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的基本方法
1
定性型用途分区方法

早期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方法基本以定性为主,常用方法有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综合分析法和主因素法等。

1)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具体操作过程是:在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各类资料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将国土空间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相对一致的图斑组合到一起,结合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现状,划分出多个分区单元。然后,组织专家对各个单元的空间区位和属性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的要求,结合适宜性和承载力评价结果,专家凭借对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研究积累的经验,对每个单元的用途提出自己的意见,分区人员对各个专家的建议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基本一致的意见,最终得出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方案。其过程可简单表示如下:匿名征求专家意见—归纳、统计—匿名反馈—归纳、统计……进行3~4轮后停止。它是一种利用函询形式进行的集体匿名思想交流过程。它有3个明显区别于其他专家调查方法的特点,即匿名性、多次反馈、小组的统计回答。按照一般经验,专家至少要有9人,最好能在16人以上,这样分区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2)综合分析法。又称经验法,是一种带有定性分析的分区方法,主要适用于区域差异显著、分区明显易定的情况。它要求操作人员非常熟悉当地的实际情况,一般为专家个人或集体。

3)主因素法。它是在微观的规划单元划分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归并,逐步扩大到国土空间利用区,再将地域相连的类型区合并成为区域,以主导的国土空间用途作为分区的名称。

2
指标型用途分区方法

随着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定性分区方法逐渐暴露出不可重复性和不确定性的弊端。以指标为依据,以计量模型为工具的指标定量型分区方法逐渐成为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的主流方法。指标定量型分区方法一般会从空间开发利用情况、固有属性、功能特点等多个维度设计分区指标,同时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概括和赋权,从而确定某一空间单位的得分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形成用途分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地域聚类法。通常应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数字成像等计量方法,依据分区定量指标,进行空间分区,可提高分区方案的精度。聚类方法是应用最多的一类分区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物以类聚”,即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指标集合为一类,还可以将主导因素赋予较大的权重,可以提高分区的科学性。近年来,聚类方法不断得到新的拓展,模糊聚类、K-均值聚类、谱系图聚类、动态聚类、星座图聚类、最大树聚类、人工神经网络、层次聚类、地统计学、Kohonen神经网络和混合聚类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用途分区。

2)矩阵分类法。地域聚类法是基于一系列指标综合评价形成的序列数据断点方法,但是国土空间用途分区中不少区域的要素导向不同,很难进行简单的数据叠加,例如作为建设空间还是作为保护空间,其指标导向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有学者提出列联表互斥的最终矩阵分类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孙伟,2013)。其基本的操作方法如下:采用专家、部门技术人员打分、收敛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辅助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指标指数与权重的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各个单元某用途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分值并经聚类分析确定等级,在农业适宜性分区及建设适宜性分区的基础上建立列联表,对其等级进行互斥性矩阵分类,最终采用矩阵分类方法确定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分区方案。

3
空间型用途分区方法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空间数据采集、处理等方面具备的独到优势,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将空间用途分区的效率和精准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阶层。空间计算机技术支撑下的用途分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主流思路:一是先对空间要素数量、结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再采用适当的预测模型进行空间用途分区和布局规划,其代表模型有CLUE-S模型、CA-Markov模型、系统动力学(SD)模型等;二是强调要素数量结构与空间承载中的对应关系,代表模型有多目标蚁群模型、多智能体模型等。

空间叠置法早期属于定性方法之一,但随着现代GIS和RS等技术的普及应用,目前已成为一种常用的空间型用途分区方法。在采用空间叠置法时,因不同地区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各类图件叠置时,不可能把多种图件同时叠置在一起,所以有一个前后顺序问题,叠置顺序可根据采取先重点后一般的方法进行。通常是将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叠置的底图,将同比例尺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生态保护红线图、城市开发边界图等以经纬网和明显地物为标志进行叠置套合,然后再叠置交通、水利、城市、乡村、旅游等专项规划图件。如果叠置后分区界线一致的,就直接作为分区界线;对于不重叠界线,需结合适宜性评价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及规划要求和行业特点进行判别处理。

在采用空间叠置法进行用途分区划定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3点:一是界线明确无争议的可直接采用,并同时在底图上标注分区名称;二是对界线不太明确或与实地有争议的,要与有关部门协商,并通过科学的研究和论证后确定;三是对一些重叠图,如风景旅游区内出现自然保护区,要根据其双重作用,以主要用途和资源保护优先的原则确定(程烨等,2003)。对于某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而扩大的界线,如林业与果园之间的矛盾等,应本着生态环境优先、资源保护优先的原则,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辅助判别。

实际上,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的方法,大多采用上文述及的聚类分析法、空间叠置法、综合分析法和主因素法等进行综合运用。在实际操作中,更多采用定性方法结合空间叠置法等定量方法综合进行。


本文选自由地质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由吴次芳、谭永忠、郑红玉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区三线''为核心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研究
“三区三线”关系及其空间管控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分类
开创国土空间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城镇开发边界
关于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