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潘书朋:孩子教会我如何做教育

孩子教会我如何做教育

文/潘书朋

在整理《做擦亮星星的人》这本书稿的时候,自己也有些许感动,就在近四年我才学会了如何在反思中成长,这二十多万字的记录不仅仅是这四年教育教学的感悟与收获,更是自己从教二十四年的心路历程。在书稿结尾的那一刻,我猛然悟到:其实真正让我成长起来的是孩子,是孩子教会了我如何去做教育。

回想从教的这二十三年,其中有十六年是在毕业班度过的,尤其是在工作的第二年就开始了“为中考分数而鏖战”的历程。曾几何时,自己也为每年骄人的中考成绩而沾沾自喜,更为多次做的中考经验交流而自豪。可是,渐渐地发现,自己其实是走上了一条教育的歧路。因为中考是一场选拔性考试,最终只有1/3的孩子能够获取升入重点高中的通行证,而大部分孩子是带着无尽的落寞和遗憾离开学校的,伴随着的就是父母的焦虑不安和孩子的失望无助。这些“落榜”孩子才是目前最需要关爱的群体,就是这些孩子才是将来社会的力量所在.因为他们就是未来广大普通的劳动者,恰恰就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才筑起了整个社会的大厦。可是这些孩子在目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体制下,他们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一次次的考试给他们带来的是不停地羞辱、失落甚至是绝望。

就在自己我这些被中考淘汰的孩子的命运担忧时,一个叫李新宇的孩子教会了我如何才是做真正的教育。这是一个当年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也就是很多老师眼里的“差生”,最终他选择了职业学校这条路。在他初中毕业进入职业学校两年之后,再次与他见面,感觉这个孩子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在小学高年级以及整个初中求学阶段,他们有的只是自卑,因为学习成绩已经成为了他们无法愈合的伤口。而今进入职业学校之后,才让他找到了最初的那份自信与尊严,就像他所说:以前我那颗本质的光球被压抑和自卑裹得严严实实,现在我只不过是在进行将这一层层的压抑和自卑慢慢剥开的过程,自然会透露出些许曙光。

看到这个孩子重新找回了自我,真的替这个孩子感到高兴,欣慰之余,心中不免有一丝丝伤痛。的确,多年的毕业班教学让我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我们在成就少部分能够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却将绝大多数孩子的前途和幸福给葬送了。与其说是为了孩子,倒不如说是为了教师自己的荣誉,因为只有考上更多的孩子,你就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就会让自己在职称晋升的路上一路绿灯。于是,正是这种名利的驱动,让很多“优秀”教师不惜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加班加点,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真正是这种高压的态势,的确最终能够取得中考的辉煌战绩。可以遗憾的是,在成就自己的同时,却深深伤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极度摧残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并不是在做真正的教育,只是在为分数而做出的变态行为。

教育是为了发展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可替代的孤本,真正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选拔模式来区分对待,我们目前以选拔而不时培养为目的的教育,注定了悲壮的命运。就像李新宇这个孩子,如果没有后来走上职业学院,从而选择了机电专业(他就是一个酷爱物理,头疼英语的孩子),或许他就会成为应试教育的又一个牺牲品。值得欣慰的是,李新宇同学的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教育。首先要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没有差异,也就没有教育。我们的教育不能只盯着能够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而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只有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他自己,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可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很多学校穷得只剩中考分数了,何其可怜!

让我下定决心要走“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这一课改之路的,其实还是来自孩子一句让人心痛的话语。每年4月份都要进行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并且以一定的分数计入中考。目前毕业班教学的进度和难度,就决定了很多时候是在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平日的实验根本就是少做甚至不做,教师借助多媒体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已经是“经验之谈”了。等到实验技能考试到来之前,就要进行“魔鬼式”地突击训练,考前近两个周的强化训练让孩子们对于实验已经不再是感到兴奋,而是极度讨厌。记得实验技能考试结束之后,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子和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感到心痛不已:老师,我再也不想进实验室了,再也不想做物理实验了,因为这些日子做实验做得都恶心想吐了。

那一刻,我的心冷到了冰点。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其实这种平日不进行实验操作,考前进行突进的方式,还是在进行应试教育,假如中考没有实验技能测试,很多学校肯定不会让孩子操作实验,而是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大量刷题。可即使考前进行了实验操作训练,也是属于强化记忆的范畴,因为考前已经将实验考题的内容告知了孩子,“优秀”的教师会将每一个实验的操作过程拍摄成视频,然后让孩子们强化背诵每一步流程。这样“聪明”的做法根本就是实验的初衷,又是在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及时所有的孩子实验都是满分,又有何意义呢?可遗憾的是,目前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就是孩子实验技能考试的满分率,何其荒谬!

一次次扪心自问之后,我从2013年开始毅然决定进行“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如今四年的物理课改过去了,以“创建家庭实验室”为突破口,让孩子们在“做中学”中感悟到了物理之美,目前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突破:课前家庭小实验——课堂实验探究——课后探索性实验——小制作个性化作业。在实验教学取得阶段性进展之后,我又开始了“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对话与反思”的课题研究,即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又开始引领孩子们撰写物理日记、手绘思维导图、研学旅行实验的探索。

其实,一线教师进行写作有时就是为了好好的安顿自己。从2013年进行物理课改以来,我在“且行且思”的课改路上,独自前行着,反思写作着……

感恩我的孩子们,是你们教会了我如何在教育困境中自我救赎,用心去做真教育!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精中的人精,跟人搞好关系,是有方法的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精选36篇)
摄影:南京奥体中心的荷塘(2)
16条社会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从新手到高手,只需这17个公式,秒变沟通大神! ​​​
每天了解一个繁华城市—新疆·吐鲁番,新疆旅游名城和农业重镇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