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的声韵之美(一)押韵的奥妙
古诗的声韵之美(一)押韵的奥妙
诗为什么要押韵?好像很少有人想过。好像诗天生就该是押韵的。所以反过来,只要押韵就是诗,所以现在出来很多白开水一般的“押韵的诗”。这实在是小看了汉语诗歌,小看了中国文化。
并不是这世界上所有的诗歌都押韵的。
很多人爱唱日语歌,请回想一下,哪首日语歌是押韵的?日语的诗,几乎从不押韵。古代的日语诗,讲究的是音节的数量,四句分别是5、5、7、5,每句只要音节数量对了就行,不管什么韵不韵。朝鲜语最早的诗歌形式——乡歌,也是这样。这姑且可叫押音节数量。
英语歌曲倒是很多押韵的,但不是全部,大概七八成的样子。不入歌的诗押韵的就更少了。法语诗歌押韵的不到一半。这些印欧语系的诗歌,更注重的是轻重音的变化组合。因为他们是重音语言,有重音没声调。所以他们的诗歌,讲究重音的排列,重、轻、重、轻,或者重、轻、轻、重、轻、轻,您可能马上联想到国标舞三步、四步了吧,那就对了。这姑且可叫押重音。
还有押声调的,我国汉藏语系的苗瑶、藏缅、壮侗语族的很多语言,他们的诗歌就是这样的。比如第一句每个字音的声调分别是1调、2调、8调、4调、5调,那么下面一连串的诗句的声调都必须是1调、2调、8调、4调、5调,而押不押韵根本无所谓。这叫做押调。
还有押声母的诗歌,就是每句的第一个字音的声母都一样,蒙古语诗歌就有这种情况。
即使是押韵,也有押头韵、腰韵、尾韵之分。押头韵就是诗句的第一个字音要押韵。押腰韵就是诗句的中间那个字音要押韵。比如很多满语诗歌就是押腰韵的。我们汉语的诗歌,是押尾韵的,即:诗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
所以押(尾)韵是汉语诗歌的特色!
当然,除了汉语,还有很多语言的诗歌是押尾韵的,不过,汉语诗歌的押韵有它深厚的蕴涵和独特的魅力。
这还要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要押(尾)韵?
我们汉语的诗,叫做“诗歌”,因为那些诗本来都是可歌的。所以这事要从音乐说起。
在音乐上,有“主音”的说法,就是歌曲结束的那个音,或者说歌曲结束时主要的那个音。在西方学院派音乐(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些所谓欧洲古典音乐)中,有大调和小调之分。大调就是以1为主音的,小调就是以6为主音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是否您所熟悉的西方和中国的现代歌曲,大都是结束在1或者6上的。歌曲开始的音通常也是主音。主音代表原点,所以回到主音,就代表一个段落的结束。主音就是结束的意思,这是人类心理的习惯。主音通常有两个,另一个实际是它的对称音,就像二胡的里外弦,所以1的对称主音是5,6的对称主音是3。我们古代汉语的歌曲,主音并不只1、6两个,而是每个音都可以做主音。
既然主音表示结束,那么,当旋律的音高回到了主音的时候,就产生了结束感,但是歌词的音质如果不回来,结束感是不是将大打折扣?举个例子,民歌《茉莉花》,第一句323565165—,结束在5上,意味着主音是1和5,在结尾的这个长5的地方,歌词是“花”,由于5是拖长的,所以“花”的韵母“ɑ”被拖长。下一句12321615—,结尾又出现了长5,就是又出现了主音,表示一句话的结束,这时候,如果歌词不是“ɑ”韵母的,就是音高重复了,但是音质没有重复,感觉会很别扭,所以再次使用了“ɑ”韵母的字“花”。此后整首歌都是在长的1或5出现的时候,就一定出现“ɑ”韵母的字,以加强结束感。——这就形成了押(尾)韵。
搞明白了押韵的道理,就会明白,汉语诗歌的押韵,是大有深意的。由于整首诗中,被拖得最长的,就是韵,韵的发音被夸张、慢化、加强,所以韵的发音,会对整首诗的意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最重视押韵的原因。
汉语诗歌的主体,是使用中古音系统进行创作的,这个系统的标准叫“平水韵”,是因为一个平水县人编的字典而得名的。近体诗(即绝句和律诗)是只能押平声韵的。在平水韵中,有三十个平声韵。您去看古代的诗话,古人都说,三十平声韵各有风格,不可乱用。
比如明代谢榛《四溟诗话》说:
诗宜择韵。若秋、舟,平易之类,作家自然出奇;若眸、瓯,粗俗之类,讽诵而无音响;……
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说:
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草乱用。
像这样的言论,数不胜数。到了民国时期,有一批语言学家站出来,批评上述说法。举例说如“江”韵(ɑng),古人说豪放,可是一些悲愁的诗也用“江”韵,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以此证明韵本身并没有涵义。
现在看起来,这段争论正是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文化的典型体现。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了语言学的几大原理,其中之一就是语音与语义没有关系。这奠定了一百年来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基础。然而这个原理是错误的。不仅是汉语,现在很多语言都已被证实语音与语言关系密切。汉语更是自古如此。
上篇文章曾说到《登鹳雀楼》用的是“尤韵”(iou),这个韵里的字有“秋、游、留、羞、揪、楼、流、悠、求、囚、忧、愁……”,只要把这个韵中的字集合到一起来看就可以明白这个韵的语音的涵义了。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都是按照英语字母的顺序abcdefg排列的,完全打乱了汉语本身的规律,当然大家再也看不出来同一个韵的内在含义的关联了。“尤”韵由三个元音构成,发音绵长,口型逐渐合拢,自然有悠长、悠远、思悠悠恨悠悠之义。李白的《宣城谢朓楼饯别校叔叔云》、杜甫的《白帝城最高楼》、李清照的《一剪梅》、辛弃疾的《京口北固楼怀古》等这些忧愁之作,都是用的“尤”韵。为什么《静夜思》用“江”韵?因为“江”韵开阔,反衬诗人的孤独,而李白的痛苦向来是借豪放来抒发的。
所以古人作诗一定会慎重选韵,细腻缠绵的情诗情词常用闭口的i、u、ü韵:“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昨夜西风凋碧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不写情词不写诗”……。开朗豪放的言志之作则多用a、o这些开口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教胡马度阴山”、“要留清白在人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开头几句用的是“肴”韵(ɑo),这个韵如长声高呼号叫,用来表达诗人看到自己的茅屋屋顶被掀走时的惊怖。随后描写群童抢茅、暴雨如注、一家冻馁,用的是入声的“职”(i)、“屑”(ue/ie)韵,这两个韵都是闭口的,而且入声短促顿挫,表达了诗人绝望的心情。此后突然一变,用平声的“删”(ɑn)韵,这是一个开口而且收入鼻音的韵,如呼喊一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最后,用入声的u韵,闭口而顿挫的音,表达自己的决心:“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看到中国人是用什么发誓的吗?用声音,用入声闭口的语音!
这些用韵上的讲究和奥妙,现在都不为人知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朗诵了。朗诵的时候,语音不会拖长,所以汉语诗歌押韵的涵义和魅力就显示不出来。古人的良苦用心,就无处觅知音了。要想体会古诗的真正涵义,请吟诵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声韵之美 徐健顺
怎样写古诗词(初级学习版)
怎样区分诗中平声和仄声?它对诗的影响大吗?
声音的意义(押韵) 徐建顺
对古代诗歌的认识
徐建顺:吟诵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