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营收、净利润节节高的蓝光发展,怎么也会出现流动性问题呢?

作为四川知名的本土开发商,蓝光发展的知名度是相当高的,在成都、南充和泸州等地都开发了很多的楼盘,特别是成都,其布局的楼盘很多,知名度极高,其物管水平也还不错,反正我所住的蓝光开发的小区,我和其他很多业主对其服务还是比较满意的。

我们今天不讨论其已有楼盘的问题,主要说说很多报道都指出其流动性也出现了不小的问题,那么就来看看其相关财报中有没有隐藏着这些数据呢?

蓝光在借壳迪康药业上市以后,经营情况一直是很不错的,我们来看看其气泡图:

气泡大小代表的营收规模,这是年年变大的,可谓是竹子开花节节高,从2014年的15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30亿元,几何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8.7%,这是相当不错的表现。

气泡上下位置代表的营收增长率来看,也还算稳定,只有2014年和2020年是个位数的增长,其他年份都在15%-25%之间,符合房地产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气泡左右位置代表的净利润来看,也是节节走高,前4年在10亿左右,2018年在20亿,近两年都在30亿以上的水平。

这样看蓝光的财务情况是不错的嘛,怎么就出现流动性问题了呢?仅看利润表是不行的,得看蓝光发展的资产构成和现金流量的情况。

2021年3月末,蓝光发展资产负债率高达82.35%,2020年相关部门制定的房地产行业的三条红线要求是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70%,蓝光发展可能也是想要降低的,一度从年初的80.62%降低至2020年9月末79.90%,但是年底就反弹82.04%。

三条红线还要求“现金短债比不小于一”,但蓝光发展的该指标却是这样的

“现金短债比不小于一”这个要求非常苛刻,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不太懂企业经营的专家弄出来的。但是,要说一堆专家都不懂企业经营还是过了,那么专家们的想法究竟是什么呢?我猜测估计是专家们看上了各大开发商的“存货”,主要就是大量捂着没销售的房子,让开发商加油变现。一旦这些变现,开发商不就现金多出来了。加油卖房变现,当然就不能坐等库存房产涨价了,所以说开发商们其实是面临选择的,要么是利润,要么就是合规。

那么蓝光发展的“存货”大吗?大,很大,非常大。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蓝光发展的存货紧随利润增长,也是节节高的,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差不多就翻了个倍,而且是在近千亿的高位来翻倍,现在高达1771亿元。

这有什么影响呢?影响非常大,比如2020年蓝光发展的净利润是33亿元,而存货增加了409亿元,假设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蓝光发展就需要融资370亿元来补充存货占用的资金。2021年1季度,蓝光发展的净利润是4.9亿元,而存货又增加了75亿元,仅存货又带来75亿元的现金缺口。长期这样地玩下去,还不导致流动性问题,那才要奇怪了。

如果蓝光发展把其存货处理销售一半,按其28%左右的毛利率计算,其近两年各期的现金短债比情况如下:

这样一看,效果明显不一样了,不仅流动性问题解决了,而且离合规也很近了。这样手握上千亿现金,可以从容安排还贷、或者兑付债券和支付工程款等,还可以适当地考虑新的发展。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把其近两年各期的另外两个重要指标也分析一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这很好算:蓝光发展的情况如下:

1.5左右的流动比率,在传统行业是偏低的,以前对企业的推荐值是2左右比较合适,现在由于互联网公司的存在,把这个比率的推荐值从教材等中抹去了,因为时代确实在变化,但是房地产公司却不是搞互联网的,所以三条红线的时候也没有选择这个指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主要是流动资产里面扣除存货和预付费用之类的,为了简化,我们仅扣除存货,蓝光发展的情况如下:

0.4左右的速动比率也是严重偏低,以前对传统行业的推荐值是1。但对房地产公司的要求却更高,三条红线是要求其现金比率都要超过1,而现金只是速动资产的一部分,指标值肯定会更低,蓝光发展仅为0.2左右。

分析这么多的原因就是,蓝光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存货导致的。1992年美国大选期间,民主党战略家詹姆斯·卡维尔用一句“笨蛋,重要的是经济”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克林顿团队的首要目标。如果套用詹姆斯的话就是“笨蛋,重要的是存货”。

存货不断增加,大概会有两个原因,一是产品滞销,也就是东西不好卖,出不了手,这在制造业非常普遍,房地产嘛不好说;二是由于存货价格看涨,故意控制销售节奏,以获取上涨所带来的超额收益,这在古玩、大宗商品之类的行业,也比较普遍。

那么蓝光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看其2020年年报中的描述吧:

是的,其在总体描述中的说明是“土地储备和项目规模增加”,也就是说我们先前猜测的其有意捂盘不卖的情况,蓝光公司自己是不认的。

那么接着看后面的描述呢:

确实,库存商品一栏是空,也就是说蓝光发展肯定也想靠变现存货来加速资金回款,而且是清空了手中所有的可售房产。当然“已完工开发项目”,可能部分也是可售房产,但其占比也不高,年末仅为194亿元,占比11%;另外占比89%的存货,价值高达1502亿元,都是“在建开发项目”。

所以说,蓝光发展的问题是前些年步子迈得太大了,杠杆用得过于夸张,现在想收一下,难度相当大,因为在建开发项目的收缩就只剩下向同行转让的选择了,当然这种情况下转让价格能否还很高,那就不好说了。

我们还注意到蓝光发展还存在以下情况:

那就是有537亿元的存货,还是为了贷款而提供给债权人做担保的,这一部分存货的变现,涉及到债权人(银行等)的权利,要变现处置是相对麻烦的。

我们最后再看一下蓝光发展的现金流量情况:

是的,从2016年开始,蓝光发展就进入了疯狂融资的状态,2018年融资性的净现金流达到214亿元。除了刚过去的疫情下的2020年,经营性的净现金流为负,就仅有2016年等个别年份经营性的净现金流出现负数,其实其经营活动回款还算不错。其投资性的净现金流出2017-2019年连续接近100亿。在大额的融资和投资现金流面前,经营性的现金流虽然绝对数很大,但已经显得不太重要了。

房地产公司看着光鲜,其实也有难处。那就是不加杠杆跟上整体行业的大发展,可能就会掉队,成为行业龙头们的收购目标。如果猛加杠杆,但遇上政策的逆向调整,就可能导致流动性问题,被迫低价转让项目,甚至还是变成行业龙头们的收购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财务分析方法介绍
初识财务比率指标
片仔癀,公司资产的一半都是现金,超牛!
亦战亦退: 长安汽车价值多少?
营运资本 一个尴尬的概念
如何看公司综合能力指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