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层实施让劳动教育丰富多彩

  周守勤

  劳动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如何激发学生去思考、如何对待劳动教育、如何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这涉及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责任教育等,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人生功课。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很多学校都会在假期安排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补充和完善校内教育,但很多时候没有合理规划和科学论证,缺乏体系和系统性,效果不尽如人意。为让劳动教育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在劳动教育之前学校应做好科学规划、分层开展,而不能简单一刀切。

  开展劳动教育,学校首先应结合当前时代要求、社会热点、学校安排等确定主题,科学规划制定假期各年级劳动教育方案,根据年级、学段不同和学生生理发育、心理状况、社会要求差异分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其次做好活动过程管理,让每一个学生有事干、喜欢干、能干好,并对活动过程进行细致安排和对活动要求进行充分说明。以广丰贞白中学假期劳动教育为例,初高中各年级分层劳动教育从家庭、社区、社会到国家,从体验、帮助、融入、研究到调查,从小我到大我,层层深入,逐步推进,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育人效果。

  双休日和寒暑假,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孩子进工厂、下田地,学习工人农民伯伯勤劳、俭朴、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这些品质是课堂中、书本上、网络上学不到的,但自身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对孩子,父母该放手时须放手,因为你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放手培养他的吃苦耐劳精神也是一种深沉的爱,为的就是让孩子有独立面对世事人情的机会,能够在风雨砥砺中成长。

  当今学校虽不提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半工半读”教育,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劳动(劳技)教育。劳动(劳技)教育能以劳积善,以劳促智,以劳健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更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教育应该成为素质教育核心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实践性,真正抓好劳动教育,就要让劳动教育从理论回归到实践。从国家宏观角度看,应该将劳动教育纳入法定国家课程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提高“尊重劳动、歌颂劳动、劳动光荣”教学内容在语文、思想品德等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并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推进,为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保障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保质保量完成。学校要恢复和加强劳动课,建设劳动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从“笼子”里放出来,课堂不能囿于教材和教室,社区、工厂、农村、运动场、博物馆、养殖场、动植物园等都应成为课堂。把课堂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则不仅能使课堂丰富博大,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愿学、会学、学活、学好,效益倍增,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良好素质自然形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 5 2”模式打造“劳动教育”三个课堂
学生家长与家庭教育
我的图书馆
劳动,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颠覆学校和学习的概念——赴芬兰学习的感受
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主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