上云服务券奖补,鼓励地市、起步区域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给予联合配套支持。

(六)

突出市场化机制,发挥牵头单位的主体作用

产业联合体合作伙伴、产品方案、奖补标准等具体方案内容,由产业联合体牵头单位根据实际市场需求自行研究确定,并经实施方案论证予以明确。强化对牵头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原则上由牵头单位统一与集群企业签订合同,并牵头负责项目验收。由牵头单位负责提交集群试点任务书,绩效任务书突出行业协同和集中共享的引导方向,强化集群试点的整体评价,包括1个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体验展示中心、2个以上不同类型标杆案例、20家以上企业上平台,以及实施方案中“3.转型目标”相关绩效要求(具体根据实施进度确定)。鼓励产业联合体面向集群数字化转型市场需求,打造参观体验引流、人才实训认证、生态资源汇聚等一体化创新中心。

(七)

组织专题培训,形成产业集群升级共识

精心组织产业集群所在的县区、专业镇、工业园区负责人以及当地行业组织、地市业务负责人等开展专题培训,培训内容聚焦当地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分析、数字化转型路径、5G园区网络与集群企业5G内网升级改造等。通过定期培训学习和交流共商机制上下衔接,推动各方深度参与、充分沟通、凝聚共识。组织对资源池优秀服务商、平台商主要负责人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促进服务商之间的商业研讨与合作,推动集群试点加快推进。

(八)

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加大总结宣传

鼓励各地基层政府开展原创性、差异化探索,加大基层改革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复制推广。选取典型集群案例予以总结,深挖鲜活案例和题材,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宣传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典型经验。通过一定时间跨度内连续宣传推进,扩大影响规模,提升产业集群渗透力度。及时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集群转型路径和模式,持续深化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政策实施、方案选型提供科学评估。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效果好的给予“广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并推荐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速工业互联落地,树根互联的规模化可复制路线
为什么说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工业互联网平台?
34个案例,110页!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2022年)(附下载)
广州利用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超算集群天琴阿尔法面向产业开放
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解决转型痛难点!附110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