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表达技巧 结构构思
诗歌表达技巧—结构构思
六、诗歌表达技巧——结构构思
铺垫
即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通过铺垫,引发读者兴趣。此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前三句仅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卒章
显志
诗歌结尾时显示中心。
①深化诗歌内容,升华主题思想;②总结全诗,使结构完整;③有水到渠成之感,有突出强调之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卒章显志,突出中心。诗人以“安能”一句结尾,抒发了要自由自在、驰骋闲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倒装
指故意颠倒顺序,以达到加强语势、错综句法等修辞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
加强语势,错综句法,突出情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运用倒装,加强语势。诗中最后两句应为“溪头路转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抒发了诗人在山前疏雨将来时,“忽见”从前歇过那家茅店时的惊喜之情。
过渡衔接
层次段落间起承上启下的词语或句子。
①承下启下,使内容连贯,文脉贯通;②使结构严密,衔接自然。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马致远《汉宫秋》)
此句为过渡,把想象的画面拉回别后的王宫景象。当汉元帝回眸自视时,他面对的将是更加孤独寂寞的情景。这里用幻觉的形式作间接抒情。在分别的刹那间,元帝心中翻腾的是离恨未已、相思又继的思绪,将要面临的是人去楼空的凄凉景象。
题文照应
诗歌题目与正文相照应。
①紧扣中心写作,不枝不蔓,行文紧凑集中;②反复点扣题目,对中心有强调突出之效。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前后(首尾)照应,结构完整。首联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首尾呼应
诗歌开头与结尾相呼应。
①重复开头内容,突出中心,深化主题;②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严谨。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
首尾照应,深化主题。此诗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照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句相照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伏笔
叙事性作品中为下文情节内容的出现预设的埋伏。
①使内容完整,真实可信;②构思精巧,行文缜密,耐人寻味;③结构圆合严密。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
首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既奠定全诗基调,又为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作伏笔。
以景结情
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
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两句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即以景结情。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①加深印象,渲染气氛,充分抒发情怀,深化诗歌主题;②回旋反复,便于记忆咏唱,增添韵律感和节奏美。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重章叠句,音韵和谐。上片写年轻时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抑扬结合
“抑“,就是压制,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贬低、批评、否定,甚至丑化;“扬”就是褒扬,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抬高、赞扬、肯定、美化。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①巧作抑扬,造成“落差”,使人、物特征更鲜明突出,形象丰满;②能鲜明地表情达意,增强诗歌波澜曲折之美,增强诗歌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写诗的技巧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
诗歌朗诵技巧-第五章格律诗的朗诵-语势呼应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步骤和方法
鉴赏古代诗歌的手法——构思技巧
古诗词简答题不会写?其实就是考这五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