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夕(三) 七夕新秋节,双星旧会期
清代  袁耀 《七夕图》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发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源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相传天地为媒,牛郎和织女成婚。奈何凡人与仙女、尊贵与贫贱有别,王母娘娘一支银簪,画河为界。从此,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互诉衷肠,这就是七夕节的来历。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七夕节最早是在西汉的宫廷里流行,后来流散到民间。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赋予七夕节特殊的情愫,并留下众多关于七夕的诗词

七夕
唐  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七夕
宋  真山民
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妇鸠甘抱拙,不诌鹊桥仙。

七夕
宋  赵友直
一叶井梧飘,双星忽相值。却怜参与商,晤会当何夕。

七夕
宋  宋白
纤吹浮云荐,非因散巧楼。灵俦不可觌,仙溪泛悠悠。

七夕
 宋  严粲纤巧逐时新,谁将大雅陈。天孙古机锦,笑杀世间人。

七夕
元  张昱
乞与人间巧,全凭此夜秋。如何针线月,容易下西楼。

七夕
 明  吴允禄高楼今夜月,女伴斗穿针。却笑为官拙,偏无乞巧心。

七夕
 明  梁梦阳瑟瑟西风起,柴门寂掩关。月华凉似水,河汉在人间

七夕二首
明  于谦其一 
夜静银河冷,天高玉露清。双星缘底事,千古若为情。
其二
华月窗间过,凉风扇底生。抚时追往事,幽恨不分明。

舟中七夕
 明  陈荐夫碧汉淹灵驾,神仙渡鹊桥。如何江上客,空对可怜宵。

七夕写怀
 明  金幼孜懒性拙尤甚,挂冠当早休。满怀清似水,凉月一天秋。

七夕有怀
 明   李云龙瑟瑟西风起,松房夜掩关。月华凉似水,河汉在人间。

七夕感怀
 明  欧阳建卧病忽惊秋,剖瓜满彩楼。有怀情不寐,新月曲如钩。

七夕二首
  
清  华蘅芳
其一
人道天孙巧,我谓天孙拙。不为机杼工,何至久离别。
其二
银汉无风潮,一水匪云遥。结苇已可渡,宁待鹊架桥。

七夕诗
南北朝  庾信
牵牛遥映水。织女正登车。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
隔河相望近。经秋离别赊。愁将今夕恨。复着明年花。

七夕诗
 南北朝  庾肩吾
玉匣卷悬衣,针楼开夜扉。姮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
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七夕月下诗
 南北朝  王僧达远山敛氛寝,广庭扬月波。气往风集隙,秋还露泫柯。
节期既已孱,中宵振绮罗。来欢讵终夕,收泪泣分河。

七夕诗二首
 
隋  王翙其一 
天河横欲晓,凤驾俨应飞。落月移妆镜,浮云动别衣。
欢逐今宵尽,愁随还路归。犹将宿昔泪,更上去年机。
其二
终年恒弄杼,今夕始停梭。却镜看斜月,移车渡浅河。
长裙动星佩,轻帐掩云罗。旧愁虽暂止,新愁还复多。

七夕
唐  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泛舟二首
唐  卢照邻
其一
汀葭萧徂暑,江树起初凉。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
连桡渡急响,鸣棹下浮光。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其二
凤杼秋期至,凫舟野望开。微吟翠塘侧,延想白云隈。
石似支机罢,槎疑犯宿来。天潢殊漫漫,目暮独悠哉。

七夕
 唐  沈佺期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  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唐  韦应物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七夕
 唐  宋务光牵牛遥映水,织女正当车。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
隔河相望近,经秋离别赊。秋将今夕恨,复看明年花。

七夕诗
唐  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诗
唐  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七夕偶题
唐  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壬申七夕
唐  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七夕二首
唐  刘禹锡
其一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其二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
唐  权德舆
佳期人不见,天上喜新秋。玉珮沾清露,香车渡浅流。
东西一水隔,迢递两年愁。别有穿针处,微明月映楼。

七夕
唐  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
唐  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
唐  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
唐  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珮摇。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他乡七夕
唐  杨衡
汉渚常多别,山桥忽重游。向云迎翠辇,当月拜珠旒。
寝幌凝宵态,妆奁闭晓愁。不堪鸣杼日,空对白榆秋。

七夕泛舟
唐  梁锽
云端有灵匹,掩映拂妆台。夜久应摇佩,天高响不来。
片欢秋始展,残梦晓翻催。却怨填河鹊,留桥又不回。

驿中七夕
唐  徐铉
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
独坐凉何甚,微吟月易斜。今年不乞巧,钝拙转堪嗟。

七夕
宋  苏辙
火流知节换,秋到喜身安。林鹊真安往,河桥晚未完。
得闲心不厌,求巧老应难。送酒谁知我,瓢樽昨暮乾。

七夕  (节选)
宋  李廌
七夕知何夕,云是牛女期。俚俗具瓜华,阶除儿女嬉。
繁星烂煌煌,流月湛沉辉。群儿望鹊桥,桥端七宝帷。

七夕  (节选)
宋  王禹偁
去年七月七,直庐闲独坐。西日下紫微,东窗晖青琐。
露柳蜩忽鸣,风帘燕频过。寂寂红药階,槿花开一朵。

七夕
宋  廖行之
目切云垂望,心驰枕忘凉。两年违色养,七夕又他乡。
坐想斑衣戯,胡为捧檄忙。何人翟方进,将母冠岩廊。

七夕
 宋  叶梦得七夕仍残暑,三年记此宵。傍檐依岭月,攲枕听江潮。
瓠大何妨拙,槎回未觉遥。何须论乞巧,河汉望星桥。

七夕
宋  梅尧臣
古来传织女,七夕渡明河。巧意世争乞,神光谁见过。
隔年期已拙,旧俗验方讹。五色金盘果,蜘蛛浪作窠。

七夕
宋  舒岳祥
河似琉璃底,水行空影中。槎浮应恍惚,星会恐朦胧。
七月初七夜,一年须一逢。经躔那有此,吾欲问天公。

七夕
 宋  释元肇年年逢七夕,鹊绕故枝惊。天上谁曾会,人间自动情。
巧云还易散,曲月岂长明。大拙无如我,孤吟晓未成。

七夕
 宋  刘跂夜永风露下,庭空帘幕秋。杯盘延素魄,针缕动双眸。
天上秖今夕,人间宁少留。如何一水际,岁岁此相求。

七夕
宋  高登
天道杳难凭,人言殊不经。佳期传七夕,欢事污双星。
女騃占蛛巧,儿痴托鹊灵。吾诗非好诋,聊与订顽冥。

七夕
宋  文天祥
大地风尘恶,长天岁月奔。忧来浑是感,梦破与谁言。
缑鹤空回首,河牛暗断魂。吾今拙又拙,无复问天孙。

七夕
 金  郦权缥缈针楼外,天教彩羽过。步云榆送影,拂月桂交柯。
绣缕萦芳袂,瓜莲得巧梭。嫦娥如解妒,还与试斜河。

七夕
 元  傅若金耿耿玉京夜,迢迢银汉流。影斜乌鹊树,光隐凤凰楼。
云锦虚张月,星房冷闭秋。遥怜天帝子,辛苦会牵牛。

七夕
 元  汪广洋七夕无盈刻,双星有定期。明河徵素色,灵鹊待多时。
帘幕清歌度,罘罳结绮垂。美人新月底,拜语向蛛丝。

七夕
 明  于慎行客中逢七夕,片月倚重楼。静对星河夜,凉生枕簟秋。
人间浑是梦,天上亦多愁。览镜惊双鬓,空悲岁序流。

七夕
 明  梁以壮夜半西风寂,双星一会时。路嫌芳草湿,桥爱细乌知。
秋月明河汉,寒云结辇帷。人间纵无别,终有白头悲。

七夕
 明  以贞空庭疏雨歇,秋思夜来多。一叶初离树,双星已渡河。
月明花裛露,风动水曾波。乞巧人间事,吾生奈拙何。

七夕
 明  区元晋袅袅双星会,萧萧七夕秋。会稀宁免叹,离速故生忧。
灵匹云踪度,仙桥鹊影流。共乞天孙巧,谋身且未周。

七夕
 明  黄奉寂寞榆阴下,江天意独饶。秋风吹不尽,夜月去迢迢。
正忆东林社,遥闻碧玉箫。星河何处望,幽思转无聊。

七夕
 明  张位塞月催砳急,天风袭袂深。星河良夜色,牛女隔年心。
莎径流萤度,花阴促织吟。平生江海意,荏苒二毛侵。

七夕
 明  陈子龙轻飙流海月,仙瀣落庭柯。杳杳飞雕鹊,沉沉失绛河。
针楼秋思满,玉宇夜情多。永夕愁无寐,清辉奈尔何。

七夕
 明  陈邦瞻岁时还七夕,风俗更杭州。闻道湖船女,争归乞巧楼。
轻云笼月度,疏树带星流。不有乘槎客,凭谁识斗牛。

七夕
 明  李英月殿桂香飘,双星渡鹊桥。佳期怜此夕,分手恨明朝。
机杼丹心苦,烟波涕泪遥。百年怅灵匹,怀抱几时消。

七夕
明  黄省曾独帐成双室,云河作雨川。镜宫逢夕启,梭宇会宵悬。
灯九欢相照,针多巧竞怜。凄锵天汉曲,偕凤入雕弦。

七夕有怀
 明  黄宗昌危坐抚佳节,萧萧但雨声。闺中儿女态,天上别离情。
秋入玄蝉急,年侵白发生。所嗟垂老意,张角总无成。

七夕
(节选) 明  董其昌
夏律乍留灰,秋箭今移晷。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河边月桂幽,汉曲天榆丽。仙车驻七襄,札札弄机杼。

七夕
  
明  谢缙
乌鹊成桥处,银河湛欲流。月随穿线女,香散曝衣楼。
天上逢今夕,人间几度秋。灵槎如有便,还许客星游。

七夕
 明  黎民衷凉露沾朱缀,轻烟隐玳筵。河边摇素佩,汉曲拥花钿。
灵匹欢今夕,云容忆旷年。姮娥依玉兔,流恨桂宫前。

七夕
 明  黎邦瑊鹊桥惟此夕,灵境信奇哉。天上双星度,人间绣阁开。
秋风下桐叶,夜雨湿莓苔。为问乘槎者,仙源几日回。

七夕
 明  薛蕙七夕新秋节,双星旧会期。鹊桥贪渡早,凤杼畏抛迟。
月下闻仙佩,云中望翠帷。长门当此夜,定自泣蛾眉。

七夕立秋二首 
明  欧大任
其一 
桐院秋先到,双星此夕看。客心银汉水,岳色白云坛。
厌巧宁须乞,凭虚自不寒。中原朋好散,何地忆长安。
其二
避暑千杯少,含风一簟横。残蝉潢水岸,落叶弋阳城。
骑省多秋兴,沧洲岂吏情。七襄今欲报,槎上几时行。

七夕三首
明  邓林
其一
七夕如常夜,双星故隔河。浪传牛饮渚,谁见袜凌波。
天上人难识,世间巧自多。欲将圆缺意,对月问嫦娥。
其二
迢递天河路,飘摇博望槎。仙郎犹有妇,荡子可无家。
度日忧王事,逢秋感岁华。乡心成百折,城鼓已三挝。
其三
夜久银河转,天空玉露零。遥怜儿女辈,独看斗牛星。
雁断沉书浦,萤流拜月亭。何当乘兴去,共蹑凤凰翎。

七夕
清  毛先舒今夕是何夕,碧云沧海端。月华如梦醒,秋色到烟寒。
帝女量河水,宫人裂扇纨。愁心满空碧,只倚玉阑干。

七夕
清  彭孙贻斜汉中天没,西风大火流。微凉回海甸,炎月报新秋。
乌鹊频翻树,星文一倚楼。机头有织妇,应不羡牵牛。

七夕
 
清  屈大均
其一
天上惟今夜,欢娱世所知。终年隔河汉,未夕罢机丝。
雨湿愁乌鹊,云晴见翠旗。穿针有儿女,怅望过桥时。
其二
向夕陈瓜果,楼端片月新。言观渡河女,因忆弄机人。
乌鹊能相助,鸳鸯不自亲。盈盈皆一水,怅望湿罗巾。

七夕作
清  屈大均
其一
暮归从锦水,瓜果客前陈。正及穿针节,新添乞巧人。
玉簪香出髻,云液暖当唇。共惜天孙苦,年年隔汉津。
其二
年年牛女夕,归向画堂深。乌鹊忧无力,蜘蛛喜有心。
殷勤碧玉女,缥缈紫箫音。不寐看银汉,泠泠花露阴。
其三
终岁匏瓜似,今宵织女逢。金钱还帝少,河汉隔天重。
夜岂人间浅,情应天上浓。自今忍离别,仙去驾茅龙。
其四
云汉应清浅,双星渡未遥。家家罢机杼,一一望河桥。
圣水月中汲,天香花外烧。七襄知巧绝,肯与我仁娇。

七夕
 清  康熙
爽气三秋早,仙期此夕经。针楼连万户,机石动双星。
玉露交珠缀,金风度绮軿。天文在云汉,流影照彤庭。

七夕
清  雍正
万里碧空净,仙桥鹊架成。天孙犹有约,人间那无情。
弦月穿针节,花阴滴漏声。夜凉徒倚处,河汉正盈盈。

七夕
 清  乾隆金风玉露夕,天淡云閒时。好景适然耳,新秋一赏之。
候仙嗤妄想,乞巧懒陈词。万古永相望,吾怀工部诗。
七夕 
清  乾隆
今夕夫何夕,无端意惘然。恨曾经去岁,痛复忆前年。
夜静风露下,天空云汉边。行宫非禁苑,底事又情牵。

七夕
 清  乾隆万古凄凉夕,双星聚会辰。塞高疑汉近,鹊翥俨桥陈。
何必层楼结,依然檐鼓新。不知月露下,秋思动何人。

七夕立秋
 清  张玉裁旅榻当筵卧,西风拂小栏。秋从今夕到,月向异乡看。
有巧输人乞,因贫得梦安。曝衣问僮仆,预戒早霜寒。

七夕
 清  杨浣芬玉露金风夜,良宵七夕宜。人间逢令节,天上亦佳期。
银汉填桥候,琼筵设果时。穿针思乞巧,月影小楼移。

七夕
 清  汪衡明河漾金波,令节双星渡。那堪一岁愁,尽向经宵诉。
东方色荧荧,离情复如故。犹胜远游人,空闺泣朝暮。

七夕
 清  梁霭绮席铺深院,秋河近曲屏。烛光防睡鹊,扇影怯流萤。
良会期偏短,离忧岁又经。庭阶风露冷,珍重语双星。

七夕二首
  
清  蒋葆元其一
玉宇澄秋色,微云淡碧空。香车初洗雨,仙佩不禁风。
泪纵相思洒,情还历劫通。伤心怜月姊,深锁广寒宫。
其二
一岁一相见,长留终古盟。空嗟尘世梦,惯作别离情。
纤月描眉影,香风隐佩声。年年当此夕,珍重夜三更。

七夕
近代  曹家达圹埌三千界,高寒十二楼。传闻驾灵鹊,及此渡牵牛。
漠漠星河夜,迢迢营室秋。频年劳怅望,日夕怨灵修。

七夕
近现代  佟绍弼脉脉空相顾,盈盈只耐思。繁灯今夕意,初月女儿眉。
河汉清而浅,神光合又离。关情浑不寐,乌鹊定何枝。

七夕
 当代  姚佳晒衣堪免俗,逃酒漫书空。却对千山雨,来酬一萼红。
人天惊岁月,牛女怨西东。睹著穿针验,心明耳目聋。

七夕诗
南北朝  何逊
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潢。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
来欢暂巧笑。还泪已沾裳。依稀如洛汭。倐忽似高唐。
别离未得语。河汉渐汤汤。

七夕诗
隋  江总
汉曲天榆冷。河边月桂秋。婉娈期今夕。霰飖渡浅流。
轮随列宿动。路逐彩云浮。横波翻泻泪。束素反缄愁。
此时机杼息。独向红妆羞。

七夕诗
 南北朝  萧衍
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瑶台含碧雾,罗幕生紫烟。
妙会非绮节,佳期乃凉年。玉壶承夜急,兰膏依晓煎。
昔悲汉难越,今伤河易旋。怨咽双断念,凄悼两情悬。

七夕诗
南北朝  邢邵
盈盈河水侧,朝朝长叹息。不吝渐衰苦,波流讵可测。
秋期忽云至,停梭理容色。束衿未解带,回銮已沾轼。
不见眼中人,谁堪机上织。愿逐青鸟去,暂因希羽翼

七夕
唐  张文恭
凤律惊秋气,龙梭静夜机。星桥百枝动,云路七香飞。
映月回雕扇,凌霞曳绮衣。含情向华幄,流态入重闱。
欢馀夕漏尽,怨结晓骖归。谁念分河汉,还忆两心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萍聚同题 | 天上双星会此时,人间何处解相思
七夕·专题诗词
29首最美七夕古诗
关于七夕唯美浪漫的古诗词100首
古今同咏七夕节(词曲部)【毅盦辑录】
29首最美七夕古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