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陀海洋文化园老式电影放映机的魅惑……

近日,海南省发改委与省海洋渔业厅组织的,省休闲渔业协会承办的海南休闲渔业考察团,来到浙江舟山闻名遐迩的“中国·普陀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园”考察。

园区掌门人、浙江海洋文化与休闲渔业周路明大佬,亲自陪同我们参观考察。

江湖早就流传,周大佬爱玩、敢玩、善玩。曾有人说,曹雪芹一不小心就写了部中国文化名著《红楼梦》;后又有人说玩海达人周大佬一不小心就玩出个时尚的中国·普陀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园”来了。


漫步园区,处处可见周大佬与其一丘之貉的玩家同伙们爱玩、敢玩、善玩的痕迹,详情请见本人的另一篇文章《玩海达人一不小心就玩出个时尚海洋文化园来》。

话说当我们走进园区“友情岁月”民宿时,周大佬示意我们去后堂看看。

后堂光线有点晦暗,墙上挂着的豹皮让人疑心自己是否来到杨子荣大显身手的威虎山。

周大佬努嘴引诱我们往墙角看,这一看倒真吸引住了咱们的视线——墙角的桌上摆着一台正在运转的16mm老式电影放映机。

不记得是谁说过:旧时光是个美人,她总是静默地伫立于记忆深处。尽管她的容颜模糊,可还是让人忍不住一再回望她温柔的身影。

关于怀旧的公认定义,来自新牛津英文词典:怀旧是对过去的饱含情感的一种渴望感。

研究发现,人们会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地产生怀旧情绪;80%的被调查者每周都至少有过一次怀念过去的体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百姓生活中还没有看电视的概念,即使是看电影,也还算得上是一件有点奢侈的事情。所以,电影与电影放映机在彼时人们的心中有着不同一般的特殊地位。

那个时候,在乡村,农家孩子最期盼的事,一是过年,二是看电影了。每当下乡送电影的放映员的身影在村头一露面,孩子们就欢呼雀跃般尾随。

放映员推着小推车,车上载放映装备有放映机、小柴油发电机、小银幕、装拷贝的方形铁箱、喇叭、工具包等。

那个时代,为了看更多电影,许多小伙伴都呼朋引伴地一起走路去邻村甚至徒步十几公里去镇上追电影看。

无论城镇还是乡村,放电影时,一般都是先选一片开阔的场地,足以容下数百人甚至上千人。

简陋的银幕挂在两根竹竿上,旁边的柱子上绑着喇叭。空场中央放上一张桌子,桌上摆着放映机及拷贝箱等设备。

“今晚放电影,今晚放电影——”孩子们的吆喝声,早早将电影广告传播到四面八方。

看露天电影,占座是首当其冲之事。占座不能太前,也不能太后。占座的手段也五花八门,脑洞大开,譬如先到场的放上小凳子,或画个圈,或摆上石、瓦块,就算宣告这就是他的“位”,别人不能抢占。但也有不守规矩者,鹊巢鸠占,于是,争夺场位的争斗时有发生。

放映员做准备工作时,小孩子们就兴奋地在旁边追逐打闹。

电影开演前的当口,放映员赶紧忙着“倒带”。“倒带”,即在前后两个片臂上,一个挂收片盒(空盒子),一个挂供片盒(装拷贝的盒子),通过机械传动,将拷贝从一个盒子倒到另一只盒子里。

那时的电影都是胶片拍的,近距离还能看到胶片上面的人像。

等候电影开演的街坊邻里,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吃着瓜子聊家常,邻里乡亲的亲情互动让露天电影注入美好的集体回忆,如今的现代化电影院却难以有这种温馨。

驻军部队放露天电影,周边的老百姓闻讯都会纷纷围观,部队的岗哨也不阻挡。候场的时候,解放军叔叔总会集体啦歌,一个个整齐的方队,有人在指挥,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然后互相叫板:“××连,来一个!”“一、二、三,快、快、快!”《打靶歌》是叫唱频率最高的歌曲。

终于等到电影开演的一刻,“哒哒哒……”,胶片在电影放映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大屏幕上便出现活动的电影画面,这让小孩子们很觉新奇。

一些顽皮的男孩子窜来窜去地乱跑,不时将手举得高高的,让小脑袋与小爪子能够映到银幕上喧宾夺主,结果自然引得正看得入迷的大人们一片责骂。见自己创举吸引了大众眼球,男孩子们自然开心大笑。

络绎不绝的迟到者,找不到位了,就坐在银幕的反面看,也看得津津有味。反面的影像倒也也很清楚,只是观众注意力融入剧情后,会忘记这是在反面观看,一时间会很疑惑为什么银幕上的景物都与现实左右相反,所有的人竟然都成了“左撇子”。

偶然也有忙晕了头的放映员事先忘了倒带,放映出来颠三倒四的,牛头不对马嘴,观众们立马嘘声四起,放映员就会十分抱歉地手忙脚乱地改正过来。


我依稀还记得某晚在某个居民会小广场看《一江春水向东流》,天空突然大雨倾盆,可是依然浇不灭大伙儿看电影的热情。有伞的打伞,无伞的脱下外衣罩着,不少人甚至索性听凭雨淋。那一刻,天上大雨滂沱,银幕上不幸纱厂女工素芬(白杨饰演)泪如雨下,广场的积水倒真是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一些经典电影百看不厌,例如《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上甘岭》、《永不消逝的电波》、《战火中的青春》、《铁道游击队》《柳堡的故事》、《冰山上的来客》、《小兵张嘎》、《一江春水向东流》、《兵临城下》、《51号兵站》、《列宁在1918》、《卖花姑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

老式放映机遗留下来的都是优秀电影文化,且老少皆宜;许多电影台词都耳熟能详了;

但一旦重放,大伙儿又都会像看新电影一样乐呵呵地跑去重看了。

突然,一阵激烈的枪炮声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

周大佬提醒说眼前的老式电影放映机正在放映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上甘岭》。

该片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影片描述了1952年秋,美军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企图夺取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上甘岭战役爆发。

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可就在一个上午,敌人竟进攻23次,我军伤亡惨重,暂时撤进坑道。

坑道内的战士每天都有伤亡,他们不仅要跟头顶上的敌人作战,还要为生存而斗争。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战士们相互鼓励、互相关心,顽强战斗了24天,

让我军做好了大反攻的准备,最后一举歼灭了敌人。上甘岭战役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形势。

拍片的缘起是,毛泽东主席了解到上甘岭战役后,指示有关方面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

擅长军事题材片拍摄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便承担了伟大领袖布置的任务。

编导别出心裁地将视点投向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塑造了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志愿军英雄群像。

影片多用富于个性特征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节奏处理也颇具匠心,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又有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二者妥贴地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

环境气氛和物件细节的创造性运用,也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反映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人们对自由、和平、幸福的憧憬和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

前一部分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一种波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

后一部分用混声合唱形式,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

  银幕的枪炮声停息了,我想起有学者曾说过,怀旧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怀恋着的旧事物与当下时空交叠产生的错位感仿若使受众进入异度空间,经过主体意识选择的片段式、碎化化的记忆画面不断闪现交织,与现实社会的多维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再经由内心深处的某个记忆阀门来开启它去而不返的沧桑魅力。

与象牙之塔里学者不同的是,狡黠的周大佬似乎找到了将怀旧审美沧桑魅力的空灵转化为体验经济吸金的秘诀,

我乜斜一瞥,但见躲在阴暗角落的周大佬得瑟地笑了。

此时,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富有艺术魅力的领唱响起——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军旅琐忆】于海江‖我在部队放电影
上甘岭战役惨烈至极:平均每1平方米被轰炸70次,那么电影真实吗
老式电影放映机 带你找寻历史足迹
老放映机·露天电影,你还记得吗?
[黄石文坛]石功锦的散文《看电影》
电影: 雪花那个飘 200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