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垓下之战(下)

作者:钮先钟 ·中国

出自————《中国历史中的决定性会战

   现在依照三杰与刘邦发生关系时间之先后,分论如下:

   一、萧何

   司马迁曰“萧相国何于秦时,碌碌未有奇节”,似乎为一平凡小吏。实际上,萧何乃大智若愚,有高度智慧与远见。对于刘邦帝业至少有四大贡献:

   (1)萧何初入关时即搜集秦政府之一切资讯,为长期消耗战奠定资讯基础,实为超时代智慧。

   (2)当刘邦不愿前往汉中,萧何极力劝阻:

  虽王汉中恶地不犹愈于死乎?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且汉中古称天汉,周之所兴也。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 注:《汉书》卷三十九,《萧何传》。 ]

   刘邦遂恢复理性,同意接受汉王封,前往汉中。

   萧何之言有非常重要之战略含义:国家大事必须以理性为思考基础而不可诉之于感情,《孙子》曰“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实为千古不易之真理。

   (3)萧何最大贡献可能为“月下追韩信”,为刘邦找到一位大将。萧何推荐韩信比鲍叔推荐管仲更难能可贵。管鲍本为知交,萧韩则为萍水相逢,仅凭几次交谈,即断定韩信国士无双,并全力保荐,若非史有记载,真令人不敢相信有如此奇事。

   (4)整个战争期中,萧何能确保后方安定,不仅使刘邦无后顾之忧,而且还能补充人力物力,支持长期消耗。刘邦即帝位后,关内侯鄂君(千秋)论萧何之功如下:

  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矢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令诏,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 [ 注:《史记》卷二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

   《孙子》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萧何对于长期消耗战之成功实具有决定性贡献。

   二、张良

   张良是被公认为典型的“谋臣”,谋即为战略,其贡献为代谋、代交。对于刘邦,张良之重要不亚于萧何。此人是一位传奇人物,确有若干神秘。他是韩国贵族,曾在博浪沙中狙击秦始皇未中。匿居下邳时,又有“圯上纳履”故事。他与项羽叔父项伯有深厚友谊,但欣赏刘邦大才而愿为其效忠。刘邦对张良极为尊重,称帝后仍称其为“子房”,而不像对萧何、韩信直呼其名。在另一方面,项羽对张良之言亦颇相信,并一再受骗,也很难解释。张良来往于汉楚之间,有似闲云野鹤,令人高深莫测。

   张良帮助刘邦先入关中,化解鸿门危机,为刘邦求得汉中,并献计烧绝栈道,以后又使项羽对刘邦还定三秦不立即反应。彭城大败后,张良又建议联合鲸布、彭越,并重用韩信,使局势转危为安(均已见前节)。

   刘邦对于张良言听计从,非常信服,因为张良的确见识高人一筹,具有高度说服力。当沛公入咸阳时欲居秦宫,樊哙劝谏不听,张良曰:

  大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 注:《史记·留侯世家》。 ]

   刘邦立即听从,还军霸上。此即“助桀为虐”成语之来源。目前常有人说“助纣为虐”,实乃错误。

   楚汉三年,郦食其劝刘邦复立六国后世,刘邦同意。张良来谒,刘邦即征询其意见,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刘邦问故,对曰:“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于是利用桌上进食的竹筷(著)作为算筹,以列举八点理由解释不可行。刘邦始省悟,立即打消此议。其中以第八点理由最重要,最具有说服力。

  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封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其故王,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 注:同前注。 ]

   “借箸代筹”成语即以此为来源。当时刘邦正在用餐,张良遂利用竹箸为算筹以计算有多少点理由。

   张良精通战略,但并无著作传世,其战略思想仅能用立功方式反映出来。已经列入《武经七书》之《黄石公三略》,相传其著者黄石公即为曾以太公兵法授与张良之圯上老人,后世遂有人认为《三略》实际上可能为张良所著,不过又只是一种推测而并无证据。

   汉初三杰除萧何、张良外,尚有韩信,关于韩信对刘邦之贡献,将在下节讨论。

   第五节 韩信用兵

   韩信是三杰中最后一位,虽出身贵族世家,但早已降为平民。最先投入楚军,后又随刘邦赴汉中,均不得意。幸获萧何大力推荐,始一跃而拜大将。韩信善于用兵,已成定论。宋朝曾任“武学博士”之何去非在所著《何博士备论》中有云,“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足以显示韩信几乎为孙子化身,能将孙子理论付之施行。

   若用现代眼光观察,韩信似乎精通英国战略大师李德哈特所谓“间接路线”理论。李德哈特在传世之作《战略论》中曾引证若干古今名将事迹,来作为其理论依据,但可惜李氏不懂中文,对于中国历史所知有限,在其书中仅简略提及成吉思汗、速布台而已。如果李氏曾读过《史记》及《汉书》,则一定会将韩信纳入其书中,并会对其用兵如神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国古史记载常嫌简略,但《史记》对于韩信用兵记述可谓例外,照一般标准而言,应可算相当详细,因此能使后世对于韩信用兵获适当了解。

   韩信出任大将后,第一项工作即为对当前情况作一全面评估,并提出其战略构想。此乃上台第一炮,能否获得刘邦完全信任,关键即在此。其所作评估可对后世为将者提供范例,在我国历史中仅有诸葛亮《隆中对》可以比拟,《史记》对此有相当精彩记叙: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又问):“大王自料勇悍仁疆(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此段对话有重要意义,韩信要刘邦自己承认不如项羽,以破除其心理障碍,使其能诚意接受客观评估。

  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哑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印都摸坏了还舍不得给),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韩信根据其个人追随项羽时之观察,指出项羽在性格上有两大弱点:(1)匹夫之勇,(2)妇人之仁,所以不可能成大业。于是再继续指出项羽在大战略(政策)上所已犯之错误。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违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

   简言之,项羽共犯四大错误:(1)不居关中而都彭城,(2)不尊义帝之约,诸侯不平,(3)诸侯学项王榜样,各自王善地,不听指挥,(4)行为残暴,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结论则为其强易弱。最后,韩信遂提出其打倒项羽之大战略构想(计划):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强)楚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如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王举兵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其计,部署诸将所击。

   韩信首先提出其战略构想总原则,即“反其道而行”。然后说明战略实行时应分三方面:(1)任用天下武勇(人才),(2)以城邑封功臣,(3)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简言之,即多方面利用政治、经济、心理因素瓦解楚军,使其自动崩溃。以上为长程计划,接着韩信遂又分析近程计划。即还定三秦之作战。韩信认为有利因素有二:(1)三秦父老对其三王恨入骨髓,(2)汉王深得关中民心,所以结论为“三秦可传檄而定” [ 注:“韩信用兵”一节《史记》原文均引自《淮阴侯列传》。 ] 。

   韩信为大将由汉中入关中还定三秦,作战过程已见前文,不再重述。刘邦在彭城惨败后,诸侯多叛汉附楚。西魏王魏豹本项羽所封,遂托辞归视亲疾,重返楚军方面,渡黄河后即封锁渡口。西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县),其辖区为今山西省西南部,古称河东之地,其地理位置在汉军左侧背,足以威胁汉军基地(荥阳)之主要交通线。

   刘邦企图解除此一威胁,遂于楚汉二年八月命韩信率领步将曹参、骑将灌婴,攻击西魏。兵力史无记载,大致不超过三万人。魏军兵力应占优势,但因分守各城,防御主力亦不应太多,可能与信军相当。《史记》对于作战经过有简要记叙:

  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

   原文可略加解释如下:魏军集中兵力防守蒲阪、临晋及渡口。韩信在临晋西岸故布疑兵,佯作渡河姿态,同时另率伏兵从夏阳(在临晋之北,今陕西韩城县)用临时搜集之器材(木罂缻)渡河,袭击安邑。魏王大惊,仓皇迎战,遂在九月被俘。韩信结束其破魏战役,费时不过一个月。

   此一战役显示韩信在战略思想上有下列三特点值得注意:

   (1)韩信不采取从南向北而采取从西向东前进方向,并在渡河之后,再从北向南压迫,实为明智选择。因为若不如此,则魏军战败后即可逐步向北退却,并与代、赵两国兵力会合。于是战事将拖延不决,对信军极为不利。

   (2)韩信善用奇袭,使敌人心理丧失平衡,此所谓出奇制胜,完全符合《孙子》“以奇胜”之理念,亦即李德哈特所提倡之间接路线。

   (3)韩信获胜后必继之以猛烈追击,使敌无喘息机会,故能速战速决,充分发挥歼灭战威力。与项羽作战时常未能竟其全功,形成强烈对比。

   一、井陉之战

   韩信破魏后即向刘邦建议继续进攻赵国与齐国,以对楚军形成大包围态势。此乃极富雄心之战略构想,但又非一蹴可至。目前主要敌人为陈余。其地位为代王兼赵相。陈余时在赵国辅助赵王歇,而令其相夏说守代(今河北省蔚县)。当韩信破魏时,陈余已令夏说引兵南下,驻守太原南方×县,以防韩信北进。

   韩信获得少许增援,与张耳从魏都平阳向北进发,击斩夏说,迅速破灭代国。于是准备取道井陉(今河北省获鹿县西十里,山西省平定县东九十里)攻入赵国。井陉为太行山脉中险要隘道之一。诚如李左车所云:“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井陉东口北侧有萆山,距获鹿城仅八里。井陉之西有冶河,从南向北流。横过西端入口处。冶河东岸有一片高地,可封锁隘道西口。

   赵王歇,与其将成安君陈余,谋士李左车,率军二十万进驻井陉东口外,迎战韩信。李左车向陈余建议:

  愿足下假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商垒勿与战。彼前不得进,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韩信、张耳)之头可致于戏(麾)下。

   陈余素以儒学自负,常称义兵,不尚诈谋。于是回答:

  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攻之。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疲)极。如此避而不击,及有大者何以加之?诸侯将谓吾怯而轻我。

   遂不听李左车之计。韩信经由谍报得知敌情,大喜过望,立即引兵渡过冶河。《史记》对于韩信渡河后作战详情有下述记叙: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宿营)。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汉军旗),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营)逐我。若(你们)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韩信派出奇兵轻骑之后,接着采取下述行动:

  令其裨将(干部)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日:“诺。”又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安营),且使未见吾大将旗鼓,不肯击前行(前卫),恐吾至阻险而还。”(以上为韩信对敌情之研判。)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赵军望见大笑。

   韩信在黑夜中使万人先行渡河,在冶河东岸上构筑防御工事。此即所谓背水阵。因为赵军集中在隘道东口以外地区,所以韩信夜间行动自不受干扰。等到天亮(平旦)韩信遂开始:

  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诈败)走水上军(退入水上阵地),水上军开入之(收容退却兵力),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追击)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改(因背水作阵已无退路)。

   此后会战即进入最高潮:

  信所出(遣)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倾巢而出),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已得(俘)赵王将矣。兵遂乱,道走(溃散),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军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陈余)泜水上,禽赵王歇。

   以上即为太史公对于“井陉之战”所作描述,可谓十分精粹。韩信获胜后,诸将皆向韩信道贺并问获胜理由。

  因问信曰:“兵法右倍(背)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不过)诸君不察(注意)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并非能保持内部团结),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若留生路)皆走(都会逃走),尚可得而用之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井陉大捷后,韩信又立即猛烈追击,不让敌人有重整机会,到十月即已连续击破魏、代、赵三国,费时尚不足三个月。韩信以劣势兵力而能大获全胜,完全由于战略高超,算无遗策。其本人对于背水作战成功之解释,显然为引述《孙子》,只是词句颠倒而已。

   二、潍水之战

   韩信以三个月不到之时间,连续攻下魏、代、赵国,并又已招降燕国,使汉对楚之战略态势获得颇大改进。楚汉三年七月,刘邦认为应开辟另一新战场以进一步突破困境,遂决定拜韩信为相国,率曹参、灌婴,发赵兵之未发者(尚未征召者)击齐。

   楚汉四年十月,韩信开始向齐国进兵。刘邦又同时另派说客郦食其去劝说齐王田广投降。田广同意并撤退守军。韩信中途获知齐已投降,遂准备还师。于是又有一位说客范阳人蒯通向韩信进言:“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无行也?”(汉王既未通知而派人说齐,又未命令韩信停止前进,韩信实无不继续前进理由。)韩信接受蒯通意见,继续进军,齐国君臣在无备之下受到奇袭,全面崩溃。

   在韩信穷迫之下,齐王不得已向楚求救。项羽遂派其大将龙且、亚将周兰与留公,领军救齐。韩信闻楚军来,立即准备迎敌,于是双方在楚汉四年十一月展开“潍水之战”。

   两军态势大致有如下述:(1)楚齐联军号称二十万,驻潍水东岸(今山东高密县以南)。楚军含有楼烦(北方部落)骑兵,相当精锐,机动力颇强。(2)韩信所部不过数万,加上破齐后收编之降卒,总数仍不可能超过十万,而且必须留下若干兵力据守历下、临淄等城,所以能集中在潍水西岸上之兵力自然更少。

   龙且拟定作战计划时,有人劝告:

  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改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

   龙且不听并反驳说:

  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容易应付),且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

   遂决定在潍水东岸上列阵待敌。韩信又如何行动,《史记》记叙如下:

  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沙囊满盛沙,壅(塞)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佯(假)不胜还走(退回西岸)。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已渡河在西岸。)。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败)至城阳,皆虏楚卒。

   《史记》原文可简释如下:韩信首先乘黑夜用万余沙袋壅塞潍水上流,使下流水位降低。次日引军涉水渡河进攻龙且阵地。然后诈败涉水退回西岸,龙且立即追击。等到其兵力有一部分涉水进到西岸,韩信令人掘开沙袋放水,大水奔腾而下,把尚在水中的楚军淹死一部分,同时将楚军切断在东西两岸上。韩信立即击杀已渡河之龙且,全部楚军也随之崩溃。

   “潍水之战”是韩信所获得的一次大胜,使楚军实力和士气都受到严重打击。尤其重要者为汉军战略颓势开始扭转,于是楚汉之间的持久僵局也随之打开。

   第六节 垓下之战

   楚汉相争始于楚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以后连续三年中汉始终居于劣势,直到楚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局势始有变化。首先是刘邦乘项羽东击彭越之机会发动反攻,大败在成皋留守的楚军,其王将曹咎、司马欣均自杀。接着又有韩信的潍水大捷,使楚军受到严重损失,尤其对项羽构成了极大心理打击。

   在如此情况发展之下,双方遂终于开始和谈,到次年八月(公元前202年,照当时历法计算仍为楚汉四年)终于达成和议,约定以鸿沟(在荥阳东二十里)为界平分天下,于是双方之间结束战争状态。和约签订后,项羽即引军东归,刘邦也同样想西归。此时,张良、陈平进言曰:

  今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不因其机而遂取之,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 注:《史记·项羽本纪》。 ]

   刘邦遂立即决定背弃和约,率军追击项羽,同时遣使至齐魏约韩信、彭越会师击楚。

   楚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亲率大军十余万人追至阳夏南(今太康县)暂停,等待韩信、彭越部队会合。项羽已闻刘邦违约追来,立即率其部队约十万人在此地区中止军以待。刘邦再进到固陵(今淮阳县西北),信、越军仍未至。于是项羽挥军反击,大败追兵,迫使刘邦只好就地构筑工事固守待援。刘邦问张良:“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张良对曰;

  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应该)。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可败也。 [ 注:同前注。 ]

   刘邦立即听从,遣使往封信、越。后者立即回报:“请今进兵。”

   韩信令曹参留守齐国,亲率将军孔熙、费将军陈贺,领兵数万(史无明文)南下,以灌婴之骑兵为前锋。首先击破彭城(项羽都城),然后从苏北直趋豫东达到项羽军背面。于是韩信与刘邦发动前后夹击,项羽军死伤约万人,向垓下败退。齐汉两军遂在颐乡(鹿邑县南)会师。

   此时已十一月,彭越、英布等兵力均已先后到达,汉方诸侯大军共约三十万人。刘邦遂命令韩信统一指挥,对项羽继续追击,追到垓下(在睢水南岸,距离固陵已在二百公里之外)。项羽止军集中其残余兵力约九万人准备迎战,于是惊天动地的大会战展开序幕。

   《史记》对于“垓下之战”所作记叙相当简单,但仍能使后世了解此一会战的过程与结果。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周勃)、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军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 注:《史记·汉高祖本纪》。 ] 。

   《史记》原文可用现代汉语分析如下。司马迁首先说明会战双方的对手、时间、地点,并指出此乃决胜之战。关于时间只说明为五年,至于为何月,因为在他处已有说明,自可不再述、但在何日则完全不曾说明。因此后世无法得知。

   其次,对于双方兵力数量,司马迁曾说明:汉方三十万,楚方可十万,照理推估,楚军从固陵退到垓下,已有相当耗损,似乎应已不足十万,可能为九万。因此,汉方实享有三比一的数量优势。

   司马迁对于汉方战斗序列(兵力部署)曾作简要说明:韩信位在中央指挥全军,左右两翼分别由孔、费两将指挥。此为第一线,至于其他兵力则由刘邦亲自指挥,位在第一线后方。两线兵力如何分配未有说明。对于楚方兵力部署则完全不提。照理推测,应集中在中央由项羽亲自指挥。

   会战过程共分三阶段:(1)韩信从中央位置首先向楚军进攻(合),不利向后退却,于是汉方阵线呈现凹入形状,楚军立即随后追击;(2)汉方两翼兵力同时向已突入之楚军后方实施包围(纵);(3)韩信同时也向已突入之楚军发动反击(复乘之),于是在前后包围之下,楚军大败,结束了这场会战。至于韩信是否先诈败退却以诱项羽追击,司马迁未有说明。

图5 楚汉垓下决战态势图

   会战结束,楚军大败之后,情况又如何发展?《史记》记述如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突)围南出驰走。 [ 注:《史记·项羽本纪》。 ]

   项羽战败后,即在垓下构筑工事(壁)暂时不动,汉军及诸侯兵将其重重包围。突然夜间四面楚歌,使其心理上产生极大震撼,为何如此?可以解释如下:在当时战争中,每占一地即征发当地人民作为兵力补充。如果征的不是楚人,当然不会唱楚歌,现在既然四面楚歌,即可证明楚地已全部丧失,所以,自然使项羽大惊,并感到一切都完了。于是始决定乘黑夜逃走,以后即为乌江自刎,结束其生命,也结束楚汉战争(有人认为四面楚歌之计为张良所献,但史书并无记载)。

   从《史记》记述可以发现,垓下之战与西方罗马时代迦太基名将汉尼拔(Hannibal)所指挥之坎尼会战(The Battle of Cannae)属于同一模式。不过,汉尼拔虽赢得一次会战,并歼灭其敌军,但并未赢得战争,而最后也未能使迦太基免于灭亡的命运。因此,“坎尼会战”并非决定性会战。

   反而言之,韩信所指挥之垓下会战,无论从狭义或广义观点来看,都具有决定性。就军事层面而论,汉方赢得此一战,即结束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从此恢复太平,不再有任何战争(no more war)。就历史层面而论,其意义更重大,假使项羽赢得此次会战,则统一中国的人将是项羽而非刘邦,历史也就要改写了。

   刘邦统一中国之后,其所建立之新帝国大致可算秦帝国的延续,所采用之统治政策实属同一典型。因此,秦虽亡,但大一统帝国的形式与精神仍继续发扬光大。此一号称第一帝国,包括秦汉两朝代,全长达四百年之久(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归根溯源,实乃垓下会战所赐。因此垓下之战不仅具有军事决定性,而更具有重大历史决定性。

   第七节 结论

   刘邦为何得天下,项羽为何失天下?其根本原因何在?《史记》有一段文章可以提供启示。

  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为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 注:同前注。 ]

   斗智不斗力即为得失成败之关键。刘邦与韩信均知如何凭借智慧以求胜,项羽则仅知用力求胜。其最后结果即为:七十二战,战无不利,忽闻楚歌,一败涂地!

   在战略领域中,智慧远重于勇力。孙子在其书第一篇(《计篇》)即明确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显示孙子在评估将才时,其所列标准,智居于首位,而勇则屈居第四位。尤其战略层面愈高,则智之重要性愈大。此为研究战史者所必须了解之事实。

   当历史进入21世纪之际,资讯时代已早存在,知识远比物质重要,智慧将为未来求生存之凭借。斗智不斗力将决定未来历史演进趋势。此可能即为本章之最大教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鸿门宴》优秀教案
楚汉战争时期的成语故事
苏教版选修《高祖本纪》教案2-免费语文教学资源
刘邦从“无赖”成为皇帝的华丽转身 - 李殿元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3)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