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国镔谈股权结构误区2:平均分散股权的弊端

所谓平均分散股权,即股权分散,没有明显大股东的情况。
  最典型的就是,三个以上,不论多少股东,大家平均分配。或者不平均,但是没有明显大股东。
  平均分散股权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股东搭便车,没有人真正为公司负责。
  二是决策成本高。大家都是主人,又没有在话语权上能说了算的人,遇事吵吵嚷嚷,议而不决。
  三是容易导致内部人贪腐。

管理人员需要有人监督,在平均分散股权模式下,对每个股东来说,监督带来的收益不大,而监督需要成本,精力,时间,得罪人,等等。因此谁也不愿意监督,于是导致内部人贪腐。

过去的大集体——生产队,人民公社,就是“平均分散股权”的极致。事实已经证明,那是没有效率的。
  创业公司股权平均分散,基本上九死一生。

平均分散股权,还会带来一个特别逗的问题,当股权除不尽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人多那么一点点,而多那么一点点,会导致话语权大大的不同。
  例如3个股东,本来打算平均分配,但是除不尽,于是一个占33.34%,另外两个占33.33%。那个多一点点的股东,跟另外任意一个股东达成一致,即可超过三分之二,能够做出重大决策,而另外两个股东就没这“待遇”。

他们的出资相差无几,思想上也没有这个准备,当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另外两个股东觉得很冤,从而引发股东矛盾。
  再如6个股东,也是除不尽,于是其中一个股东占16.7%,另外5个各占16.66%,或者有4个占16.67%,2个占16.66%,不论那种情况,股东之间的小小差异,都会导致话语权大大的不同,引发股东矛盾。

文章来源《股权之道》作者刘国镔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刘国镔网站自媒体

 刘国镔 实战派股权激励专家、执业律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很多公司创始人在上市时反而会被踢出局?
【八方论坛】从“宝万之争”看公司治理核心
律师分享“新三板股权激励模式之比较”
家族企业,是股权分散好,还是股权集中一起好呢?
股东出资比例、持股比例、表决权比例之间关系
股权设计的逻辑和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