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阳节前话艾草 娄炳成
userphoto

2022.05.21 甘肃

关注

万物有灵,草木有情。神奇的大自然由无数神奇的事物组成,展示出无数光怪陆离、深不可测、妙不可言的神秘、神威和神力——艾草便是其中之一。

我国劳动人民对艾草的认识、采集、加工、药用、食用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以至于形成了奇特、博大、久远的“艾文化”。早在《诗经》产生的时代,艾草就已经成了很重要的惠及民生的野生植物。由于艾草功用的奇特强大,古人对其赋予了诸多美誉,如尊称老者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为“少艾”,《诗经》中还称健康保养为“保艾”。

《诗经·王风·采葛》写道: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意思是说: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南山有台》写道: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意思是说:君子很快乐,那能不长寿。君子真快乐,子孙都得到了康养之道。《小雅·鸳鸯》写道: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意思是说:拉车的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把你滋养。这三首诗歌,第一首中的“艾”指的是艾草这种植物,后两首中的“艾”,使用的已经是“艾”的引申义了。有句成语叫做“方兴未艾”,是说一种新生事物正在兴起,还远无止境;望文生义,是说这种新生事物正在成长当中,还未像艾草那样蓬勃茂盛。

笔者生活的所在地陇南也盛产艾草。每当春姑娘翩翩而至的时候,林地草坪,阴山阳坡,首先浓绿起来的便是一丛丛、一片片的艾草;到了端午节,村姑们采了艾草送进城里售卖,大街小巷,空气中弥漫的都是奇特的艾香。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在这个节日里,绝大多数地方都有采艾叶、在门首悬挂艾叶,采菖蒲、饮菖蒲酒,悬挂蒜头、食用大蒜等习俗,这又与避邪祛病有关。古时候人们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江南地区,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在端午节饮用,亦是驱走虫蛇、防治病害的意思。

艾是菊科、蒿属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艾叶,在我国不仅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也是一种民俗用品,更是艾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远古时艾叶被用于取火及保留火种,其后被用于巫术及祭祀,到后来艾叶逐渐被应用于“避邪”,慢慢发展到最后,艾叶成为端午节的一个民俗用品。艾叶辟邪的应用也从早期的悬挂艾叶,发展到后来的熏艾烟、洗艾澡、饮艾酒、食艾糕等应用形式,并逐步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和治病等医疗保健方面,艾文化也逐渐渗透入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

在中国古代已对艾草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叶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收以灸病,甚验。艾以叶入药,性温、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故又被称为草医”。汉末陶弘景《名医别录》著:“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热”。艾叶在经过炮制后能显著地增强功效,《景岳全书》中对艾叶的功效有详细的记载: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久百病,或炒热敷熨, 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

在我国采艾治病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患了七年的慢性病,用三年陈艾就可以治好。《本草纲目》载:“服之则走三阴,逐一切寒湿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关于艾草能治病的发现,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唐朝时有一个叫崔炜的书生。有一天,他在集市上看到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奶奶。由于很多天没有吃饭,老奶奶饿得头昏眼花,走路摇摇晃晃,竟然撞倒了路边饮酒人的酒杯。那些人气势汹汹地责骂老奶奶,气急之下还想要动手打人。见此情景,崔炜心生同情,虽然身无分文,但还是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偿还酒钱,为老奶奶解了围。可当他转过头来,老奶奶却见了。生性豁达的崔炜毫不在意,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就回家了。

当天晚上,崔炜梦见有一条青蛇向他道谢:“下午在街上多亏公子搭救,真是非常感激。特地送来一些艾草作为报答。这个艾草妙用无穷,它可以去除各种赘瘤肿块,只要敷上一点点就可以了,不要多用!希望它能帮你完成心愿,娶一房贤妻。”说完,青蛇再次向他拜谢,随后就消失了。崔炜从梦中惊醒,想着梦中的情景,觉得不可思议,伸手一摸床边竟然真的有一束艾草。过了不久,有一位姓任的千金小姐得了一种怪病,头上长了一颗大肿瘤,访遍了各地名医都没能治好,于是贴出告示:只要有人医好小女的病,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

崔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了任家,给小姐敷上艾草,果然如梦中青蛇所说,不到两天患处就消肿痊愈了。就这样,崔炜娶了温柔可爱的任家小姐为妻,而艾草的药效也被人们广为了解,一直流传至今。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草茎叶含挥发性芳香油,味浓烈,有驱除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艾叶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崩漏、痛经,治疗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结核、感冒等。在华北的不少乡下地区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前几年非典流行时,一夜之间食用醋和消毒液价格暴涨,很多人用艾草燃烧的烟雾给院子和室内空气消毒。

由于艾草的药用价值广泛,所以不少人都在院子里把艾草作为一种灵异之物供养着。其实人们把它奉若“神草”,不仅缘于它医百病的药用价值,还缘于它辟邪免疫的神话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个村里的人犯了天戒,上天决定要惩罚他们。于是就派火神下凡了解情况。火神来到人间,正好遇到一位老翁背着一捆新砍的艾草回家,火神与老翁交谈得知,老翁正是自己要去的村庄的人。老翁说,自己是一名郎中,采集艾草是为了熬药给人治病的。火神觉得老翁很善良,不忍心加害,有意保护他和家人。就告诉老翁,五月五日这一天全家人不要出门,一定要拿几根艾草用红绳拴在门鼻上。老翁欲问缘由,火神说:“天机不可泄露,切记!”说完不见了踪影。老翁虽觉得纳闷,但还是照火神的说法做了。五月五日夜里全村的房屋都被一场无名大火烧毁了,独剩下自己的房院完好无损。老翁联想到前天的经历,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艾草自然就成了消灾辟难的“神草”。

从古至今,艾草以其貌不扬的外表,富饶宝藏一样的身体,为千千万万人民祛除病痛,带来健康的福音,它无论做过多少好事,但是它一直坚守在乡间的田地旁村路边,默默无声地奉献。羊不爱吃,猪也不爱吃,大概都是嫌它气味的霸道。它是草里的另类,做不到清淡,从根到茎,从茎到叶,气味浓烈得汹涌澎湃,有种豁出去的决绝。采艾的手,清水里洗过好多遍了,那艾草的味道,还久久逗留在手上,不肯散去。苦中带香,香中带苦,你根本分不清到底是苦多一些,还是香多一些。苦乐年华,它一肩扛了。所以,它独特,在传统的民俗里,万古长存。

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说的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争相采艾,扎成人的模样,悬挂于大门之上,以消除毒气灾殃。不过是普通植物,却担当起驱毒辟邪的重任,这是艾草的本事了。有时,保持个性,坚守自己,方能脱颖而出。在这一点上,我们人类,得像一棵艾草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艾说
戏说端午
随笔 | 乡村的端午
苔藓做底,山草成景
咏艾
碾压艾草成农人新宠的河边“神草”,芳香扑鼻,是流感的克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