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殊年代|雪涛大师绘制在宫绢上的写意花鸟,堪称绝品,值得收藏

笔者近日见到,我国已逝近现代小写意花鸟画大师王雪涛先生,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四幅花鸟画作品,笔墨洒脱,神韵飘动,极具观赏性,现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

这四幅绘制于清代宫绢上的花鸟画作品,尺寸均为34X67厘米,每幅约2平尺。

当年雪涛大师约75岁左右,正是绘画技艺炉火纯青之时,加之按特定要求为外贸部门作画,为国家赚取当时极为稀缺的外汇,为党为国解忧,一片忠心作奉献,创作时自然尽心尽力,不敢等闲视之,稍有懈怠,更何况是画在珍贵的宫绢上,因此每幅画作都是大师笔墨水平的最高发挥!每一幅画浸透着雪涛大师的心血,洋溢着雪涛大师伟大的爱国情怀,一幅幅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试看第一幅《雄鸡海棠图》

这幅画作,创作时间约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历经近五十年风风雨雨,世纪交替,多人易手,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这幅绘制于清代宫藏宫绢上的小写意花鸟画作品,构图精妙,笔墨精当传神,色彩运用热烈而又典雅,观之令人过目难忘。

画面中的公鸡,体态娇健,形神兼备,在宫绢上运用小写意的笔法,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尝试,非有极纯熟的笔墨技巧和极精准的形态构思不可轻易为之,因为墨落在绢上,即刻渗入,容不得半点涂抹改动,所以落墨前的造型,气韵,色彩,浓淡,光感,质感的变化,需要精心的构思,然后大胆落笔,一气呵成。

细看这只公鸡,全身羽毛由浓至淡的变化,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浓黑柔软的胸羽,挺健有力的翅羽,飘飘然在微风中摇曳,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深红色的头冠,巍巍然挺立,颈羽抖搂,似乎在做临战前的准备,尤其眼晴的点睛一笔,在回眸的一瞬间精光外溢,最为传神,雄鸡的目光炯炯炯有神,雄霸之气,直逼画外。

何谓神韵?大师笔墨运用到极致处,点画间神韵自来也!我们仔细观察,雪涛大师笔下的花鸟,不是那种只是作为景物点缀的"太平花鸟”,他赋予了被描绘对象极强的生命力,鲜活的生命的灵动感,你会感受到牠们才是这张作品的主人公,牠们的眼神姿态,就象是在和你对话交流。

雄鸡身后的秋海棠,正是盛花之际,浓绿的海棠叶在微风中轻柔地摆动,上下左右相互交错,位置不同,光感的明暗度也悄然变化,或俯或仰,或侧或背,但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一切都那么真实自然,两枝竹杆横斜交错,绿色的藤蔓轻柔地相互缠绕着,自然和谐,一派田园风光,使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完美。这张作品中,大师对生话的观察的细致入微令人惊叹,高超的笔墨技巧更让人叹为观止。

整幅作品,能做到如此富丽典雅,如此气韵生动,神采外溢,如此墨彩缤纷者,民国以来,在小写意花鸟画领域,无人可与之比肩!今年,国家博物馆正式推出王雪涛大师花鸟画作品大展,这将有力地提升王雪涛大师的艺术地位。

第二幅《秋菊鹌鹑图》

这幅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小写意花鸟画佳作绘制于宫藏宫绢之上。历经五十年风雨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这幅隐名画作,在雪涛大师上世纪七十年代遗留下来的作品中,是实属难得的上上精品,其笔墨的精当,也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且看画中的两只鹌鹑,一只俯首观望,机敏警惕,另一只低首侧目好像发现猎物,随时准备出击。

两只充满生命活力的毛绒绒的鹌鹑,笔墨细腻,造型逼真,呼之欲出,一动一静,极为传神,它们那身蓬松的羽毛,在轻微的呼吸中轻轻颤动着,精准的眼神,炯炯生辉,把鹌鹑发现猎物的那一瞬间,将要出击的神态,把握得恰到好处。神采温雅而又满纸生机。隐而不发侍机而动!只有笔墨表现力己达化境,方能把这栩栩韵致把握到如此精准!

画面右上方,一茎延伸的秋叶,几朵天兰色的秋菊,秋风里,一只翱翔中的锦彩斑斓的秋蝶,使原本紧张的博击前的场面,忽而又呈现出一种相对宁静温馨的氛围。这种画面内涵丰富,动中有静,静中寓动,一切皆在画里,又一切皆在画外,其构思处理难度很大,需要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对笔墨的驾驭掌控能力。

感谢雪涛大师在那个艰难的年代里,为我们畄下了如此精美的绘画作品。这幅画也寓意着老人希望国泰民安的良好意愿。将来,它必将纳入到二十世纪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绘画精品大集中,为世人讲述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雪涛大师在其长达七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以造化为师,又得力于齐白石先生的言传身教,他寒暑易节,勤勉刻苦,努力从唐宋以来花鸟画大家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并积累了大量鱼虫花鸟写生素描稿,笔墨线条极为准确流畅,能做到心手相应,妙境迭出。他的笔墨上承宋元明清写意花鸟诸大家之长,如黄荃之精细,钱选之稳健雅逸,徐渭之洒脱奔放,吕纪,林良之精准传神,陈洪绶形神兼备之雅妍,兼取西法的色彩运用和透视原理,我自为我,大胆创新,画作风格与时俱进,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时代精神,这使他的画作构思,往往呈现神来之笔,画里画外,相互呼应,韵昧无穷。自民国以来,在小写意花鸟画领域,无出其右者。

这幅作品以珍贵的宫藏宫绢写出,在雪涛大师生平作品中,这张古绢底的题材,仅此一幅,可谓稀世之珍。

第三幅《秋菊红叶图》

这幅作品,宫藏绢底,66x33厘米,约两平尺,是雪涛大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画作中的精品。这幅作品构图精美,笔墨秀劲豪纵,洒脱飘逸,设色沉稳姸丽,花鸟气韵生动传神。处处呈现着雪涛大师得心应手,从容不迫的深厚的笔墨功底。

图中的菊花枝叶繁茂,密而不乱,疏而不简,枝,叶,花之间,布局错落有致,枝叶婀娜多姿,观之生机盎然。再看一束红叶倾斜于画面的右上侧,与左下方的白菊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令整幅作品稳定而又热烈。红叶敷彩,艳而不俗,细看之,每个叶片都有其不同的笔法表现,反,正,欹,侧,各不相同,竟无一笔雷同,片片红叶皆有秋情秋意,占尽天然率真之意趣!画面右上方,一只翠绿色的粉眼儿,仿佛与远处的同伴相呼应,啾啾私语,在枝头振翅欲飞,神态矫健机敏。使整幅增添了勃勃生机。大师以神来之笔,将整幅画作布局得声,色,美,韵淋漓尽致。读这幅作品,让你感到如身临其境般与大自然同步呼吸,一起欣赏这和谐,温馨的景色。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春风,杨柳枝》一诗中写道"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诗中描写春光明媚,杨柳依依弱不胜莺。在雪涛大师这幅作品里,虽然描绘的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秋日美景,但在画中依然能找到"绿丝条弱不胜莺"的感受,千年风韵,一脉相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中国传统绘画独具无限的艺术魅力。

第四幅作品《紫藤黄鹂图》

这幅作品是雪涛大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创作的,材质是珍贵的故宫库藏宫绢。这幅罕见的佳作,历五十年历史烽烟,经几代收藏人的悉心收藏,得以保存下来,实为幸事!

这幅画作尺寸为66x34厘米,约2平尺。在这幅画作中雪涛大师将率意洒脱,笔笔传神的小写意笔墨发挥得淋漓尽致,浓墨淡墨,干笔枯笔,拖,按,点,捺,交替使用,使飘飘洒洒的紫藤花在春风里率意起舞,画面洋溢着春日里美好的氛围和生命的跃动感。似有春风拂面,似有阵阵花香,从画面中透出来!

在古绢上如此大胆地挥毫落墨,若无炉火纯青的技艺,等闲不敢轻易为之。再看两只聪明灵秀的黄鹂鸟,一只栖息枝头,一只振翅鸣叫,一张一驰,一动一静,在枝头的一只呆萌的可爱,飞翔的一只情意切切,万般殷勤,氖圉热烈而又和谐美好。令人观之浮想连篇,为之动容。

这幅极富生命力的画作,穿越五十年时空,乃令人感到灵光四溢,如此鲜活,雪涛大师和他的精美作品将永垂世范!

没有历史的民族就没有未来,这些作品,将被后人永久收藏,见证着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和他的优秀代表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画家王雪涛花鸟画欣赏
【绘画欣赏】雪涛牡丹 国色天香
明代花鸟画第一家——吕纪画作欣赏
何水法画作欣赏
雪涛大师的花鸟作品绝美[赞][赞]
王雪涛花鸟作品!精选60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