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教育 | 成年人都在晒童心,可孩子却没了童心

前言

“六一”儿童节,在社交网络上,有许多的”大孩子“在晒童心,这原本无可厚非。

但是令人难过的是,成人希望自己能保持一颗童心,很多时候却让孩子失去了童心。

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

提到自然教育,总是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自然教育”思想的提出者,让-雅克·卢梭,作为启蒙思想家,卢梭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明确指出,在所有人类一切事业中,教育是最重要的事业。

不过他并非赞同一切教育对人的影响,而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强调自然的教育

他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这是一个很“普世”的观念,大部分人都会同意“孩子应该是孩子的模样”。

可现在的问题是,“孩子的模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兴趣班”“课外辅导班”“作业”“升学”……这些关键词常常伴随着“孩子教育”这个词一起出现,而且,在应试教育以及一些不太正确的社会观念影响下,这些原本是中性词性的词语,承载了太多的压力,逐渐开始变得有些贬义。

在这里,我们无意褒贬应试教育,毕竟在整体教育现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褒贬仅能起到情绪宣泄的作用,我们想讨论的是,在应试教育的闲暇之余,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全是生活中的碎碎点点,延续了老先生一贯的轻松恬淡,没有正经话大道理,却活脱脱地让人窥见了儿童教育、亲子关系的真意。

汪先生父亲的能耐真是少有——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养蟋蟀,养金铃子,养兰花……

但就是这么一个能耐人,却是个很随和的“孩子头”,带孩子们用胡琴弦放风筝,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做各种小玩意。还做各种灯给孩子们玩,什么荷花灯什么西瓜灯。让孩子们成为四邻艳羡的对象。

対孩子的学业关心,但不强求。孩子作文写好了,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孩子数学不好,也不责怪,愿意学就行。

虽然他画画,但他从不刻意指点孩子。他画画时,孩子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他自己乱翻画谱,瞎抹。

孩子练书法,也只提提建议。孩子嗓子好、爱唱戏,他就拉胡琴,孩子唱,还到学校去给孩子们伴奏。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

汪先生父亲或许不一定听过,卢梭的那句“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但他肯定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童年缺失

每年到“六一”,朋友圈总会被各种自称“宝宝”的“过节”言论刷屏,其实每个成年人都明白自己是在“装嫩”,依然坚持称自己要过六一儿童节,这不过因为许多成人都希望自己有颗童心。

成人希望自己能保持一颗童心,但是很多时候却让孩子失去了童心。

曾经接触过一个小孩子,三岁,基本算是“出口成章”,看到春天的桃花骨朵,张嘴就说“含苞欲放!”

刚听到时,感觉无比惊叹,甚至有几分钦佩,毕竟孩子才三岁;细想过后又觉得哪里不对,用“含苞欲放”形容花骨朵是在正确不过的用法,可是这样真的好吗?这是孩子自己的话吗?这是那个阶段的孩子所要达到的抽象概括化的思维水平吗?“桃花的腮帮子鼓鼓的,要撑了!”“桃花都憋不住了,要笑了!”这些话语才更是孩子的话吧?

童年缺失可能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答案标准化,我们的许多教育,无论是学校、家庭或是社会很多时候都会伴随一个标准化的答案,而这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童年缺失。

二是社会或者父母给孩子设定了太多不符合他身心发展规律的规矩,这些规矩强行让孩子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问题。

近年来,有一个标签化的称呼常常出现“熊孩子”,尤其是在网络和自媒体中,“熊孩子”这个词甚至被妖魔化了。

虽然的确也有孩子会做出一些十分出格、难以原谅的事情,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却是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我们要求他们在电影院、在书店、在超市等等很多地方保持安静,要求他们不要随处吵闹,不要随处玩耍……甚至经常会在社交网络上吐槽孩子,很多时候却忘记了他们只是孩子。

这并非为孩子的“熊”找借口,研究表明,2岁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约为7分钟,6岁的孩子平均也不过17分钟,即使青少年平均时间也不过40-50分钟左右,所以当他们被安排看不好玩的电影或戏剧的时候,无法保持安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孩子的本性就是爱玩,城市无法让孩子的精力得到合理释放,他们才会在不恰当的地方做出不恰当的举动。

诚然,无论是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遇到的孩子,我们都会希望孩子能够遵守一些基本的规矩和礼仪,但那应该是属于孩子的标准,而不是成人的标准。

自然缺失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城市无法让孩子的精力得到合理释放。

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儿童友好型城市”,这个概念”最早源于1996年6月5日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二届人类居住会议,指的是“一个明智政府在城市所有方面全面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的结果,不论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或者社区,在公共事务中都应该给予儿童政治优先权,将儿童纳入决策体系中”。

伴随这个概念的一个很不乐观的数据是,目前全球有400多个儿童友好型城市,而这400多个儿童友好型城市,没有一个在中国!

城市无法让孩子的精力得到合理释放,看上去唯一的办法是让孩子回归自然,不过这一点同样不乐观。

2005年,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Richard Louv)在其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自然缺失症”并非是一种病,而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理查德·勒夫提出这个概念时,最主要是针对美国的西方社会,而在中国,这种“自然缺失”则更加严重。

在前几期的”自然教育“栏目中,曾有一个案例,三岁的孩子在小区见到一只美丽的蜻蜓之后,让妈妈为她买一只蜻蜓,这是最好例子。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成长于水泥都市,脚不沾泥土,鼻不闻花香,耳不听鸟叫虫鸣,似乎失去了从自然中获取知识、智慧,向大自然吸取养分的机会。

对此,另一名从事自然教育的老师,更直接的道出了不乐观的现状:

我带儿童自然教育活动,我发现有两种普遍情况,一种是很多人对自然厌恶、害怕,许多的儿童和父母,害怕坐在草地上,厌恶触摸树木,看到虫子甚至青蛙就尖叫不敢靠近,总喜欢在房间里活动。这确实让人疑惑,我们——从自然荒野中走出来的人类,居然开始害怕起自然来了。这绝不是本能反应。

还有一种情况,传统教育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知道型”儿童,他们常看《动物世界》,也熟知法布尔的《昆虫记》,比如说非洲的动物,总是侃侃而谈,让我和大人们惊讶不已,但是对于本地的动物却一点儿不了解,也不懂得通过自己的 观察去认识和了解家门口的自然,获取第一手更丰富有趣的经验。

——sissiyuen

把“童心”还给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找回丢失的童心。去领略花草树木的风姿;去观赏虫儿们的舞会;去听知了唱歌;去听蟋蟀弹琴;去观察大自然中的每个奇妙景象,好奇地探索其中的奥秘;去享受童年的乐趣……

文章来源:人与自然俱乐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soJMoFVNjHez4L1zdnAIw

本文版权属于有机会(www.yogeev.com)或者相关权利人享有或者共有,未经本公司或作品权利人许可,不得任意转载。转载请以完整链接形式标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有机会

本网转载文章旨在传播有益信息,如果本文及其素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和/或其它相关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可缺失的儿童视角
“儿童立场”的10个真相
正德双创 | 任何教育都应捍卫“童心”
刘晓东:从事游戏的儿童是“伟大的儿童”
怀揣一颗童心,与孩子进行零距离的交流
儿童性教育,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