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往事如烟》之古刹三千年——对铁刹山从儿时到古稀的记忆
紫气东来 音乐: 李志辉 - “道化天下 德在人间”南岳衡山道教音乐会原声大碟

作者简介

刘胜光,笔名:山人;辽东山人。籍贯:辽宁本溪县人。爱好:文学、书法、美术和摄影。曾在本溪电台、本溪日报、印象本溪、作家前线等多家媒体和平台发表过《游记·千山纪行》、《怀念战友》、《难忘儿时的年味》、《冬雪》、《孟大爷和孟大爷家的收音机》、《相约故里》、《山溪垂钓》等多篇文学作品。其中《孟大爷和孟大爷家的收音机》在作家前线第五届“才子杯”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中获得“优秀作品奖”。

《往事如烟》之古刹三千年

——对铁刹山从儿时到古稀的记忆

原创:刘胜光

位于本溪县田师付镇的铁刹山,是享誉国内外的道教名山。之所以享誉国内外,一是因为这里是东北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东北所有道教的道观,都是以这里为核心,按照“四方八卦”方位辐射而建;二是明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提及此山;三是宋朝名门杨家将第八代玄孙杨金豹在此山学艺,艺成后下山闯潼关救佘太君等杨家亲人。

我的故乡就在铁刹山脚下,站在家的房头便可看到那巍峨的山峰。从家里出发爬上山顶(道观处),大约一个半小时左右便可以到达。

遗憾的是在离开故乡之前,并未能登过此山,但“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这十个字,从儿时起就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啦!

那时候常听爸爸讲起那山上的摩崖石刻,赞叹镌刻艺人的技艺精湛,字迹隽永与壮观。特别多次提及有“乾坤正气”四个大字,大气磅礴。那“坤”字的一竖,足以躺下一个成年人而绰绰有余……

儿时记忆中,常常看到铁刹山道人行走于矿区街巷之间,售卖自制的黑膏药。煤矿工人常年井下劳作,患腰腿疼的人很多。道人土法熬制的那种摊在白布上的黑膏药,药效很好,很受矿工们欢迎。

一九七四年秋天,我由部队回家探亲,爸爸及表哥陪我进山游玩,那是我第一次拜谒千年古刹。

铁刹山虽名扬华夏,但在那个年代,也只是一座“荒野古庙”而已。进山只有一条陡峭而崎岖满是碎石的羊肠小路,其杂草丛生,泥泞湿滑。上到半山腰后,虽然还是小路,但平坦了许多。路边便可见到雕刻精致、大小不一的摩崖石刻。

铁刹山图(孟庆志提供)

一九七四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文革”是个“破四旧”的年代,佛道两教也正是“四旧”的典范,庙宇作为供奉神灵的殿堂,首当破之。故而早已在文革初期就被革命小将“红卫兵”捣毁得荡然无存了。庙宇旧址上堆放着柴草等杂物。山上唯一的建筑就只有道士居住的两间低矮的小屋。

没了庙堂,没了神龛,也就没有了烧香拜神的香客。那天,我们是唯一进山的一拨人。我们是观览古迹的游客,而不是朝拜进香的香客。

山上只有一位道人。看年纪估计也不超过六十,但体态略显龙钟,灰白色的胡须垂落前胸。面色憔悴,没带道冠,蓬松凌乱的头发挽髻于头顶,一根木簪横插发髻间。全然没有古书中所描写隐居深山的道士,修炼出“道骨仙风”之神韵。

时值中秋时节,山风呼啸掠过山谷,山上略显寒凉。老道长身着一袭破旧道袍。道袍是手工明线行纳的,纳进棉衣的针线留下的窝窝明晰可见。褪了色的蓝布,几乎接近白色。道袍上补丁落补丁,补丁的颜色深浅不一,大小各异,那是一件是名副其实的“百纳道袍”。

初见时,老道长由“风月洞”南面山坡上,沿着“乾坤正气”摩崖石刻旁的山路石阶,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缓步而下。右手臂弯在胸前,手臂上套着一根绳索,绳索的另一头搭过背后,系着一小捆松枝干柴。柴捆不大也不是很重,背着并不显得吃力,慢慢地走回住处。

乾坤洞南侧有一石阶小路,拾路而上,不远处便有一眼水井。井沿用青石围砌,井口敞开着,井口口径约一米左右,井深两米有余,水深一米多,清澈见底,井水清冽甘甜,这是山上道士生活的唯一水源。井沿边上放着一只铁皮水桶,桶梁上拴着一根拇指粗的麻绳。游人可以自己提水,或饮用,或清洗,借以消除暑热。

山上可供观光的景观以洞穴和摩崖石刻为主。

提及铁刹山,“云光洞”最为著名。洞中“藏”有“八样宝物”,故名“八宝云光洞”。其实,这“八宝”都是钟乳石天然形成的。分别是“虎,龙,寿星,蟾蜍,木鱼,仙床,定风珠,莲盆”等八样。洞穴口高五米,内高九米,进深三十余米。借着洞口透进的光亮,清晰可见“宝物”。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八样宝贝,个个精美逼真,栩栩如生。可近观,可抚摸。

龙头下方有一莲盆,龙头有水滴,滴滴答答,常年如此,不断滴进如脸盆大小的莲盆里。游人至此,都会跪趴在莲盆边“牛饮”一番,我亦如此。

其实,这云光洞中最有名气的八宝是“定风珠”。明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破“风吼阵”便是借用的此珠。原文写道——众道友曰:“那里去借定风珠?”内有灵宝大师曰:“吾有一道友,在九鼎铁叉山八宝云光洞,度而真人有定风珠,弟子修书可以借得。”之后,姜子牙派出散宜生、晁田二人前去九鼎铁叉山借取定风珠,破了风吼阵。因《封神演义》,铁刹山而名噪华夏。更有“铁刹三千年”之盛名。

时近中午,我们不请自来地进了道观休憩小坐。

这是一所坐北面南的两室小屋,是当时山上唯一的一处建筑。房子不大,青石砌就的墙壁,窑烧黑瓦罩顶。

房前没设篱笆院落,平坦整洁。房后山崖陡峭,登山石阶是就山崖岩石而凿就的。宽则不足尺,窄则仅可踏入半足,一阶连着一阶,阶阶相连,蜿蜒着向山下延伸而去。

石阶旁的峭壁岩石上,几株百年古松苍劲挺拔,树根盘错,深扎岩石缝隙之中。干粗二尺有盈,树高三丈有余,直刺苍芎。为这“茅舍”平添了几分“道家仙气”。

房子就山崖崖洞倚势而建。西侧房头与山崖洞穴连接成为一体,从室外看不出什么异样。当进得屋内,正对着房门的便是厨房,厨房连着洞穴,向崖洞内延伸四五米的样子。此为乾坤洞。

乾坤洞(孟庆志提供)

一铺火坑直通房子的东侧山墙,炕与地的面积大小基本等同,卷起的被褥放在炕脚下。炕头处摆放着一对脱了漆的破旧木箱子,箱盖上放着一盏用深褐色药瓶自制的煤油灯,油灯不大,约二寸高,这煤油灯便是用来夜晚照明之物。

屋内没有凳子,我们一行五人一字排开坐在炕沿上。炕上躺着一位六十开外的男士,黝黑的皮肤,微胖的身材,以行李卷为枕,头肩倚枕在上面。老道长说是陪着作伴的。不知是官派、是亲友还是俗家弟子?

攀谈中得知老道长姓赵,名至刚,本溪县泉水三官阁人,原籍碱厂镇碱厂村。出家前曾是一名参加过东北抗联,随抗联征战沙场,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有着痛杀倭寇经历的战士。抗联打散后,无家可归,便隐居深山做了道士,以求安身立命。文革运动许多庙宇被拆,一些僧道纷纷下山还俗,老道长没有去处,只得坚守着早已破败的古刹道观。

八宝云光洞前的铁刹山道长赵至刚、黄理贵(孟庆志提供)

问起生活来源,言说每月由政府发放八块钱津帖,粮食吃城镇人口供应粮(当时定量粮食是每人每月二十八斤,豆油三两)。布票倒是比城镇人口多一些,每年二十一尺布票(是市民的三倍)。

吃菜就靠在山坡上自己开垦出的“巴掌大”的几垄薄地,种点白菜、萝卜、豆角等青菜。山高寒凉,又无肥料,蔬菜也长得不像样子。问其“咋不种点黄豆,也好榨些油?”他说“不行啊!有大牲口(应该是指野猪之类的动物吧)祸害,种了也收不着。”

我们随身带的苹果,给了他两颗,其连声道谢。接过苹果后说“咬不动啊!等做饭时,上锅蒸一蒸再吃!”说着随手放在炕头的箱子盖上了。

望着眼前这位独居古刹,孤灯为伴,满脸沧桑,衣衫褴褛,身体羸弱的老道长,我怎么也无法把他与当年转战于白山黑水间,与日寇厮杀于疆场上的抗联战士联系到一起!

铁刹山石刻(孟庆志提供)

时隔十二年后的一九八九年夏天,故地重游,再登此山。山上的变化不是很大,但比先前的人气似乎旺了一点。但也都是来此游玩的本地人居多。山上多了位女摄影师,为游客拍照留念。我们一行十余人,请摄影师拍了张合照,算作“到此一游”的纪念。

这时老道长赵至刚依然健在,坐在室外的一长条木凳上。面色枯黄憔悴,显得有气无力的样子。旁边另一条凳子上,也坐着一位道长,看年纪与赵道长不相上下。经攀谈得知是赵道长的同门师侄,自说是从本溪来看望重病师叔的。其关系为赵道长的师傅同他的师爷是师兄弟,以此而论赵道长为师叔。

在道观里意外地遇见了赵道长的侄女,一位四十开外的女子。言说“他(赵道长)是我叔叔,听说他病了,病得很重,我过来看看。”抬手指着放在箱盖上的一筐鸡蛋说“给他带来点鸡蛋补补身子。”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爬山累得汗流浃背,嗓子干渴。进屋讨口水喝。老道长说“屋里水桶里有水,喝多少舀多少,别浪费啦,这水是从山下驮上来的。”

我想,山上不是有水井吗?干嘛还要从山下那么远送水上山呢?经询问得知,原来山顶的那眼水井,井虽在但已枯竭无水了。原因竟是山下“做煤窑”(开小煤矿挖煤)把水做漏了,所以水井干枯无水了。山上这口井是山上人生存的唯一水源,没了水,山上人就无法生存。经省道教协会出面与当地方政府几经交涉,最后确定由当地(田师付镇)政府派人,负责每两天一次赶毛驴驮水上山,以保证生活用水。

这山海拔九百多米,羊肠山路,陡峭湿滑,看来这水可够金贵的啦!这么“金贵”的水,还能舍得让素不相识的游人喝,从中不难看到出家人的那份慈悲善心。

在屋外东侧房头的山崖边上,摆放着一溜太阳能板。问后得知,这是一位叫张新范的科技工作者和县农村能源办为了解决山上照明用电给安装的。太阳能的使用,告别了古刹靠煤油灯照明的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太阳能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这深山道观就用上了太阳能照明,也实属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山上的水井枯干了,要山下送水;太阳能代替了煤油灯。是这次登山看到了一好一坏两样变化。

铁刹山与天同寿石刻(孟庆志提供)

时光荏苒,时间来到一九九三年秋天再度登山。山上不同以往,已经有四、五位年轻的道士,年纪大一点的也只有三十开外的年纪。

还差二三十米就到达道观了。可在道观前的唯一路口,我一行人被一道士拦截下来,说是要收取门票。价格记不太清了,好像每人十五元。但经过讨价还价,十几人只象征性地按照四、五个人给的钱(也没有票据),便放我们过去了。

这是我第一次花钱游览铁刹山。那时,铁刹山并没有搞旅游开发,这钱肯定是道人们自己留下了。

老道长赵至刚已经羽化成仙,不在凡世。我虽与老道长见过几次面,但并无交往。老道长也不会记得我们这些曾经给过他苹果,又曾向他讨过水的泛泛游客。但先后十几年几次进山见过老道长,特别是他那曾经“东北抗联”战士的经历,让我敬重有加,对他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听闻老道长羽化,不免有几分伤感。

我特意询问老道长的墓地何在。经指点,找到了老道长的墓地,就在水井上方斜坡的一块较平整的空地上。一座孤坟,如寻常百姓家坟墓别无两样,坟前立着一块青石墓碑,碑的上首刻着“抗联战士”,正文刻着“赵至刚之墓”,落款处刻的什么内容,我已不记得了。

铁刹山道长赵至刚碑文、石刻(孟庆志提供)

我好奇地询问山上水井一事,一年轻道士说“水井有水啦。是从吉林请来的一位高人,在这里念咒,把水聚来啦!”

水井里的水是不是念咒聚来的我不清楚,但水井确实同从前一样有水了,水还是那么清澈!

这是这次登山所见的一得一失。少了老道长,多了一座坟茔;干枯的井重又有了水。

近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年再次登山,山还是那座山,却已“不是那座山”了!为何这样说呢?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政府投资三亿大搞旅游开发,使得人气旺了很多。道观里的道士不止一位,而且还有了“坤道”。以前山上只有游人,没有香客;如今香客不断,国内外香客纷纷踏之而来。

但不知哪位“高人”的主意,在“云光洞”里修建了两座不知供奉何方神圣的小庙,再想找那些栩栩如生的“八宝”可要费些劲了!看来,“八宝云光洞”已“名不符实”了!

倘若再现“风吼阵”,灵宝大师该是低头哀叹,“定风珠”该到哪里去寻?

想拜谒已羽化的抗联战士、老道长赵至刚的墓地,按照记忆的方位,沿石阶向山上攀去,那坟墓已不复存在了,变成一条下山通道。

2011年拍摄的老道长赵至刚墓地(孟庆志提供)

曾经的抗联战士,清贫的老道长,不会想到其一生孤苦看守古刹,三十年后香火兴旺游人如织吧?如若在天有知,也许会有一丝的欣慰吧!

老道长“一盏青灯伴伶仃”的苦与乐,只有老道长自知!

2022年冬于广州

声明

1、印象本溪遵守互联网有关法规制度,履行相关义务,作品均为腾讯官方审核通过后发布。

2、正式发布的原创作品遵循署名作者文责自负的原则,印象本溪不持任何观点和立场。

3、对于涉及政治敏感、地域歧视、攻击谩骂等易使本平台被违规处理的文后留言,印象本溪不会进行精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近闻名的古刹——文殊寺
千年古刹老祖寺
大邑千圆道观
登无锡最高峰——惠山三茅峰游记(1)
重庆香火最旺道观暗藏佛教六字真言 竟吸引西藏高僧题字祈福!
焦山,碧绿苍翠的江中浮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