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窃国者寒浞

反抗夏启的代价是高昂的,伯益被杀与有扈氏被灭就是例子。夏启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他的政权终于得到了诸部的认同。武力能钳制众人的反抗,却不见得能得人心。在夏启晚年,他还发兵征讨过西河的叛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西河发动叛乱的人,正是夏启的儿子武观(或称五观),倘若这个说法属实,那么夏王朝在开国不久后,就陷入深深的危机中了。据说夏启晚年生活骄奢淫逸,政治风气也随之败坏,武观在西河叛乱,估计与争夺继承权有关。夏启死后,太康继位。太康绝对是一个昏君,根本没有尽到一位国王的责任,不理朝政,终日游玩寻乐。他的百姓对他失去了信心,他的兄弟们对他深感失望,而有野心的诸侯则是觊觎他的王位。太康却对这些潜在的危险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他对打猎十分迷恋,已经不满足在帝都近郊狩猎,便跑到洛水南岸。这次打猎却让他终生失去了权力,实力派诸侯、有穷氏首领后羿趁机控制了政府,独揽大权。从此,太康沦为一名傀儡国王。后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他之所以著名,并不是因为他窃取了大权,而是因为他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我们搞不清楚一个历史人物,为什么在民间传说中成了神话人物。后羿最有名的故事有两个:一个是后羿射日;一个是嫦娥奔月。传说中后羿射日的故事,时间被前移到帝尧时代。关于这个故事,《淮南子》一书记得最详细。书上说帝尧时,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焦烤大地,庄稼都被晒死,农作物无法生长,连树木、绿草也枯萎了。不仅如此,还冒出了几头怪兽,危害人间。后羿是一位箭术高手,武功十分了得,帝尧便派他把天上的九个太阳射落下来,同时又杀掉了那些怪兽,于是老百姓终于过上安稳的日子。嫦娥奔月更是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据说后羿有一次在山中狩猎,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两人一见钟情,就以月桂树为证,结为夫妻。后来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弄到了一粒不死神药,交给嫦娥保管。嫦娥把这粒药偷偷吃了,飞到了月宫。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是有一个叫逢蒙的人,得知后羿有这么一粒不死神药,趁他不在时,潜入嫦娥房中要偷药,并打算加害于她。嫦娥情急之下,就把不死药吞入肚子里,结果成仙了,升天而去。然而嫦娥不忍心离开后羿,就滞留在月宫,她想要配制新药,以便重返人间与后羿团圆。当后羿得知爱妻吞服神药后飞天奔月,痛不欲生,月母被他的一片诚心所感动,便允许嫦娥在月圆之日下界与后羿在月桂树下,也就是两人相识初恋的地方相会。这真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据说中秋节与这个故事有关,所以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原意就是嫦娥与后羿团圆的日子。以上这两则故事,美则美矣,可惜这个后羿的形象,与历史中的后羿完全不搭边。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神话中的后羿与历史上的后羿,都是以善射而闻名。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历史上后羿的故事。后羿窃取大权后,并不敢冒冒失失地称王,他的地位并不稳固,还需要拿太康这个傀儡来当挡箭牌。过了若干年后,太康去世了,估计是失去权力后内心失落,郁郁而终。太康死后,后羿立其弟仲康为王,自己仍独揽大权。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大事,不过就是发生了一次日食。可问题是,这次日食没有被准确地预测出来。日食的出现引发了社会的恐慌,“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倘若是社会政治清明,即便是日食出现,也不至于引起恐慌。正是政治的动荡,这种自然现象的突发使得民心震动,担心是不是上天有什么预兆。由于没能准确预测日食,负责天文观测的官员难辞其咎。当时是谁在负责此事呢?仍然是羲氏与和氏两大家族。羲、和二氏可以说是天官世家,他们从帝尧时代开始,就负责天文历法,世代相袭。我们必须说,古代天文学毕竟不是很完善,出现一次预测错误虽然很严重,但也是可以理解的。谁能料想得到,一次预测错误,竟然导致了一场战争。仲康发动了一场讨伐羲、和二氏的战争。这是不是过火了呢?这场战争的背后,难道仅仅是因为天文预测失误吗?我认为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战争的命令由仲康发布,但是可以料想,背后的指使者乃是后羿。后羿为什么要讨伐羲、和二氏呢?据《史记》所载,“羲、和湎淫,废时乱日”,原来羲氏、和氏严重失职的原因是嗜酒废政。如果司马迁记录可靠的话,说明这个时候的政治确实非常腐败,连羲氏、和氏这样的天文学世家也败坏了。后羿当初正是因为民众不满太康的统治,才有机会夺权,可是他独揽大权后,政治依然没有起色,不消说民众的怨气很大,他正好以日食为借口,拿羲氏、和氏开刀,以平民怨。这里我们有一个疑问:难道没有预测出日食,真的是因为羲氏与和氏喝酒误事吗?我想这根本不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一直到清朝,对日食的预测也未能百分之百的准确,更何况是在夏代呢?要是每次日食未预测到便要发动讨伐,那中国历史上可能要多出好几次的战争。因此这次战争,很可能是后羿铲除政治对手的一次行动,羲、和两大家族从帝尧始,历经数代,地位岿然不倒,如果他们反对后羿干政,势必是后羿的心腹之患。夏王仲康委任胤侯为统帅,率领大军讨伐羲、和二氏。胤侯在出征前,发表了一次演说,记录在《胤征》一文中。胤侯先是批评羲、和二氏玩忽职守,贪酒忘政,导致天象昏乱,太阳被掩蚀,罪大恶极。然后他说:“现在我将率领诸将士,代上天惩罚恶人。你们诸位要同心戮力,辅佐王室,助我实施天子威严的命令。烈火焚烧山冈,玉石俱焚;身为天官却玩忽职守,危害比烈火更甚。奋勇作战吧,歼灭敌军魁首羲、和二氏,至于被迫追随羲、和二氏的人,免于惩治,要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这次远征的结局并没有写在《胤征》一文中,料想是羲、和二氏战败被迫向后羿做出了必要的让步。由于羲、和二氏特殊的地位,使他们免于灭族的命运,因为他们是世袭的天文学家,对朝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从诸多的记录来看,夏朝的情形颇类似后世的晋朝,帝国在建立不久便被奢侈腐败的风气掏空了。君王与世袭贵族已经抛弃了先辈们奉行的道德原则,太康如此,仲康如此,羲、和二氏如此,另一个世袭贵族伯封也是如此。伯封的父亲是帝舜时代的乐正后夔,《左传》中称他为“贪婪无魇”之人,而这正好给了后羿消灭他的借口。后羿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征讨伯封,并最终将他的家族一网打尽。尽管后羿以腐败为由征伐羲、和二氏以及伯封,可是并没有证据表明他试图把国家从腐败中拯救出来,代之以清明的政治。据《左传》记载,后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事实上,他与夏启一样,只迷信于武力手段。他是个十分勇武之人,以箭术闻名天下,大概正是如此,后世才出现了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仲康只不过是后羿控制的傀儡罢了,他的在位时间,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七年,有的说十三年,有的说十八年。仲康死后,后羿又把仲康的儿子相推上王位,史称后相,也称为帝相。从后相时代开始,夏王国对外战争变得频繁。这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人对朝政不满的注意力;其二,可能是蛮夷不愿意归服大夏政权,崇尚武力的后羿决定给他们一个教训。后相即位后,连续发动多场战争,讨伐淮夷、畎夷、风夷、黄夷。事实证明后羿控制下的夏王国在武力上仍然维持着一等的水平。到了后相七年,周围的蛮夷都前来朝见天子,夏王国又一次取得了对蛮夷的控制权。此时的后羿实是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夏国王后相只是他手中的木偶,反对他的贵族被镇压了,四边的蛮夷也归顺了,他才是夏王国的真正统治者。有一种说法,称后羿最终把帝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魏晋人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这样说:“太康已来,夏政陵迟。为羿所逼,乃徙商丘,依同姓斟灌、斟寻氏,羿遂袭帝号,为羿帝。”就是说,夏王后相在后羿的逼迫之下,把国都迁往商丘(应为帝丘),这时后相基本上失去权力,只是在两个同姓诸侯(斟灌、斟寻)的庇护之下,才得以苟延残喘。后羿不一定废除了后相的王位,他自己没有使用“王”这个尊号,而是沿用“五帝”以来“帝”的尊号,自称为“羿帝”。后羿为什么不杀掉后相呢?显然他认为毫无必要。从太康以来,王室的权力一落千丈,几个夏王都是庸碌之辈,既没有远大的理想,也缺乏做大事的能力,不足道也。后羿不想落得个“弑君者”的骂名,作为一介武夫,只要自己利箭在手,有谁敢挑战他的权威呢?此刻的后羿,头顶荣誉的光环,手握生杀之权柄,虎视九州,谁能与之相争呢?于是他又拿起手中的强弓,驰骋于田野,尽情地享受狩猎的快感。可是谁能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只毒手正伸向伟大的后羿,一张巨大的罗网正在张开,一场惊天的阴谋正悄然酝酿着。山雨欲来风满楼,可是后羿居然一点也没察觉到。一个阴谋家出现了,此人名叫寒浞(zhuó)。

《左传》中对寒浞有颇为详尽的记载,我们来看一下。寒浞原本是伯明氏部落的子弟,他心术不正,喜欢挑拨是非。伯明氏部落的首领后寒还算头脑清醒,觉得这个人是个祸害,便把他驱逐出境。寒浞被赶出家园后,心有不甘,决定前去投靠实力最强大的后羿。凭着一张能言善辩的嘴巴,他很快便得到了后羿的信任。后羿控制国家后,并没有打算改革腐败的政治,而是与太康一样,热衷于狩猎。当时后羿有几个耿直的大臣,如武罗、伯困、熊髡(kūn)、尨(páng)圉(yǔ)等,时不时进谏。然而忠言逆耳,这位神射手大怒之下,把这几位大臣统统免职。八面玲珑的寒浞抓住这个机会,投后羿所爱,拍他的马屁,大获后羿的青睐,终于登上相位,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寒浞并不满足于此,他有更大的野心。由于后羿不理政事,寒浞一方面以拍马屁的手段争取后羿的更大信任;另一方面采用贿赂手段收拢人心。渐渐地,众人只知有寒浞,而不知有后羿,因为后羿已经放心地把国家大权交给了这个阴谋家。在后羿看来,寒浞忠贞不贰,完全可靠,而且正是有了寒浞,他才可以心无旁骛地抛开政事,尽情享乐。在不知不觉之间,权柄已经悄然转移了。正如后羿架空太康、仲康一样,寒浞也不动声色地架空后羿。当整个国家都拜倒在寒浞的权杖之下时,只有后羿一人还懵然不知。迷信武力的后羿显然不相信寒浞有虎狼野心,在他眼中,寒浞只是个会说话、忠诚的奴才罢了,根本不是一个勇武之人。没有勇武,哪儿来的野心呢?这是迷信武力者的悲哀。后羿又一次出门狩猎,寒浞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这位神射手神采奕奕地扛着猎物从野外归来时,他不再是一个猎者,而是寒浞罗网中的一只猎物罢了。早已被寒浞收买的家臣们趁后羿毫无防备时,一拥而上,把这位英武的君主擒杀。后羿的下场十分悲惨,尽管这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可是我们仍然不希望神话传说中的盖世英雄与铁骨柔情汉子,在现实中竟然死得毫无尊严。寒浞杀了后羿,把他的尸体扔入鼎中烹煮,并且逼迫他的儿子们吃下父亲的肉。后羿的麻痹大意,非但葬送了自己,同时也葬送了他的家族。当寒浞把后羿的尸体煮烂后端到后羿的儿子们面前时,这些可怜的人哪里咽得下去。冷酷无情的寒浞毫不犹豫地把他们全部杀死,并霸占了这位枭雄的每一件东西,包括他的土地、他的财产以及他的妻室。忠于后羿的大臣们也遭到了血腥清洗,只有少数几个人得以逃脱,其中就有一位名为伯靡的大臣,他逃往有鬲氏部落避难,后来成为“少康中兴”的重要人物。寒浞之所以杀后羿,除了野心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与后羿妃有不可告人的亲密关系。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中有提到这件事,“浞娶纯狐,眩妻爰谋”。后羿妃就是纯狐氏,她应该是后羿晚年娶的妻子。但是英雄老矣,与后羿相比,寒浞还年轻力壮呢。由于寒浞权势熏天,得以自由出入宫禁,与后羿妃接触机会颇多。两人眉目传情,一来二去,很快便有了一腿。快则快哉,然而寒浞岂能不明白,他这是在玩火。倘若此事曝光,以后羿凶残的性格,这对小情人的小命哪里能保得住。就像后来吕布为了貂蝉一定要杀董卓,寒浞为了纯狐女也势必要杀掉后羿。在整个谋杀行动中,纯狐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是有她作为内应,才使得谋杀行动十分顺利。我怀疑后世“狐狸精”这个词的由来,便是从纯狐女来的,她以媚术迷惑后羿、诱惑寒浞,可以说是史书中最早记录的一个狐狸精。后来纯狐女为寒浞生了两个儿子,两人都成为寒浞的得力助手,从这里显然可以看出寒浞对这位女人的宠爱与信任。在中国历史上,女人与爱情,往往成为政变的导火索,只是后羿与寒浞的历史太过久远了,对于其中的许多细节,我们终究没有办法弄清楚。我们不清楚寒浞有没有称帝,但毫无疑问,他实际上就是夏王国的最高统治者。在寒浞杀后羿之后的十几年里,夏王国倒是风平浪静,并没有出现太大动荡。这至少说明寒浞颇有几分本事。后羿意外身亡,本应是反对派势力重新抬头的大好时机,可是寒浞似乎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后羿数十年的统治,早已令众诸侯俯首帖耳,谁也不愿为软弱且平庸的夏王后相以身犯险,去挑战杀死后羿的寒浞。寒浞充其量只是一个政治投机客,并非一个武士,他的儿子寒浇却是天生的武士。寒浇是纯狐女的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名为寒豷(yì)。说来也奇怪,寒浇与寒浞并没有太多相似点,反倒与后羿颇为相像,勇猛善战,有英武之气。这不由得令人怀疑,寒浇究竟是寒浞的儿子呢,还是后羿的儿子?据一些史料的说法,后羿死于夏王相八年,这时寒浇尚未出世,十八年后(即夏王相二十六年),寒浇已经成为一名军事统帅。能够担任军事统帅,独当一面,最少也要十七八岁吧。从这个年龄判断,寒浇应该是在后羿死后不久就出生了,不排除他是后羿遗腹子的可能性。寒浇是天生统帅的料,这无疑令寒浞十分欣喜。弑君者寒浞有很大的政治野心,只是他在武力上缺乏后羿的自信,这才隐忍了十多年之久。对寒浞来说,夏王后相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这个傀儡君王虽然没有实权,却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号召力,并得到若干诸侯的鼎力支持。如果不尽早铲除心腹之患,终究会夜长梦多,难保哪一天自己在睡梦中醒来,夏王的军队就杀到眼前。是时候出击了,把夏王的势力连根拔掉!新一轮的内战爆发,对夏政权来说,这是一次生死之战。寒浞把首个打击目标对准戈国。戈是一个小诸侯,我们不清楚戈国是不是夏王后相的拥护者,但显然戈国是拒绝服从寒浞的异己势力。寒浞牛刀小试,就把戈国从地图上轻轻抹去了。他把戈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寒豷,把过地封给另一个儿子寒浇,后来寒浇也被称为“过浇”。从伐戈之战开始,寒浞走上了穷兵黩武之路。这位野心家雄心勃勃,欲建立比后羿更伟大的业绩。在接下去讨伐斟灌、斟寻的战争中,寒浞把年轻的寒浇推上统帅的位置,此时的寒浇年龄尚不满十八岁。寒浞并没有看走眼,寒浇在军事上确实有着罕见的天赋,他的勇武令敌人望而生畏。他如同后来的另一位天才名将霍去病,在别人尚处于乳臭未干的年龄时,便在战场上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在击灭夏王后相的战争中,寒浇一鸣惊人。在支持夏王后相的势力中,斟灌与斟寻是实力最强的两个诸侯。这两个诸侯是夏王的同姓诸侯,也是后相的两座靠山。在寒浇凶悍而有力的进攻下,斟灌与斟寻被打得溃不成军,先后灭亡。此时的夏王后相已经形同孤家寡人,在寒浇强大武装的威慑下,其他诸侯国选择了沉默,眼睁睁地看着夏王跌入命运的深渊。夏王后相所在的帝丘,在防御力量上,比起斟灌、斟寻还要弱小,哪里顶得住寒浇的攻势。城池终于沦陷了。得意扬扬的寒浞以征服者的身份,趾高气扬地踏入天子的地界,没有一丝仁慈与怜悯。这位曾经杀死主人后羿的阴谋家,并不在乎再来一次血腥的屠杀,从他无情的嘴里宣布了冷酷的命令:斩尽杀绝。于是士兵们如野兽般闯入王宫,把这里变作一座人间地狱,鲜血染红了碧草,尸体堆积成丘,连夏王后相也未能逃过一死。直到这一刻,寒浞终于松了一口气。夏王这个绊脚石被清除了,从今往后,天下就是寒氏的天下了。这一刻,寒浞做着与秦始皇一样的美梦,寒氏帝国巍然屹立,直至千世万世矣。可是天下事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寒浞终究是百密一疏,这一疏忽是致命的。数十年后,他将为这一疏忽付出惨重的代价。他并没做到斩草除根,有一个人逃脱了,她是夏王后相的王后,称为后缗。可是一个女流之辈,就算逃跑了,能掀起什么风浪吗?她难道能翻江倒海吗?有一件事,却是寒浞始料不及的。后缗逃跑时,肚子里已经怀有夏王后相的孩子了。这件事,谁也不知道。当寒浇的士兵血洗王宫时,后缗从王宫的地下水道逃了出去。这条秘密通道,大概是夏王后相事先为自己准备的,可是他没有机会逃走,而后缗则侥幸死里逃生。我们不清楚寒浞究竟有没有发现后缗逃走,不过就算他发现了,可能也只是置之一笑罢了。他的当务之急,是要把王冠戴在头上,接受诸侯们的朝见。至此,由夏启所建立的夏王国实际上已经灭亡,寒浞成为王国新的统治者。大禹、夏启的子孙失去了国家,寒浞的军事政变并没有引起天下大乱,这是因为从太康开始,连续三代的夏王实际上只不过是权臣手中的傀儡。后羿的铁血统治已经令天下诸侯噤若寒蝉,寒浞继承后羿的政治势力,连续灭掉戈、斟灌及斟寻几个诸侯后,弑君自立,天下人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了。寒浞并不能建立起一个长期政权,对夏王朝的历史来说,寒浞窃国只是一段插曲,而不是一个终止符。最终推倒寒浞政权的人,就是夏王后相与后缗的儿子少康。那么,少康是如何从逆境中奋起呢?他又是如何以弱克强,完成复仇雪恨的使命,并使夏王国得以中兴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朝姒相王后——后缗氏
历史名人小故事之三射箭手后羿
夏朝:失国百年,后羿篡位,寒浞煮杀后羿,继承后羿王位、妻妾…
历史上真实的后羿谋朝篡位, 被剁成肉酱, “嫦娥”被别人霸占
真正霸占美女嫦娥的人,不是猪八戒,也不是吴刚!
上下五千年 后羿是夏朝篡位的始作俑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