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玉器 (下)

清白玉瑞兽

3.4、宽1.7、高4.2厘米。白玉,玉质洁白滋润。圆雕作站立状,双眼外凸,胡须下垂,尾弯曲过腹至前胸。饰灵芝形双翼,立于背部。体态饱满,抛光细到。

 

清白玉麒麟送子

3.5、宽1.5、高3.8厘米。白玉,玉质莹润洁白。圆雕。四腿作蹬状,背上骑一孩童身披如意飘带,面带微笑与回首麒麟相对而视。寓意“麒麟送子”

 

清翠蜻蜓梅花珮

2.8、宽2、厚0.5厘米。翠色大部分为艳绿,局部浅绿,色泽纯,呈扁圆形,正面外凸,上琢有梅花、蝙蝠。背面内凹,浅浮雕蜻蜓及灵芝。构图精巧,琢工精湛。

 

清白玉铭文坠

4.5、宽3.7、厚1.7厘米。白玉,质地滋润,带桂花玉皮。上窄下宽,呈钟形,以子料天然造型琢成。在正面较平处雕有“体润而心坚”铭文。

 

清白玉四喜珮

3.7、厚1.5、高3.7厘米。白玉,玉质温润。呈长方形,中部饰方孔。外周琢一男童手持荷花,另一女童手持桃花,均面带微笑,身穿米字纹无袖短褂。因设计巧妙,从四个方位看都有一笑容可掬的童子,寓意为“四喜”。

 

清白玉透雕葡萄獾珮

茶馆能、宽4.4、厚1.7厘米。白玉,质地润泽,局部带玉皮。上部立体雕一獾,其下饰葡萄、叶蔓及小獾。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母子獾偷食葡萄情景。

 

清白玉透雕菱角珮

4.3、宽1.5、厚1.3厘米。白玉,玉质莹润无暇。整体由五只菱角构成,每只菱角布局不同部位, 采用镂空立体雕法,精工细琢,构思奇妙。

 

清白玉葫芦坠

3.5、宽2、厚1.1厘米。白玉,玉质温润,有细腻光泽。坠为两只圆雕束腰葫芦,上饰藤蔓和叶片。琢工精细,小巧玲珑,雅致可爱。

 

清白玉草虫坠

5.4、宽2.7、厚1.4厘米。白玉,玉质润泽,抛光细致。正面隆起,双层镂琢数株灵芝,最上层圆雕天牛一只,栖息于灵芝上。生动逼真,琢工精细。

 

清白玉透雕葫芦蝙蝠珮

4.8、宽2.5、厚1.5厘米。白玉,玉质滋润洁净、细腻。立体琢扁圆形束葫芦,顶部接藤,枝叶蔓延处饰小葫芦两只,另一面琢蝙蝠一只。寓意为“子孙万代”、“多子多福”。

 

清白玉透雕巧色灵芝珮

5.8、宽3.5、厚0.7厘米。羊脂滋润有凝脂感,光泽柔和。双面镂空琢灵芝,并利用子玉皮琢一蝙蝠展翅其上。巧色巧作,寓意“福寿双全”。

 

清白玉蕉叶蜻蜓蝉珮

7.4、宽2.5、厚1.2厘米。白玉,玉质温润,有土沁。呈扁长蕉叶形,正面琢出茎脉及浅浮雕蜻蜓、蝉各一只,栩栩如生栖于蕉叶上。叶背面饰“腹有诗书气自萃”铭文。

 

清青玉透雕灵芝三兽珮

7.4、宽4.7、厚1.8厘米。青玉,玉质滋润细腻,浅青色中部分为浅酱色。镂空立体雕三瑞兽,其间饰有灵芝仙草缠绕相随,琢工精细。

 

清白玉透雕双螭珮

6、宽4、后1厘米。白玉,质地温润细腻,留少许桂花玉皮。呈扁圆形,一面琢镂空母子螭,两首相对盘子旋于璧缘。另一面饰小玉璧,上阴刻祥云纹。线条优美流畅,琢工精细。

 

清白玉子母螭珮

直径5、厚0.7厘米。白玉,玉质滋润,光泽细腻,并有凝脂感。呈扁圆形,琢母螭一,螭身饰涡纹,边缘另饰一子螭,琢工精炼。

 

清白玉双龙戏珠牌

6.2、宽5.9、厚1厘米。白玉,玉质滋润细腻,光泽闪耀。扁体牌形,以身尾相绕,头首相对戏珠的两条螭龙组成。采用镂空双面雕法,工艺精湛。

 

清翠镂雕花鸟牌

4.1、宽3.1、厚0.5厘米。翠绿深浅相同,颜色纯正。扁平体,深绿处浅浮雕荷叶与鸟,淡绿处为荷花水草,通体镂空。两面纹饰相同。构思巧,琢工细。

 

清白玉透雕福庆双余牌

7.6、宽7.3、厚0.5厘米。白玉,玉质莹润,通体无暇。牌呈长方形,整体镂空,上部琢一倒蝠,中部有一磬,下双鱼,其间饰花草,寓意为“福庆双余”。两面纹饰一致,图案布局规整,琢工精细。

 

清白玉透雕人物牌

茶馆内6、宽4.1、厚0.5厘米。白玉,玉质莹润,光泽好。扁平长方形,通体镂空,双面浅浮雕老妇骑于鹿背,手持牡丹,右面上下角有蝙蝠及灵芝,左小角饰葫芦,寓意“福禄寿”。

 

清白玉富贵长春牡丹花牌

6.8、宽5.3、厚0.8厘米。白玉,玉质滋润。正面阳纹边开光内去地琢牡丹花,四边出戟并饰祥云扁蝠。背面开光内琢去地篆书阳文“富贵长春”。1975年虞山林场出土。

 

清白玉蝉牌

4.5、宽3.4、厚1厘米。白玉,玉质温润细腻,洁白无暇,并有凝脂感。整体呈蝉形,圆眼外突,嘴部有一象鼻穿,背部双翼饰祥云纹,周边为回纹,腹部及腿等细部特征均琢出,形象逼真。成为既生动又被美化的玉蝉,琢工精湛,美妙绝伦。1972年虞山林场出土。

 

清白玉山水牌

5.4、宽4.4、厚0.5厘米。白玉,玉质温润洁白。扁平弧首形,两面上部均浅浮雕夔龙一对,中间钻系孔。正面阳纹边框内去地浅浮雕山水、松石、凉亭。背面框内琢阳文篆书“山水清音”。构图优美,琢工精湛。

 

清白玉钟形牌

6.1、宽4.5、厚0.8厘米。白玉,玉质温润细腻。外形如钟,周边饰镂空祥云。正面去地浅浮雕如意结系磬,背面琢阳文篆书“如心如意”。上下中部亦做出如意形系孔。1965年城郊三八村出土。

 

清白玉山水诗文牌

5、宽2.6、厚0.8厘米。白玉,玉质莹润细腻。扁平长方形,楞角分明。上部浅浮雕夔龙一对,中间有系孔。正面去地碾磨为沙底,浅浮雕山水画。背面地亦碾磨,琢阳文行书“淡月初明夜,小舟到村家”五言诗二句。此牌小巧玲珑,琢工精良。

 

清白玉浮雕人物竹石牌

6.2、宽3.8、厚1厘米。白玉,玉质温润洁净。呈亚字形,两面上部均浅浮雕如意云纹,正面浮雕一女子手捧有如意花瓶,寓意“平安如意”。背面右半部琢竹石图案。上下中部均钻有佩系小孔。

 

清白玉苏轼牧羊牌

5.1、宽3.5、厚0.6厘米。白玉,玉质滋润、纯净。扁平长方形,边缘及四角圆钝,正反两面上端均去地琢一对夔龙纹,中有穿系圆孔。正面阳纹开框内,浅浮雕“苏轼牧羊”图案,背面开框内则去地满琢“出,言武在某潭,于是草于远武,还,李陵置酒,与武诀”行草铭文。题材新颖脱俗,琢工精细工整。1967年城郊出土。

 

清白玉小如意

7.6、宽1.6、厚1厘米。白玉,玉质润泽洁净,通体无暇。如意首琢有勾云纹及去地阳文“福”,柄为长条形,上竖琢阳文“如意即至”。柄尾部稍宽并收尖琢一象鼻穿。线条流畅优美,琢工简洁精练。

 

清青玉谷纹玦

直径21、孔径6.7、厚1.4厘米。青玉,做出灰褐色条状沁斑。仿古玉器。扁平圆形,开口较宽,二面各琢卧蚕纹15组,阳刻边栏线。

 

清白玉螭龙系璧

直径5.5、厚1.3厘米。白玉,玉质滋润细腻。呈扁圆形,一面浮雕螭龙,盘旋穿行于祥云间。另一面网格纹中琢乳丁纹,璧孔和外圈均饰有一圈阴刻线。

 

清白玉双螭纹饰

直径3.2、厚0.8厘米。白玉,玉质莹润,细腻光泽。一对,呈扁圆形。一面浮雕双螭,作回首蜿蜒匍匐状。另一面光素无纹,抛光细致。边缘处均琢有两组对称象鼻穿。1975年虞山林场出土。

 

清扳指

左:气概内白玉扳指。直径3.6、高2.8厘米。白玉,玉质温润细腻,纯净无暇。形状较高且厚,有朴实稳重感,通体光素无纹。中:气概内黄玉松鹤纹扳指。直径3、高2.6厘米。黄玉,玉质温润细腻,颜色纯正。外表浅浮雕山石,云气、松树、仙鹤。琢工精良。右:清玻璃翠扳指。直径2.8、高2.4厘米。通体翠绿,色泽浓艳。表面光素无纹,体现出上佳好翠以质地和颜色取胜的特点。此件器物因硬度高而充溢光彩夺目的玻璃光泽,有令人爱不释手之感。1975年虞山林场出土。

 

清白玉翎管

7.4、直径1.8厘米。白玉,玉质温润,一面留有子皮。呈半圆柱体形状,柱中心钻有圆孔。上端琢出扁榫并置一系挂小圆穿孔。通体光素无纹。

 

清白玉翎管

7.4、直径1.7厘米。白玉,玉质温润细腻,通体洁白无暇。呈圆柱形,柱中心钻有圆孔。在上部琢出扁榫并钻一系挂小圆穿孔。器表光素无纹。1975年虞山林场出土。

 

清白玉蜻蜓形发簪

15.2、宽2.6厘米。白玉,玉质温润细腻,有灰白色受沁蚀斑。扁长身,下端收尖,光素无纹。簪首稍弯作蜻蜓头形,其上琢有眼、嘴等,形象可爱,构图精巧。1990年南门国棉厂出土。

 

清白玉如意形发簪

15.3、宽3.3厘米。白玉,玉质温润,有深灰色瑕斑。扁长身,下端收尖,光素无纹。簪首稍弯,作如意形,用隐起技法和阴刻线相结合琢出葵花纹和卷云纹。

 

清白玉双龙抢珠纹镯

长径7.4、宽径6.5、厚0.9厘米。白玉,玉质温润细腻。镯作椭圆形,琢成二龙戏珠纹,龙双首连体,眼高凸,叶形耳,长角,张口露齿衔珠。

 

清白玉双龙纹带扣

通长7.1、宽3.8、厚0.8厘米。白玉,玉质莹润细腻。由两部分组成。一为环形,缺口处琢有双龙首,中心连扣部分处成圆珠状,象征“双龙戏珠”。一为长方形,正面琢兽面纹,背面光素。中间空心,用于穿带。

 

清白玉龙首双结带扣

通长12、宽5.2、厚2.4厘米。白玉,温润晶莹,纯净无瑕。带扣由钩和环两部分组成,钩作龙首形,环一端有长方孔。钩和环表各琢一如意双结,底部均有圆形方孔钮。琢工甚精。

 

清白玉子母龙带钩

13.3、宽2.4厘米。白玉。钩作龙首形,管钻圆眼微凸,双眉隆起上卷,阔鼻,张嘴露两獠牙。钩身为长条形,其上镂琢一螭龙,口衔瑞草,毛发飘扬,螭四肢健壮饰有涡纹,小腿和长尾均饰直阴刻线,身姿矫健。底部饰圆柱形钮。

 

 

清白玉羊首带钩

7.6、宽1.4厘米。白玉,玉质温润有细腻光泽。钩作羊首,嘴紧抿,眼珠与眼框为下挖隐起形成,额头平阔,两角后伸至颈部。钩身贡起、光素无纹。底部有圆柱形钮。

 

痕都斯坦白玉花卉纹瓶清
宽5.1厘米 高9厘米 重101克
灰白玉。痕都斯坦玉有较为明显的特征。从玉质上看,多青白色杂有细小的黑点。以生活实用器(盘碗类)或装饰器(瓶罐类)为主。纹饰喜用单体的花朵或叶瓣拼组成几何图案,并在其中打凹形成高低起伏的浮雕效果,与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寺墙体装饰图案有相似之处。琢玉的磨制与抛光工艺非常成熟,作品能给人以晶莹剔透的美感。
 
痕都斯坦白玉花卉纹碗清
口径10.9厘米足径3.8厘米 高4.6厘米 重72克
灰白玉。痕都斯坦,印度莫卧尔王朝统治下的一个藩国,位置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东部一带。由于其处在昆仑山西部支脉,盛产玉石,所以玉雕业发达,工艺精湛并极富特色。主要特点是花纹精细,胎薄如纸。此件玉碗为痕都斯坦玉器。这种玉器传入中国后,受到乾隆皇帝的欣赏赞美,并令宫廷造辦处仿制这种风格的玉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觥万载——佩饰专题| 北京东正2016秋拍
江苏徐州楚王墓群之狮子山楚王墓玉器(西汉玉器之八)
04月29日(周六)宝珍微拍1704期——月底大拍 玉石专场
美到極致的中國玉雕作品(下)[31P]
[翡玉]发点大师们拍卖的玉石雕刻作品
中国玉雕大师的作品 美到极致_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