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不见的息肉却能引发致命的癌症!几招教您辨别、远离大肠息肉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恶性肿瘤发病排名中位列第三位。而95%以上的大肠癌是大肠息肉中的腺瘤癌变而来的。

大肠癌离你有多远?
其实只隔着一个“沉默”的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可能你有大肠息肉自己都不知道。而大肠息肉如果不及早防治,就有转化为结肠癌的危险。

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范学顺(左一)做客央广直播间

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范学顺在接受老年之声采访时举例道:“我有个病人,男性,56岁,家住北京,大便出血大半年后来到门诊治疗,这时他已经贫血了。我给他做了检查后发现他直肠里出现了肿瘤,只能转到外科做手术去了。所以,对于老年朋友我建议,如果大便出血怀疑是痔疮,就先用点药,如果用药一周无效,赶紧要去检查。一味地认为自己是痔疮,不抓紧治疗,可能会耽误你的生命安全。”

大肠息肉到底是什么?

大肠息肉是指肠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息肉一般都较小,细长弯曲,形状不规则,一端游离或两端附着在肠壁上而中间悬空,呈桥样。

在未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后则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诊断学名称,如结肠管状腺瘤、直肠原位癌、结肠炎性息肉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腺瘤都会癌变,因此也无需盲目紧张。
什么样的人需要排查大肠息肉?
1、便血或黏液便

便后纸巾上有血,很多人会误以为是痔疮问题而耽误正确诊断。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便血,都应由医生做肛门的检查或者做一个简单的肛镜。

2、腹部持续不适、隐痛

当结直肠癌有糜烂,继发感染,由于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出现腹痛。部分患者以持续腹部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的症状。

3、大便习惯改变

出现便秘或腹泻,或者两者交替出现。多数人有每日排便的习惯,如果近段时间莫名地常常发生便秘、腹泻就应引起注意。大便形状变细也应引起重视。每日排便次数多达几次甚至十几次,出现黏液血便或溏薄的稀便,有些人还伴有排便不净感,按照常规治疗两周以上仍无效,应考虑是否为结直肠癌的症状。

4、原因不明改变

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又或者出现腹部肿块。出现此明显症状时,大肠癌已经是发展到了中晚期了。

早期处理大肠息肉可以避免癌变


容易癌变的息肉就像是定时炸弹,一定要及时清除。大肠息肉的诊断一般是钡剂灌肠造影存和结肠镜检查。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范学顺主任告诉我们,结肠镜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受,一般人是可以耐受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脾胃科魏玮主任则强调,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结肠检查。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非常多。只要早发现,内镜下就可以切除,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往往只是一个微创的手术就可以解决问题。

结肠癌的恶变率没有肺癌那么高,只要早期切除,病人的生存率非常高。但是如果息肉恶化,就需要转到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上也需要承受较多的痛苦,治疗质量欠佳。

需要注意的是,息肉切除后可能会复发,患者需要定期复查。防治大肠息肉复发是全世界的难题,魏玮主任指出,息肉就像雨后蘑菇,如果肠道微生态环境没有发生改变,息肉还会再长。

专家提醒:健康的饮食习惯也能让我们的肠胃更健康!

尽管我们的医生想尽了办法,比如口服中药,灌肠,输液等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但要想真正抑制大肠息肉的生长,唯一的办法是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肠道环境。

我国传统饮食本来是比较健康的,西方的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容易发生结肠息肉。魏玮主任建议老年朋友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主食为主,饮食清淡,多吃蔬菜,荤素搭配,适度运动,才能有利于肠道蠕动,减少息肉的发生。


为您

推荐




图文来源:老年之声俱乐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把大便带血当痔疮!不想当造口人的话,记下这一保肛秘籍.......
肠道要是有“息肉”,身体都有什么症状?很多人都是后知后觉
为什么肠道容易长“息肉”?肠内若有息肉,身体会有什么症状?
肠息肉结肠镜检查不可替代
最易被肠癌盯上的6种习惯 可能你就有!
要想远离结肠癌,这几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