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学记·告子上16 天爵章
孟子曰:“有天爵者(1),有人爵者(2)。仁义忠信,乐善不倦(3),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4)。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5),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注释:
(1)天爵:由上天所授予的爵位。(2)人爵:由人可以授予的爵位。(3)乐(le4)善:以行善为乐。(4)从之:随之而降临。(5)以:用来。要(yao1):索取,求取。
译文:
孟子说:“在爵位之中,有一种叫做天爵,有一种叫做人爵。有仁心义行,能忠贞诚信,这是可以叫做天爵的一种。有德有能而身居三公、九卿或大夫之位,这是可以叫做人爵的一种。质朴的古人,修养自己的天爵,然后人爵可以随之而来。如今的人,修养自己的天爵,却是为了用来索取人爵,在得到人爵之后却舍弃自己的天爵,这就可以说是非常昏昧惑乱的做法,终究也必然将已经得到的人爵失去才算结束了。”
朱注: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乐,音洛。天爵者,德义可尊,自然之贵也。)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修其天爵,以为吾分之所当然者耳。人爵从之,盖不待求之而自至也。)
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要,音邀。要,求也。修天爵以要人爵,其心固已惑矣;得人爵而弃天爵,则其惑又甚焉,终必幷其所得之人爵而亡之也。)
说解:
天爵为什么由上天授予?因为仁义忠信的“种子”由上天赋予人,人自己修养践行,犹如使“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就必然有乐善不倦的言行。“种子”既然是由上天赋予的,也就意味着自己去使这个种子最终结出丰硕饱满的果实,是上天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完成了这个责任和义务,当然也就由上天赋予应得的爵位。既然是天爵是由上天授予的,当然也就只有上天可以剥夺,天下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也不可能剥夺。譬如,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都是上天赋予的爵位,哪怕天下人都不承认,也终究改变不了孔子和孟子这个“天爵”。
人爵为什么由人授予?人间的君主,根据一个人的德行、才能,而任命其三公、九卿、大夫之类的职位,使其担当某项责任,然后,君主根据其功德而授予其相应的爵位。是否能尽职尽责,是否能担当好君主赋予的责任,固然在自己,但是,任何人不能自己授予自己这样的人间爵位,而必须由君主授予。即使是“天子”,也只是“受命于天”,这是从其“天爵”而言的,因为“天子”所接受的是“使命”和“责任”;至于“天子”之“王位”,却并非由上天完全确定,而必须“天下庶民归往”才可以居于“王位”,这就是《春秋公羊传》所说的“天子一爵”之义。周公可以获得“三公”这个人爵,是由周文王、周武王授予;孔子曾经得到“摄相”、“大夫”的人爵,是由鲁国国君授予。既然人爵是由君主授予,当然也可以由君主罢黜。
所谓“古之人”,指的是质朴而有先天之德的人;所谓“今之人”,指的是“人心不古”而富于心计的人。因为“古之人”质朴而有先天之德,所以,其仁义忠信不受蒙蔽,而且能修养扩充而完善之,并且能躬行践履,这就好比是说,他们或许说不明白“人心人性”究竟如何,但是,他们很清楚,因为我是“人”,就应该这么做,否则就不配做“人”了。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的“乐善”是出于“本性之善”,而不是想要通过“行善”而得到什么,自然也就能做到“不倦”。但是,他们既然能履行上天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上天当然也就能自然而然地根据他们的德行,而授予他们应有的“天爵”;在天下有道的时候,君主必然选贤任能,人爵也就因此而可以得到。然而,“古之人”修养其“天爵”,绝不是为了得到“人爵”,譬如周公、孔子、孟子何尝为了得到“王位”、公卿大夫之位?“古之人”如此,意味着“人”就应该如此。
“今之人”,其心不古了,虽然知晓“天爵”,但是,往往是为了得到“人爵”,才去修养“天爵”,一旦没有得到“人爵”的希望就不再修养,一旦有所修养却没有得到“人爵”就怨天尤人,放弃修养;或者因为他们修养“天爵”的目的本来就是要索取“人爵”,所以,一旦得到了“人爵”,就放弃了“天爵”,专门去享受“人爵”给他们带来的名利了。这样的人,也就是只把“仁义忠信”当做获取功名利禄的梯子、敲门砖,所以,即使有“乐善”的表象,也不是从“本性之善”发出来的,而是把“行善”当成获得功名利禄的工具,所行的“善”也只能是“伪善”,这样的人,其“乐善”岂能“不倦”呢?
为什么说“今之人”的做法,是“惑之甚者”呢?因为他们不知“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仁义忠信”,所以,只是凭借自己得到的“人身”去追求功名利禄,更不知上天为什么把他们生为“人”,应该担当什么使命和责任。为什么说他们“终亦必亡”呢?因为他们不知“天人之际”,不知“自作孽,不可活”,不知“遵道则吉,悖道则凶”。不修“天爵”者,或许一时侥幸而获得“人爵”,那么,既无“天爵”,所得的“人爵”也必然失去,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了索取“人爵”而修其“天爵”,一旦得到“人爵”便舍弃“天爵”者,因为舍弃了“天爵”,所以,其“人爵”也终究会失去,因为这样的做法,犹如自斫其本、自断其源,岂能长久?这样的人,也许像秦桧、魏忠贤一样,终生有其“人爵”,然而,岂能免于遗臭万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告子上11.16|《孟子》没有那么难
《孟子》谭(27)
为学不能无节操的为人——《论语》学习356-357
仁义忠信 乐善不倦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上)第十八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