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观念:年轻化!慢性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导读

高血压、高血糖、慢性肾炎、脂肪肝、颈椎病、慢性肠胃炎……这些慢性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也在慢慢侵蚀年轻人的身体。近年来,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明显,逐渐成了流行病,亟待引起重视。

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明显增加。一份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每天身体活动不足1小时。张国刚说,目前很多学生体重超标,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发作人群。学生德智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推进医教结合、医体结合工作。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要加强联动,在中小学设立相关课程,让学生学习心血管疾病防治相关知识,认识到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了解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有效手段。

“过半数患者不知自己已经患病” 

提升健康素养,让健康理念融入生活细节


重视体育锻炼、坚持户外运动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 方式。图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在户外行进 陈建力/摄

目前,群众的健康需求十分旺盛,但健康素养还没有跟上。湖南省脑科医院曾组织过关于脑卒中的在线问卷调查,在参与的1.3万多人中,33%的受访者错认为脑卒中又名“老年痴呆”,32%的受访者不能正确掌握脑卒中发生后的急救措施,近40%的受访者未接受过社区或医院的脑卒中健康指导活动。

张国刚说,如果群众健康素养高,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能够有效预防,治未病;在疾病早期,可以发现疾病的信号,早治疗;在疾病康复期,促进康复,防止复发。但由于一些群众健康素养低,慢性病的知晓率、控制率都很低,全国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增长速度过快,消耗了很多医疗资源。

刘幼硕说,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最重要。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我国在相关文件中,也倡导“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这对于减少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慢性病至关重要。

龙开超说,卫生主管部门和医务工作者应改变“重治病、轻预防”的传统思维,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增强健康管理能力。唐锋建议,发挥“三医”联动政策引导,促进医保资金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移,引导参保居民主动参与健康管理,适当提高定期参加体检、按时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血糖的居民报销的比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轻化!慢性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健康生活 你我共享 健康教育PPT
健康视频丨医生说:血管=健康!
音乐疗法在老年慢性病中的应用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冬季护心四大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