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象棋的基本功:残局篇/复盘篇/棋谱篇

象棋的基本功《一》残局篇

象棋的基本功分三块:

(1)6个月以上残局的杀法练习------培养算度,对棋子子力的理解和各棋子之间的配合运用。(

2)复盘能力(即一盘棋下完以后,能凭借记忆从头到尾重新走一遍。)----培养基本的算度和对象棋的理解。

(3)一年以上对象棋古棋谱的背诵。------培养象棋开局中局残局的全面理解,从古棋谱中深入领会象棋的意义。(以上所说6个月一年,并不是每天24小时,至少每天一个小时吧。)以上所说只是基本功,并不是说你都会了就很牛掰!但是如果你想在象棋的道路上能不断前进,上面所说的是基本中的基本。没有算度,连复盘能力都没有,脑子里连一二十盘古棋谱都背不下来,您永远只是象棋爱好者。下着玩没有问题,比一般人下的好也有可能,但是想练成绝世武功是不可能滴,因为您没有基本功!更别说基本功扎实了。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您要是能扎扎实实按照上面所说训练个一年半载,稍微打打实战,就比那些天天只知道泡在网上和别人下着玩的人水平高出很多。

什么?有人说这很无聊??? 是,是很无聊!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梅花香自苦寒来。。。名言太多了,不想啰嗦,谁让咱爱它呢!当你一个人在学校的操场上一个人车轮大战几十个人的时候,看看旁边美眉那些崇拜的眼神,再无聊也值了!先聊这么多吧,看看大家的反映,要是大家不嫌啰嗦,还有人愿意听的话,我以后具体谈谈这三个基本功如何正确地养成,比如看什么残局?背哪些棋谱?如何背?声明一下,我不是小说家,也不是在写小说,我是一边回忆一边想,想到哪写到哪,有些话其实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总结,是自言自语。万一更新慢了大家也别介意,毕竟我也不靠这个赚钱,还要对自己负责,保证质量啊。我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回忆一下自己的经验,然后尽量吧语言组织好一些,让大家读起来不太累。这些内容要是对初学者有一丁点的启发,我就很欣慰了。 现写现发,如有硬伤,大家原谅。

关于残局,哎!说起来都是 泪啊。。。。我美好的童年就被这玩意给毁了。。。。当别的小盆友在玩玻璃球的时候,我在解残局!当别的小盆友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我在解残局!当别的小盆友在放暑假大玩特玩的时候,我TM还在解残局!说这么多只想表达一点-----残局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问:什么是残局?答:就是吧别人玩残的那段时间,或者被别人玩残的那段时间!问:我不喜欢解残局,我更喜欢和别人实际对弈的感觉,不练习残局习题可以吗?答:可以,但是很有可能该玩残别人的时候你玩不残,更有可能经常被别人玩残。问:我就没练习过解残局习题,我感觉我下的也可以啊,也经常赢啊,这个怎么解释?答:您见过从小没练过几年残局的大师吗?您见过连直拳都打不好的世界拳王吗?您见过。。。哎不多说了。问:那残局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咳咳,还得先喝口茶.残局分为三种,分别是技术性残局,实战型残局和艺术性残局。所谓技术性残局,是告诉你炮兵能不能赢士象全,卧槽马如何和其他子力配合,一马对双士,一马对双相的局面如何处理。诸如此类的残局。就好比拳击里面的直摆钩,基本拳法。所谓实战型残局,是指在历朝历代的实战中大师们对残局的处理。是残局真正的表现形式。所谓艺术性残局,以江湖残局为代表的一类。是设计出来的!

下面说说关于残局的一些体会:

1,我身边不少朋友身上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喜欢研究江湖残局,越复杂越好,恨不能走个500回合,还是个和棋。仿佛越复杂,就显得自己的水平越高。这是大错特错!江湖残局从江湖中来,讲白了,就是个腥活!打个比方吧,这就好像武术中的套路,练习套路能不能强身健体? 能,您还能靠套路打把势卖艺赚俩钱,但是他和实战是两码事!!您就是能背下来500个江湖残局,也不代表您的实战能力有多高!反过来说,您研究一特牛掰,谁都没见过的排局,然后拿给胡荣华解,他现场也解不出来,但是这能代表他的实战能力差吗?还是那句话,下江湖排局也许能提高一些计算能力,但他就是个腥活,不是正统!想通过练习江湖排局来提高实战能力的朋友们,无疑是在缘木求鱼啊!慎之慎之!当然,您说我就喜欢江湖残局的精妙设计,就当一爱好,这也无可厚非!

2,残局如何在实战中运用的问题。有些盆友问,我练习了很多残局,各种杀法我也基本掌握,怎么感觉在实战中就用不上呢?这里有个关键,实战中残局的关键不在残局,而在中局,尤其是中局向残局过度的阶段。打个简单比方,您想在残局中用车兵破对方的士象全,您总不能在还没到残局的时候就吧两个车都给整没了吧。 所以在中局时就要考虑周全!这一点很关键!很多人都是稀里糊涂就进入残局了,往往很被动。

3,实战中下残局最需要什么?如果一进入残局就胜负已分,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下到了残局仍然情况不明,这时候最需要什么?呵呵,最需要体力和耐心。说个笑话,十几年前我打比赛的时候,有一盘棋从下午一点下到5点半,还是分不出胜负。因为自从进入残局,双方都知道,这根本就是个和棋!只不过我稍微占优。但是我赢了就是团体冠军,和了就是团体亚军,亚历山大啊!!经过4个多小时的死缠烂打,对方终于出现昏招,送子给我吃,然后不得不认输。赛后我请对手吃饭,连连道歉。我说我之所以能赢,只不过是中午多吃了几口饭,没有饿的头晕眼花,能撑得住而已。这是个极端的例子,我这么多年比赛也只出现过一次。但是他说明了几点:

(1) 所谓的残局定式,在实战中不一定成立。 比如在练习残局习题的时候都会形成固定概念,认为马兵肯定赢不了士象全。 但是在实战中呢?未必。

(2)实战中的残局,就好像是在黑夜中格斗,两个人大气都不敢出,要拿出比开局中局还要万般小心的心态才行。

(3)开局如大将军指点江山,比的是大局观,中局如摔跤高手进身缠斗,比的是算度功力,残局则如暗夜刺客,斗的就是阴谋诡计,打的就是冷不防。

4,练习残局从那本书入手?明清两代残局棋谱很多,但是大多有江湖排局的味道和痕迹。作为入门,选个现代大师编的象棋杀法大全之类的就行了,具体书名就不说了,以免有卖书的嫌疑,网上一搜一大堆的。

5,对于七星聚会、野马操田之类的江湖名局还是要了解一些的。问我了解了有什么用?忽悠别人,以及不被别人忽悠。吹牛咱肚子里也得有存货不是。

6,残局习题要背下来吗?不要以为背下来是最高要求。练残局一是培养计算能力,二是培养子力协同作战能力。最关键的不是讲棋谱背下来,甚至不是吧残局习题解出来。 而是在解残局习题的过程中,对每个棋子该如何运用进行充分的掌握。这个是达到人棋合一的初步。讲简单一点,就是您知道车马跑都有什么脾气了。好像还有很多要说的,有些累了,残局先说的这吧,以后想起来再补充。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尽量给参考意见。 

谈谈象棋的基本功《二》复盘篇

上次谈到象棋基本功中的残局,今天谈谈复盘能力的问题。

正式说复盘问题之前,对前面说的残局问题,做几点补充。

1,做残局习题的目的不在于吧习题解出来,而在于解出来以后,不断研究那个过程。习题解出来就扔到一边再也不看了,以为这就完事了,进步将是非常慢的。 

2,千万不要以为我什么残局习题都会解了,我就天下无敌了。这个只是基础,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这只相当于您买了火车票,可火车还没往前开呢。谁也不会上来就和您斗残局,开局中局得一步一步来不是。 

3,不建议买个什么包罗万象的象棋残局大全,里面几千个习题,看着就没兴趣了。薄薄的一本书,有个百八十个习题就差不多了,但是各种基本杀法要都包括,在精不在多,要反复研究解题过程。 

4,对于残局的胜例,不是背住记住就行的,借用一句学英语的话,忘掉语法,脱口而出。 

5,不建议一辈子都吧大部分时间消耗在残局上,咱们打好基础,还得接着往上面盖第二层,第三层不是。 

6,并不是练习残局同时,别的就不能学习。而是在初学阶段,至少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精力放在残局上。(其实这个阶段你学别的也学不进去啊,没法理解) 

7,很多人说残局不重要,中开局更重要。我觉得中开局和残局一样重要,但是中开局莫种程度上比残局更复杂。咱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慢慢来吗。残局子力少,局势比较清晰,适合初学者起步啊。您说让一个刚学会下棋的人,立马研究中局的缠斗,对他也太残忍了不是。中局实力没有,只研究开局,那就成了十步之内天下无敌,一到中局立马玩完。一步一步来,慢就是快。

转入今天正题,基本功之复盘能力。

关于复盘,职业选手就不要浪费时间了,对你们这真的不算什么,就像吃饭睡觉一样.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受众,我所说的,希望对初学者有帮助吧,或者家里有小孩正在学下棋的,您也可以看看,当然您也可以吧他当小说看,名字就叫乱侃象棋。

什么是复盘?一般提到复盘,指的是下完棋以后,吧这盘棋重新摆一遍,讲解其中的妙招或者臭棋,这么个过程。但是我今天想说的是复盘的能力。大概地说,就是下完一盘棋之后,能只凭记忆,重头到尾吧这盘棋再重摆一遍的这种能力。这个也是职业棋手的基本功,哎,基本的都不能再基本了。但是发现身边的很多象棋爱好者,下了很多年的棋,往往还没有具备这个基本功。不是他培养不出这个能力,而是没有人和他说过这一项基本功的重要性!有人说,没有这个必要,我会记谱,炮二平五马二进三,记到纸上不就得了。这个。。。还真有必要。其必要性不在于省纸。

先说个故事,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有个小孩,在看两个老头下棋,下到一半,棋盘倒了,这个小孩能原模原样地吧散落的棋子摆回原位,大家都傻了,说这绝对是个神童!这个故事在职业棋手看来比较无语。这样就叫神童,也太简单了吧。这就是初学者和职业选手见的差距。您看来很神奇的事,在职业选手那里只是基本功,人家不仅能给你摆回原位,还能吧您下完的一盘棋一步一步地重摆一遍,这个就叫复盘能力。

复盘的能力,不是说您在下棋的时候,就像在背棋谱一样,走一步背一步。而是在下棋过程中您正常下您的棋,根本不考虑背棋这回事,下完棋了,您还能吧这盘棋重摆一遍。也就是说一次对局,双方加起来60着左右(有多有少吧),这样大的信息量在您的脑袋里是能够快速储存和提取的。这个其实也代表了您的基本象棋素养。当您能吧一盘棋轻轻松松重摆一遍的时候,您的计算能力会有巨大提高的。大家可以试一试。

有些初学者感觉这个听起来比较难,有些朋友和我抱怨,我就是记不住,这对我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不是我记忆力不好?怎么办?首先,当职业选手被别人无数次地夸奖记忆力好,真聪明的时候,他们暗自高兴,但是他们心里知道,这个和聪明不聪明几乎没什么关系,这是一种能力。几乎等于我能举起50斤,您能举起60斤。就看您花没花时间锻炼而已。其次,既然是能力,就不可能今天看一下,明天就会了,复盘能力是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而且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我尝试着下面说一些培养出这种能力的步骤方法。

再啰嗦几句。说实话,我当初并没有故意地来培养这种复盘能力,作为职业棋手,在日常训练中,不知不觉就会了,我现在说的,是回忆当时我做的一些训练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1,学会象棋记谱方法,会打棋谱。这个比较简单,就不多说了。

 2,找一个人和您对弈。下棋时坚持做记录。下完棋以后两个人一起复盘。也就是说您只需要记住自己的棋着,这样减轻了一半的难度。

一定要坚持记下棋的记录,简简单单一件事,但是真的能使你逐渐提高,可以试一试。

下着玩的态度,和每一盘棋都全力以赴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对棋力的提高也是天壤之别。端正态度,请您从记录棋谱开始。

3,背诵古代的棋谱(对局谱,不是残局谱)。古代的棋谱大都不太长,适合背诵。很多变招一开始可以不背。

4,找一个现代的对局,比如今年的象甲大师对局。先看着棋谱打一到三遍,打的时候稍微分析一下大师的思路。然后吧棋谱扔了,找一个人,或者假设对面有一个人,吧这盘棋从头到尾演示给他看,同时说说自己的见解。看看自己能不能吧大师的对局给重新摆出来。当然一开始可能不能完全做到,您可以手里拿着棋谱,想不起来您就看看,慢慢的能力就有了。背诵古代的棋谱和打现代的棋谱,目的是不一样的,说实话,很多古代的棋谱在今天看来就像乌托邦一样,在实际比赛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平常下着玩可能会碰到,双方水平差距过大的时候可能会碰到,双方都知道某个棋谱的时候可能会碰到,像我自己在一次比赛中和一个人按照梅花谱走了是几十个回合,双方都不敢变招,也都不想变,怕把那种意境破坏了),虽然很少碰到,但是还是建议您看,至于为什么,我以后详细说。

以上四点中如果您真的没有时间,请一定要坚持做第三点,背诵古代的棋谱。这个真的是肺腑之言。能力是一点一点培养的,不可能一下子做到,但是您只要按照上面4点去做,三个月到半年内,至少您的计算能力应该是有很大提高的复盘能力是个象棋素养的问题,是个综合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又和计算能力非常密切。凡是想提高计算能力的爱好者,都可以试一试。

关于复盘的问题先说这么多吧,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是个很根本的问题。属于有了也没什么,但是没有是万万不能的东西。每一个象棋初学者,想进一步提高水平的话,这个是必经之路!!最后说几句废话:计算能力在象棋中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很多初学者苦苦追求,也找不到提高计算力的好方法,而且很多人是下了很多年棋,感觉自己的计算力好像还和很久以前一样,然后他们就认为是自己太笨了,是天生的。今天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明白,这就是个能力,而且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只是看你花没花时间而已,不是什么难事。到您计算力过关的时候,象棋的乐趣您才开始真正体会。 

象棋的基本功《三》棋谱篇

      首先,这个话题太大,可能要分几个话题来说。其次我不是神仙,不可以什么都知道。我也不是圣人,不可能说的都是真理。我只谈一谈我个人的经验和想法。说这么个话题,无疑是要被拍砖的。我有心理准备。内容较多,如有硬伤,大家原谅。

      第一个话题关于打棋谱的一些基本概念。

      (1)打棋谱的必要性

      这个就不多说了,打一打棋谱,看看从古到今那些大师的对局,享受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水平,据不快哉!要说的只有一点,您打过自己的棋谱吗??您吧自己半年前和别人下的棋谱,重新打过一次吗??有何感悟和收货??稍微提一下,供大家参考。

      (2)打棋谱的资格。

      问:打棋谱还要资格?答:没错。干什么都要资格,凭什么瞧不起棋谱?就像练武术一样,您那腰腿硬的像木棍子一样,您还想吧高级套路打一遍?就算您照葫芦画瓢打了一遍,那也是歪七扭八,惨不忍睹啊。问: 我就一纯爱好,也不知道啥资格不资格的,这样能打棋谱吗?答:可以。但是如果说基础好的人能从这个棋谱里获取一万元,基础一般的能收货一百元,您的话,棋谱打完了就是打完了,有可能啥收货也没有。浪费时间就是自杀啊。问:那资格指的是什么呢?答:简单来说,就是棋力!当然,谁也不是到了胡荣华大师的那个水平才开始打棋谱的。这里的棋力,指的是基本的能力。比如一定的算度,对象棋一定的理解,最起码你也吧我之前说过的稍微练练吧,解过一定的的残局习题,有最基本的复盘能力。反过来说,随着你打的棋谱越来越多,这种能力会日渐提高的。

      (3)棋谱要不要背?

      第一,如果您要是像我之前文章里面说的,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尤其是通过记录棋谱,对自己下过的棋进行复盘训练,有了一定的复盘能力的话,背诵棋谱对您是小菜一碟,根本不是个事。所以,有了好的基础,往后想提高的话,学什么都很方便。(这时候看出有复盘能力的好处了吧,您要是基本功里少了这个环节,往后经常掉链子啊)

      其次,古代的对局谱是一定要背的。现代的对局谱我一般只要求学习,了解。比如当年全国比赛胡大师对阵吕大师,胡大师在开局的时候,在一般性开局的基础上突然变招,在开局结束阶段获得了优势,最终取胜。这种布局变化,您是一定要了解的。但是您要知道,这种变化在近几年内甚至永远,在比赛场上几乎就再也见不到了,因为谁都知道这个布局,劣势的一方当然会尽全力避免,所以再次碰到的可能性很小很小。但是说不去了解,谁敢啊!有人说,我身边很多人都不看象棋杂志的,最新的布局他们也不了解,我学了对付他们肯定很爽啊。这个。。。。您自己看着办吧,我也不拦着。

      (4)古代有哪些对局谱,有什么区别。

      所谓古代的对局谱,基本上是指明清两代的棋谱。棋谱很多,大家上百度一搜索都有,谁写的,何时写的,关于这些信息我不多啰嗦。明清棋谱,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少林派,以橘中秘,金鹏十八变等等。简称用炮局。一类是武当派,很简单,以梅花谱为代表。简称用马局。所谓少林派,节奏明快,直来直往,势大力沉。所谓武当派,一波三折,曲径通幽,绵里藏针。

      插一句: 为什么没有用车局??因为开局时候整个棋盘的间架结构主要是靠马和炮搭建起来的。所谓开局阶段,指的就是用主要用马和炮来搭建你的间架结构,用这个间架结构去打别人的间架结构。而车机动性比较大,主要负责穿插,突击,是特种兵,在破坏别人的间架结构上,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既然是特种兵,就要快速出动,所以才有人说开局三步就要出车。但是您不注意间架结构的搭建,就用两个车在那来回折腾,没用!(双方水平差距太大的,不在此列)

      (5)先学用炮局还是先看用马局?

      答:没有一定的答案,只给您我的看法。用炮局基本都是明朝的产物,用马局基本都是清朝,其实这代表了象棋的不断发展,发展的越来越复杂。我的建议是由简入繁,仅此而已。此建议是给初学的同学的,下棋有一定年头,棋风基本形成了,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自行斟酌。

      (6)怎么打棋谱(对局谱)

      咱们拿橘中秘做例子,试着聊一聊。橘中秘对局很多,其中还有不少变化。我要是和初学者说,您吧这本书给背下来,估计头都要大了。怎么办?

      首先咱们要明确,您就是吧整本书全给死记硬背下来,提高是有的,但是如果抓不住精髓,未必有很大提高。几千年封建社会,把四书五经全背下来的太多了,背完了您肯定不是文盲,但是又有几个成状元的??这么一本书,您可以先吧目标定在,我就背前三局。您吧这三局吃透了,比吧全书死记硬背下来有用多。刚入手开始背的时候,只要求背主要对局,各种变招可以先不背。这样咱们的任务就很轻松了吧。

      怎么背?是一大早五六点钟起床,拿着书像背诵英语单词一样背吗???那一点用都没有!您这样背,和下棋是两回事!!应该是抱着欣赏的态度,不断重复地打这个对局,您可以带入自己到对局中,比如我是先走,我是这么样攻城略地的,我是后手,我是这么样被虐的。古代对局谱都不太长,用不了多长时间,您就能”认识“这盘对局了。等到您完全认识这盘对局的时候,就好像您进入了一个房间,虽然进了大门,但是还是想到处转转,到处看看。这个时候,您再把那些变招拿出来,打一打,欣赏欣赏。背不背得住,不强求。(对于小孩子,建议全部背诵下来。)您吧前三局欣赏透了,橘中秘里面那种大劈大砍的风格,您也就心领神会了。

      接下来,您要吧注意力集中起来,您要分析,这种大劈大砍的局面在对局中是如何慢慢形成的,在和别人实战的时候,我经常被别人大劈大砍,从来没有砍过别人,是因为什么。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开局,到形成大劈大砍的攻势,在此期间棋谱中是如何调兵遣将的。对车,马,炮分别有什么样的不同处理。比如说你可以看看棋谱中对车的穿插是如何设计的。以此类推。如此这般,您才算吧这局棋谱一步一步地生吞活剥了。

      第二个话题打古棋谱的侧重点,兼谈飞刀,布局陷阱。

      (1)古代棋谱一般是简短的,有些古代棋谱有很重的人为创造的痕迹。

      比如,大家看看古谱,比如您打开橘中秘,您会发现,里面的对局都非常短,基本二十来个回合就没有了,而且有很明显的设计的痕迹,就是说是双方配合出来的, 为什么???一句话:这些棋谱最重要的是来培养出您的棋风和棋感的!!!之所以短,是因为太长了,不利于您从整体上把握对局,对局很短的话,您下到后面,还能想起来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如此局面的,大局观能逐渐形成。之所以棋谱中会有人为配合的痕迹,打个比喻,就好像一个父亲,为了培养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在和孩子玩摔跤游戏的时候,要故意吧自己摔到地上,要故意让孩子觉得我比父亲强。说到底还是为了帮助您熟悉这种棋风,培养出一定的棋风。

      这些对局,一般都是在开局没有几步,就开始直接围绕对方的老将开始出招了。在对方的'配合下',最终将对方将死。比如您打开橘中秘的时候,可以感受一下,那种不顾一切,弃子争先,直指人心,直捣黄龙的气势!感受多了,您会培养出自己的风格,大局观也会一定程度提升的,可以试一试。这是打这些棋谱的其中一个主要作用。

      (2)和古棋谱上完全一样的对局现实中是很难走出来的,但是风格是永恒的,比如我有一个师兄,他拿过全省冠军,和他下棋的每一个人,开局刚走几步,都能感觉他像是从橘中秘里面跳出来的,积极抢攻,势大力沉。你明明很清楚他的风格,你明明知道他下一次和你下棋的时候还是这个风格,可你就是挡不住!当年我和他对弈了好几年,才算勉强能将局势稳住,当我能和他下到僵持的时候,他就认可我的水平了。他的这种风格,体现在棋盘上,就是大势。高手对弈的时候,讲究大势。大势所趋!先比大势,后比算度,最后才是一些小技巧。

      从一开局,就在经营这个大势,用自己的大势去压制对手的大势,这样下到中局,您才能舒服一些。这就是所谓开局开好了,这盘棋就赢了一大半了。要是自己的大势被别人压制住了,那就离输棋不远了,所谓大势已去!很多象棋初学者和水平比自己高得人对弈,开局下不了几步,感觉就不舒服,一进入中盘,立马就被动了,甚至都没法下了,这就是您的大势被压制住了。这样下下去,最后输了棋,很多人就把责任推到中局的算度上,说自己算度不够,这个其实是没看到本质问题,您一开局就丢了您的大势,中局再想找回来,不是说不可能,难度肯定是很大的。

      (3)说到这,有的朋友说,这个势的问题,现在我知道了,但是要怎么培养出自己的势呢??

      势-----来源于风格,棋风。和算度的关系是有,但是不太大。而打古代棋谱,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您吧那些对局给背下来(初学者以背诵入手),您又不是去参加古棋谱背诵大赛。而是为了培养出这种风格。棋风和棋谱一样,也大致分两派别,少林和武当派。一个天天打橘中秘的人,和一个天天打梅花谱的人,棋风是大不相同的,甚至性格都大不形同。这基本等同于一个人天天读孟子,另一个人天天读孔子论语。读孟子的人一见到不顺心的人或事,立马挽袖子冲上去开打。(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孟子这本书是骂经,翻开这本书,战斗气息扑面而来啊)而天天读孔子的人,遵循的大都是温良恭俭让的规范。

      有势的打击没势的,势强的打击势弱的,那要是双方都有势,而且势都一样强怎么办?很简单,您那就慢慢下吧。您找一个下的比较长的大师对局,你仔细看一下开局以及开局过度到到中局那一段,基本上都是平分秋色的。

      (4)总结一下;打古代棋谱,对于开局来说,您抓住关键核心:养成棋风,能形成良好的势,有大局观。至于里面的布局陷阱,布局飞刀啊,了解就行了。想用这个来害别人,赢别人,也许您和比你水平低很多的人下棋的时候能赢个几盘,但是这和您棋力的提升基本没什么关系。相当于您用背后拍砖头的方法吧泰森,播求,李小龙都给拍死了,也不代表您的格斗水平有进步,您说是这个理吧。痴迷于布局飞刀,感觉这个是秘诀,是诀窍,总想着在对弈的时候弄个布局陷阱让别人上当,说实话,这是一种投机心理!您说我学了布局飞刀,杀几个比我水平低的爱好者,也很爽啊。我想说的是,这有用什么用呢?您用布局飞刀杀死过几个职业棋手吗,杀死过几个大师吗?您吧前十年象甲的所有开局记录都拿出来,里面有多少大师是中了布局飞刀的?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为什么?这是因为几乎所有飞刀都不是完美的,用这些布局飞刀都是有风险的,你的企图越大,你所使用的这个布局飞刀就越有风险。

      我前面说过一个胡荣华和吕大师对弈,并成功运用用布局飞刀的例子。第一,在此之这种布局变招,在任何棋谱上都没有见到过,是胡大师的原创!第二,布局飞刀成功的成果是开局结束后,吃了吕大师的一个兵(或是一个象,具体棋谱大家可以查一下),仅此而已!(但是对大师们来说这已经是致命的了)在悄悄地告诉您,那些职业选手,他们知道的飞刀往往比你还多哦。使用飞刀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比如,双方实力有一定差距。因此,还是老老实实提升棋力,才是上策。

      总之,飞刀就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了解了解,不被人害就行了,难道您还真想在和胡荣华对弈的时候用飞刀啊,您就不怕您学到飞刀的那本象棋书都是他编的?咱们学象棋,还是要尽量往上看嘛。

      最后,我身边还存在为数不少的一些人,他们开局棋谱打了很多,实战开局时大势也能保持住,进入中局后一开始还可以,但是越走越被动。跑来问我为什么。我说您听过一个词没有,叫做势均力敌。您是势均了,但是您力不敌啊。笼统地说,开局比势,中局比力。您到中局,算度不行,您这是“势均力不敌”啊,焉有不败之理?至于力,就放到下一个话题去聊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象棋的本质理解
谈谈象棋的基本功《三》棋谱篇
一个退役象棋大师对业余棋手的建议(二)
棋谱历史典藏四字诀
怎样学习象棋
象棋入门十讲(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