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问题

黄龙县中心小学课题组  黄媛媛

   在我国,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各地编写出版了多种不同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但编写水平参差不齐,选用体制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材出版品种繁多,但缺乏特色教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出版了100多种不同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从总体情况来看,由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呈现多样性、多层次、综合性等特点,没有一整套成熟的编写经验可供借鉴,目前出现了大量低水平重复的教材,甚至不合格的教材,许多学校感到“信息技术教材版本多、品种多,但编排形式大同小异,很难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教材”。

   信息技术教材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由国家、各省教育机构组织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权威性,但由于要考虑到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状况与设备配置,往往针对性不够强,很难完全适应各校的具体要求。二是各地、各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的校本教材。这样的教材基本能适应当地教与学的实际需求,但是很难保证编写质量以及总体培养目标的落实,而且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难以控制和规范,不利于该课程的整体发展。

   二、教材修订周期过长,推广使用不够及时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在该领域不断涌现新技术、新观点、新理论,这使得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现有的教学内容、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说信息技术课程是各学科中内容最新、发展最快的一门课程。这无形中对信息技术教材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及时修订更新,基本上必须每年小修订,三年大更新。也就是说,一套信息技术教材的生命周期往往是两三年。然而,很多教材编写完成后,无师资培训、配套资源服务等,导致一些过时陈旧的内容仍然出现在教材中,不能适应学校的教学需要,给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造成极大的困难。

   三、教材编排的模块化,导致教学内容很难体现螺旋上升

   教材内容编排的模块化,是目前很多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教材根据软件功能或完全依据《指导纲要》中的内容模块,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图形图像、多媒体、互联网等模块。教师教学时再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学期或者学年为阶段,进行各模块的教学。这种模块化的教材设计模式,低年级学生不易理解模块中较难的内容,往往出现学生学习困难。实际上,可以把各模块的内容按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特点、认知能力拆分开,按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同时各模块之间的知识与技能要相互渗透,整体协调。

   四、教材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些教材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削弱甚至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材文字越编越简单,插图越搞越多,教材趋向低龄化,如同科普读物、通俗读物,完全忽视了教材是教与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忽视了教材的科学性,把教材搞成了单纯的学习材料。如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的交流。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提倡儿童中心论,一切迁就迎合学生兴趣,更不意味着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课前的组织准备工作都大大增加,每一个教学环节要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重要、任务更艰巨。

   五、教材过分强调“任务”或“活动”,忽略知识的系统性

以“任务”或“活动”为线索展开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为此,很多教材采用了“任务驱动”或“主题活动”的方式安排教材内容。然而,一些教材从目录、标题上看,根本分辨不出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找不到学科的知识体系,有关的知识与技能被淹没在任务或活动中了,学生难以提炼知识点,更难以形成知识基础。使用这样的教材教学时,较为典型的现象之一是学生“一学就会,过后就忘”,存在学生参照教材操作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一旦丢开课本或换一个任务就无所适从,表现为“为任务而任务”。典型现象之二是学生记住了活动步骤与过程,却不能掌握活动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方法,表现为“为活动而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流于形式。究其根源,这是对“任务驱动”与“主题活动”本意的不正确理解与应用造成的,过分夸大了“任务驱动”与“主题活动”的作用,忽略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六、教材过分强调基础或创新,不能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教材过分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和稳定性,没有及时地把最新的概念、原理、技术与方法引入到教材中来,使教材内容显得陈旧滞后,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到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作用,处理好基础与创新的关系是设计与开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强调教材基础性的同时,还要关注和选择能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新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有机会接触和体验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文化意义,增强他们对当代先进信息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总之,在处理新旧知识的比例问题时,不要盲目追新求异,但也不能因循守旧,要根据需要逐步地把先进的东西充实到教材中来。

   七、注重纸质教科书,忽视教材的立体化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完整的信息技术教材体系应该是立体化的,多数教材配套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一些教材即使有配套光盘,因为没有与教科书整体同步设计,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建议
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初探 参考论文
为创作而教: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教学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精选12篇)
Excel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