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地探访】汉成帝延陵行纪

(2017.10.1旧文)

许久没有上咸阳原了。

自去年四月从茂陵回来,就把探访西汉帝陵的事情搁置了下来。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繁忙,大二一年尤甚,闲暇之余只想排空大脑,拒绝过多的计划和安排。即便出门,也是散心的成分居多。偶见专业之所及,只是驻足片刻,作两句零碎的品评而已,难以再耗上几个小时去细究它的一寸一分。

这学期刚开学不久,倒还不算很忙,这使我有了足够的精力去安排一次学业之外的实地探访。同时,这学期的文物分析技术课程要求出一份检测报告作为期中成绩,我便和宗天宇商量到什么地方弄点第一手的样品,最终决定把汉成帝延陵作为我们探访的目的地。这是西汉晚期的一座帝陵,在此采样可以相对补充完整我已采集的西汉砖瓦样品的年代序列。同时,也能换一种不同于在杜、阳、茂三陵的怀古心境。 

延陵是距离咸阳市区最近的一座西汉帝陵,南距咸阳市区约5公里,不过没有直达的公交车。这倒不是问题,毕竟共享单车现在这么普及,骑到陵区方便不说,在陵区内穿梭探访也不用太费脚力了,单车实在无法通行的地方还可以暂时“弃车”步行。

我们早上十点多过渭河到咸阳,随即赶往陵区。陵区与市区的距离虽然不远,但是其地势相对高敞,一路上基本都是在爬坡,不得已我们只好不时下来推车行进。向北过了高干渠和咸阳烈士陵园没多久,我们来到了一条向东的岔路口前,岔路口以北立着延陵保护区的文保标志碑。我们在这里稍作驻足,准备安排接下来的行程。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预先绘制好的陵区地图,和百度卫星地图进行比对,确定我们的位置、陵区分布情况以及接下来的探访路线。由陵区地图可以看出,帝陵陵园及封土位于公路东侧严家沟村西北,陪葬墓区则位于公路西侧近似呈点阵状均匀分布。我们的行程也由此分为两个阶段:先对帝陵封土及封土以东区域进行探索,而后折返回来集中考察陪葬墓区。事实上,之前的西汉帝陵探访除茂陵外均严格遵循了这样的顺序。

确定路线后,我们沿着向东的岔路进入考察区域,然而路的尽头砌起了围墙。我们沿着围墙向北摸索,想找到一个可以继续行进的突破口,然而一无所获,却发现了延陵文物管理所的驻地。文管所再往北是被铁丝网围起来的大片的葡萄园,隔着葡萄园可以遥望见帝陵封土,但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及。



 要知道,西汉十一陵中只有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宣帝杜陵是正式作为景区对外开放的,其他八座帝陵基本没有正式的参观路线,陵区情况也极为复杂。我们都打算掏学生证找文管所的人行个方便了,这时宗天宇远远望见帝陵封土南侧一对类似于景区大门的仿古双阙,看来那里有一条路。这也合情合理,毕竟我们还没有顺着围墙向南进行摸索。况且乾隆时期的陕西巡抚毕沅未考秦汉坐西面东的葬制,多把碑立在封土以南,现在立文保碑的时候,也基本上是将错就错了。所以封土以南是遗迹和标志最丰富的地方,游览的“野路”也多从南侧通向封土脚下。于是我们朝相反方向辗转来到双阙前,发现这里其实是严家沟村的村口。阙门上写着“渭城区周陵葡萄产业园”,路边还有一块严家沟村的村史碑,碑文记载的多是严家沟村致富的历程,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不过,接下来我们倒是和他们赖以致富的葡萄打了一路的交道。

我们穿过阙门继续前行,过了一座高台以后,果然发现了一条通往帝陵封土的小路。






 我们沿小路骑行过去,在距离封土还有一二百米的地方停车步行迫近。

这里虽然不正式对外开放,但是延陵文管所还是在帝陵封土脚下立起了延陵简介和提醒游客的牌子。除此之外,还有毕沅所立“汉成帝延陵”石碑一块和四块立于不同时间的文保标志碑。其中两块国保碑分别立于2007年和2011年,一块省保碑立于1981年。还有一块在毕沅碑侧,碑身矮小,几乎被杂草完全掩盖,碑体损坏严重,只能依稀辨识出“延陵”和“委员会”的字样,应是立于文革以前。

在对几方碑石进行拍照记录之后,我们沿既有小道爬上了帝陵封土。















封土顶端视野开阔,我们对帝陵封土周围的情况进行了简单地勘察,并稍作休整。

封土以南地势最低,向南可以俯瞰大半个咸阳市区,只是天气不太好,显得有些雾蒙蒙的;封土东南方向的近处是严家沟村沿道路整齐分布的三列房屋;向东北方向眺望是一座明显高于周围地表的大平台和平台以北的 一座封土,更远处依稀可见一座帝陵规格的封土,那是汉成帝之父汉元帝刘奭的渭陵;向西眺望是我们来时所走的咸宋公路以及公路以西陪葬墓区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封土。北面的情况较为简单,原本为帝陵寝园的地方现在已被植被覆盖,难以看出不同。围绕着帝陵封土,密密麻麻分布着许多现代的小墓,它们都是当地村民的墓冢。

至于帝陵封土的顶端,除边缘小路外基本都被杂草覆盖,许多小虫子在我们头顶飞来飞去,驱之不散。此外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像其他封土一样。












接下来的行程,将在勘察的基础上展开。

刚才所提帝陵东北方向的一座大平台和一座封土,距帝陵封土相当近。根据帝陵封土在西南以象未央宫、后陵封土在东北以象长乐宫的西汉葬制以及我探访宣帝杜陵、景帝阳陵的经验,本应确定这座位于帝陵封土东北向的封土是一座后陵,但又有存疑的地方。一来其封土规格远非后陵标准,二来其南侧的大平台似乎与该封土存在着某种联系。

回顾一下成帝朝的历史可以发现,汉成帝刘骜并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皇后,所以延陵可能根本就没有后陵。刘骜的第一个皇后是他当太子时的太子妃,姓许,是他爷爷汉宣帝的皇后许平君的堂兄许嘉之女,按辈分应该算是刘骜的表姑。许皇后最后被赐死,葬于“延陵交道厩西”,自然不会按皇后规格下葬。刘骜的第二任皇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赵飞燕,她在平帝朝被王莽废为庶人,也不会被葬入后陵。其他嫔妃均没有皇后之名,如班恬只是婕妤,赵合德只是昭仪……这跟武帝茂陵的情况相类似,如此一来延陵没有后陵便说得通了。

那么,帝陵封土东北方向的封土和大平台又究竟是何来历?我们继续深入探访。

从帝陵封土上下来,穿过一片没腰的草丛,找到被我们“遗弃”的小黄车,穿过葡萄腐烂发酵弥漫着阵阵酒味的葡萄园和严家沟村的街道,一路按图索骥,我们终于到达了这座封土的南侧。这样一来,我们就被夹在了封土和大平台之间。二者的距离相当近,只有一二百米,这也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探访。封土南侧有毕沅所立“周共王陵”碑一通,此外还有一块省保的标志碑和一个说明牌,显示此处为“严家沟战国秦陵保护区”。此外,大平台的东北角还立有一块年代较早的文保标志碑,显示为“班婕妤墓”。所以关于这处大平台和这座封土就有了三种说法:一为周陵、一为战国秦陵、一为汉陵。最新的说法参考了宝鸡凤翔先秦陵园的秦国葬制,认为此处是一座秦国国君规格的墓葬,又通过文献记载确定此处是秦惠文王及其夫人的公陵。也许后续的考古发现还会继续推翻这个结论,但我们总是在不断接近真相的。
















至此,公路以东帝陵及帝陵以东区域我们已全部探索完毕,接下来我们沿原路返回,来到公路以西的陪葬墓区进行探索。

陪葬墓区已探明的陪葬墓共有15座,其中8座封土尚存,这也是我们探索的重点。十五座陪葬墓由南向北可分为四排:第一排一座(1号,有封土);第二排四座(2~5号,均有封土);第三排三座(6~8号,7、8号有封土);第四排四座(9~12号,10、11、12号有封土);第五排三座(13~15号,均无封土)。

这些陪葬墓之间均有小路联通,我们决定从1号墓开始 ,由南向北按S形路线依次进行探索。

1号墓是陪葬墓中最大的一座。封土南端有一块文保标志碑,显示此墓为孝成许皇后陵。有说法称此墓与其他陪葬墓位于同一区域未加区分,纵然许皇后被成帝赐死,也不应是这样的规制。这一说法也不无道理。




继续北行,道路从3号墓和4号墓之间径直穿过,将第二排陪葬墓从中间均分开来。我们则往西一拐,前往2号墓和3号墓所在的区域。

道路变得更加狭窄和颠簸,不过单车勉强还可以通过。就这样我们来到了2号墓封土西南角的道路拐点,拐到封土西面以后,我们发现地面上残存有许多绳纹板瓦残块。我们采集了一些富有代表性的样品,之后原路返回,拟对4号墓和5号墓进行探索。 熟料通往4号墓和5号墓区域道路是一条断头路。无奈,我们拍照记录后又折返回主路上,骑行来到第三排陪葬墓。






第三排陪葬墓中只有7号墓尚存一些规模,6、8号墓的封土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宗天宇在前,我在后,我们沿小路来到7号墓封土北侧。“快看,这里有盗洞!”宗天宇突然停下来,指着封土说道。我立马赶上去,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封土侧壁发现了一个椭圆形的洞口。这个洞口被树枝遮掩着,不仔细看真的很难发现,我不禁暗暗佩服宗天宇的眼力。

“过去瞧瞧,”我提议道,“没准真有什么发现。”说着我把车一扎,拨开树枝,径直向洞口走去。

我仔细端详着这个洞,洞口有一人多高,洞口平面呈近似拱券状并略向下倾斜,所以从外面看起来有些扁。洞口偏里一点的位置有一圈用石头搭起来的简易灶,灶中央有生过火的痕迹。地面上散乱分布着树枝和石块。洞一直向里延伸了七八米之多,洞壁留有人工开凿和自然开裂的痕迹,亦可清晰辨别出封土的夯层。

综合各种现象来看,这应该不是一处盗洞,可能是当地村民在田间耕种的临时休憩所。不过,确也对封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这样的所谓“盗洞”在该封土北侧还有一个,只是这个被树枝围绕地更加紧密,我们无法迫近,也就作罢了。

我们来到封土的西北角,宗天宇又有了新的发现。这次倒不是“盗洞”,而是数量更多、形状更为完整的绳纹板瓦残块。不过据宗天宇说他当时确实还是在找盗洞,然后便有了意外的发现。于是我们拿树枝将所有残块统统取出,挑选了些代表性强的样品,稍作清理后装袋,足有十几斤重。我们还在附近区域捡到一个带有弧度的、似瓦的生锈铁块,联想到在杜陵秦砖汉瓦博物馆看到的铁瓦,我们 觉得这应该不是寻常的东西,便单独收好,待日后作进一步研究。














从7号墓区域出来,我们继续来到第四排陪葬墓。由于第五排陪葬墓封土均已不存,所以我们决定从10号墓、11号墓前穿过然后折返,就此结束本次探访,在离开陪葬墓区之前顺便考察下地图上标注的3号建筑遗址,说不定能采集到更多有价值的样品。

这回道路情况不甚理想,路面狭窄,有些地方还被树枝拦住。没办法再骑车了,我们便下来推,硬生生地穿了出来。折返途中来到与第三排陪葬墓平齐的建筑遗址处,这里是一片人工林和一片菜地。下车搜索良久,板瓦残块倒是发现了一些,不过没有精品,更没有预想中的瓦当残块。继续南行,回到公路上,正好走了一个大圈。








晚上回去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对样品进行了清洗和初步整理,共计54件,其中陶制品53件,铁制品1件。后续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在其他地点采集更多的同时期样品以做对比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十大帝陵
汉成帝死因之谜?
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严家沟村,汉成帝刘骜陵园
陕西自驾,在山村荒野中寻遍西汉十一座帝陵
汉武帝茂陵陪葬墓 缺失的后位与缺失的后陵
《探索发现》 20151203 帝陵(九)汉成帝 延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