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0个小故事解读国学经典 (三)
40个小故事解读国学经典 【三】
十七
[原文]
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
[译文]
两个人一条心,就能买得起黄金。如果一个人一个心眼儿,在一起连一根针也买不起。
[故事] 老鼠运蛋
大耳鼠和尖耳鼠同时发现一枚鸡蛋。
大耳鼠力气大,把尖耳鼠推到一边,说:“这枚鸡蛋是我的,你走开!”
大耳鼠挥挥胳膊,踢踢腿,一把抱住鸡蛋。哎呀,这鸡蛋太大,它抱不动。
这时,尖耳鼠走了过来,说:“要不要我帮忙啊?”大耳鼠眼睛一瞪,大声说:“不用!”
大耳鼠抱不动鸡蛋,就想滚鸡蛋走,可转念一想:“不行,路上坑坑洼洼的,会把鸡蛋磕破的。”
尖耳鼠走过来,轻轻地说:“我有个主意……”
大耳鼠急忙说:“快说!快说!”
尖耳鼠说:“你当车,我当马,你抱着鸡蛋,我拉着你的尾巴,这样准行!”
大耳鼠同意试一试。于是,大耳鼠抱着鸡蛋仰卧在地上,尖耳鼠拽着它的尾巴向前拖。
嘿!这个主意真不错!它们俩齐心协力,终于把鸡蛋运回了大耳鼠的家。
尖耳鼠转身要走,大耳鼠红着脸拉住它说:“刚才是我不好,请你原谅我。来,咱们一起吃鸡蛋。”
于是,两只小老鼠一起享用了美味的鸡蛋。
十八
[原文]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译文]
要做好一年的事情,在春天就应该做打算。要做好一天的事情,在黎明的时候就应该做打算。一个家庭若想幸福,关键是要和睦相处。一个人的一生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勤奋努力。
[故事] 祖逖闻鸡起舞
晋代时有个很有抱负的青年名叫祖逖,他和好友琨一起做司州(今河南洛阳东北)主簿。当时政局动荡,祖逖和刘琨都很忧虑。二个感情深厚,经常睡在一张床上,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一天晚上,祖逖和刘琨睡得正香,一阵鸡叫声惊醒了祖逖。祖逖看看窗外,天还没亮。他叫醒刘琨,边穿衣服边说:“别人都说半夜鸡叫不吉利,我就不这么想,这不是在催促我们起床练武吗?我们以后一听见鸡叫声就起来练武吧。”刘琨欣然。从此,二人天天起早练武,后来终于成为文武全才,也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
[解读]
我们不仅要有远大的志向,还要有实现远大志向的毅力;既要做好计划,也要勤奋努力。
十九
[原文]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译文]
前来对你说别人是非的人,他自己就是一个制造是非的小人。是非每天都有,不去理会自然就不存在了。
[故事] 父子骑驴
从前,有对父子赶着一头驴进城去。路中有人笑话他们说:“真笨,为什么不骑驴进城呢?”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了驴。走了不长时间,又有人说:“不孝的儿子,居然让父亲走路,自己骑驴。”父亲赶紧让儿子下来,自己骑着驴。又走一会儿,有人说:“这个父亲真狠心,居然让孩子走路,也不怕孩子累着。”父亲连忙让儿子也骑上驴,心想这回总算满足所有人的了。但又有人说:“两人都骑驴,还不把驴压死啊。”于是父子俩又下来,绑起驴的四条腿,用棍子抬着驴走。他们经过一座桥时,驴挣扎了一下,掉到河里淹死了。
[解读]人应该有主见,该听的话要听,不该听的话就不要去理会,这样才不至于做错事。
二十
[原文]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译文]
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应当去求那些真正的男子汉;接济别人时,应当接济那些急需接济的人。干渴的时候,一滴水也像甘露一样甜美;酒醉之后,再添杯还不如不添。
[故事] 宋太宗雪中送炭
宋太宗虽然是皇帝,但他知道创业不易,因此生活很俭朴,也很体恤百姓。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还觉得冷。他想:“天气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于是,他把开封府尹召进宫,说:“现在这么冷,我们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现在就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帮帮那些无衣无柴的百姓。”开封府尹听后,立刻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问候那些贫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们都很感激。于是,历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解读]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地给予他们帮助。
二十一
[原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译文]
时间可比金子还珍贵啊,因为再多的金子也买不到时间。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勤学苦读,转眼之间就会变成老年人。
[故事] 鸭妈妈后悔了
很久以前,鸡妈妈和鸭妈妈都只会生蛋,不会孵宝宝。她们决定去向孵宝宝高手孔雀妈妈学习经验。
孔雀妈妈教她们把蛋放进用草做的窝里,再蹲在上面用身子捂住不要动,二十多天后宝宝就孵出来了。
鸡妈妈认真地照着孔雀妈妈教的办法去做。而鸭妈妈却没有一点耐心,还不到一天就蹲不住了。
一只画眉鸟飞过来告诉鸭妈妈:“快去森林里参加唱棒歌比赛。”鸭妈妈决定跟她一起去看看热闹。
孔雀妈妈听说后急忙到森林里找到了她,劝她做事情要懂得吃苦耐劳。鸭妈妈不情愿地回来了。
当鸭妈妈听到红顶鹤说要去草地上参加舞蹈大赛时,她又跟着红顶鹤一起溜走了。
孔雀妈妈又急忙来到草地上找到她,批评她做事情三心二意,没有毅力。鸭妈妈不高兴地回来了。
还没过几天,鸭妈妈又坚持不住了。她偷偷地跟着翠鸟来到了湖里捉鱼吃。那儿热闹极了,鸭妈妈玩得忘记了回家。
孔雀妈妈发现鸭妈妈又不见了,她摇着头直叹气。只有鸡妈妈仍蹲在窝里,一心一意地孵着宝宝。
二十多天过去了,鸡妈妈终于孵出了一群宝宝。孔雀妈妈看着可爱的鸡宝宝们,乐得脸上笑开了花。
鸭妈妈流下了后悔的眼泪,可是孔雀妈妈再也不愿意都她了。所以呀,直到现在,鸭妈妈都不会孵宝宝。
二十二
[原文]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译文]
凡事要想办好,就必须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教。遇到疑难请教别人,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做事,一定办不成大事。
[故事] 孔子不耻下问
春秋时的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很好学,对各种知识都很感兴趣,所以学识非常渊博,很有名望,人们都尊称他为圣人。但是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我只是对学习不感到厌烦,对请教不感到疲倦而已。”有一次,孔子到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典礼。他不时地向人询问,问了许多关于礼仪的问题。有人就在背后笑话孔子,说他什么礼仪都不懂,见什么都问。孔子听后坦然地说:“我遇见不懂的事情,就问个明白,这正是我求知明礼的表现啊!”
[解读]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有及时请教别人,不要以问别人问题为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十三
[原文]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学不尚实行,马牛而襟裾。
[译文]
喜欢学习的人就像禾苗一样,是有用之材;不爱学习的人就像野草一样,只能当柴烧。学习了道理而不按理行事,就像穿了衣服的牛马一样,依然改变不了基本性。
[故事] 阮大铖学不尚行
明朝末年的阮大铖是著名的戏曲家,是诗歌的创作上也很在成就。但是,他十分虚荣,爱慕权势,为了做官而不择手段,甘心和魏忠贤这种奸邪的人勾结在一起。后来,阮大铖又怕朝里正直的人士联合起来反对他,就辞官回家避风头。但是,他不甘心默默无闻,私下里对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说:“我还能好好儿地活着回来,那些人可不一定。”后来,魏忠贤害死了那些正直的人。阮大铖知道后很得意,就又开始勾结魏忠贤,为非作歹。然而,坏人终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阮大铖后来投降了清朝,在随军出征的时候惨死在途中。
[解读]
学习了书本上的做人的道理就要切实地去实行,我们要言行一致,做一个正起码的人。
二十四
[原文]
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译文]
看着容易,要学会就很难了。不要把容易得到的东西看得很平凡而不知道去珍惜。
[故事] 孔子学琴
孔子不但是春秋时的大教育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他会弹奏许多种乐器,还会作曲、唱歌。他跟师襄过一首曲子,曲名叫《文王操》。孔子练习说:“我知道这首曲子怎么弹了,可是还没学会技法。”孔子又练了许多天,师襄又说他弹得可以了,孔子说自己尚未掌握乐曲的主旨。又过了很久,师襄认为孔子确实弹得可以了,但是孔子还是不满足。他反复地弹奏这首曲子,直到体会出曲子所要表现的主题才罢手。孔子的这种不厌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师襄。
[解读]
学习看似简单,要学好可就不容易了。我们要学习孔子不厌学习的精神,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0个小故事解读国学经典
泰国大耳族
古代圣贤孔子等语录集录(含译文)
[优秀习作]睡衣秀
国学经典3
21个小故事解读国学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