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的一首婉约词
爱雅阁书馆欢迎您
毛泽东的一首婉约词
毛泽东的诗词,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豪迈洒脱;是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磅礴大气、豪气冲天;是 “安得倚天抽宝剑”的运筹帷幄、谈笑风生。这种信手拈来的才情逸志是伟人所特有的,是胸纳百川,是大气,豪放而韵美的。
然而在毛泽东所有诗词中,有一首是非常特别的,只是单纯情感的流露,淋漓尽致的倾吐出一个普通人的感情心声,诗中让人心碎的离别,缠绵悱恻的相思,孤独落寞的情怀,这首单纯情感之作便是《虞美人·枕上》-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
-
刊登在1994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上的毛泽东手迹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可以想见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孤枕难眠,愁绪凝聚,似翻江倒海,让他慨叹长夜的漫漫,寂寞与孤独。一定是夜不能寐了,所以才“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夜空寥廓,寒星点点,更加衬托出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太多的苦楚无处诉说。
作者为什么会彻夜难眠,愁肠百结呢?只因“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无疑这是一首思念“离人”的情感之作,因为没有她在身边,所以“愁堆枕上”,只能“寂寞数寒星”,可见思念之情真意切,思念之刻骨铭心。“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诗人触景生情,将该诗引向高潮,看着那天边残月慢慢西逝,似乎也要将作者的思念带走,将作者心爱的人带走,泪水洒落,肝肠寸断。-
该诗写于1921年,其时毛泽东刚于1920年底和杨开慧结婚,之后便做短暂分离,想来这是毛泽东写与杨开慧的离别思念之作,杨开慧曾让好友李淑一看过,1957年,李淑一想起这首诗,但只记得前两句,于是就向毛泽东写信讨教,毛泽东回信说:“开慧所述那首不好,不要写了吧”,于是另作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相赠。这首词作者生前没有发表过,1994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1周年之际,《人民日报》于12月26日连同毛泽东的手迹一起刊载,此诗才得以公众于世。毛泽东虽在信中说这首诗“不好”,但实际上毛泽东却非常重视这首诗的,1961年的手迹便是毛泽东重新誉写的,可见此诗记忆犹深,之后又把它交给卫士张仙朋,并嘱咐他“妥善保管”,足见其重视程度。-
这首词是毛泽东的早年之作,与后来的大作相比,也许它在遣词用句上还稍显稚嫩,还不够自如随意,但情感的表露确是朴实无华真真切切,字字含情,极具感染力。也有人考证这首诗不是写给杨开慧的,是写给毛泽东的原配夫人罗氏的一首悼亡诗,理由是“离人”是离去的人,那时杨开慧并未遇难。其实写给谁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曾经写过这首诗,从而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伟人的另一个侧面。伟人并不独有刚毅、坚定、坦荡的一面,他也具有常人所俱有的柔情、伤感,甚至孤独脆弱的一面。只是伟人以国家人民为重,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埋藏在心里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伟人浪漫英雄柔情《虞美人·枕上》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
读毛泽东写给杨开慧的词(一)
毛主席《虞美人·枕上》读后感
(26)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