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清任的「通经逐瘀汤」和「会厌逐瘀汤」

导读:今天学习王清任的通经逐瘀汤和会厌逐瘀汤。看看通经逐瘀汤能够治疗哪一类病证,会厌逐瘀汤如何治疗会厌部位的疾病。



01

通经逐瘀汤



由桃仁、红花、赤芍、山甲、皂刺、连翘、地龙、柴胡、麝香构成,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透脓疗疮之效,是王清任用治“瘟毒烧炼”,“瘀血凝滞于血管”所致痘疮。


证见“痘形攒簇,蒙头覆釜,周身细碎成片,或夹疹夹斑,浮衣水泡,其色或紫、或暗、或黑,其症或干呕、烦躁、昼夜不眠”等诸般“逆形逆症”的一首自拟方。


王氏以前,有关痘疮的成因,古人多认为是内蕴之“胎毒”,为外在的天行疫疠之气所引动而发病。


其治疗,“有遵保元汤,用黄芪、人参者;有宗归宗汤,用大黄 、石膏者;有遵解毒汤,用犀角、黄连者”,各有发挥,莫衷一是。


王清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观察到用上述治法“遇顺险之痘,查小儿壮弱,分别补泻清凉,用之皆可望生”,但是,“惟一见逆症,遂无方调治”。


有感于此,他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严密的理论论证,提出了著名的“瘟毒致痘”论,并以此为出发点,去认识、治疗各类痘症。


在理论上,王氏认为,痘疮“逆形逆症”皆是“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所致。


由于“死血阻塞道路,瘟疫之毒外不得由皮肤而出,必内攻脏腑,脏腑受毒火煎熬,随变生各脏逆症”。


基于此,王氏遂一反古来惯用的“大寒大热、大攻大下”治痘之法,自成一家,创制通经逐瘀汤“立救逆痘于反掌之间”,开创了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经之法治疗痘疮的先河。


全方通窍为先,用辛温走窜之麝香为君,“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使气通血行,管窍得开;


桃仁、红花、赤芍、山甲、地龙为臣,逐瘀活血,通络散结,配合君药透达上下内外以驱瘀血;


柴胡、连翘,清热解毒,解郁发表,解散瘟毒时行之邪;


山甲兼为佐剂,更与皂刺相须为用,活血通经,托毒排脓,治“血滞不能起顶贯脓”。


诸药配伍,使经通血活、毒解热散、脓透而出,确为治疗瘀毒相搏,结于皮肤、血管、官窍的一剂良方。


其临床应用自不限于痘疮一证,但凡皆瘀热相结、病势有向外之机者,皆可以本方加减治之。



02

会厌逐瘀汤



会厌逐瘀汤,是王清任用治痘疮进展过程中因“瘟毒烧炼会厌,血凝不能盖严气门”所致“饮水即呛”的一首效方。


全方由桃仁、红花、甘草、桔梗、生地、当归、玄参、柴胡、枳壳、赤芍共10味药物组成,活血解毒,清热养阴,至今仍是治疗温病热入营分,兼见咽喉红肿疼痛及慢性喉喑、喉痹证的常用方剂之一。


本方在药物配伍与组方立意方面,都与血府逐瘀汤非常相似,与血府逐瘀汤有宗属关系。


纲举目张,符合王清任立方的原本创意,这在他的著作《医林改错》中可以找到根据。


在《医林改错·方叙》一节中,王氏明确指出:“(人体)在内分膈膜上下两段,膈膜以上,心肺咽喉,左右气门,其余之物皆在膈膜以下。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之症,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


可见,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三方是王清任分部治疗瘀血的基础方。


而他创制的其它活血化瘀方剂,基本上都是依据以上三方的立意加减变化而成的,如通经逐瘀汤仿通窍活血汤、少腹逐瘀汤仿膈下逐瘀汤、本方仿血府逐瘀汤等。


本方以血府逐瘀汤去川芎、牛膝,加玄参而成。


方中以桃仁、红花共为君药,逐瘀活血,通达上下。


臣以赤芍、当归、柴胡、枳壳,活血通经,行气开郁;玄参、生地、桔梗,养阴清热,解毒利咽。


玄参、桔梗又为佐使,与甘草为伍载药上行,直抵会厌,兼能发挥祛痰、响声、开痹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本方有改善声嘶程度、改善声带充血及缩小声带小结等作用,对慢性咽炎、喉炎及声带息肉等原因引起的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证具有明显疗效。



注:本文选摘自《医林改错识要》,温长路、刘玉玮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002年7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年前的一个特效秘方,不仅止痒,还能止痛,临床运用妙不可言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三长集·痘疹诠古方通用方
《医林改错》 > 下卷 论痘非胎毒
红 花(《开宝本草》)
凉血化毒汤——治痘疮初出,头焦黑
会厌逐瘀汤治疗慢性咽炎案[中医之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