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大名著:罗贯中籍贯考辨

罗贯中籍贯考辨

柏俊才

摘要:罗贯中的籍贯有杭州说、钱塘说、越人说、中原说、庐陵说、东原说、太原说和慈溪说八种,除东原与太原外,其余六说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而不受学人关注。现代学者以为东原为今山东东平,太原为今山西太原,于是罗贯中的籍贯就演化为东平与太原之争。事实上,东原不是一个专有地名,而是古代对黄河以东的泛称,并不包括今山东东平,今山西太原恰在此地域之内,故东平说不足采信。太原说虽系孤证,但据近年发现的三本《罗氏家谱》与历史遗迹,太原说已形成证据链。在没有新材料发现的情况下,罗贯中的籍贯以太原为妥。

罗贯中的籍贯问题是20世纪《三国演义》研究的一桩公案。众说纷纭,聚讼难决,至今仍是一桩悬案,主要有杭州说、钱塘说、越人说、中原说、庐陵说、东原说、太原说和慈溪说八种。其中杭州说、钱塘说、越人说、慈溪说四说均在今浙江境内,为罗贯中流寓之地; 中原乃是泛称,不是具体一地; 庐陵说未有足够证据; 于是东原说、太原说就成为罗贯中籍贯争论的焦点。现代学者以为东原为今山东东平,太原为今山西太原,于是罗贯中的籍贯就演化为东平与太原之争。细绎这些争端,关节点有二:一是东原是否是今山东东平; 二是历史上是否只有一个太原,而这个太原是否就是今山西太原。若这两个问题能够解决,则罗贯中的籍贯之争也就冰释。笔者结合所见之资料,试考释之。

一、东原不是一个专有地名

今存《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壬午(1522年)本卷首有庸愚子序,称东原罗贯中是该书的作者。此后《三国志传》、《水浒全传》、《三遂平妖传》、《隋唐两朝志传》等十余种版本均沿袭庸愚子之说,称罗贯中为东原人。国内部分学者认为东原是今之山东东平,于是乎罗贯中就成为山东人。检讨东平说者所论,最为关键的论据是《水经注》引《尚书大传》:“东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此处东原是什么意思,并未言明,然却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 东原出自《尚书》。东汉郑玄注云: “东原,地名,今东平郡即东原。” 孔颖达正义曰: “东原即今之东平郡也。”[2]持东平说者如获至宝,以郑玄与孔颖达之说为金科玉律,以此印证庸愚子序中“东原罗贯中”之“东原”为今山东东平。否定东平说者虽多有辨说,然对此则材料却无可奈何,实际上就等于默认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笔者以为,对于此则材料需仔细辨之,方可探究东原本义。《尚书·禹贡》云: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底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虫宾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2]143—144

这一段文字是叙述徐州的地理形势,土地状况,以及物产。禹定九州,徐州为九州之一,而今东平为兖州所辖。故“大野既猪,东原底平”之“东原”绝非今东平,否则于地理行政区划上讲不通。具体来讲前五句的意思为: 徐州东至于大海,北接岱山,南及淮河。淮河与沂水已得到治理,不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 蒙山与羽山已得开发,可以种植农作物了。大野得猪水浸漫,已为沼泽,今水已逝,东原土地平坦,可以耕种了。很显然,这里的“东原”指徐州辖区内的一块土地。所谓“原”,乃是广阔而平坦的土地。从《尚书》所记徐州地理形势来看,笔者以为这里的东原很可能是徐州东部被水冲刷而淤积的平原,是当时徐州的主要农业产区,不是具体地名,更不可能跑到山东东平去。唐代张守节认为: “徐州在东,故曰东原。水已去,致平复,言可耕种也。”[3]57 张说可从。禹布九州,徐州的确在东,称徐州为东原再也合适不过了。而且东原是徐州肥沃的农耕区,用东原指代徐州也在情理之中。《旧唐书·礼仪志》云: “其年(天册万岁二年),铸铜为九州鼎,既成,置于明堂之庭,各依方位列焉。神都鼎高一丈八尺,受一千八百石。冀州鼎名武兴……徐州名东原。”[4]867—868 徐州神鼎被命名为东原鼎,明显来自《尚书》。郑玄将东原解释为东平郡为曲解,孔颖达大约是以讹传讹,错将东原解释为东平郡。据此,《尚书·禹贡》篇之“东原”非今山东东平已明。

郦道元《水经注·汾水》云:“太原郡治晋阳城……《尚书大传》曰: '东原厂底平,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魏土地记》曰: '城东有汾水南流。水东有《晋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太原成王之碑》。’”[1]157—158山西太原亦名东原。

《汉书·宣帝纪》: “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5]253。东原,在京兆杜县,为今陕西境内。

《晋书·姚泓载记》云: “薛帛据河曲以叛。绍分道置诸军为掎角之势,遣辅国胡翼度据东原,武卫姚鸾营于大路,与晋军相接。”这里的东原在今山西境内。

《北史》卢思道本传云: “隋文帝为丞相,迁武阳太守。位下,不得志,为《孤鸿赋》以寄其情。”[7]1076可见,《孤鸿赋》是卢思道任武阳太守时所作,以孤鸿比喻自己失意之况。文中言及的东原指武阳,在今河北境内。

《旧唐书·吐蕃传》云: “镇西节度马璘遇吐蕃游奕四百余人于武功东原,使五十人击而尽杀之,无噍类。”这里的东原在今陕西境内。

《新唐书·地理志》云: “有兴平军,初在郿县东原,至德中徙。”东原,在今陕西境内。

《新唐书·地理志》云: “宁州彭原郡,望。本北地郡,天宝元年更名。……县五,有府十一,曰彭池、高望、静难、驎宝、天固、蒲川、东原、三会、大延、和泉、永宁。”[8]2657东原府在今甘肃境内,这是历史上唯一以东原命名的行政建置。

《新唐书·窦建德传》云:“(武德四年)建德进逼元、梁、管三州,皆陷,遂屯荥阳。运粮溯河西上,舟相属不绝。壁成皋东原,筑营板渚。遣使与世充约期,又遗秦王以书。”东原在今河南境内。

由以上考查来看,历史上东原并不是一个专有地名。在今江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和河南境内都有被称作“东原”的地方。那么是否意味着历史上有6个东原呢? 我想应该不是。如果我们稍加思索,就会发现“东原”见于载籍的仅在宋代前,《宋史》、《元史》和《明史》中无“东原”二字。因为在宋代之前,江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和河南六省恰在黄河以东,故称作东原。因此并不是说上述六省有6个东原,而是这六省恰为古代的东原地区。

庸愚子蒋大器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始任大名府浚县主簿,在任期间发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19年后(1493年)撰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蒋大器的生平资料稀缺,故对其人不甚了解。然就《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来看,他是个饱读诗书的鸿儒。为了能够让后人记住他的巨大贡献,也为了关照罗贯中的籍贯,他既不愿意写太原罗贯中,也不能写浚县罗贯中,于是采用折中的方法,写上了东原罗贯中。因为他知道,东原既可指浚县,又可指太原。为了不引起混乱,他只在序中称罗贯中为东原人,并没有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题署罗贯中三字前加“东原”二字。后人不了解其中原委,于是明代就集中出现了十余个“东原罗贯中”的题署。

综上所考,东原在宋代之前是指黄河以东的地区,太原恰在这个地区。前引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和《晋书·姚泓载记》的资料也说明,山西在古代也有被称作东原的记载。山东东平恰不在东原范围内,而且从古代载籍中未发现有东原在山东的记载。因此,庸愚子序中罗贯中是东原人的“东原”就是太原。

二、历史上只有一个太原

历史上是否只有一个太原?这个问题似乎并未引起历史学家的足够注意,但在罗贯中籍贯的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推翻罗贯中是太原人的记载,持东平说者认为历史上不止一个太原,甚至有些学者提出历史上有4个太原:一是《尚书·禹贡》中的太原,是今山西太原; 二是《诗经·小雅·六月》中的太原,在今宁夏固原一带; 三是晋安帝义熙中置县,刘宋文帝元嘉中立郡,中经魏至北齐,《水经注》、《隋志》中的太原,在今山东境内; 四是南朝梁侨置的太原县,在今江西彭泽县东。历史上真的有这么多太原吗? 我们需仔细辨析之。总括这些研究,最为关键的问题有二: 一是《诗经·小雅·六月》中的太原是在今宁夏固原一带吗?二是南北朝时期的多个太原是怎么回事?

《诗经·小雅·六月》有云: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9]503大原,即太原,具体位置何在,郑玄、毛亨未解,顾炎武认为在今甘肃平凉:“古之言大原者多矣,若此诗则必求泾阳所在而后大原可得明也。……然则大原,当即今之平凉,而后魏立为原州,亦是取古大原之名尔。计周人御玁狁,必在泾原之间,若晋阳之太原,在大河之东,距周京千五百里,也有寇从西来,兵乃东出者乎?”顾炎武以为玁狁在泾阳(今甘肃平凉西南),则太原必在平凉附近。否则由山西太原出击,无乃太远乎?顾炎武之说,成为否定罗贯中是太原人的重要证据,多次征引。肯定罗贯中是太原人的学者认为顾炎武之说有误,惜未进行考证,故未产生应有的影响。笔者以为这个关键材料需仔细辨明。

顾炎武之说,实际是对《六月》的曲解。《六月》凡六章,是歌颂宣王时代尹吉甫北伐玁狁取得胜利的诗。其第四章云:“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这一章叙写玁狁深入周王朝统治的中原地区,尹吉甫率师出征。焦获、镐、方和泾阳可以看作是玁狁侵入中原的行军路线,同时也写出了玁狁步步紧逼,气焰嚣张,战争迫在眉睫。然焦获、镐、方和泾阳四地何在? 历来众说纷纭。郭璞《尔雅注》云焦获在扶风池阳县瓠中,故地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后人多从其说。孔颖达《疏》和王肃《注》都以为镐是镐京,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晋王基认为不是镐京,而是北方某地名。王基之说缺乏证据,不从,当以孔颖达与王肃之说为是。由焦获到镐,玁狁逼周之势甚急,已接近西周都城镐京,战争一触即发。方,郑玄《笺》以为镐与方都是北方地名,实未考出具体所在;毛《传》释为朔方,接近玁狁国境的地方;陈奂《传疏》认为在今甘肃平凉附近。泾阳,郑玄《笺》认为泾水之北,陈奂《传疏》以为指汉泾阳故城,在今甘肃省平凉西南。如果陈奂之说是正确的话,那么玁狁入侵到陕西,马上撤离到甘肃,甘肃是西周与玁狁的边境,何劳尹吉甫出师?很明显陈奂之说是错误的。方,不明所指,大约在周都城镐京附近。所谓泾阳,就是泾水之阳,在今陕西泾阳县。由焦获、镐到方、泾阳,玁狁来势凶猛,由远而近,对西周都城镐京形成合围之势。若不出师或出师不利,西周将面临亡国的危险。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尹吉甫率军出征,捷报频传,玁狁节节败退。“薄伐玁狁,至于大原”,“薄”者,迫也。逼近玁狁境地,一直追击到太原,这里的太原就是今山西太原。太原是西周与玁狁的边境,直到汉初仍被匈奴占领。穷寇莫追,追至太原而凯旋,状尹吉甫之美德。太原,宋代朱熹《诗集传》认为在今太原府阳曲县,台湾学者马持盈《诗经今注今译》以为今山西太原。然朱熹之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自顾炎武之说出,清人多从其说。陈奂《传疏》以为在平凉北、固原东一带,胡渭《禹贡锥指》认为在今宁夏固原附近,陈、胡二说基本沿袭顾炎武的思路,依然是错误的。今人高亨《诗经今注》、程俊英与蒋见元《诗经注析》虽不同意清儒之说,然未详加考证就下断语,以为不是今天山西太原,同样是错误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籍记载中确实出现过4个太原。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也需仔细辨之。

(元嘉十年)八月丁丑,于青州立太原郡。

泰山太守,汉高立。《永初郡国》又有山茌、莱芜、太原三县,而无钜平县。今领县八。

太原郡,刘义隆置,魏因之。领县四,太原、祝阿、山荏、卢。

太原,司马德宗置,魏因之。治升城。有靡沟、垣城。

上述四则材料中都提到太原,而且根据文献叙述来看,刘宋和北魏的太原是在今山东无疑,这就是历史上的东太原郡。东太原郡存在的时间很长,一直延续到北齐,“又有东太原郡,后齐废”。然以此确立所谓的“山东太原说”,并判定《录鬼簿续编》中罗贯中籍贯的太原为山东太原,则又不免操之过急。刘宋设立太原郡,是为了安置随之南迁的山西籍士人,是为侨郡。皇兴二、三年( 468—469 年) 间,北魏平齐,因刘宋旧置,继续设置太原郡,仍然是侨郡。考诸南北朝九史,就会发现侨郡太原非山东一处。

《宋书·州郡志》载秦州刺史领十四郡,其第五为南太原太守:

南太原太守,何志云,故属并州,流寓割配。《永初郡国》又有清河、高堂县。领县一。

这里的南太原在今陕西省境内。

《梁书·敬帝纪》云:

是日( 太平二年春正月壬寅),又诏“其荆、雍、青、兖虽暂为隔阂,衣冠多寓淮海,犹宜不废司存。会计罢州,尚为大郡,人士殷旷,可别置邑居。……”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王琳为司空、骠骑大将军。分寻阳、太原、齐昌、高唐、新蔡五郡,置西江州。

这里的太原在今江西境内。

《魏书·地形志》载颍州领二十郡,其十七为太原郡:

萧衍置,魏因之。

领县四,其一为太原。这里的太原为梁武帝萧衍所置,北魏沿袭梁制,在今江西境内。这三个太原均为侨郡。于是在南北朝之际,侨郡太原有4个,分别在我们今天的山东、陕西、江西境内。这些侨郡是太原人为避战纷纷南迁,朝廷设立的临时性的安置州郡,其目的并不是取代原来的太原,而是加强侨郡百姓的乡土观念。无论他们侨居在哪儿,籍贯还是太原。如果据此就有山东太原的话,那么也应有陕西太原、江西太原。如果以此来论定罗贯中的籍贯,那么罗贯中不仅可能是山东人,也可能是陕西人,或者江西人,这种逻辑是讲不通的。

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国初置太原郡。此后,除东汉末太原郡为冀州所辖外,在汉至隋的800余年间太原郡一直为并州所管,只是辖县的数目多寡有所不同。太原郡西汉辖二十一县,东汉十六县,西晋十三县,北魏初十县,北齐十一县,北周七县。隋代废州,全国设一百九十郡,太原为其之一,统县十五。唐代河东道辖下有太原府太原郡,统县十三。

宋代河东路辖下有太原府太原郡,统县十。金人占领中原后设河东北路,下辖太原府,领十一县和八镇。元代设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太原府废,大德九年(1305年),以地震改冀宁路;至元二年(1336年) ,又设太原路。明代太原府即元冀宁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太原府,领州五,县二十。清代太原府隶冀宁道,领州五,县二十。据此,在由秦庄襄王开始至清代近2000年间,太原只有一个,这就是今天山西太原。尽管在南北朝之际曾出现过4个侨郡太原,但这些侨郡只是临时性管理机构,其祖源只有一个,即今天的山西省会所在地——太原。

三、太原说已形成证据链

最早记载罗贯中为太原人的是明代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贾仲明自称与罗贯中为忘年交,而且二人多次相聚,因此他对罗贯中的记载是最为可信的。后经鲁迅与郑振铎二位大学者的肯定,更让后人坚信《录鬼簿续编》罗贯中条记载的真实性。但《录鬼簿续编》记载罗贯中是太原人,尚系孤证。于是许多学者不懈努力,寻找更多的证据。皇天不负有心人,山西学者终于找到三本《罗氏家谱》,将罗贯中籍贯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一本是清徐同治本《罗氏家谱》,据孟繁仁先生考证为同治壬申(1872年)年所刊刻。该谱载清徐罗氏第六代为钊、钺、锦、镐和镡兄弟五人,其中罗锦有子六人,长子才聚,三子才增,四子才森,五子才宝,六子才仓,唯独次子名阙载,并注曰“外出”。孟繁仁先生推断,外出之次子就是罗贯中。孟先生还发现清初小说《善恶图全传》中塑造了罗定的形象,该小说称罗定为罗贯中令郎。罗氏第七代罗才增有三子,第三子恰为罗定。于是孟先生认为《善恶图全传》中的罗定就是罗才增之子罗定,过继给罗贯中。孟氏之论出,学界一片哗然,赞誉者有之,指责者亦有之。笔者以为,过分拔高清徐《罗氏家谱》在罗贯中研究中的地位是不适当的,毕竟年谱中没有罗贯中( 或罗本) 的名字。认定外出之次子是罗贯中,系空穴来风;用《善恶图全传》中的罗定去印证“外出次子”是罗贯中,更是捕风捉影。但一味贬低这本家谱,又不是学术研究者所应有的态度。虞集是四川人,侨居江西临川,后入京师为官,官至翰林学士兼国子祭酒,一生从未外任。他没有到过太原,何由看到《晋阳罗氏族谱图》?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在京城看到这幅图。晋阳罗氏未有在元代任职者,而虞集与罗贯中几乎是同时代人,笔者疑虞集就是从罗贯中那儿看到了《晋阳罗氏族谱图》,并撰成了《题晋阳罗氏族谱图》。虞集寓目的《晋阳罗氏族谱图》,就应该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清徐同治本《罗氏家谱》。只不过时间已经超过了五百年,清徐同治本《罗氏家谱》已非原貌。《罗氏家谱》所载每代人之间的间隔长达七十余年,这在古代谱牒修撰中是罕见的。这种反常现象说明《罗氏家谱》阙轶参错很大,遗漏之处甚多。在以诗文为正宗的古代,创作小说与戏曲的罗贯中当然不受人们重视,久而久之,就被族人所淡忘。现清徐县存明代罗家祠堂一座,罗氏牌坊五座,罗氏族人兴旺发达,至少可以说明自元代以来清徐一直是罗姓族人聚集的地方。

第二、三本是祁县河湾村的《罗氏家谱》,分别为村民罗巨川和罗瑞录所收藏。由罗巨川所收藏的家谱前载《罗氏家谱创作原序》和《重修家谱序》知,河湾村罗氏是从清徐迁徙到祁县的。若将此谱与村民罗瑞录所保存的罗氏残谱相印证,罗贯中为十二世罗五训之子,名本。经山西文物局专家鉴定,罗瑞录收藏的《罗氏家谱》是明代中期编成,罗巨川收藏的《罗氏家谱》是明末清初编成,是研究罗贯中较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后来,河湾村又发现了万历癸卯年(1630年)罗应旭的《罗氏族谱创修原序》,文字与《罗氏家谱创作原序》大多相同,序中有“先祖罗贯中”字样,故遭现代学者诟病。有些学者发现该序对“先祖”有多种说法,更有甚者,有简化字和不规范字,于是有否定此序之意。笔者以为这些现象是河湾村的罗氏家谱与族谱经过历代人不断重修的明证,是不能轻易抹煞的。祁县河湾村还发现了题署为“湖海置时年十六”的元末明初古砚、罗氏宗祠、罗本之墓、罗氏神图、罗氏祠堂以及有“父五训、谦母刘氏,已生贯中”等字的扶签,这些都说明祁县河湾村也是罗氏族人的居住地。

清徐和祁县历来均属太原管辖,晋阳罗氏先在清徐居住,后迁至祁县河湾村,这与《录鬼簿续编》记罗贯中为太原人相契合。从《录鬼簿续编》、清徐同治本《罗氏家谱》到祁县河湾村《罗氏家谱》,太原说已形成证据链。任何一个证据单列开来都显得薄弱,若能合在一起,则非常有力。现在的问题是,若能继续研究,揭开太原罗氏由清徐迁往祁县之谜,发掘清徐同治本《罗氏家谱》阙失罗贯中的部分,则罗贯中是太原人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没有新的考古材料发现之前,罗贯中的籍贯还是以太原为妥。

◆罗贯中,元末明初生于山西太原府祁县,这个目前大多数学者考究的籍贯。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西元1345~1355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罗贯中的籍贯也有太原市南端的清徐县的说法,也是争议最多的地方,从现存《罗氏家谱》及罗氏祖茔墓碑之记载看,先祖为四川成都府人,后唐为青州仆射落籍清源。他成年离家,流落于江淮,与张士诚一起拜另一小说家施耐庵为师,晚年隐居大名府浚县,完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和多篇散文集的创作。

    罗贯中的籍贯又有“东原人”之说,这是他漫游出晋后在“东原”(今山东省)客居过一段时间的缘故。他到这里,是被当时社会上十分流行的梁山伯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来。他到那里考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搜集在民间流传的水浒英雄故事材料。这是他后来参与《水浒传》编纂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千圣姑”和“贝州王则”的故事,当时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因此,罗贯中就在这一带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以至有《三逐平妖传》之作。

    约在公元1360~1363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9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50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贯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60岁的老人了。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于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写过乐府隐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关于他的小说,《西湖游览志馀》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罗贯中的作品,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这些作品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就最高。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有现实的描绘,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最为流行的本子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除小说创作外,贾仲名《录鬼簿续编》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现存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杂剧的基本思想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类似,描写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奸雄争霸造成的悲惨局面。

    大约在公元1385~1388年间,罗贯中活了70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卢陵逝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同旭: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及“东太原郡”之辩证
陈瑞||关于罗贯中籍贯故里确实是祁县河湾村:我的一点见解
史海钩沉|戏曲文献《录鬼簿》的几个疑点考释(下)
朱元璋为什么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杀了罗贯中?
罗贯中故里之争花落东平 朱元璋曾对罗贯中满门追杀
王姓来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