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索上古史

一.盘古是谁?在神话传说里,天地原本是一片混沌是相连的,是大力士盘古开天辟地,用斧头把天辟开,才有了天地之分。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中写道:盘古之君,龙首蛇身……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三五历纪》同时还描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大致能推断出来,一个龙首蛇身名叫盘古的大力士,出生在一个蛋中,到了盘古一万八千岁的时候,他把蛋敲开了,蛋清变成了天,蛋黄变成了地。盘古于是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当天每天增高一丈的时候,地也随之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随着天地变化每天变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后,天变得很高地变得很深盘古的身体自然就变得非常长大。在道教的传说中,鸿钧老祖的化身便是盘古(另一说是元始天尊的化身)。关于盘古的传说虽然有很多版本,但都认同盘古是开天辟地的人物。我们都知道,古符号、古岩画具有原始先民向后世传递史料信息的意义,往往一个古代石刻、一个原始符号,能充分地反映出原始先民的文化思维活动,为我们揭示早期人类文化思维活动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素材。在云南的沧源有副岩画,这幅岩画是二万年前原始人的作品,岩画的内容是:一人头上发出太阳之光芒,左手握一石斧,右手拿一木把,两腿直立傲视一切。这种形象与盘古立于天地之间,用斧头劈开混沌开天辟地的传说正相契合。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副画里面开天辟地的是人形生物。在我国出土的一个青铜器方鼎上,曾出现了一个奇特别致的符号(见马卉欣《盘古学启论》第11页),根据郭沫若等学者对甲骨文中“盘”字的正确认识和世界上多处出现的十字崇拜之十字的原始含意,可以认定:符号的两边是“盘”字的初文简刻,中间之空心十字图案,乃是十字崇拜的上神,是代表神祖的符号,这个符号应当念为“盘古”。如同中国文字中的单纯词尴尬、囹圄一样是不能分开使用的,这个符号不过是把盘古二字合而为一了。这个符号表明了中国在上古时期已经有了十字崇拜。此符号虽然是刻在青铜器之上,但它未必产生于青铜器时代,应该考虑,它在青铜器时代之前就已经产生。如果把这个符号和两万年前的云南沧源岩画相互对照呢,答案是什么?在西方世界,也有关于造物主开天辟地的传说。希腊神话认为天地万物是宙斯创造的,基督徒认为天地万物是耶和华创造的,穆斯林认为天地万物是真主创造的。有鉴于此,我敢断定盘古开天辟地未必是后人杜撰,而是传承自早期人类的共同记忆,只不过在后期人传播过程中,事件的主体被夸大后演化成“神话”。开天辟地这件事,属于共同记忆的主体;“神话”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的强化记忆;“神话”是对历史糊涂而又真实的反映。人形的盘古就是这样变成了龙头蛇身。华夏几乎所有的传说都带有“神化”的背景,历史正是这样被转化成谣言的。

二.伏羲、女娲的身世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又过了很久很久,才有了三皇。那么三皇是谁呢?三皇之号最早见于《周礼 春官 外史》,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其中天皇指伏羲,图腾为龙;地皇指女娲,图腾为蛇;人皇指神龙,图腾为牛。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出现的伏羲和女娲又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看看古籍又是怎么记载的吧:皇甫谧《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说: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潜夫论·五德志》:大人迹生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纬》卷十一:燧人之世,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河图握矩起》:燧人之世,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孝经·钩命诀》:华胥履迹,怪生皇牺。《文选·鲁灵光殿赋》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发现了一些线索:开天辟地的盘古,是个巨人,长得龙首蛇身;伏羲、女娲出现后,变成年人首蛇身;3.华胥氏在一个名叫雷泽的地方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因为好奇把脚放上去,就感而受孕生下了伏羲和女娲;4.伏羲是第一次感而受孕,怀胎12年后生下的;5.生女娲的时候是第二次感而受孕,所以女娲是伏羲的妹妹;6.伏羲和女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华胥氏又是谁呢?她是风兖部落的一位女子,传说中是受到了神的眷顾,生下了伏羲和女娲。又因为华胥氏的胥字,在古籍中和夏字通用,故而都说华胥氏始为华夏一脉的女性始祖。从龙首蛇身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华胥氏感而受孕生下了人头蛇身的伏羲和女娲,经历了从龙首蛇身到人首蛇身的转变。当然,我并没有说盘古一定是伏羲、女娲的父亲。
三.女娲造人我们再来看看华夏女娲造人的传说,让我引用一些相关史料——《说文》: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世本·姓氏篇》:女氏,天皇封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记载:俗说天地开辟 ,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创造了人类)抟黄土做人。剧务 (工作繁忙),力女娲造人不暇供(没有多余的力量来供应需要),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绳)人也。里面记载了:在天地开辟初时,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所以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淮南子·说林篇》又说: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娲所以七十化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女娲造人时,其他神灵都来帮忙。黄帝帮助人生出阴阳,上骈帮助人生出耳目,桑林帮助人生出臂手。在他们的帮助下,女娲经过了七十次的尝试和改变,最终创造了人类。到了唐代李冗作的《独异志》里面,故事变成了: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遗我兄妹二人为夫妇,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二人即结为夫妇。我们有权怀疑:这些造人的神话会不会在流传的过程中丢失了一部分主要内容,让我们和汉代出土的画像砖对照一下:20世纪,人们在西汉马王堆古墓中,发现了一幅很奇特的关于女娲造人的绘画,画中的女娲与伏羲都是人面蛇身,两尾相环,左右相交,下面还有一个小孩,双手牵着女娲和伏羲的衣带,这是关于女娲和伏羲造人的图画。画中,伏羲手拿一个曲尺,女娲手持一个圆规。曲尺和圆规都是计算用具,原本与神话的内容毫不相干,与其他神话内容也不相容。汉代人到底想用这幅图画表示什么呢?我们可以尝试这样来推测:这幅图画描述的是女娲造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汉代时还有相当广泛的流传。圆规和曲尺在画中的意义,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代表科技和知识。又因为在汉朝时人们无法表达出故事里的高深技术,只好用当时最先进的曲尺和圆规来表示。这几乎可以成为唯一的解释。  包括在莫高窟壁画里伏羲一手持直尺一手持墨斗,女娲双手高举着圆规,也是同样的表达方式。这些神话的讲述方式虽然不同,但具备共同点:1.人是被创造出来的;2.创造人的时候使用了材料;3.人的身体和灵魂是分开的;4.人类不是一次就能成功创造出来的产物,中间曾经有过多次失败。这些神话无论多么离奇,主角无论是盘古也罢、华胥氏也罢、伏羲女娲也罢,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人是被造的。再结合地球上其它种族的神话,能发现几乎全人类都有人是被创造出来的相关意识残留。
四.少典是谁?在讲少典之前,先说说《史记》。我们平时查找史料,大多数时候都会引用《史记》,《史记》就是《太史公传》,就是宣称的“信史”。“信史”么,就是指“可信”的历史。中国的历史由黄帝开始,确实是华夏最早的通史《史记》里面记载了的。关于《史记》,有件很纠结的事情:在泰始皇焚书坑儒之后,秦以前的历史后人一概无书可查,导致汉朝司马迁记录的历史,后人一直半信半疑。那是必须的,你凭什么用个弧本来证明自己记载的史料属实?这种怀疑一直到了西晋武帝年间,河南汲县一位盗墓者在魏襄王的墓中发现了10万多根竹简。这批竹简为古体字,经过西晋文学家荀(曰字下面加助字)、束皙、和峤等人的考订,将古体字转为当时的楷书,整理出《竹书纪年》、《易经》、《国语》、《穆天子传》等16部书,共75卷。竹简整理、翻译出来的史料集结成书共十三篇,就是古本《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很富有传奇性,由魏墓出土的竹简,早就不知下落不说,连集结的十三篇到了宋朝,亦再度失踪。正是因为《竹书纪年》的出土,证明了司马迁记载的事件都曾经发生过,成为“信史”。但是《竹书纪年》里面很多记载,和司马迁叙述的都有出入,甚至很多事件的描述和《史记》是截然相反的,反而是西汉马王堆汉墓里面出土的帛书与《竹书纪年》能够相互映证。司马迁所处的西汉距黄帝时期已相距三千余年,撰写《史记》的参考资料主要为《春秋》、《国语》和《尚书》。《春秋》等创作时间都在春秋战国时期,距黄帝时代已经远隔三千年。《春秋》为儒家学派所作,有关五帝部分猜测是为了渲染儒教的仁德王道思想,便将传说中的“五帝”塑造为仁德的典范;左丘明虽以史官为职业,但所著《国语》也只是上自周穆王12年下至智伯被灭期间的五百多年历史。有关四千年至五千多年的上古部分只有只言片语,根本就没有较详实的论述。他们都生活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主观意识被深深地打上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烙印。因而,其作品中有关上古时期的人物、社会形态以及政治制度等全都概念化地照搬春秋时的社会形态,以当时的社会现状去推理黄帝等远古人物。显然,《春秋》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有关“五帝”的生平描述不能尽信。所以夏朝至战国这个时间段内,我认为《竹书纪年》更可信。
《史记 黄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又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说:少典之子黄帝在时,当时的统治者神龙氏一族已经衰弱了,外面的诸候不想继续纳贡于是趁机发兵侵伐、手段残忍,面对外面诸候作乱,神龙氏没有力量还击,无可奈何。黄帝趁机兴兵练武,自己组织了一支力量还击,最后黄帝胜出。黄帝胜出后,诸候们对黄帝表示了服从。至此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以蚩尤最为厉害。实力不容小视的炎帝发兵攻打诸候,诸候们却都归顺到了仁慈的黄帝麾下,黄帝乃以德振兵、以仁治天下云云……
好一派儒家假仁假义的口吻,且不理会。只需要看到,文中指出了神龙氏原本是统治者,是黄帝趁外面诸候相侵,神龙氏兵力衰弱后兴兵打败诸候,夺了神龙氏的权利。之后,天下三分。其间炎帝与黄帝为了争夺统治权,大战于阪泉,三战后,炎帝败。其后蚩尤作乱,黄帝征兵在涿鹿擒杀了蚩尤,方才天下统一。我们都知道古人有用国名(部落名)来称呼人的习惯,我们先找找看,华夏上古都有哪些比较出名的人物。燧人氏,最先发明了钻木取火的人。但是距今6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猿人,已经会使用火了。燧人氏难道是原始人吗?不不不,他不是原始人,他还发明了“结绳记事”,在没有文字之前,这是一个大大的创举。有巢氏就更好理解了,是教导人们在树上搭建房屋开始巢居的人。烈山氏,代表用火烧荒,开地农耕。《国语 鲁语上》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周书》又补充为:“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以前烈山氏一族统率天下,烈山氏的儿子名柱,会种植谷类蔬菜;神农氏的时候,下雨掉下了粟种,神龙氏捡起来耕种在土里。为了耕种粟,还制作了陶器和工具教会人们使用。从这些话里能够看出,烈山氏和神农氏是一体的,他们是华夏文明的分水岭。他们出现前,华夏处于原始社会;他们出现后,华夏进入农耕社会。
再看看其它相互矛盾的记载——《三皇本纪》:“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神农,有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忎神龙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禅位与神农氏)以火德王。《史记 黄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司马贞 《史记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 然也。除了华夏最早的一本通史《史记》没记录炎帝的事迹之外,其它史籍中记载炎帝的很多,就不一一摘录了。从史料中能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1.少典是块香饽饽,炎帝、黄帝都要争着当他的儿子。这本书说他是黄帝的爹,那本书又说他是炎帝的爹,有些书中甚至说他是黄帝和炎帝共同的爹。2.炎帝的炎字,竟然是因为“以火德王”;黄帝的黄字,竟然是因为“土德之瑞”。怪不得史料,神话里都把炎帝和赤帝、烈山氏、神农氏统统附会到一起。只要是不能解释的问题,只管胡扯即可。这就是中国文人的品性。
我们还知道,古人取名常常用伯字、仲字、季字来表示辈份排行。那么这三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呢?伯字表示长,仲字表示次,季字表示从,古人习惯用这些字来区分排行辈分。打个比方说:***,一看就知道排行老大;孔子名丘,字仲尼,表示排行老二(孙老二这个叫法就是这样来的);江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王季友,我们一看就知道他在家中排行老三。顾颉刚在商周史研究上是很有成就的,他提出了关于古史的观点,即“累层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他认为:(1)在古史记载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汉以后是盘古。假的古史一旦被造出来了,质疑他就成了危险的事,甚至就有了不爱国的嫌疑。司马迁写史记开篇讲五帝不讲三皇,曾遭到好多人的指责;顾颉刚替商务印书馆写教科书的时候,否定三皇五帝为信史,把戴季陶给惹火了,要罚商务印书馆160万元(顾颉刚晚年口述《中国史学入门》,提到过这段往事)。直到前几年,国家还斥资几千万,搞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此种心态下,中国的文明史被越拉越长,实在是并不奇怪的。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你母亲50岁你爱她,如果她年龄被记录错误,你是绝对不爱的?荒谬!再来看看少典:少典为什么不直接叫“典”或者叫有熊典,非要多此一举加上个“少”字呢?夏朝有太康、仲康、少康;商朝有太甲、小甲。不管是太、仲、少,还是太与小,都表达了血脉相传的含义、自诩正宗。据此能肯定在少典之前,还有一个叫“典”或者“太典”的人存在。那么史书里面有没有关于太典的记载呢?没有!黄帝、炎帝的祖父太典竟然没有相关记载,太可疑了。少典难道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炎、黄二帝的父亲少典呢?史料里面全是神话及传说,同样没有任何确切的记载。因此我敢断定,这世上要么没有少典这个人,要么少典之前的历史全部被抹去了!
言归正传,继续推测:最大的可能是部落首领太典、少典被外来者用武力取代了!那么少典究竟是谁呢?少典极可能只代表了一个部落,只代表一种文化传承。传承文化的这个部落就是“有熊氏”!极有可能在“有熊氏”首领被诛后,余下族人尽数归顺。取代者来历不明不白,史学家无奈之中就杜撰了太典是炎、黄二帝的爹!先杜撰一种可能:炎、黄二帝之前的燧人氏、神农氏一脉相传,都属华夏原始居民,而以原始人类逐渐演化的过程而分别命名,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之低下、记忆之深刻。华夏原始人类正是从会使用火、巢居、开荒、种植农作物这样一步一步从蒙昧过度到了原始农耕社会。这些名字能够一直流传到现在并且一直被附会,则反证了华夏文明是突然间产生的。下图是甲骨文里的黄字,黄字在甲骨文里就是一个人做出各种动作,或站或坐或跑。黄字粗看像个天字,细看是个人戴着头盔穿着护甲,护甲为“日”或“田”字形。山东泰安大汶口考古结果亦证明当时的人有死后葬龟甲的习俗,龟甲放在腰部做为护甲。这大概就是黄字的本义了。黄帝,就是腰间缠着护甲上阵杀敌的首领。
那么炎帝呢?仅仅是表示火吗?炎帝又称为赤帝,赤字的甲骨文是上面一个“大”字下面一个“火”字。《说文解字?赤部》:“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赤者,光明显耀也。经大火焚烧或者太阳烘烤后的地方,一切不复存在,所以古人把一无所有或空尽无物称为“赤”。如《韩非子 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焦竑说:“古人谓空尽无物曰赤。”炎字的甲骨文上面一个“山”下面一个“山”,比“大火”的赤字更厉害。“炎”不但能发强光,还带来上下两山逼仄的压迫感。把“赤”、“炎”二字综合一下,除了表示很大的火,还可以表示非常强烈的光或者红光、灼热感,还可以表示两座像山一样大的庞然大物压迫过来。
炎字的图腾更奇怪,看着像某种动物但绝对不是龙。古人也许是用一种很厉害跑得很快的动物来喻义炎帝,就如同西汉时期伏羲、女娲像用圆规和直尺来代表高深科技一样。到了甲骨文时期,才结合了某种特征,不再使用复杂难辩的图腾而是造出了一个上下两座山的炎字,演变到了隶书后变成上下都是火。相比之下,黄帝的“黄”字在甲骨文里含义就太平淡了。
”帝“的甲骨文形状像架起来的木柴,所以觉得“帝”应当是“禘”的较早写法。“禘”是古代一种祭祀的名称,场面非常隆重。最大的禘祭是用来祭祀天地的,到了祭祀那天,要杀许多牲畜,把它们的脑袋割下来给天神们享用;还要燃起昂贵的木柴,让木柴的烟气飘荡到天空,就好像皇天上帝正在享用那香气——(梁惠王)还有种看法认为甲骨文里没有“花”字,亦没有“华”字,所以华、花二字在甲骨文里先写成“帝”字。到了后期才造出“蒂”字与“帝”区分。看了这几个甲骨文和字义,我迷惑了,不由得高呼:黄帝、炎帝到底是真实的人物还是神?
五.史书中的五帝在五帝之前,所有的人物都不见于史料记载。再来看看通史中的五帝:《史记 黄帝本纪》记载,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经此推测出来的家谱为:黄帝(妻:嫘祖)——玄嚣——蟜极——帝喾(高辛 妻:陈锋氏)——放勋(尧)——丹朱黄帝(妻:嫘祖)——昌意(妻:昌仆)——颛顼(高阳)——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商均黄帝(妻:嫘祖)——昌意(妻:昌仆)——颛顼(高阳)——鳏——禹——启——太康世袭帝位:黄帝——高阳(颛顼)——高辛(帝喾)——放勋(尧)——舜——大禹按《史记》记载,黄帝娶了擅长养蚕的嫘祖为皇后,嫘祖一共为黄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黄帝一共生了25个儿子,其中跟他姓的有14个,玄嚣、昌意应该就是其中的两个。黄帝的儿子,昌意娶了个媳妇叫昌仆,生了个儿子叫高阳 ,这位高阳 就是大名鼎鼎的颛顼,是五帝中的第二个帝。黄帝和嫘祖还有一个儿子玄嚣;玄嚣的儿子叫蟜极;蟜极儿子叫高辛。五帝中的第二帝颛顼(高阳)驾崩后,帝位并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穷蝉,而是给了他的侄子高辛,这个高辛就是帝喾。帝喾是五帝中的第三个帝。帝喾(高辛)娶妻娵訾氏女,他们生了个孩子叫挚;帝喾同时还娶了陈锋氏女,生了个儿子叫放勋。放勋是挚的弟弟。帝喾(高辛)原本先将帝位传给大儿子挚,但是挚能力有限8年之后被废,于是又让二儿子放勋(尧)坐上了帝位。尧,是五帝中的第四个帝。五帝中最后一个帝,是舜。《史记》是这样记载的——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重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目有双瞳。再继续推:颛顼(高阳)当年并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穷蝉,而是给了他的侄子高辛(帝喾)。穷蝉的儿子名敬康;敬康的儿子叫句望;句望的儿子叫桥牛;桥牛的儿子叫瞽叟;瞽叟的儿子叫重华(舜)。尧死帝位传给了舜,舜应该是黄帝的第8代孙子。然后舜又把帝位传给大禹,然后大禹又把帝位传给了伯益,伯益没在位多久就被大禹的儿子启(母亲涂山氏)推翻。启就是夏朝的开国之君夏启。
把黄帝整个家谱串连出来后,会发现《史记》记述的血缘关系非常混乱,这些混乱的关系又表明了五帝间是采用的世袭制。五帝的家谱,历朝的史书间相互矛盾,各执一词,不足为信。疑问1.舜是61岁登上帝位,在位39年,活到100岁死了后竟然让他的高祖父大禹继承了帝位!大禹继位后又摄政了39年(另一说8年)!请问高祖父大禹继位时到底多少岁?死的时候多少岁?《帝王世纪》又说:“舜九十五而使禹摄政。摄五年,有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年百岁,殡以瓦棺,葬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说舜95岁的时候,让禹掌握大权,5年后有少数民族叛乱,舜100岁的时候亲征死在外地。疑问2.亲征去平复叛乱的人不应该是现任君王大禹的事吗?为什么反而是年老体衰的上任君主舜?这两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 

那么炎帝呢?仅仅是表示火吗?炎帝又称为赤帝,赤字的甲骨文是上面一个“大”字下面一个“火”字。《说文解字?赤部》:“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赤者,光明显耀也。经大火焚烧或者太阳烘烤后的地方,一切不复存在,所以古人把一无所有或空尽无物称为“赤”。如《韩非子 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焦竑说:“古人谓空尽无物曰赤。”炎字的甲骨文上面一个“山”下面一个“山”,比“大火”的赤字更厉害。“炎”不但能发强光,还带来上下两山逼仄的压迫感。把“赤”、“炎”二字综合一下,除了表示很大的火,还可以表示非常强烈的光或者红光、灼热感,还可以表示两座像山一样大的庞然大物压迫过来。
图是甲骨文里的“帝
一种看法认为”帝“的甲骨文形状像架起来的木柴,所以觉得“帝”应当是“禘”的较早写法。“禘”是古代一种祭祀的名称,场面非常隆重。最大的禘祭是用来祭祀天地的,到了祭祀那天,要杀许多牲畜,把它们的脑袋割下来给天神们享用;还要燃起昂贵的木柴,让木柴的烟气飘荡到天空,就好像皇天上帝正在享用那香气——(梁惠王)还有种看法认为甲骨文里没有“花”字,亦没有“华”字,所以华、花二字在甲骨文里先写成“帝”字。到了后期才造出“蒂”字与“帝”区分。看了这几个甲骨文和字义,我迷惑了,不由得高呼:黄帝、炎帝到底是真实的人物还是神?
五.史书中的五帝在五帝之前,所有的人物都不见于史料记载。再来看看通史中的五帝:《史记 黄帝本纪》记载,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经此推测出来的家谱为:黄帝(妻:嫘祖)——玄嚣——蟜极——帝喾(高辛 妻:陈锋氏)——放勋(尧)——丹朱黄帝(妻:嫘祖)——昌意(妻:昌仆)——颛顼(高阳)——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商均黄帝(妻:嫘祖)——昌意(妻:昌仆)——颛顼(高阳)——鳏——禹——启——太康世袭帝位:黄帝——高阳(颛顼)——高辛(帝喾)——放勋(尧)——舜——大禹按《史记》记载,黄帝娶了擅长养蚕的嫘祖为皇后,嫘祖一共为黄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黄帝一共生了25个儿子,其中跟他姓的有14个,玄嚣、昌意应该就是其中的两个。黄帝的儿子,昌意娶了个媳妇叫昌仆,生了个儿子叫高阳 ,这位高阳 就是大名鼎鼎的颛顼,是五帝中的第二个帝。黄帝和嫘祖还有一个儿子玄嚣;玄嚣的儿子叫蟜极;蟜极儿子叫高辛。五帝中的第二帝颛顼(高阳)驾崩后,帝位并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穷蝉,而是给了他的侄子高辛,这个高辛就是帝喾。帝喾是五帝中的第三个帝。帝喾(高辛)娶妻娵訾氏女,他们生了个孩子叫挚;帝喾同时还娶了陈锋氏女,生了个儿子叫放勋。放勋是挚的弟弟。帝喾(高辛)原本先将帝位传给大儿子挚,但是挚能力有限8年之后被废,于是又让二儿子放勋(尧)坐上了帝位。尧,是五帝中的第四个帝。五帝中最后一个帝,是舜。《史记》是这样记载的——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重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目有双瞳。再继续推:颛顼(高阳)当年并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穷蝉,而是给了他的侄子高辛(帝喾)。穷蝉的儿子名敬康;敬康的儿子叫句望;句望的儿子叫桥牛;桥牛的儿子叫瞽叟;瞽叟的儿子叫重华(舜)。尧死帝位传给了舜,舜应该是黄帝的第8代孙子。然后舜又把帝位传给大禹,然后大禹又把帝位传给了伯益,伯益没在位多久就被大禹的儿子启(母亲涂山氏)推翻。启就是夏朝的开国之君夏启。
把黄帝整个家谱串连出来后,会发现《史记》记述的血缘关系非常混乱,这些混乱的关系又表明了五帝间是采用的世袭制。五帝的家谱,历朝的史书间相互矛盾,各执一词,不足为信。疑问1.舜是61岁登上帝位,在位39年,活到100岁死了后竟然让他的高祖父大禹继承了帝位!大禹继位后又摄政了39年(另一说8年)!请问高祖父大禹继位时到底多少岁?死的时候多少岁?《帝王世纪》又说:“舜九十五而使禹摄政。摄五年,有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年百岁,殡以瓦棺,葬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说舜95岁的时候,让禹掌握大权,5年后有少数民族叛乱,舜100岁的时候亲征死在外地。疑问2.亲征去平复叛乱的人不应该是现任君王大禹的事吗?为什么反而是年老体衰的上任君主舜?
再来看看古本《竹书纪年》里面是怎么写的:“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帝王之崩曰陟。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候朝奉之。黄帝死七年,其臣左彻乃立颛顼。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尧元年丙子。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命咎陶作刑。帝葬苍梧。癸北氏,虞帝之第三妃,而二女者,癸北氏之出矣,一曰宵明,一曰烛光。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黄帝至禹,为世三十”。我翻译一下——黄帝的儿子昌意在若水当诸候,生下了孙子颛顼(若水这个地名,在蜀地***江和雅砻江一带)。然后黄帝死了(帝王之死,称为陟),有一个大臣名叫左彻,用木头雕刻了黄帝像,和诸候一起供奉。左彻独揽大权,一直拖到黄帝死后的第七年,在无奈之下才立了黄帝的孙子颛顼为帝。颛顼在若阳生下了大儿子鲧,若阳这个地方位于天穆之阳。之后尧造反,鲧被杀,尧在丙子年登基。然后舜又造反,把尧囚禁在都城平阳取代了帝位,并且隔离了尧的儿子丹朱,使其不能和父亲相见。怎么隔离丹朱的呢?是舜手下的农官后稷(据说是周朝皇帝的祖先)把丹朱发配到了偏远的丹水。为了巩固统治,舜还让咎陶(据说是东夷族的首领)制作了刑法。舜第三个老婆癸北氏,替他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取名叫宵明,一个叫烛光。舜死后,埋葬在苍梧这个地方。有一个部落,名叫三苗,不服从舜的统治,被舜发兵攻打。三苗族快要被灭族的时候,爆发了一场很大的地震。地震的惨状是天上降下血雨,夏天下了冰苞,大地震动出了洪水,青龙在夜里出来,白天没有了太阳。
最后这句“黄帝至禹,为世三十”就更令人回味了,五帝的事迹到此就嘎然而止。这句话难道表明了夏禹并不是黄帝的后代,黄帝一脉到大禹这里就断了,黄帝一共繁衍了30代后人?如果大禹是黄帝的后人,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朝传承绵延了500年左右,启难道不是黄帝的后人吗?何必多此一举写上黄帝至禹,为世三十呢?好了,《史记》的前后矛盾和古本《竹书纪年》相结合,我们就不困惑了:黄帝死后,大权旁落,由大臣左彻专权。左彻为了掩人耳目蛊惑人心,特意刻制了一个木头黄帝像和其它大臣日日供奉以示传承。在黄帝死后第七年,左彻为了安抚民心立了幼年的颛顼(高阳)当了名义上的皇帝。小皇帝颛顼和父亲昌意原本都居住在偏远的蜀地。颛顼继位后,性格懦弱,帝位如同虚设。颛顼(高阳)老了后,他的侄子帝喾(高辛)造了自己叔叔颛顼的反,杀了叔叔高阳的儿子鲧后登上帝位,后来高辛又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尧。再后来高阳的后代舜推翻了尧之后,把尧囚禁起来。为了让尧的儿子丹朱远离权力中心,舜让大臣后稷动手把尧的儿子丹朱一族远远的驱逐到了偏远的丹水让其自生自灭。而后舜为了巩固统治,杜绝世人造反,叫手下的大臣咎陶制作了刑法以示惩戒。其间,舜的第三个老婆癸北氏替他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取名宵明,一个取名烛光。后来三苗族造反,舜亲征,三苗族的士兵快要被***的时候地震爆发,舜被诛杀后埋葬在苍梧。而后由神秘的重瞳子大禹统治天下。由黄帝开始,到大禹统治天下期间,华夏境内的黄帝后人一共繁衍了三十世。这分明是血腥的内斗史啊!黄帝的后人为了争夺帝位,一代一代展开角逐,兄弟手足不择手段,相互屠杀!断然不能否定古本《竹书纪年》的真实性,我们现在看到的西周编年史正是通过古本《竹书纪年》厘定的。
大禹是谁?大禹是传说中古羌人的祖先;上文中的蚩尤是三苗人的祖先。这些人都是古华夏人的共同祖先,不要厚此薄彼。几千年前就相互通婚血脉交融,早就不分彼此了。我只是在讲“故事”,并没有挑拨民族感情。现在的羌族和古羌人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在秦朝以前,古羌是指居于中原西部的人,汉朝统一华夏之后,古羌归顺了汉朝,大家都自称为汉人。同样的道理,三苗人和现在的苗族人也是两码事。华夏文明起源于南方蜀国。但是现在的四川人和古蜀人也没啥关系了,现在的四川人几乎全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后人。羌人变成羌族是解放后划分出来的,羌人也是华夏人。
坦白地说,汉族并不是以血缘为依据划分出的一个民族。汉族的说法来自西汉,自汉武帝统一中国之后,境内所有人都自称为汉人。汉族就是这样来的。这个双瞳子大禹和他的奇人奇事,还有那场奇怪的地震,最后再结合炎帝的事迹仔细推敲。六.纠结的夏朝夏朝的存在与否,到现在仍然是史学界的悬案。但是夏朝建立在大禹治水之后,却是铁定的事实。坚信夏朝存在的人会说,你瞧,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多么成熟啊,如果没有前面夏朝人的努力,商朝的人能用上这么成熟的甲骨文么?还有人说,二里头遗址难道是假的?可是,二里头遗址并不能证明夏朝的存在,我实事求是地回答。二里头只能算是文化,不能算是文明。二里头只能算是部落,不能算是朝代。众所周知,夏朝大概在历史中存活了500年左右,后被商所灭。奇怪的是,在商朝的甲骨文中,竟然到现在为止还没发现夏朝的“夏”字,已经发掘出来的商朝甲骨文中,也没有关于夏朝一丝一毫的记载。甚至连亡国之君夏桀的“桀”字,甲骨文中都不存在。不但不存在,连可以怀疑的字也没有。2002年保利集团曾经从国外购回了一件青铜器“遂公盨”(又称“豳公盨”),该器经过除锈处理后,铭文全部显露,上面记载了大禹治水的事情,但未提及夏朝。根据考证,遂公盨为西周中期所制。史书记载,大禹就是夏禹,夏朝正是从大禹开始的。除了商朝没有关于“夏”的记载,连西周时期的遂公盨也只记载了大禹治水,对夏朝同样一句不提,好生奇怪。
夏朝早就确定了大致位置和社会形态,夏禹的都城阳到现在仍然没被考古发现,大批的青铜器、系统的文字、完整的遗址和墓葬都去哪了?启建立夏朝之后,据史学家们考证夏朝总共出过3件大事:后羿、寒浞灭夏、少康中兴和夏桀亡国。从《史记 夏本纪》就可以看出,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在说大禹,剩下五分之一关于夏禹后裔的事迹统统一笔带过。五百年内他们就干过这点事?一个绵延了五百年的王朝,就留下了这么点历史?《史记 夏本纪》里面记载了太康失国,却偏偏没有出现后羿和寒浞的名字。历史上有两个后羿,一个是传说中射落了9个太阳的后羿,那个后羿史称大羿,是我们喜闻乐见那位美女嫦娥的老公;夏朝的国君之一有穷氏部落这位后羿,史称帝羿。《史记 夏本纪》非常奇怪,有穷氏的后羿和寒浞此人,皆不见记载,关于太康失国,也是一语带过。《史记 夏本纪》的中心思想是五帝统统以“仁”以“德”治理天下,大意是五帝的“禅让”时期,从来没有人试图以武力夺取帝位,那段时间老百姓安居乐业,世事和平,帝王仁慈。试想一下,这不是儒家鼓吹的理想国吗?我们都知道,从古至今,为了生存从来都是血肉厮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哪来的“仁”、“德”?所以,我敢断定,《史记 夏本纪》要么是后人伪造的,要么打乱次序把同一个时期分隔成了几个朝代。造古史的惯用办法,是把同一个故事,假托给一批较早的人物再上演一遍。最典型的例子是,夏桀、商纣,几乎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商纣有个妲己,夏桀就有个妹喜。夏桀亡国于炮烙,商纣亦亡国于炮烙。夏代大概确实是有的,甚至史记里夏世系表也可能不错,但这些故事细节,总叫人心里打鼓。
但是相关史料也给我们留下了密码和线索,让后人自行破|解。我收录一下:1.夏帝“胤甲”继位的时候,天上出了十个太阳。十日并出的典故很多史书相互引用,相互借鉴。《竹书纪年》曰:胤甲居於河西,天有妖键,十日并出。《太平御览》卷四天部言:本有十日,迭次而运照无穷。《山海经·海外东经》:胤甲即位,居西河,有妖孽,十日并出。《汲冢书》曰:胤甲居西河,天有孽,日并出——《开元占经》卷六《纪年》曰:帝廑一名胤甲,即位居西河,天有祅孽,十日并出。《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汲冢纪年》曰:胤甲即位,居西河,十日并出,其年胤甲陟。《通鉴外纪》卷二2.孔甲时期,此人淫乱未曾以“德”治国,崇拜鬼神,因此连天上的神龙也感应到了,掉了下来不肯再保佑他。掉下来的龙有两只,一雄一雌,孔甲想把龙繁殖起来,以后可以吃到龙肉。可惜啊,真正的豢龙氏陶唐一族已经衰败了,后人没遗传到祖先陶唐的本领。有个叫刘累的人,向陶唐后人学了几招驯养龙的方法,自荐替孔甲豢龙,孔甲大喜之下赐姓刘累为御龙氏,把刘累封为炎帝的后代。在驯养龙的过程中雌龙死了,刘累把雌龙肉给孔甲吃,孔甲啖后认为龙肉非常美味,要求刘累继续供应。而雌龙一死,剩下一只公龙无法繁殖后代,刘累无奈把公龙肉上贡之后,马上全族逃跑了。3.由于孔甲的暴政,在夏亡之前天下已经分裂成多个诸候国,夏桀同样没有“仁德”奴役百姓不得民心,当时的商王“汤”以“德”治理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他,夏桀嫉恨中把商汤囚禁在了夏台,后来迫于压力又释放了商汤。商汤被释放后,带领诸候黎民谋反,夏桀不能敌,商汤建立了商朝。夏桀亡国后逃亡到了鸣条一带流浪直到死去。夏桀亡国后见人就说:我当年真是不应该囚禁商汤啊,落到了如今这般下场。
再来看看《竹书纪年》是怎么讲夏朝建立的:“禹都阳城。禹立四十五年。”反推一下,夏禹定都阳城,说明了前五帝时期的政治中心不在阳城,夏禹是另行选址罢了。夏禹为什么要另外兴建一个国都呢?我们再看看前面的《竹书纪年》:“尧元年丙子。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命咎陶作刑。帝葬苍梧。癸北氏……黄帝至禹,为世三十。”《孟子 万章上》说明了情况:“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韩非子 说疑》里面也写道:“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之弑其君也。”综合起来就是——尧死了之后,天下为他守丧三年,尧的儿子按理应该继位成为国君,却被舜篡位了;舜为了远远避开尧儿子的势力范围甘愿居于南河之南。到了禹篡位舜成功后,禹又为了避开舜儿子的势力范围而迁都阳城。《孟子 万章上》还感慨道:天下的黎明百姓啊,就像舜推翻尧之后不愿意跟随尧的儿子一样,现在禹又把舜推翻了,百姓同样不愿意跟随舜的儿子啊,跟着篡位成功的夏禹跑到阳城去了。看来谁的实力强大老百姓就归顺谁啊!再后来,夏禹的儿子启杀死了对他继位产生威胁的伯益。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件大事:非常有艺术细胞的夏启,让人改编了自来天上的音乐《九辫》和《九歌》制成了《九招》神曲。夏启很喜欢跟随着《九招》翩翩起舞。在夏启死后,他儿子太康把都城从“阳”迁到了“斟寻”。在太康被后羿夺了统治权后,太康的弟弟仲康之子相继位。《竹书纪年》则说:“征淮、畎。二年,征风夷及黄夷。七年于夷来宾。相居斟灌。有穷后羿,羿居斟寻。”《后汉书 西羌传》说:“昔夏后氏太康失国,四夷背叛,及后相即位,乃征畎夷,七年然后来宾。”
归纳起来就是:夏朝早就分裂成两半了!在太康失国之前,太康把都城从“阳”迁到了“斟寻”!太康的弟弟仲康拉起了人马自行称王在“斟灌”建都!仲康死后,相即位。相是有一个非常有抱负的青年,把统一夏朝当成己任,他继位后不但把自己那半国家治理得非常强大,还多管闲事出兵攻打背叛了太康的四夷,这四夷是淮夷、畎夷、风夷、黄夷。这场战争足足打了七年,相虽然取得了胜利让四夷归顺却还是没有能力统一夏朝。相的都城一直在“斟灌”。“斟灌”和“斟寻”同时是夏朝的两座都城。相死后,他的儿子少康继位。少康杀掉了寒浞,统一了夏朝。少康死后,他的儿子杼继位,迁都到了“老丘”。杼曾经征战到了东海,得到了条九尾狐。杼死后,他的儿子槐继位。槐继位后第三年,九夷来攻打夏朝,槐向洛伯求救借兵后取得胜利。槐在位44年后死了,槐的儿子芒继位。芒在位的时候,用一块黑玉圭祭祀了水神后,令九夷在海里猎获了一只大鸟。这只大鸟与河伯和洛伯有没有关系?芒在位58年后死去传位给了儿子泄。泄统夏朝治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殷王亥归顺到了强大的“有易”国,因为亥太过专横,被“有易”国君“绵臣”的杀掉。殷王亥的后人“上甲微”向河伯借民攻打“有易”,“有易”亡国,国君“绵臣”被“上甲微”所杀。“泄”继位21年后死去,死前“泄”分封了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泄”的儿子“不降”继位六年后,讨伐九苑国。“不降”临死之前11年,就传位给了他的弟弟“扃”。到了末代君主夏桀的时候,他沉迷酒色荒淫无度,先攻打有施氏,有施氏无奈之下向他贡纳了美女妹喜;在讨伐蜀国的时候,蜀国人又向他进贡了两个美女,一个叫琬,一个叫琰。他非常爱这两个女人,为了这两个女人不惜又抛弃了王妃妹喜,可惜和二女都没产下后代。妹喜和伊尹(挚)私下交往,因为对夏桀非常怨恨中了离间计。夏桀耗尽了国内的钱财,修建了倾宫和瑶台以供享乐。大臣关龙因夏桀劳命伤财修倾宫和瑶台进行劝谏,被夏桀杀掉。
在夏朝灭亡之前,地震爆发,用于祭祀的神庙被毁,夏桀被商汤攻打不战而败,夏桀窜逃到了南巢(鸣条),商朝建立。这些史书相互引证后,从夏禹到夏桀,大致的脉络是:禹帝地震后继舜帝位——夏禹迁都“阳”城——夏启作《九招》神曲——“太康”迁都“斟寻”——“相”即位迁都“斟灌”——“少康”迁都“老丘”——“杼”在东海猎获九尾狐——槐向河伯借兵——“芒”在东海猎获大鸟——“不降”即位十九年后传位于其弟“扃”——“胤甲”时十日并出——“孔甲”豢龙啖龙肉——夏“桀”荒淫天降地震——夏朝结束。 

七.奇怪的商朝1.严格按照甲骨文及史料推测的历史——《史记》等古籍从未说过商人曾经臣服于夏朝。殷墟也不是商朝的开始,而是代表着商朝的晚期。各种古籍都记载,商朝曾经多次迁都,而安阳殷墟是其中最后一个都城。那么,商王朝的早期究竟在哪里?年代比殷墟更早的二里头遗址完全有可能是商朝前期的某座城市,因为商朝在公元前16世纪以前就存在着。这也是几十年来最被怀疑的一种可能性。当然也不能排除另一个可能,即二里头遗址是传说中夏初时令到太康失国的有穷氏部族的城镇。商人曾经臣服于大禹,倒是真事,甲骨文里也多次出现“禹”字。“禹”是受商朝人崇拜的,但他的后裔呢?似乎根本没什么出息,始终被商人压过一头。按照《史记》等古籍的记载,商朝的开国之君是汤,也叫汤武王,在甲骨文或其他古籍中也被叫做“大乙、天乙、咸、唐、成汤、成唐、烈祖”等等。但是在甲骨文里,汤武王根本就不是商朝的开国之君,顶多也就是一个“发扬光大”的中兴之君,类似于清朝的乾隆。汤武王难道不是推翻了暴虐的夏桀,从此得到各地诸侯的尊奉吗?很遗憾,甲骨文卜辞对汤武王的歌功颂德不少,但就是没提到他曾经打败过“桀”,推翻过“夏”。 从帝喾(帝俊)开始,直到汤武王为止,大部分商人领袖都称“王”:子契(玄王)、后土(“后”比“王”还要高一个级别)、王亥、王恒、上甲(微),等等。反之,曾经臣服于商朝的周人则直到周文王末年“三分天下有其二”时才敢称王。这就反证了这些称王的商人领袖从未臣服于任何势力。按照《史记 周本纪》记载,周人的祖先一直在夏朝当官,后来看到夏朝衰败,才从山西西南部迁徙到陕西去自立山头了。周人对夏人感情深厚,倒不意外。有夏禹,无夏朝,这似乎很难以理解。如果说少康、夏桀等夏朝君主都是后人凭空编造的,似乎更难以接受。不妨从换个角度来审视这段历史。古籍说夏朝虽亡,但其核心部族并未衰亡。一部分人跟着夏桀流放到鸣条,另一部分人跟随王子獯粥北上,其后代就是匈奴。商朝武功赫赫,对外扩张不断,不会和这两支夏人的后裔失去联系,特别是此后日益强大的匈奴人。许多证据都显示,夏朝其实也没有在公元前16世纪灭亡,而只是转移了阵地。不少考古学家都怀疑,夏朝的后裔便是商朝的劲敌“土方”,也就是《诗经》中所谓夏禹开创的“下土方”。直到武丁时期,土方对黄河流域的威胁才基本上被消除。夏禹死后,商王上甲微攻灭有易氏之后,已成为黄河流域...的头号霸主,汤武王更是在短期内吞并了大量邦国(包括夏伯的昆吾国),将商朝推向鼎盛。但是,夏人并未被征服,一部分西迁陕西,成为周人,另一部分北上山西、河北和内蒙,成为商朝的劲敌“土方”,与商朝形成了南北朝的关系。据此能够大致推断出来——五帝时舜帝的农官后稷的族人归顺了强大的夏禹,夏禹死后夏启继位,夏启实力不足,夏禹帝国被迅速瓦解成多个诸候国。诸候国中,商人祖先“上甲微”的商族战斗力最强,吞并了多个邦国。于是,夏、商两国鼑立。在夏启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太康和仲康分国而治形成南北夏朝。其中仲康的儿子相收复了四夷,仲康的孙子少康统一了南北夏朝,夏朝曾经强大过一阵。夏朝还未灭亡之前,已经衰弱,商汤逐渐蚕食了多个邦国(包括夏伯的昆吾国)后进攻夏朝并取而代之。夏桀亡国后逃亡到鸣条的时候,带走了两支夏人,一支跟着他到了鸣条;另一支由夏桀的儿子“獯鬻”带领,这帮人建立了“土方”,一直与商朝为敌从示归顺。“土方”人,就是匈奴的祖先。夏桀逃亡鸣条带走的那支夏人,在夏桀死后,这些人远远离开商朝国土西迁后自立山头自称周人,周人,曾经在商朝鼑盛时期短暂臣服过商朝。到了商王“武丁”时期,“武丁”打败了“土方”后,“土方”人往北逃窜消失了,汉朝时再度出现变成匈奴。在商末由盛到弱这个期间,曾经臣服过商朝的周人强大起来占领了商朝2/3国土,周人的首领周文王于是自称为王。到了周武王时期,周朝早就对商朝剩下的1/3国土虎视眈眈,周武王起兵攻打商纣,导致商纣亡国,建立西周。所以,严格按照甲骨文的记录来厘定中国历史的话,自五帝时期之后,中国就只有一个王朝——神圣的、伟大的、千年一系的——商朝。这个朝代从五帝之一的帝喾(帝俊)开始绵延到周王朝替代,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夏王朝从公元前16世纪突然出现。
2.有种说法是:周朝推翻了商朝,伪造了夏朝——夏朝在少康中兴后,少康的儿子“杼”曾经在海里捕获了一条九尾狐;“杼”的孙子“芒”同样在海里捕获了一只大鸟。这只大鸟,会不会和商人的玄鸟有关系?夏帝“芒”死后,传位给了儿子“泄”;“泄”死后,传位给了儿子“不降”;“不降”死前,没有传位给儿子而传给了弟弟“扃”。“泄”这个人,据史书载,和“上甲微”是相同时代的人。商人自号玄鸟的后代。《诗经·商颂 ·玄鸟 》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而商朝的奇特之处,正是采用了“兄终弟及”制。商朝与夏朝截然不同,是哥哥死了传位给弟弟,没有弟弟才能传给儿子。商王朝采用的“兄终弟及”制并奉玄鸟为祖先与夏朝的“芒”和“不降”有没有关系呢?夏朝绵延的过程中,发生了三件大事:“太康”荒淫失国、“少康”积蓄势力向河伯借兵中兴、夏“桀”亡国;而商朝绵延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几件同样的大事:商族首领“亥”淫乱被杀、“上甲微”积蓄势力向河伯借兵、商王“武丁”中兴、商“纣”亡国。据史料载,自从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之后,夏“启”的儿子“太康”因为荒淫无度没有以“仁德”治国导致民心背弃被人夺权失国,后来逃亡到了洛水南岸流浪至死,终身都没有机会再回故土。这个故事情节和夏“桀”亡国的过程几乎一样。夏初“太康”失国、“少康”中兴这两件事与商前“有易氏”杀害商人的祖先“亥”,然后商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在河伯的协助下攻灭“有易”氏(极其可能就是《尚书》里所谓的“有扈氏”)为父报仇的情节极其类似,甚至连时代也基本相同(公元前19世纪左右)。最最可疑的是,夏初“少康”复国和商前“上甲微”强大商族竟然都是因为得到河伯的帮助。从夏初太康失国后,《夏本纪》与《商本纪》又再度记载了夏、商相似的亡国过程,商纣的亡国和夏桀亡国又是相同的套路。两朝国王年轻时有才气立功后骄傲自大,沉迷酒色,宠幸邪恶的王后和几个奸臣。先是夏朝亡国之君夏桀发明炮烙,炮烙关龙逢、囚禁商汤然后释放,商汤因为有“仁德”自然吞并了邻邦并令黎民归顺。然后有“仁德”的商汤号令天下讨伐夏桀,夏桀不战而败,都城不守,逃亡后流浪鸣条至死,于是战争结束了有“仁德”的商汤夺取了天下。其后商朝亡国之君商纣王又发明烙炮,炮烙之刑不弱于鼎镬,叔叔比干被剜了心,姬发遭到了囚禁。因为比干有“仁德”得人心,在比干被商纣王剖杀后,商纣王的大臣另投明君到了周国,从此众叛亲离,有“仁德”的周武王看不过眼于是同样号令天下兴兵讨伐商纣,商纣王不战而败,都城不守,逃亡到鹿台自杀后战争结束了“仁德”的周武王出现了。甚至连西周“幽王”亡国,与夏“桀”、商“纣”亡国都如出一辙:周幽王刚登基,西周三川地震了,于是有“仁德”的先知“伯阳”劝谏周幽王,西周大夫“赵叔带”另投明君到了晋国。周幽王身边有个大奸臣虢石父,还有个大美女妲己,演员到齐了于是烽火戏诸候西周亡国了。
屈原在《天问》中说:“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如果“昏微”就是“上甲微”,按《天问》来解释:他到了晚年,和弟弟同时与一个妇女私通,他弟弟耍奸计把他谋害了,王位取而代之。他弟弟这个人非常奸诈,不但了篡他的位,还把他后世子孙全部杀害了贻尽,而他弟弟的后代却一直绵延长久。如果屈原在《天问》里面感叹的是真事,商族首领“上甲微”被谋杀后,取而代之的弟弟及后裔究竟是谁呢?《竹书纪年》说:“汤有七名而九征”。把商王国从诸候国变成朝代的开国君王商汤,有七个名字。这七个名字,如今已不可考。还能有更好的解释吗?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些混乱的历史,让我们必须斟酌、必须商榷啊!再来聊聊中兴了商朝的明君“武丁”:商族首领“上甲微”这个人,目前甲骨文研究表明,除了商王“武丁”之外,并没有任何一任商朝君王祭祀过他,反而是民间的商人百姓经常祭祀。作为商朝君王最重要的先祖,历任后代君王却不肯祭祀他,不得不让人生疑。商朝君王非常迷信小至家庭小事,大至国家大事,都要卜问凶吉。祭祀祖先和鬼神更是隆重,商朝中后期还出现了人殉(但是商朝前期并不是奴隶制,这点必须要分清)。
商王“武丁”继续给我们留下了两个未解之谜:他有60多个妻子,最出名的据说叫做“妇好”;“妇好”就是“后母辛”。这个“妇好”可不得了,不但是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军,还是个大力士,经常挥舞一把重达20斤左右的大斧上阵杀敌,商朝有一场至关重要的超级大战,就是她领兵13000人打胜的。没敌可杀的时候,就研究政治、谋略,参政议政。她还掌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高深知识,掌控了商朝祭祀与占卜的权力,是商朝的幕后决策者。总而言之,她是位类似于“神”一样完美的女性,以至于在“妇好”死后,商王“武丁”不但把她移葬到了自己办公的宫室旁边,还给她举行了隆重的冥婚,把她许配给了三位祖先。但是她并不和武丁一起居住,而是住在自己的封地里。这个“神”一样完美的女性究竟是谁?她的封地在哪里?她的墓里为什么会出现象牙制品?她墓里出土的玉制品,为什么和三星堆出土的玉制品是同个时期的东西?殷墟王陵里面为什么还有殉葬的大象?后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据说是商王武丁之子为了纪念母亲“戊”而铸造。后母戊鼎很奇怪,出土的时候就缺一个鼎耳,是半成品,鼎耳上的虎嗜人纹图案为两只相对的猛虎,虎口大张,共衔着一个人头。被老虎叼在嘴里的人头并没有恐惧的神态,好像猛虎并不是要真正吃人,而是在保护他们,显露出一种平静的表情。
虎嗜人纹代表什么含义,到目前仍然没有破|解。这个“戊”做为商王武丁的妻子之一,理应是跟“妇好”同时期的人物。奇怪的是,在甲骨文里,并没有“戊”的记载,反而是“妇好”的名字出现过200多次。她在商朝的历史上就像突然出现一样,连发现鼎的位置,也没有墓葬及其它物品出土。后母戊鼎与“妇好”墓出土的后母辛鼎对比,前者体积为后者的2倍,重量却是后者的6倍。这个后母戊鼎,出土后用50多磅的大锤连砸了四五十下才砸掉一个鼎耳,用了36根锯条才让鼎足留下了轻微的痕迹。50多磅的大锤几个壮汉轮换着砸也无法在鼎身留下痕迹。后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里质量最好的,科技含量最高的。后母戊鼎在商朝青铜器里,无法超越!在中国古代,鼎原本是只用来煮食的饮具,自从夏禹铸造了九州之鼎后,鼎开始被奉为传国宝器,称为宗庙彝器,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威权力。统治者因身份不同,在使用礼器上有严格的等级规制,在鼎的使用上尤为突出。若有违规,将被视为谋逆。同一组鼎中,每一个鼎的形制、花纹相同,但大小尺寸依次递减,形成有规律的序列,叫列鼎。解放前,由于河南盗墓成风,不但中国人盗,外国人也挖,完全没人管,导致商朝文物断代极其严重,完全没被盗过的墓葬少之又少,所以无法窥知商朝的列鼎规制。
但是从已发现的古墓中可见,商以后的西周贵族使用列鼎规制极为严格,数量均为“奇”数,没有“偶”数。其列鼎数目规制如下:“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但是这个最大最重质量最好的后母戊鼎,据说却是为了一个甲骨文里从来没记载过的“戊”特意铸造。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左传 》记载了一个关于九州之鼎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讲述人是西周周襄王的孙子“满”。他说:“昔夏禹有德,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如果他的说法为真,已经把九州之鼎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夏禹铸造后传给夏桀,后被商人夺取,最后又被周人夺去。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武王跑去见周天子的时候,曾经见过九州之鼎,还亲自抱起来走动,后来没力气鼎掉下来把他的腿砸伤了,回国后没多久后他就死了。先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几千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这个后母戊鼎会不会是按照九州之鼎的思路做的一个不算成功的复制品?会不会是秦朝灭周后失踪那个?会不会是有人因为某种原因故意把鼎掩埋在了安阳,所以后母戊鼎出土时只有一个鼎没有墓葬也没有其它物品甚至还缺一个鼎耳。九这个数字,在古时候表示极大极高甚至无法形容的意思,九可以通“最”字;也代表了权威、尊贵的意思。夏禹时期铸造的九州之鼎,未必是9个,很有可能代表着极大极重,权威、尊贵。如果真是这样,我感觉我似乎抓住一点线索了。
历史,给我们制造了很多疑阵、谜团,必须让后人自己解开。粗看,夏、商、周都有相似的起源,是黄帝后裔间混乱的分裂史和内斗史。细看,却又未必。这些谜团教导我们对待历史必须斟酌、必须商榷啊!3.夏朝是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礼记 中庸》“洋溢乎中国”,《汉书》“统天下,理中国”里面的中国,都指的是中原黄河流域一带。那时一族一国,叫方国,是草昧至周朝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逐渐翦灭而趋统一。这应该是梁任公“中国三段论”中的第一段——即“中国之中国”,然后才是亚洲之中国,最后是世界之中国。所谓“中国之中国”,也就是华夷互换时期的中国。苏秉琦先生曾诟病历史教育两大怪圈,第一个怪圈就是“中华大统一观”,也就是把汉族史看成是正史,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则一笔带过。所以,言先秦时期巴蜀尚未入华夏,有些问题,因过去是“入夷则夷,入夏则夏”,四川的族团、方国之治,没什么不同,且六 夷、七羌、九氐,民族之多,混杂,繁衍,故复杂性便成为重要特征。民间三星堆玉石器,在越有利解开三代之谜时,则反倒和传统严重地冲突,也说明了这点!难怪李济曾有那著名的论断:“两千年来中国的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以为中国的文化及民族都是长城以南的事情”(《中国文明的开始》)。由西北方向看,那种把长城以外断送给“异族”固然错误得很,——若再调头往西南方向看,那种把“夷”断送给“华”的做法就同属“卤莽灭裂”。无数的考古结果已经证实了,在甲骨文之前,曾有种文字在华夏大地通用,那就是蝌蚪文。蝌蚪文就是夏禹发明的文字,蝌蚪文分为上古蝌蚪文和先秦蝌蚪文。在先秦时还出现过虫鸟文,虫鸟文是秦始皇未统一六国之前,在古篆文四周加上虫子、鸟的图形,让人无法破译,作为密码传递密函使用。虫鸟文也划入蝌蚪文的范畴。
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的祖先匆忙中把用“先秦文字”所录的竹简《尚书》藏在墙缝里,到了汉初独尊儒家,伏生赶紧从墙缝里把《尚书》拿出来,当时竹简已经蛀掉大半,“先秦文字”已经没有人认识了。伏生破译了残存的文字,口授了29篇传予世人,汉朝人用当时通用的“汉隶”记录整理后结书,就是《今文尚书》。到了西汉时期,鲁恭王为了翻盖房子,准备把孔子故宅拆掉。在孔子故宅的墙缝中,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文字”书写的,孔家的后人孔安国(根据清代阎百诗的考证,是孔安国的家人)重新整理后,把书献给了皇帝,这书称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古文尚书》自孔安国献书后失踪;王莽当政时,大学者刘歆重新把一堆“古文”经书及《古文尚书》找出来破译,结果又全部失踪;东汉末年,王肃宣称发现了另一个版本由孔安国写传的《古文尚书》;东晋时,梅赜说他发现王肃这个版本《尚书》造假;清朝初年,认定是假货;近代,一说为伪作,一说不是原本而是辑本。孔安国在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尚书》的序言中有最直接的描述,不可不读:“……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 世莫得闻。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蝌蚪文字。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 乃不坏宅,悉以书还孔氏。蝌蚪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类比,“今文”是指我们熟悉的隶书,“古文”是指先秦时期,甚至更早于先秦之前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莫说今日,就连汉朝人亦不能辨识。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就废除了古文字,颁行了秦篆和隶书。
1993年,在湖北荆门境内发现了距今2300多年的战国竹简,800多枚竹简上共计1.3万多个先秦时期的楚国古汉字,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呢?古文字学家用了4年时间,对竹简进行全面的文字识别,把散落和次序混乱的竹简重新排序,并进行了注释。研究表明,郭店楚墓竹简全部是战国中期以前儒、道两家的重要理论著述。其中道家著作4篇,儒家著作14篇。这18篇先秦典籍,除《老子》、《缁衣》有传世本,《五行》曾见于长沙马王堆帛书外,其余各篇均为失传2000多年的先秦佚书。过去人们一般都认为儒家主张修身养性、克制情欲。通过对郭店竹简的研究发现,早期儒家事实上非常崇尚情。这批简中有四五千字谈到情性。其中的观点是:性自命出,命由天降,情生于性,道始于情。在竹简中,“仁”字的写法是“身”的下边加“心”字,就是感同身受,有切肤之感。比如,现在的“勇”字,当时的写法是勇字下加“心”,更加注重心态上的勇敢。“难”和“迷”字当时的写法也都是在当今写法的下边加“心”。我们通常认为,儒道对立,势若水火。从郭店楚简《老子》看,儒道两派本是同根生,旨趣也相互贯通,老子不但没有批评儒家思想,而且对儒家所遵奉的观念如圣、仁、义、礼、孝、慈等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另一方面,从其他史料看,孔子对老子也是非常推崇的。春秋战国时代,群雄争霸,百家争鸣,堪称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演绎成“吃人的礼教”。郭店楚简没有宣扬“三纲五常”,只是赋予“夫妇、父子、君臣”六种角色的六种行为规范,称双方的关系“互有义务和权利”,而不是后来“三纲”里的人身依附关系。
首先来看一下郭店楚简字型和笔划的特点:郭店楚简文字在字型方面的特点,一是少有棱角;二是相当于现代汉字的三角和方框多写为圆形,即为桃形或圈状,像蝌蚪的上体;笔划则多为弧形,笔划轻重的特点是在中间或稍前部分加重线条,后半部分疾速划过,起笔时笔锋细而尖,像蝌蚪的尾巴。此外,简书中的“见”、“视”、“蜀”等字简直就是活灵活现的、游动的蝌蚪。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两次发现古文字:一是汉代景、武间,孔壁出土的古文字;二是晋太康年间,在汲县(今河南卫辉西南)出土了魏国的古文字。这两种古文字都称为“蝌蚪文”。到三国魏正始二年,鲁、魏(战国)两国的“蝌蚪文”已不存世了,有人借着凭空想象来恢复“蝌蚪文”,刻了一块叫“三体石经”的碑,其中的“蝌蚪文”也就是在金文的基础上,笔划稍作变化。现在根据郭店楚简文字的字型和笔划的特点和先例,将郭店楚简的文字也称为“蝌蚪文”是再恰当不过的事了。河南汲县是战国时魏地,是中原地区,出土的《竹书纪年》为蝌蚪文字;在文化发达的鲁国,孔壁出土的简书也是蝌蚪文字。这样看来,郭店楚简的文字并没有“迥异于”中原,而是与中原地区的魏国和东方的鲁国使用的是同一种古文字————“蝌蚪文”。“蝌蚪文”除了在字的外形方面像蝌蚪外,内容也有其一致性:汉代景、武间,在孔壁出土的蝌蚪文,据《汉书 艺文志》记载,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说文解字序》又加上《春秋》,皆为典籍和史书;晋太康二年(281),汲县(今河南卫辉西南)出土的蝌蚪文《竹书纪年》,是史书;1993年,湖北省郭店出土的蝌蚪文,有《老子》、《太一生水》两篇道家著作,还有十几篇是儒家的著作;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也是蝌蚪文,主要内容有:《周易》、《诗论》等;清华竹简蝌蚪文的内容有《尚书》,还有一些类似《礼》、《乐》、《周易》等竹简。2008年7月15日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捐赠了一批楚简予清华大学 ,这批竹简由赵伟国购自香港,有2500多枚竹简上有文字。通过碳14测定,竹简产生的年代是公元前305年前后,即战国中期偏晚一点,与孟子、庄子同时代。清华竹简目前属于三无产品,即不知是什么时间出土的、不知是什么人挖掘的、也不知是从哪个墓葬出土的。一旦清华竹简被确定是真品,马上能够证明汉代孔安国献的《古文尚书》不仅内容与清华竹简一致,文字也是蝌蚪文,也就是现代发现的郭店楚简文字。这就是说,传播典籍是蝌蚪文的最主要功能。
秦始皇当时的法令是“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世。”秦国当时不仅仅焚书、禁书,而是连同记载这些“《诗》、《书》百家语”的文字————蝌蚪古文一同禁绝,而记载这些书籍的古文字正是李斯这些秦朝官吏和当时的儒生从小就写、读的文字。由《文心雕龙 练字》“程邈造隶而古文废”可以看出,秦始皇在废除蝌蚪古文之前,便已经令人改造文字了,秦隶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秦隶是通过改造秦国朝廷官方使用的小篆或秦篆,再令人根据大篆简化、改造出一种便于书写的文字。秦隶的作用是用来取代先秦蝌蚪文。据《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韦编”就是用熟牛皮编的简书。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晚年应在公元前500年以后,郭店楚简下葬的时间在公元前300年前后,其写作时间肯定在下葬时间之前,从孔子读的“韦编”到郭店楚简也就是一百多年的时间,上海博物馆竹简有《周易》,因此可以断定孔子读的《周易》和上海博物馆竹简上的文字相同。上海博物馆竹简《诗论》中有《诗经》的原文,孔壁出土的蝌蚪文有《春秋》,据此可以确定孔子工作用字就是蝌蚪文,这种文字的书写速度大约是现在楷书的两到三倍。有了“韦编”《周易》,可以得知,《周诗》也是以“编”的形式流传的,即以简书的形式流传,这就是说,蝌蚪文最迟在周代便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各种功能都很完备的文字了。蝌蚪文不仅在郭店楚简出现过,在中原的魏国(战国)、在东方的鲁国,都出现了。从甲骨文和金文传播状况来分析,也是从中原地区向楚国传播,作为至少与金文并行并与金文有联系的蝌蚪文怎么可能由楚国向中原传播呢?因此,郭店楚简文字不可能仅仅只是楚国地方文字。

甲骨文是很成熟的文字,之前,必有漫长的演变。若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原始文字到殷商甲骨文,有五千年之多。这点,没什么争议。争论焦点主要是,夏有无文字?有,是什么形态?又在何种范围?据说商代甲骨文里不但没有“夏”字,连可以怀疑的对象也没有,“蜀”字却有很多。有关“蜀”的甲骨卜辞,最早董作宾先生统计有11条(《殷代的羌与蜀》《说文月刊》3卷7期,1942年版);后来日本学者岛邦男先生统计有42条(《殷 墟卜辞综类》,北京中国书店翻印1979年);,在纪念甲骨文发现90周年的时候姚孝燧先生列出了67条(《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1989年版), 这其中还包括仅有一两个字无法确定其内容的卜辞。现选具有代表性、内容比较完整的20条如下予以分析说明。为印制的方便,对疑难的甲骨文字都用现代汉字代替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三皇五帝史悠悠
[讨论]zt帮大家了解中国神话1
三皇五帝
三黄五帝
三皇五帝的由来与历史神话
科考一:三皇五帝之说法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