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年慈禧太后乘船游览的紫竹院公园掠影
北京有一条“御河”,从乾隆十六年至光绪三十四年,这157年间,

一共有六位皇帝和一位皇太后和一百多位皇后、妃子在这条皇家专用水道古河道上乘船游览过。

这条御河开通了去往颐和园的游览航线。

近日,我们慕名前往紫竹院公园紫御湾码头乘“皇家”龙舟画舫游览皇家专用河道。

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三环内,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

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

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

紫竹院公园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篁映碧波,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

过去传说观音菩萨居住在南海紫竹林,这里一建有供奉观音的寺庙而得名。

紫竹院一带,昔日曾有多处优美景观。

公元三世纪时,这里是高梁河的发源地,系燕京水源之一。

金代大定二十七年(1159年)以后,以往上游开挖河道,增辟水源,此地就成了一个蓄水湖。

流经园内的南长河,是元代修建的通惠河上游河道,在高梁河上游筑人工河(即今长河),蓄引玉泉山水为湖;广源闸则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闸。

明代,为使帝后龙舟不受广源闸所阻直驶西郊,就在南长河的南岸开凿一条河汊子,以利大船往来,

紫竹院园址就是当时绕行御舟的河汊子“别港”。

明代万历五年(1577),在湖北岸兴建紫竹院庙宇,为万寿寺的下院。

清代这一带设有行宫和码头,皇室人员乘船去颐和园经过这里。

乾隆年间在此仿修具有江南水乡风光的芦花渡,俗名“小苏州芦花荡”,还将南岸明代所修万寿寺下院,更名为“紫竹禅院”。

另在寺西侧修行宫,原有匾为“福荫紫竹院”。紫竹院由此得名。光绪年间重修。

1900年遭“八国联军”洗劫,辛亥革命后上述景观基本荒废。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全面整修,1953年3月至7月完成挖湖堆山、修闸和筑环湖路工程,

1954年完成公园绿化及公共设施建设,并对外开放,定名紫竹院公园。

此后,开辟第二水源 “双紫渠”,再度深挖紫竹湖和逐步兴建新景观,至1987年“筠石苑”等景区建成,始成现有格局。

园中有大小湖泊三个,两座小岛,五座拱桥把湖、岛、岸连在一起,桥、廊、亭、榭,点缀其间。

紫竹院公园有计划地植竹造景。逐渐形成以竹造景的山水园林。1971年后引进紫竹、筠竹等品种,至今有竹类50余品种40余万株,遍布园内,

形成70余处大小竹林。当年从南方引来各种各色竹种,有青竹、紫竹、斑竹、石竹、寿星竹、金镶玉竹。

园内所种植的大量紫竹、斑竹、石竹、金银玉寿竹等珍品,是分别从四川、福建、苏杭、日本等地引进的。尤其以紫竹为最有名气。

公园以竹、石、树、溪流、建筑小品综合造园,形成“清凉罨秀”、“水竹坞”、“筠峡”、“翠池”、“友贤山馆”、“斑竹麓”、“松筠涧”、“竹深茯净”、“筠香楼”、“梦溪”等景观,其竹景色各异。

其中“筠石苑景区”位于南长河北岸,占地600余亩,是紫竹院公园的“园中园”。

紫竹院公园造景模山范水求其自然,缀石嶙峋精心安置,亭廊轩馆错落有致,修竹花木巧布其间。

举目皆如画,四季景宜人。春风暖筱百花舒,夏霭轻舟翠盖浮,秋雨润芦枫叶艳,冬云瑞雪映松竹。

1999年开通的京城到颐和园水上旅游线,这里是必经之路。

慈禧太后一生游幸颐和园32次,每年都要由万寿寺乘船游幸颐和园,因此,“御河”又被称为“慈禧水道”。

我们登船的紫御湾游码头,即是当年慈禧换船和休息之处。

这艘御船名为“木兰艭”,船身通长五丈七尺,这艘御船平日里停放在西直门倚虹堂船坞,

供慈禧太后从水路往来紫禁城和颐和园时乘坐所用。

汽笛鸣响,我们乘坐的“皇家”龙舟画舫从紫竹院公园启航了……
(部分专业文字说明参考网络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转载】沿着京城河流徒步<从颐和园到动物园>(2)
北京深度(117):“南长河公园”史话
坐船从北京紫竹院到颐和园只要65元起!美景尽在眼底!
高梁河今昔
徒步北京水系(一)
紫竹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