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王朝的诞生

在夏王朝之前,从黄帝到颛顼、帝喾、尧、舜、禹诸帝,尽管都有一个公认的首领以及具有约束诸部的中央政权,但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概念,最明显的一点,这个大国家连一个名字也没有。黄帝武力征服诸部,一个庞大的国家已初现模型。到了帝舜时,划分全国为十二州,并确定五等诸侯,中央政权对诸部的控制力大大增强了。大禹登帝位后,把十二个州整合为九州,对国家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大夏帝国的奠基人,便是伟大的禹。那么禹有哪些伟大的构想呢?大禹提出了“中邦”这个名词。在《尚书·禹贡》中有“中邦锡土姓”的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在司马迁的伟大著作《史记》中引用这句话时,变成了“中国锡土姓”。“邦”与“国”意义是相同的,现在我们还使用“定国安邦”这样的词语。司马迁为什么要把“中邦”改为“中国”呢?有两个原因:其一,在春秋战国时,“中国”这个叫法已经十分普遍了;其二,由于汉朝的缔造者是刘邦,把“邦”字改为“国”字,似乎也有避讳的味道。所以我们可以确认,大禹是第一个提出“中国”这个名称的人。那么为什么叫“中邦”或“中国”呢?这就要说到大禹的政治版图构想了。在神农氏乃至到黄帝,其实并没有什么中央政权的概念,只有某个部落实力很强,其他部落必须听从该部落的命令,我把这种模式称为“诸部制”。到了舜的时候,“诸部制”开始向“诸侯制”转变,这也是舜的一大变革。诸部制与诸侯制有什么不同呢?部落有大小之分,但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等级,没有人为地把这个部落称为“一等”,把其他部落划分为“二等”、“三等”,帝舜把诸部改为诸侯,并且划为五等。到这个时候,就有了中央政权的雏形,诸侯们必须得到天子的确认,每次朝见天子时,要把象征诸侯权利的信符——圭玉,上交给天子,天子考核后,认为没有重大过失,才予发还。如果我们套用当代观念,诸侯制近于联邦制或邦联制,天子这一级就是联邦政府,诸侯这一级就是地方政权。伟大的禹对帝国的版图又有什么新的设想呢?以十三年之功平水灾、征服自然的大禹自然是雄心勃勃,所以他的构想也是伟大的。在禹的构想中,帝国的统治,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位于中央的,就是天子的领地,或者称为“中央之国”,这是大帝国的中心。以帝国首都为中心,向四面延伸五百里,称为“甸服”,甸服就是天子的领地;甸服向外再延伸五百里,称为“侯服”,即诸侯的领地;侯服向外延伸五百里,称为“绥服”,“绥”就是绥靖安抚;绥服向外延伸五百里,称为“要服”,“要”就是羁縻;要服向外延伸五百里,称为“荒服”,这已经到了荒芜之地了。这几乎是当时中国人所知道的“天下”了。按照大禹构想的版图,从帝国中心出发,向东、南、西、北各延伸二千五百里,统治范围东西跨度五千里,南北跨度五千里。东到大海,西到沙漠,北到寒荒之地,南到热带丛林。我们不要忘了,这是距离现今四千年前,在交通那么落后的时代,中原强有力的政权触角已延伸到极限了。当然,这样的划分显得不切实际。因为中国的地形条件很复杂,单纯以里程来划分,无疑忽略了地理上的限制。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大禹伟大心脏的跳动,尽管有不合理的成分,但仍然充满智慧的光芒。中央政权对天下的统治力度,并非均等,从直接统治到间接统治,从绥靖安抚到羁縻,是一个衰减的过程,距离帝国中心越近,则帝国的统治力越强,距离越远,则统治力越弱。但是中邦文明的教化必须传递到蛮荒之地,这乃是一种天职。这一点对大禹来讲是相当明确的,这显示了先进的中原文明的自信力,这种文明必须取得天下的统治权柄。大禹继承帝位后不久,便指定皋陶为接班人,但皋陶比大禹死得早,终究与帝位无缘。皋陶去世后,大禹便把政事交给伯益,很显然,伯益成为内定的继承人。大禹最后一次东巡时,病死于会稽山,临终之前,把帝位传给伯益。在儒学文化传统中,大禹把帝位让给伯益,是禅让制度的延续,是大禹高风亮节的体现。可是如果我们前面的分析是正确的话,尧、舜的禅让都只是政治斗争的遮羞布,那么大禹怎么会去重蹈覆辙呢?我有一个猜测,当年大禹为了联合皋陶、伯益推翻帝舜,三人有过秘密的约定,大禹当上天子后,皋陶成为第一继承人,伯益成为第二继承人。既然皋陶已经去世,伯益自然成为唯一的继承人。伯益并不是一个幸运的人,他的帝位被大禹的儿子夏启夺走了。夏启是如何夺位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儒学宗师孟子的说法。孟子的弟子万章问老师说:“我听别人说,到大禹的时候德行衰减了,所以他不传位给贤人而传给儿子,是不是这样呢?”孟子回答说:“当然不是。帝禹驾崩后,他的儿子启服丧三年。三年后伯益放弃帝位,自己跑到箕山之南,以避开启。当时前来朝见的诸侯以及诉讼打官司的人,都跑来见启,不到伯益那里,大家都说:这是我们君主的儿子。诗人歌者只歌颂启而不歌颂伯益。帝尧的儿子丹朱不贤明,帝舜的儿子也不贤明,而帝禹的儿子启却很贤明,能够继承大禹的道义德行。伯益虽然在大禹时主持政事,但时间不够长,并没有做许多恩泽百姓的事情。”我们知道,孟子是“性善论”者,他非常相信尧、舜、禹这些圣人,一点私心都没有。在他眼中,那个年代没有政治斗争,只是有德者得天下,只有禅让,只有让贤,没有阴谋诡计也没有刀光剑影。在他看来,启夺得帝位,一是因为伯益这个人识相,自己溜了;二是因为启有道德,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在启取代伯益的过程中,仍然是和和气气的,不与任何阴谋沾边。但是孟子的这段话,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漏洞。他把民众不支持伯益的原因,归结于伯益主持政事时间不够长,威望与恩德不够,这显然有悖史实。伯益在帝尧时便已为官,又经帝舜、帝禹两代,辅佐天子的时间是相当长的,《尚书》中保存的伯益资料也不少,这足以说明伯益很早就是重臣,怎么可能威望不够呢?《韩非子》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到大禹晚年时,“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这个说法,有一个地方看似自相矛盾,要留意。既然禹想“令启自取之”,想让儿子启去夺取天下,何必又要大费周折,把帝位传给伯益呢?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所以我认为禹之所以把帝位传给伯益,是因为事先有秘密约定,是当年结盟的条件。在《韩非子》中,伯益可不是溜到山里躲起来,启也不是因为有德行得到民众支持才上台的,而是通过血腥的战争,才取得最后的胜利。关于这一点,得到了《竹书纪年》的有力支持。《竹书纪年》是这样写的:“益干启位,启杀之”、“益为启所诛”。十分明确地指明伯益并不是自己溜到山里躲起来了,而是在帝位之争中败北,被大禹的儿子启所杀。由于现存的《竹书纪年》已是残缺不全,对于伯益与启之间的斗争,写得十分简略。但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可能见过更全本的《竹书纪年》,他在《楚辞通释》中写了这么一段话:“《竹书纪年》载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 这里伯益的形象与孟子所描述的那个跑到山里躲起来的让位者形象,完全是两个人。伯益不仅没有跑到山里躲起来,反而把启囚禁了,而启奋起反抗,最终颠覆了伯益政权。这里,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吗?历史总是上演着罗生门式的闹剧,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书里,可以以黑白对立的面貌出现。因为我们所说的历史,更多的时候乃是政治,文字记载的背后,有着强烈的政治目的。这里一个问题出来了。既然古书的说法都充满了政治色彩,我们到底要相信谁的说法呢?我的态度十分明确,以《竹书纪年》为是。为什么呢?因为《竹书纪年》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这里有必要说说先秦的史书。中国很早就开始有史官记录史事,他们记录的原则是如实记载事件,不置评论。当然,即便是史官,什么事该记,什么事不该记,也会受到政治力量的影响,但记录下来的事件,多数是可信的,因为这些记录是内参,不对外公开的。第一本公开的史书是《春秋》,鲁国的史书,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春秋》,不是原汁原味的,而是被孔子改过的。孔子把历史变成了政治,他发明了“微言大义”的写法,实际上就是以自己的立场评论史事。其他的诸国史书,后来被秦始皇烧掉,看不到了,直到汲冢出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重见天日。《竹书纪年》并没有使用孔子“微言大义”的艺术手法,只是朴实地记录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作为魏国史书,为什么《竹书纪年》里记载了从五帝开始的历代历史呢?魏国的前身是晋国,晋在春秋时代,长期霸占霸主的地位,是诸侯之长,周王室完全是在其保护下才得以生存。晋国曾经出兵平定周王室的内乱,我估计从那个时候开始,周王室所藏的历代史书就被搬到了晋国收藏,所以从五帝以来历代的完整的史料,就保存在晋国。到了战国时,晋国一分为三,魏国最强大,继承晋国的衣钵,故而这些史料转移到了魏国。同样,韩国也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应该同样保留有一份史料,故而韩非子的说法,更接近于《竹书纪年》。何以史官所记的史书比较可信呢?因为从设立史官始,中国就形成一种传统,即史官只对事件记录的真实性负责,只要记录可靠,君主一般不会太多干涉。当然也有例外,但大体的传统是这样的。在春秋时代有两个著名的例子。第一个例子,齐国爆发崔杼之乱,崔杼谋杀齐庄公,齐国太史如实记录在史书上。崔杼大怒,要求太史修改记录,太史不干,崔杼便把他杀了。可是接下来,太史的两个弟弟仍然不修改“崔杼弑君”的记录,同样被杀了。太史的第三个弟弟仍然捍卫史官原则,只字不改,最后崔杼没辙了。与此同时,另一名史官已经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倘若太史的弟弟们被杀光,他将不惜以生命的代价,确保史书记录的真实可靠。另一个例子发生在晋国,权臣赵盾指使赵穿杀死昏君晋灵公。太史董狐记录:“赵盾弑其君。”晋灵公是个很坏的君主,可是我们说过,史官的任务不是去判断一件事的对或错,而只是如实记录,故而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赵盾当然不服,他前去理论,说明杀晋灵公的人是赵穿,不是自己。董狐说:你是策划弑君的幕后主谋,不写你写谁呢?最后赵盾没办法,只得由他去写。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史官的传统。像崔杼杀史官这种恶劣的事件,在春秋之前应该是比较少的,即使如此,史官仍然以生命捍卫自己的职责,这是令人敬佩的。所以先秦时代史官所记的史书,事件的真实性、可信度比其他书要高。不扯太远了,回到本书的内容吧。在争夺帝位的内战中,启最后打败并杀死伯益,成为新的君主,这标志着夏王朝的建立。据说大禹曾封于夏,所以启的王朝便称为“夏”,后来人们便把启称为夏启。夏启夺取大权后,在尊号上做了些改动,除了使用“帝”这个尊号外,还使用“王”的称号。后世“帝”的称号,要比“王”的称号为尊。比如说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称王了,实力最强大的秦昭王觉得没意思,打算称“帝”,凌驾于诸王之上。不过在夏启时,“帝”与“王”的意思是一样的,夏启使用新的称号,只是为了显示自己超越前人的雄心。除了使用“帝”、“王”这两个尊号之外,还有另一个尊号“后”。在这里“后”的意思不是皇后,而是指君主。我们经常听到“皇天后土”这个词,“后”是与“皇”相近的概念,因而夏启也称为“后启”。从这点来看,夏启颇为类似后世的秦始皇,改变尊号的背后,是这个王朝比起以往的年代有了更多新的改变。事实也是如此,夏启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阶段,中国的王朝实际上是从夏启开始的,他是第一个王朝的第一位君王。在夏启之前,帝舜与帝禹已经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加强了中央对诸侯、诸部的控制力度,这为夏王朝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夏启是以武力夺权的,在伯益败亡后,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有扈氏部落。有扈氏与夏启的战争,打破了孟子的谎言,这场战争是权力斗争的继续。有扈氏反对接受夏启的统治,理由正是夏启违背了大禹的遗命,从伯益手中窃取了大权。面对反叛与不服从,夏启毫不犹豫地选择武力镇压,他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扑向有扈氏部落,在一个名为甘的地方,双方展开最后的决战。《尚书》中有一份珍贵的文献,是夏启在大战之前向全体将士发表的演说,名为《甘誓》,大意如下:“诸位将士,我在这里告诫你们:有扈氏轻视五行,抛弃三正,天理难容。上天要灭绝他们,今天我代上天对他们施行惩罚。战车左边的士兵要是不积极进攻,那就是不执行我的命令;战车右边的士兵要是不积极进攻,那就是不执行我的命令;战车中间的御者要是不好好驾驭马匹,那你们就是不执行我的命令。认真执行命令的人,我要在祖庙赏赐你们;不执行命令的人,我要在神社前杀了你们,还要把你们的妻子儿女变卖为奴隶,或者杀死。”夏启给有扈氏扣的罪名是“轻视五行,抛弃三正”,说真的,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也看不明白。反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随便弄个含糊的说法就行了。在这篇《甘誓》中,我们没发现夏启这个人德行的深浅,整篇文字杀气腾腾,对敌人如此,对自己人也是如此。对敌人要“灭绝”,对不听命的部下,不仅要杀掉,连妻子儿女都不能免于惩罚。夏启是用这种恐怖手段来约束部众。这不是孟子向我们展示的那个很有德行的夏启,而是一个迷信暴力手段的夏启。关于甘之战的结局,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见于《吕氏春秋》,称夏启在甘之战并没有打败有扈氏,于是他又上演了修德那一套把戏,回去后粗茶淡饭,琴瑟也不弹,钟鼓也不听。这一修德,有扈氏自己找上门投降了。这种说法,九成出于儒家学者之手,因为《吕氏春秋》一书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作者繁杂,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对照《甘誓》,你相信夏启是个迷信道德之人吗?第二种说法则是《史记》所载,“(启)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也就是说,甘之战,实际上就是夏启与有扈氏的最后一战,有扈氏被灭掉了。在《淮南子》一书中,也明确写到有扈氏是被灭的:“有扈氏为义而亡。”这是给予正面的评价,认为有扈氏是坚持正义才被灭的。为什么说有扈氏坚持正义呢?因为夏启根本不是合法的君主,是靠政变才上台的。杀了伯益、灭了有扈氏后,夏启的政权总算稳固了。夏政权的建立,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夏”既是国家的名称,也是民族的名称。“夏”后来又衍生出“华夏”一词,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华”字含有“大”的意思,又有“华美、华丽”的意思,夏王国显然对自己的器物文明非常得意,与四周蛮族相比,夏王国在屋宇、服饰、车马、器具等方面,都显得工艺精美,日常生活礼节优雅,夏人自然有一种自豪感。在汉朝以前,以中原为中心的这个大民族被称为“华夏族”。在先秦之前,“夏”的叫法也很普遍,后来又形成一个新的名词称为“诸夏”,也就是中原的各个诸侯国,比如《左传》中所说的:“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可以说,正是夏王朝的建立,才进一步使得民族的认同感增强,这也算是夏启对中国历史的一大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竟被一个盗墓贼颠覆了,关于尧舜圣君,《史记》和《竹书记年》谁在撒谎
大禹继位-张泽槐-中国永州新闻网
夏启继位:暴露儒家篡改历史的一个谎言
司马迁的这些隐晦之语,间接证明了《竹书纪年》中夏禹继位的真相
从夏朝创始人大禹到夏朝最后一位帝王桀, 中间经历了什么?
释读中国历史011:禹其实很霸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