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流派知识 (大学笔记)
书法流派知识(大学笔记)
1、论述喻物派
喻物派就是用自然物象的美比拟书法美。用自然物象的描摹书法形态,说书体、评书家、品字体。因为在古人看来,自然美是不需要证明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从象形中来得。并不是自然物象的外形,而是自然物象提供给人的内层的美感。与象形原则不同但又是紧密联系的。而是从自然物象启发书法创作,产生创作灵感。如“锥画沙”(是湿沙)。物漏痕用自然美比喻书法的美。。
许慎说“书者,如也。”如:象,象形。这是喻物派源头。
喻物一是形容书法形态。苏轼说:“书必具神气骨肉血。”卫夫人则用骨肉筋来比喻。书法形态
二是形容书体。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若火,若云若雾,若日若月。”
三是用自然万物的美比喻点画。如:点如高峰坠石,横象一泻千里,竖为万年枯藤。所以永字八法就把点叫“侧”
四是形容字体结构,王羲之《笔势论》《节制章第十》中: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如是则是头轻尾重,不相胜任。)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音寨。病)缠身;(不舒展也。)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诸处伤慢)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腰肢无力。)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言其阔也。)此乃大忌,可不慎欤!
唐朝书家韦续著的《五十六种书》就说许多书体就是从自然物象挪入书法而成。
五是以喻物来品评书家。唐代人评卫夫人字“象插花舞女,第昂美容”。“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喻物派用物象来比喻,如什麽,若什麽,但不能准确定义,比喻不准确物象就更讲不清楚。如梁武帝说王献之字“龙跳天门虎卧凤穴”,对此米芾就极为烦感。卫夫人形容“戈勾”有力是“百钧弩发”。而欧阳询就说是“似长空之初月”,而欧阳询形容横竖勾却是与卫夫人形容“戈勾”相近“似万钧弩发。”
书法家不一定只属于一派。孙过庭的书论就体现各派都取。一个人的思想往往各派均兼。
观点非常肯定和凝固极端的往往是不周全的。“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总相宜“。持论不要偏颇。
2、论述缘情派:
缘情派认为书法可以表达情感,并借助情感创作高质量的作品。精神活动的内容都属于情感。
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梁武帝萧衍“传志意于君子,报款曲於人间”。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张怀瓘说“不由灵台必伐神气” “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孙过庭认为“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艺术是情感的冲而动产生的。韩愈说“不平则鸣”。人在创作时必然有某种冲动,感悟、感叹。
书法有否表达情感的功能,能表达什麽样的情感,古今理论界一直都在探讨。汉碑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其艺术性是附着在实用价值上的。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笔意赞》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为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不同的情感导致不同的生理变化反映而通过手在字迹上有所表现。书法时情感必然传达到手上。所以一定是线条与情感有关。比如圆是表达稳定的,但太稳定又变成呆板,所以书法要杜绝特别圆的圈,因为它不利于表达情感。
应当说,离开文字内容,书法是不能表达情感的。书法没有表达不同情感的符号和介质。艺术活动是通过艺术媒介表达情感的。书法的情感表达媒介是点画、结构、章法等等。有人说离开文字内容一样可以看出颜真卿写《祭侄稿》时的悲愤、写《争坐位帖》时的义愤,写《祭伯父文稿》时的欣慰,这是胡说。
艺术大师认为最高的的情感境界是天意,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2)临圆寂之前写了四个字“悲欣交集”
认为书法和情感无关,说书法之所以可以表达情感是因为读了“字”,字已经给了人先验的结论的说法也不对。
艺术中的情感是审美的情感,是形式的情感,是幻觉情感,是没有功利色彩的。情趣、意趣属于情感。宋朝许多书家就信奉缘情。“宋尚意”是唯恐被唐法所束缚。针对智永刻苦写字,30年不下楼。写千字文800本,苏轼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如通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米芾与学生薛绍彭讨论错别字时,写了一首诗“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杨雄。自古字写人,用字或不通。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放笔一戏空。”(注:杨雄,汉代文字学家)意思是讲书法的第一要事是形式美。苏轼说:”天真烂漫是我师“。
创作好的书法作品时最好的心理状态是癫狂,因为在癫狂状态下能摆脱理性的控制,让潜意识里被压抑的东西表现出来。一些古代大家如怀素、张旭、米芾、徐渭、杨凝式都癫狂,也是典型的缘情派。高水平的创作的心态是“心斋”,是毫无功利意识的,是摆脱了意识控制的。
书法要根据自己的意趣感觉写字,所以王羲之写字没有重样的。艺术作品的局部是在整体之中才有价值。
宋代反对缘情、上意的大有人在,大学问家欧阳修“学书为乐”,朱熹、张载反对上意,反对写最能抒情达意的草书.
书法通过线条与情感相关,但是模糊的,不确切的。
2、论述造型派:
造型派是在理性的创作中遵循运用造型的秩序和法则。认为书法美是秩序的美。典型现象是“唐人尚法”追求法度,的特点
纯造型原则是抽象的美,排斥文字本身的涵义。纯造型派是具体的笔画部件怎麽写的造型原则。欧阳询三十六法、李淳八十二法,黄自元九十二法。智果:“潜虚半腹,长书左足、“还有:”左小者齐上
唐张怀瓘:“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
沈括《梦溪笔谈》:“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兰亭诗卷中王羲之的诗有这样两句:“万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造型派具体分为:
1、理性派,创作过程受理性控制,用理性控制书法过程,是有底稿的。其主要特点(1)认为美与数字有关:把美看成数字关系。代表人启功发明黄金分割,认为字的重心一定是落在上下左右0。618形成的方形的某一个顶点上。(2)强调要有平静的创作心态。《笔论》“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造,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静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虞世南“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气凝神,心定气和,则契于妙”是所谓“意在笔前”(3)强调作品要具有均衡的美,秩序的美。如智果说 “峻拔一角:字方者抬右角,‘国’‘ 用’‘ 周’字是。”
2、感性派。书写过程中随时调整即将发生的书写行为。以肌体的舒快而调整。不是有所准备的,是水到渠成的,是没有底稿的。
黄庭坚:讲“心不知手,手不知心。”
在理性派古人‘心’的概念是意识,‘心’是思考的发出指令的,手是执行的器官。书之好丑。王羲之讲:“意在笔前。”虞世南讲:“心为君,手为辅。”
得失观念是对人影响最大的因素。苏轼:“不欲人言佳,方可人言佳。不欲佳时方佳。”(意思)受限制就写不好。道家所讲的:“心斋坐忘“就是说心境极度空灵的状态,即最佳状态。?
学技法时唯恐掌握不了技法,学会了,就有了烦恼,忘不掉。忘掉才能创作而不是复制。所有的模仿都是不深刻的。规范是第二意的。没有规范才是第一意,高手是没有招数的,无招胜有招。法度是与理性相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书法《归去来兮辞》,美哉!
若没有900年前那场大雨,我们也看不到如此惊世书法!
《承晋斋积闻录》梁巘(含书籍10篇)
史忠平▎中国古代书论中的“自然”变迁
西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师风采·史忠平
刘墉【苏轼秋阳赋】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