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UICC/AJCC第8版TNM分期看胃癌影像学T分期的发展方向(下)

作者:唐磊

文章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20(7)

(接上文)

三、胃癌T分期的难点及解决策略

消化性溃疡或炎性病变基础上的早期癌误诊为进展期癌

T1期胃癌因体积较小,影像学检出和定位存在一定难度;而发生在消化性溃疡或炎性基础上的早期癌灶(EGC-U),因胃壁常明显增厚或伴深大溃疡,而影像学分辨率又不足以清晰区分两者时,容易误判为进展期胃癌。

鉴于此,Tsurumaru等对EGC-U与进展期胃癌的CT征象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发现,EGC-U动脉期与静脉期的强化值均较进展期胃癌弱(64.2 HU比107.0 HU,76.5 HU比122.0 HU),分别利用动脉期和静脉期强化CT值为指标区分,准确率达到80%及90%以上,而同组病例内镜评估的准确率仅为70%以上。

结合上述征象及表1中提及的'高强化癌肿不超过胃壁总厚度50%'的标准,可以发现高强化的T1期癌肿局限于胃黏膜侧征象,且与外层炎性或水肿增厚的肌层存在明显强化差异,进而辅助对T1期癌的判断。

王芳等利用能谱CT提高了早期胃癌的诊断能力。任刚等研究总结104例早期胃癌CT增强特征,表明早期胃癌患者多期强化HU值均高于正常胃壁,且以静脉期强化最高。上述研究均从强化的角度为T1期癌的检出和鉴别提供了参考。

胃裸区与断层表盘分期法

大体解剖研究发现,贲门周围、小弯侧后壁及肝胃韧带胃壁附着处存在无浆膜覆盖的'裸区' 。即便癌肿经由此处穿出胃壁、侵入周围脂肪间隙,因未突破脏层腹膜,分期仍为T3,此点与直肠癌T分期类似。UICC/AJCC第8版分期也通过模式图标示出。如图1所示,在贲门周围及肝胃韧带、胃结肠韧带附着处,存在无浆膜覆盖的区域,若癌肿自此区域侵出胃壁,分期应为cT3。然而,裸区跨度和宽度因人而异,目前没有影像学手段能够显示菲薄的浆膜,也就无法准确判断裸区的存在和范围,导致该区域容易发生cT4过分期的情况。

图1   断层分区定位法判断胃裸区对T分期影响的模式图,将胃矢状断面按表盘分区,3、9点为前后壁,此处浆膜与胃壁肌层紧贴,则毛糙或轻微结节突出即可判断为cT4a;而6、12点位置可能存在肝胃韧带、胃结肠韧带附着所导致的'裸区' ,故此区域出现外侵征象时,可能仍在浆膜内而诊断cT3(图中12点位置)

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域的存在及对分期的影响,2017年《Annals of Surgery》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出了'断层定位分期法'的概念,设计类似表盘分区的征象,见图1,在矢状位图像分别设定前后壁(3点、9点)和大小弯侧(6点、12点),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典型侵出征象中(浆膜面索条或结节样形态),3点、9点确诊为T4a的比例明显高于6点、12点。从一个侧面间接反映出裸区对T分期的影响,但如何转化为评判标准指导临床分期应用,尚待深入研究。

食管胃结合部癌归属的规定及分期的影响

根据第8版分期,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癌(肿瘤上缘超过食管胃交界线,且中心距离食管胃交界线<2 cm)按照食管癌分期。则此时尽管外表面出现索条毛刺或结节外突等典型cT4a征象,由于默认该区域无浆膜覆盖,仍应判断为cT3;而Siewert Ⅲ型则按照胃癌分期。

提示影像医生在进行该区域癌T分期时,应先联合轴位和冠状位定位2 cm线的位置,区分Siewert分型,之后根据具体部位要求进行个体化cT分期。

cT4b新规定对CT分期的影响

第8版分期另一重大变化是将cT4b划分到ⅣA期,而pT4b仍为Ⅲ期。结合影像学特征分析,确诊为cT4b的患者多属晚期,侵犯胰腺等周围脏器的同时往往也伴有肝胃韧带、横结肠系膜等周围系膜、韧带、腹膜等结构的浸润和播散,相当部分实际已为Ⅳ期无法切除。

一组病例研究显示,术前未能正确评估胃癌和胰腺关系,导致手术探查时方发现侵犯胰腺且不可切除的胃癌患者中,胃癌和胰腺并未直接接触,但两者间脂肪间隙密度明显增高,且较为弥漫,提示此种情况为影像学漏诊胰腺侵犯不可切除的常见征象,应引起临床评价时的重视。

另一方面,基于cT4b的分期提升,影像学cT4b的判断应该更加严格,对于部分小面积接触或仅是脂肪间隙消失者,多数实际并无侵犯,为避免过度分为Ⅳ期,不宜再作为cT4b考虑。研究显示,根据胃癌与胰腺脂肪间隙消失判断侵犯的准确率仅27%。

影响组学在胃癌T分期的应用

影像组学(radiomics)是近年来新兴的影像技术,其通过自动提取和分析医学影像的图像特征,获取大量量化指标如灰度分布、体素间空间关系以及纹理不均质性等,提供医生主观无法评判的信息并对其进行量化;进而利用人工智能手段,统合上述影像特征与量化指标,通过与临床数据及基因数据间的关联,构建肿瘤评估模型,实现对肿瘤分期、疗效等的预测。其优势在于超越医生的主观经验,通过纹理分析提高医学图像信息利用度,最大限度发掘影像学提供给临床的信息。

已有直肠癌研究通过ADC图纹理分析的分期研究显示,偏度、熵和对比度在pT1~2分期中明显小于pT3~4期肿瘤;而偏度和熵是判断肿瘤壁外浸润(pT3~4)的独立预测因素。目前尚未见胃癌分期的应用研究报道。

综上,从第8版分期可以看出,在个体化和MDT时代,临床越来越关注影像学在胃癌疗前评估的价值;在为筹备该版分期设立的7个核心专家组(AJCC Cores)中,影像是其中之一、并且是唯一的临床独立专业组。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影像医生参与到各种形式的胃癌MDT中,在一线了解临床诊疗需求,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和协作愈加频繁和紧密,影像学关注的研究方向也越来越贴近临床。影像和临床的密切契合,可以更好地为胃癌术前分期提供多方位、有价值的信息,最终造福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津冀论坛】从UICC/AJCC第8版TNM分期看胃癌影像学T分期的发展方向
UICC/AJCC/IGCA胃癌TNM分期(第8版)
胃癌 AJCC/UICC 分期及病理分期(pTNM)
孙应实教授:胃癌的影像学表现
【大师】徐惠绵:胃癌D2手术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癌结节的定义及其在胃癌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