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征文大赛 | 美术作品展示《略读汪曾祺》

略读汪曾祺

作者:孙终想

说起汪曾祺,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高邮的咸鸭蛋,汪曾祺的一篇文章让我们自初中起,就记住了高邮,记住了咸鸭蛋。

然而,汪曾祺文字的魅力还不止于此,品读他文章的读者,不难发现,在他的笔下有我们向往的纯朴和优雅,更有生活的一份恬静。上世纪一切事物的发展还不是像现在的社会这样惟势惟利,在空闲余下有自得其乐和含饴弄孙。汪曾祺在文坛的的地位毋庸置疑,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生于上世纪初,一生经历过中国近代万万千千的变化,有抗日战争的凶残,有文化大革命的迫害,也有改革开放的柔情。一生的风风雨雨化成一生的文化造诣。抗战期间,他学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亦师亦友,为后世中国近代文坛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汪曾祺的《山河故人》是对其一生人生历程的回望,从幼儿时随从父辈们一起生活过的日子,到青年时辗转在云南昆明学习的经历,再到追忆恩师沈从文,最后介绍自己的数位挚友。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我想不仅是汪曾祺的一生如此,这是每个人生命里都不可缺少的阶段。当我们在年老的时候,在一天温暖的午后。霎时,脑海子也会浮想翩翩,曾经的青春年少,曾经的理想信念,曾经的跃跃欲试又或是血脉喷张。都会在一刻像潮水般集中浮现在眼前,那一刻,往事的回忆都会化成甜甜的美酒,任凭我们细细的回味、遐想。

书里总会有我们看不见的世界和视野达不到的远方。读起汪曾祺,我进一步了解了西南联大,更加熟悉了民国文人的风骨和气魄。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各种学术思想像雨后春笋般在雨露的滋润中蓬勃生长。短短的八年时间,为什么西南联大会培养出那么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就像某位曾经回忆西南联大学风的外国友人所说,自由。那是一个千帆跃进,百舸争流的时代。各行的学术像无数条气势磅礴的长江大河,在某一个节点汇流在一起,以其各自的力量在共同的交流分享研究上发热发光。显然,本世纪初的“钱学森之问”,已有了答案,但是答案的解题过程在今天看来,还没有统一规范。

读到《边城》我们会想到沈从文;读到《骆驼祥子》我们会想到老舍,读到《呼兰河传》我们会想到萧红。那个时代,每个人的作品就像一张张名片,没有多余的广告宣传依旧可以在世人心中留下深刻的永恒的印记,以至一辈又一辈。在这个信息碎片化,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和思想认为被各种外界事物追赶的气喘吁吁。还来不及流连忘返,就已经忘记。生活速度的迅速加快,使我们忘记了自己有什么,没有什么;做过什么,没做过什么。在今天娱乐生活中,影视剧狂轰乱炸的当下。很少会提及一个演员或者明星我们会立刻想起他们所拥有的代表作品,所曾饰演过的出名角色,然而天价片酬却引来国民一片唏嘘“羡慕”。

我骄傲我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可以和祖国的发展共同成长,可以在若干年以后“阅尽千帆”,仍是少年。经济的发展自然会带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国民的精神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自然也推动了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然而当浓郁的商业化和历史悠久,文明遐迩的自然人文景观努力契合时,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突兀和格格不入。游人所看到的所经历到的所体会的全部,在游玩后的感受体会都不那样自然自在。

在《山河故人》一书中,我认识了汪曾祺儿时的家庭成员和学校教员、故乡的街巷店铺和坊间奇人,还有昔日西南联大那些气质各异的师生学者,以及在战乱年代仍有趣生活的人们。

我们,在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不读汪曾祺,不务正业and游手好吃?|少年读邻
忍不住给每个处于焦虑的人,推荐这位文学史上最可爱的老头
沈从文遇到汪曾祺
他是沈从文得意门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作品却上不了头条。
「反卷先锋」汪曾祺
汪曾祺百年祭:文学就该回到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