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质投稿|全国Ⅰ卷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试析

2020年全国Ⅰ卷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试析

撰稿人:河北高碑店一中 教师:杨改娟

【总体评析】试题难度适中,题型稳定,知识模块命制题序相对固定,与2019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就考察的侧重点而言,2020年经济史考察比重相对大一些,例如第26、28、29、30、31、34、35,其次是思想文化史,例如第25、27、33,其余的为政治制度史。试题侧重宏观核心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例如第27题渗透家国情怀,第28题考察历史解释,第31题考察时空观念,第35题考察唯物史观。立德树人,深化改革,稳定预期,彰显人文情怀是该试卷的特色。

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解析】本题考点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西周分封制。关键信息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遭周桓王拒绝后”,“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自己擅自称周边地区皆归附楚国。根据关键信息可知,楚国国君熊通为周王分封的一个诸侯王,分封制度下,诸侯要对周王尽君臣义务:服从周王调遣,定期朝觐、随从作战、征收赋税、保卫周王室等。根据材料可知,熊通身为一方诸侯不听从甚至违背周王的意志私自行事,因此破坏了分封制。根据所学,在春秋时期,礼乐制依然存在,礼乐制是规范和约束贵族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要符合各自的身份和等级的一种制度,用以强化分封制和宗法制,材料不能体现礼乐制,礼乐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无从体现,开始瓦解或者解体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不涉及王位世袭制,而且不符当时史实。故选D。另外从技巧上看,A选项“不复存在”,B选项“消亡”,C选项“开始”这些词一般是错误选项的特征词。

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解析】本题考点为古代中国文化之绘画艺术。综合考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的是宫廷王室接见吐蕃使臣的情形,属于人物画,未反映市井风情(描绘普通百姓生活),属于现实主义风格而非浪漫主义的绘画作品,绘画反映了大唐盛世外交盛况。吐蕃在中国西南,不属于西域,西域指的是中国西部地区。因此ABD说法均错误,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往往借用艺术手法对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事实比较客观的再现,因此选C。这幅作品是阎立本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作品的珍品,是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重要体现,彰显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渗透家国情怀。

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解析】本题考点是古代中国经济之宋代经济。题干核心是在两宋时期占城稻种植逐渐由南方扩展到北方地区,大、小麦由北方扩种到南方,说明了南北方粮食作物在不同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扩展种植,土地利用多样化,因此土地的利用率得到相应提高,B翻车的发明是曹魏的马钧,不涉及翻车发明提高了生产力,C材料未体现,且史实不对,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D“根本”一词要注意,材料不涉及饮食结构根本变化,总体上民众饮食结构还是南稻北麦,但是水稻和麦的扩种利于丰富民众的饮食结构。故选A。

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解析】考点是古代中国思想文化之儒家思想,渗透家国情怀。题干核心是族谱编修成为清代普遍的社会行为,其中族规、家训有利于社会教化,血缘伦理注重宗族观念,持家立业、报效国家成为当时人们的追求。这些都反映了儒家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和价值观念。材料未体现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C“维持了血族纯正”不是族谱编修的主要目的,四民结构即士农工商题干未涉及,从春秋战国起,中国就形成了四民社会结构。故选B。

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1《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

自然常识

基础科学

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

22.8%

17.5%

17.2%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     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解析】考点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图表解析能力,体现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学科素养。从图表中可知,《格致汇编》关于应用科学。各种技术方面的问题比重最大,其次是自然常识。时间是1876年,正直洋务运动时期,维新思想还未出现,早期维新思想萌发于洋务运动失败后,从表中可推知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而非抑制。应用科学和技术的传播,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撑,且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海,特别是洋务企业在上海分部较多。“中体西用”是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崇尚科学思想是在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可能成为主流思想。故选C。

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解析】考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经济,渗透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学科素养。题干核心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即北洋军阀混战割据时期度量衡混乱不统一的经济现象。在1916年袁世凯逝世后到1928年东北易帜是中国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不利于经济贸易交流,因此市场交易成本就会相应增加,军阀割据是导致度量衡混乱不堪的原因,而是不是结果,材料 不涉及国民经济结构问题,所谓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机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或者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生产关系结构等,不同划分标准含义也不同。各地度量衡不统一可能会影响商品流通,但“阻断”一词过于夸张,不符史实。故选A.

30.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

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解析】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考察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学科素养。时间是1949年5月,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不久,该会议围绕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事项展开会议明确,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等问题。题干核心是主张与资本家联合合作,而不是一味地消灭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做出贡献,这也表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有利于调动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胜利后投身经济建设。公私合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即1953到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是实施公私合营,建立国营性质的企业,时间不符。当时指的是1949年5月国营经济还未占主导,新民主主政策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所采取的的,时间不符,故选B。

31.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解析】考点是经济体制改革,考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时间是1983年,国营药液倒闭后允许小型国营企业可以承包经营,说明从1983年对国有企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和企业权责分开,有利于扩大企业自主权,但当时政企不分的弊端并未彻底解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1983年时中国的经济所有制结构主要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C选项“开始”一词要注意,故选D。

32.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解析】考点为雅典民主的特点,考察历史解释学科素养。材料显示,雅典司法实践是由抽签选举的公民直接享有,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主权在民的特点;罗马是专业的职业法官,司法解释主体与雅典不同,公民陪审团维护的并非所有人的利益,而是雅典公民的法律权益。故选C。

33.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  )

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     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     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解析】考点为文艺复兴之人文主义,考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学科素养。题干核心是16世纪思想家蒙曼的教育主张:注重培育人的全面发展,说明对人的关注,蒙曼的主张恰逢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到17世纪),其主张符合人文主义理念,当时并非是资产阶级革命高涨时期,史实不符。启蒙运动是17世纪到18世纪,题干不涉及“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且史实错误,至今人们依然有宗教观念,故选A。

34.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波旁王朝的苛政                B.资产阶级的贪婪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教会统治的腐朽

【解析】考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考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学科素养。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已经开始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奢靡之城”是富裕资本家居住区,“悲惨之城”指的是广大贫困的工人阶级居住区,材料展示的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之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史实。波旁王朝苛政是工业革命之前,材料不涉及贸易中心转移,世界贸易中心转移是在新航路开辟后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此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两级世界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分化,而不是教会腐朽统治导致,主要是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导致,故选B。

35.1992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如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外资不得经营内陆港口、海运及空港等。这些规定旨在(  )

A.发展国家特色产业          B.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

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D.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

【解析】考点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之北美自由贸易区,考察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学科素养。题干核心是墨西哥制定的负面清单规定,例如不允许外资超过30%,外资不得经营一些项目,其目的就是维护墨西哥国家经济安全。题干不涉及发展特色产业,B和D不是材料的核心目的。一国经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故选C。

【作者简介】杨改娟,河北保定望都县,历史学硕士,2015年8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师从孙群郎教授,现任教于河北高碑店一中,中学一级历史教师。喜爱文学,曾在《西散原创》发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思想潮》发表《闲谈某则写作广告词》、《我们的故事——因为有你,未来可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的考查
历史教学|真题解析•李王辉•一题一研|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历史选择题31题研究心得
指向素养的教学与命题:从历史理解到历史解释
2017年新闻传播学必考的10道理论题(传播学篇·下)
落实素养丨姚保民:2019年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历史解释
高考提醒:最后冲刺,这件事特别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