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项链》为何成功?用“LOCK系统”解析构成情节的四项元素

《项链》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向往豪华生活的美丽女子马蒂尔德的故事。马蒂尔德出生在小职员家庭,只能嫁给一个小科员,过着朴素的生活。一日,丈夫为马蒂尔德弄到了一张教育部长的晚会邀请函,马蒂尔德做了套衣服,向朋友借了条钻石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但在回家途中,项链却不慎遗失,夫妇俩只好借钱买了同样的项链还给朋友。两人为了还债,过了十年节衣缩食的生活。最后,马蒂尔德却得知,她弄丢的只是一串价格低廉的假项链。

《项链》是莫泊桑的代表作,被选入我国的语文课本中。那么,这篇小说到底好在哪里呢?本文将用“LOCK系统”解析《项链》中构成情节的四项元素,并探讨“LOCK系统”在写作中的运用。

1.什么是“LOCK系统”?

“LOCK系统”是美国畅销书作家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在分析了几百种情节之后,整理出的写作原则。“L”、“O”、“C”、“K”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主角(Lead)、目标(Objective)、冲突(Confrontation)和冲击结尾(Knockout),这四项基本元素就是衡量小说好坏的重要标准。

贝尔认为,在一本小说中,“稳固的情节永远始于有趣的主角”。而好情节中,主角“必须引人注目”,让读者“从头到尾”都盯着他看。设定好主角之后,再给他一个目标让小说有前进的动力。为了让读者投入到小说中,还要在主角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设置重重障碍,这就是故事的冲突冲突让读者产生担心的情绪,从而追随主角走到最后。故事的结尾一定要有“重击的力道”,就像拳击比赛中的KO一样,给读者造成冲击。

“LOCK系统”思维导图

2.用“LOCK系统”解析《项链》中构成情节的四项元素

  • 主角(Lead)

缺点:爱慕虚荣。小说一开始就叙述了主角马蒂尔德的情况:她“面容姣好,风姿绰约”,向往豪华的生活,但是“被造化安排错了”,出生在小职员的家庭。所以,她没有办法结识“有钱、有地位的男子”,只好“将就地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作者在开篇就用戏剧性的矛盾把主角马蒂尔德推到读者面前,吸引读者的注意。

马蒂尔德在朴素的生活中“无休止地感到痛苦”,她无法过上向往的上层生活,甚至不想再接近好友福雷斯蒂埃太太,因为好友优渥的条件让她“伤心、懊悔、绝望”,“总会哭上好几天”。当丈夫拿出晚会邀请函的时候,马蒂尔德闷闷不乐,为没有合适的衣服和首饰而哭泣。到这里,一个爱慕虚荣的形象就被刻画出来了。马蒂尔德不是一个高尚的人,却足够有趣。在一个有趣的主角身上,读者期待看到有意思的故事发生,所以会从头到尾一直关注着她。

优点:敢作敢当。马蒂尔德穿着新做的衣服、戴着向好友借来的项链,在晚会上出尽了风头。然而,在回家的途中,她却把借来的项链弄丢了。马蒂尔德会如何应对呢?作者为了揭示马蒂尔德的性格真相,让她在两难之境中做选择。前文已经将她塑造成了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如果继续加重负面价值,人物就会显得过于片面。所以,作者让马蒂尔德“英勇地拿定了主意”:和丈夫一起借钱买项链还给朋友,并且一定要偿还这笔债务。

他们“辞退了女仆”,搬进一间更破旧的屋子。马蒂尔德亲自干“笨重活”:洗衣服、搬垃圾、提水、洗刷油腻的锅碗瓢盆,“磨坏了她那玫瑰色的手指甲”。为了省钱,“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讨价还价,不惜挨骂。丈夫也在下班后替人誊写账目、抄文稿。过了十年,他们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连“高利贷的利息”、“利滚利的利息”也还清了。她虽然“看上去老了很多”,但成了一个“敢作敢当的妇人”。作者用“车祸现场”原理将马蒂尔德塑造得十分醒目:就像看到车祸现场时人们会停下张望一样,读者也喜欢看到主角“犯下无法挽回的错,把人生搞得一塌糊涂”。

“主角”思维导图

  • 目标(Objective)

主要目标:过上豪华生活、出风头。马蒂尔德的主要目标在开篇就被揭示出来:过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穿漂亮衣服、带珠宝首饰,“讨男人们的喜欢,惹女人们的嫉妒”。主要目标驱动故事向前发展,进而引出其他目标。虽然命运让她无法实现过奢华生活的愿望,但她丈夫却能让她参加上流社会的晚会。

其他目标:盛装打扮参加晚会;偿清债务。马蒂尔德的丈夫为她弄到了一张教育部长的晚会邀请函,这是实现她“出风头”目标的绝佳机会。可是,马蒂尔德既没有漂亮的衣服、也没有首饰,这让她非常伤心。在这里,小说形成了第一个“故事问题”:主角能达成参加晚会的小目标吗?当马蒂尔德拿着丈夫的存款做了衣服、向好友借来项链后,她达成了这项目标,随后又达成了“出风头”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都是精神层面的,作者为了加入现实层面的目标,让马蒂尔德弄丢了那串借来的项链。

马蒂尔德决定和丈夫借债买项链还给好友,再一起还债。小说形成了第二个“故事问题”:主角能偿清债务吗?当夫妇俩用十年时间还清债务后,主角不仅实现了第二个目标,还揭露出自己的深层性格。

“目标”思维导图

  • 冲突(Confrontation)

与自己的冲突。马蒂尔德“没有漂亮的衣裳”、“没有珠宝首饰”,可她爱的“偏偏就是这些”。她时常想象着奢华的生活:豪华的接待室、高大的男仆、“蒙着古老丝绸”的客厅、陈列着“珍贵古玩”的内客厅、自己与知名之士谈情说爱。实际上,她的住所“那般地简陋”、椅凳“那么破旧”、衣衫“那么寒酸”、仆人只有一个小女人、丈夫只是一个小科员。马蒂尔德的内心向往与现实生活之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这造成了她自己的内心冲突。

与他人的冲突。这类冲突来自马蒂尔德的丈夫和好友福雷斯蒂埃太太。丈夫对饭桌上的炖肉心满意足,觉得世上没有“比这更好的东西”,而马蒂尔德看到的却是“三天未洗桌布的圆桌”,开始想象豪华餐厅中的精美宴席;丈夫问她多少钱才能做一套“过得去的衣服”,她考虑再三,说出了一个不致把丈夫“吓得叫出声来”的数字,但丈夫听了后仍然脸色发白。两人之间的反差让读者为主角担心:价值观差异如此巨大的两人,能一直走下去吗?有了这种担心,读者才会一直投入进小说中。

马蒂尔德去借首饰时,好友福雷斯蒂埃太太为她拿出了“大首饰箱”。箱子里有很多漂亮的首饰,其中之一就是那条值500法郎的钻石项链,而马蒂尔德的丈夫攒了好久,才攒下400法郎。这个不经意的细节反映出两个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让马蒂尔德追求目标的过程显得阻力重重。她能跨过这道鸿沟吗?读者又开始为她担惊受怕。

与命运的冲突。马蒂尔德“漂亮又妩媚”,却偏偏出生在小职员家庭,嫁给了一个小科员;过着朴素生活的她突然得到了上流社会的晚会邀请函,马蒂尔德克服种种困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让生活到达了巅峰;可她偏偏弄丢了借来的项链,又让生活坠入了谷底;夫妇俩节衣缩食十年,偿清了所有债务,却发现丢失的那条项链只是便宜的假货。作者在主角前进的路上设满了障碍,把事情变复杂,让主角的生活坐上过山车。这种一起一伏的变化,牵动着读者的神经,也让整个故事都焕发出生机。

“冲突”思维导图

  • 冲击结尾(Knockout)

故事有一个好结尾,读者才会满意。而一个好的结尾,必须要有“重击的力道”。《项链》中,主角马蒂尔德在跨越了一系列障碍、还清债务后,作者并没有放过她,而是给了她“最后一击”:告诉她丢失的那条项链是假的。那么,马蒂尔德与丈夫的十年付出到底值不值得呢?作者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读者,让结尾回味无穷。

钻石项链

3.写作中如何运用“LOCK系统”?

“LOCK系统”中的四项元素分别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主角、一个明确的目标、主角被迫面对的种种冲突和一个冲击性结尾,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运用到任何一种写作类型中。

在《项链》中,主角马蒂尔德虽然爱虚荣,但她弄丢项链之后却没有逃避,用十年的时间弥补了自己的错误。主角因兼具缺点与优点而变得立体,也更加引人注目。作者通过选择揭示角色的性格真相、通过性格真相让读者产生移情。当读者在主角身上看到共通的人性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认同她、记住她,并且关心她的行动。主角的目标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也可以是外在实体。冲突也一样,它可以存在于脑中,也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作者同时引入了两个层面的目标与冲突,让情节更加丰富。结尾处的重击则让读者回味无穷,从而与主角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结。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先思考这些问题:如何让主角有吸引力?主角要追求或逃离什么?在主角前进的道路中,会面对哪些障碍?结尾怎样处理才能让读者感到冲击?解决了这些问题,小说就拥有了基本的骨架。

结语

“LOCK系统”是一种简明的写作策略,它将重点放在四项元素上,摒弃了其他对故事没有推动作用的情节,让小说变得更扎实。就像希区柯克说的:“好的故事就像人生,只是少了所有无聊的部分。”

通过对《项链》的分析,我们也了解了构成情节的四项基本元素。只有先解决这些基本问题,背景、对话、场景等深层调味剂才会变得有意义。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我们不妨将“LOCK系统”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创作中去,用理性的方式产出更优秀的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出好故事,你不可不知的套路
成为畅销书作家的秘密,都在这本书里了
如何给文章写一个漂亮的结尾?
写作干货\u002F\u002F情节篇:情节设计“LOCK系统”
《这样写出好故事》读书笔记——情节与结构
真正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智商和知识,而是这种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