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故事 | “野”丫头不野了

1

野丫头的“野”

新生刚入学,小萌的奶奶就直言不讳地告诉我:孙女有多动症,老师你管严些。

刚开学几天,就见识了小萌的“多动”。课堂上,笔、文具盒、橡皮、小纸片,都是她的“玩具”,一会儿文具盒“啪”掉地上了,一会儿人钻进桌子底下了,一会儿把头埋在课桌里找东西……下课了,更是野得很,满校园地疯跑。真是个名副其实的野丫头。

随着慢慢长大,野丫头野劲儿有增无减,甚至变本加厉——和同桌打架,寸土必争;跟小鸥撒泼吵架,伶牙俐齿,寸步不让;社团课上,不是扯断同学餐具收纳袋的带子,就是悄悄逃课,不知躲在哪个角落里玩。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班上一个男生受伤了,她和一伙人跑去医务室看热闹,因为嫌卫生间远,竟然就在医务室附近,蹲下就地解决了!一个女生啊,三年级的女生啊,竟然……要不是校医发来照片,我都不敢相信。

总之,班上因为有她,隔三差五就不得安宁。为了缓解管理压力,我完全可以用“多动症”来解释她的表现,这样就可以有理由不管她了,甚至建议家长带去找医生开药。反正有多动症是家长自己说的。但是,我不愿意,也不忍心。我想试着治治她的所谓“多动症”。

跟奶奶了解情况。说话粗声粗气的奶奶耿直相告:“她呀,在家里,除了睡觉,不是在床上跳就是在沙发上跳……他爸爸,哼,初中毕业后,要不是弄去当兵,早就坐牢了……她妈妈,在苏马荡卖避暑房,一年都没得几天回来……当爸的当妈的都不管娃儿,一生下来就甩给我……”

奶奶嗓门大,每一句话都是吼出来的。

偶尔,小萌会很乖,作业也完成得好。我表扬她,她仰起小脸开心地说:“我妈妈回来了。这几天我住爸爸妈妈家。”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明确指出“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其真正致病原因是成人犯了两个错误——错误的儿童观,错误的教育方法。书中举了一个被诊断为多动症的男孩,其家庭背景和谭雨萌很相似,父母都撒手不管,祖辈都脾气暴躁又包办一切,都时常被要求这样那样被数落。在这样野蛮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是个小野人?要想治好“多动症”,让野丫头不野,唯有改变成人,改变耳濡目染的环境,孩子才可能改变。

如果小萌继续和说话做事简单粗暴的奶奶朝夕相处,只会越来越加剧孩子的躁动和野劲儿。深知老人的脾气改起来难度相当大,再加上孩子本身对爸爸妈妈的情感依赖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所以,如果能劝说奶奶交出养育权,把孩子的爸爸妈妈拉进来,也许孩子还有可能随之变化。

一次,我趁奶奶抱怨儿子儿媳不管孩子,劝她不妨把养育权交给孩子爸妈。奶奶可能被太好动的孙女折腾得有些吃力了,于是就爽快地抽身离开。从此,一个男人带着女儿的独自生活就开始了。

2

让“野”丫头不野

小萌的爸爸身材高大,因为之前他亲妈的“介绍”,我有点“虚”他,生怕在交流的时候哪句话没说好,惹恼了他,更别说还要给他的亲子教育提点什么建议了。因为“虚”他,每次他问起孩子的表现,我都不敢直言相告,怕他失控打坏了孩子。

爸爸偶尔也会抱怨孩子太不听话了,我就借机告诉他,孩子从小没能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奶奶脾气急躁,孩子幼小的时候缺失了爱的滋养,所以就表现得格外的野。我还告诉他有了好的关系才可能有好的教育,要先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

可是,这样的建议如果不能得到落实,只不过是一堆正确的废话。

如何才能让家长接受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靠每学期的家长会?在孩子出了问题时打电话?邀请家长到学校沟通?似乎作用都很小,有效期都极短。用什么方法能让爸爸妈妈们持续更新教育理念呢?我想到了阅读。不间断地阅读科学的育儿书籍,不就等于每天都有教育专家在身边提醒自己如何教子吗?可是让终日操劳奔波的家长读书,他们能接受吗?虽然知道困难重重,但为了给孩子一个健康、温暖、和谐、幸福的成长环境,再难,我也要试试。

于是,我在班上开展了亲子共读共写活动,请家长每天挤出十来分钟,和孩子一起读写。孩子读童书时,家长陪在孩子身边读育儿书,并写下几句读后感,写下赞美孩子的话,以此来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长学习成长。这样做还有一个私心,家长不断学习,与我的教育观保持一致,我们才能并肩助力孩子成长。

为了帮助家长提高认识,认同我的提议,我先后给家长写了两封信,详细地说明了什么是亲子共读共写,亲子共读共写的意义,以及怎么操作。

活动比较艰难地开展了起来,但在我的不断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了进来。其中,小萌的爸爸最令我感动。

小萌爸,当年初中勉强毕业,当兵转业后打了许多份工,现为某单位保安。在我的“教唆”下,他现在一个人带孩子,起早贪黑,接送孩子,可谓辛苦。

亲子共读共写活动刚开始的一个晚上,萌爸11:02发信息给我,第一段就写到:“好多年没有真正拿起书看过了,突然喊我写读后感,真心有点回到读书时代的感觉。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我也要坚持把这本书看完,好好领悟。”

接着萌爸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反思了自己做得不是很好:“本来想心平气和的谈话,被她反驳后,我高高在上,说的话就是命令的口气——你必须听我的!事后一想,我又搞砸了,都不知道怎么和她很好地沟通。强加逼迫只能让亲子关系变得很糟糕,这种情况下父母的付出都是白费力气。”

最后一段特别生动:“晚上下班回家,简单地看了看书。不说了,锅里还炖着汤,我得去看看。老师,我的字写得不好,不要见怪哈。”还随后发来厨房炖鸡汤的照片。

读到这里,我仿佛看见萌爸深夜匆匆回家,因为第二天要上早班,一边熬着第二天的鸡汤,一边翻看《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然后写下了第一篇读后感。

第二天写的在19:23发过来,记录自己睡过了头,被早起的女儿叫醒,没有时间做早饭了,女儿叫爸爸不用管她,自己下鸡蛋面。萌爸来到单位给女儿视频,看到她正在吃自己下的鸡蛋面。他记下了赞美女儿的话:“萌儿的生活习惯好,早睡早起,从来不睡懒觉,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第三天是在14:02发来的。他写到:

“孩子快11岁了,真正的接触是在她上四年级的时候,以前都是奶奶在带娃,我们又没有在一起住,想起了就回家看看。四年级的时候在奶奶强烈建议下,我把娃儿接到我这边来,和我一起住。由我独自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才开始发现,各种吼叫,各种说教,真的是搞得乌烟瘴气。强权之下必有反抗,肢体上她对抗不赢,就采取无声的抗议。有时候她找各种理由来跟我说话,我总是一句话把她推开,心里想的不要来烦我好吗,她也总是无趣地走开。

我也看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也想努力地做好这一切,就是很难办到。有时候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到现在吧,有时还这样子。不过这样的情况还是在减少。”

这篇反思里,我看到了一个爸爸独自抚养孩子的困惑、无奈。我回复——“结合阅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来尝试,并每天赞美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变。”

活动继续。萌爸经常主动告知家里的情况:

“我们说好的,每天必须看书1小时,我说这个要求不过分噻,她说不过分,同意了。”

“她还在监督我看书。”

“我也很想好好跟她沟通,就是有时候吧她开始反驳,反驳反驳的我就开始毛躁了,但是这种情况在减少。”

“坚持每天看一章。”

“我发现个问题,当我看书的时候娃儿也不喊耍手机了,也会自觉地去看书,也不会在旁边说话呀这些。我看书一个小时,她也在旁边看书一个小时。我耍手机打游戏她也耍手机打游戏,现在我看书她也在旁边看书。以前话好多,现在看书话都少了。看来,这项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下去。”

……

翻阅着一条条信息,仿佛看到萌爸既忙着照顾女儿,又安排着上班的手忙脚乱;仿佛看到他和女儿各自看着自己的书,岁月静好;仿佛看到他握着笔,笨拙地写着读后感写着反思……

3

“野”丫头不野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萌的身上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她变得宽容了,这学期又和曾经天天口角不断的阎小池同桌,竟然能够和平共处了;她变得有爱心了,在日记里温柔地说,爱哭爱闹的段珺豪其实很可爱;她变得文静了,一遍又一遍地读我给她推荐的马来西亚作家许友彬的系列小说,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小说里的情节……

最近,她越来越爱思考了,在日记《三个人的友谊》里,她反复思考后写道“三个人的友谊,就让我退出吧”;在《两个坏司机》里,她说“我知道什么人都有,坏人好人都有,但如果都能够友善一点,文明一点,不是更好吗?;在《是道德绑架还是友谊》里,人际交往上深感困惑的她问道“但我不是无私的圣人啊,我也会有一点自私啊,有时我真不知道他们是道德绑架还是真正的朋友”;她读了《青色的围墙》后,写道:“……我读了这本书,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需要理解、宽容,并不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要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才会理解你。读了这本书,我就让爸爸也读了一下。他读了之后,我们交流更容易了。这本书让我和爸爸都懂得了很多……”

是的,野丫头,不野了!

虽然现在的她偶尔也会莽撞行事,也会咋咋呼呼,但真的只是偶尔。看着现在的她,我记起了二年级读《小毛虫》时,她那句天真的问话——

“老师,我能变成蝴蝶吗”?

此刻,我想大声地告诉她——

亲爱的,你已经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了!

4

思考: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

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关系建立,教育才会真正发生。

首先要努力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你脱口而出的某句话,可能会毁灭孩子和一个家庭的希望。要相信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向上向善的。有了这份信任,才能滋生出对孩子持久的耐心和爱心,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好的关系,孩子才能因为得到爱的滋养而积极地成长。

其次,要协助家庭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具有积极亲子关系的家庭才具备孩子健康成长的功能。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最终折射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家长和子女的关系剑拔弩张,根本无法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更别说对孩子的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很多家长在这一点上是不自知的。作为教师,就要架起家长和孩子之间爱的桥梁,引导家长学习如何真正的爱孩子,帮助家长建设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变化、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上幼儿园后,最怕接到老师这个通知……
【绘本时光《亲爱的鳄鱼爸爸》】
【原创】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他买下了一个机构
亲子之间的未解之谜
给他一盏灯
亲子沟通学问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