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学记·告子上12信指章
信指章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1),屈而不信(2),非疾痛害事也(3)。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4)。指不若人,则知恶之(5);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6)。”
注释:
(1)今:在此有假设之义。无名之指:即无名指,是从拇指开始计算的第四个手指。(2)信(shen1):通“伸”。(3)疾痛害事:因为受伤或疼痛而妨害做事。(4)为(wei4):因为。指:手指。若:如。(5)恶(wu4)之:厌恶这种情况。(6)类:类推。
译文:
孟子说:“假设人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也不是因为受伤或疼痛而妨害做事。如果有人能使他的收支伸直,就会不顾像秦国和楚国那样距离遥远(而去治疗),因为他的手指不能像别人一样。收支不能像别人那样正常,就会厌恶这种情况;心却不像别人一样,却不知道厌恶,这就叫做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
朱注: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
(信,与伸同。为,去声。无名指,手之第四指也。)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恶,去声。不知类,言其不知轻重之等也。)
说解:
常人人有十指,而最小的无名指好像用处不大,所以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是,即使显得不那么重要,如果某个人的这个无名指不能屈伸自如,他也会觉得是“病”。也许这个“病”既不会让他感觉到痛痒,也不会影响做事,他也会耿耿于怀。所以,如果听说有人能治愈这个“病”,只要条件允许,就会不顾道路多么遥远,都想要去治愈它。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去治愈它呢?只是因为他看到自己的手跟正常人不一样。
一个人的手指与正常人不一样,他能知晓厌恶这种不一样的地方,想方设法地治愈它。可是,当他的心与正常人不一样的时候,却不知厌恶自己那个与正常人不同的心,更不想如何让自己的心跟正常人一样,这就叫做“不知类”。自己的手指与正常人不同,自己的心与正常人不同,这是同类的“病”,可是,知晓应该治愈手指的病,不知晓治愈心的病,岂不怪哉?何况,手指与正常人不同,仍然不失为“人”;心与正常人不同,那么,恐怕就不像一个“人”了,所以,心之病比手指之病更重。为什么人们往往重视手指之病,却不重视心之病呢?因为人们往往轻视其内而重视其外、舍弃其本而追逐其末,因为人们往往不明白“心性”比“形体”更重要,不明白“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心性”;因为人们往往不清楚“形体”是用来完成“心性”的指令的,不清楚“形体”必然短暂必死而“心性”可以长久不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上)第十二节(短文)
20211122 手
为什么孟子说人有“四心”,不说人有“五心”呢?
什么是“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
手指疼痛 有病先知
小医案:治手指发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