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王向荣的《地域中的风景》有感
5、地理气候的不同
  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我们的人口与经济的重心大部分位于我国的沿海和南方地区,这些地区多数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夏季的火炉城市越来越多,热死人的报道和事例也越来越多。有报道说,当气温超过某界限温度的时候,如34℃,广州死亡人数就会上升11%,而不如广州人耐热的上海人,死亡人数就会上升28%!而更不耐热的温带城市在气温超过29℃的时候,死亡人数就急剧上升!2006817日,气温高达47℃的重庆,在炽热的阳光和民意的压力下,不得不宣布放高温假!广东的东莞市在禁止行驶摩托车以后,步行和坐公交的市民投诉城市道路绿化不能为市民出行遮阳降温的投诉也与日俱增!
  再看看在俞孔坚先生批判的我国现阶段的所谓城市化妆运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这个批判我认为是十分正确的)的推动下,以及以俞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的留洋学者所倡导的,实际上(或说误导或被误解的)推行的唯视觉唯艺术景观设计理念和模仿西方第二自然的影响下,我们的城市绿地、公园被设计、建设成为晒死人的广场晒死人的公园晒死人的马路,真的如洪水猛兽泛滥成灾!这些用纳税人的钱建造的城市公共绿地,却被广大的纳税人视为畏途,大部分时间白天空无一人,营造了大量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和无人去)!就是一些居住小区也同样如此,这些小区绿化虽然不是政府出钱,但用的实际上还是纳税人的钱(早就打进房价里了)。
  有鉴于此,我在2006年的727日广东棕榈公司举办的《全国园林绿化产学研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降温绿化的概念,希望我们的行内精英和从业人员重视如何用城市绿化为城市降温,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作用对我们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如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层面做好以城市上风口的大面积氧源林、凉风林以及网络式的绿廊导风为主体的城市绿地降温系统规划,到微观层面的林荫道、林荫广场、林荫公园的设计,都是我们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大概在10年前的广东园林的年会学术报告上,我也曾说过一句话,什么时候我们的美女们晴天出门不用打伞,我们的城市绿化就可以说成功了。这句话或许说得过早或过于偏颇,但于全球气候急剧变暖的今天却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的欧洲处于北纬36(80)以北地区,从纬度来说相当于我国的兰州以北地区,气候多属于北温带气候(属亚热带的地区很少),多数地区的夏天十分的凉爽宜人,7月的平均气温多在1020℃,最高气温很少高于30℃,在一次的专题报告上,我打出了一张200778日的欧洲和法国各城市的最高气温图,观者一片哗然,与我们的酷暑苦夏相比,欧洲是多么地凉快!还有一点欧洲的阳光十分的吝啬和珍贵,荷兰的年平均晴天只有6570天!还有《雾都孤儿》展示的受海洋气候影响的冬天多雾的欧洲等等。(十多年前研究百合花的栽培,对欧洲百合的品种特性里有一栏对光照不足的敏感度,老是不明所以,请教了荷兰专家才知道,荷兰的阳光严重不足。)
  (此处本附有法国0778日各地最高气温图,因我不能传图,故无法给各位提供)
  所以欧洲人格外喜好晒太阳!到了夏天假期几乎万人空巷都跑到地中海晒太阳去了。过去在欧洲,晒黑的皮肤是有钱人的标志,因为只有有钱人才有时间外出度假晒太阳!所以欧洲的园林、欧洲的公园、欧洲的广场做成太阳广场和公园没有多少人会提出异议(当然他们的公园里也有很好的树林),因为他们非常enjoy(享受)阳光!而我们邯郸学步,学他们建造晒死人广场、马路和公园的话,还有所谓的大量地模仿我们本地的第二自然的话,不仅仅是生态效益的低下,更重要的是将严重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人数的增加!当然还有我们服务对象---市民的强烈不满!这就是我们与欧洲的气候与气候带来的习惯的根本不同之处。
  设计师们,我们不能再用纳税人的钱营造不受纳税人欢迎并有损纳税人健康的园林了。拜托了。
  6、风水文化的不同
  我们祖宗创造的中国的风水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刻的天人合一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哲理,尽管也有一些故弄玄虚和迷信的成份,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特别在大环境的山水形势的判断和布局上,如山环水抱必有气”“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等对于我们祖先的人居和生产地的选址,大到城池和都城位置的遴选,在中国数千年代的历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国家地理》最近组织了中国新老十大天府之地评选,如成都平原、关中平原、三江平原、华北平原、闽中平原、台湾嘉南平原大都是山环水抱、山川拱卫的富饶之地。这绝非是巧合。说明山环水抱的藏风聚气之地确实是我们人类的宜居之地。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易守难攻,还有北面高大的靠山阻挡了寒潮的侵袭,曲水环绕滋润了肥沃的土地和植被,环形的锅底地形像天线一样有利于接受天地之灵气(说来话长,不展开了)…….等等。
  中国风水文化另一个与园林布局有关重要原则就是曲径通幽,而笔直的路最忌使用。因为,一条直路一把刀啊(少量纪念性、瞻仰性公园当作别论)。你说我不信风水,没关系。我们从心理学来分析,我们面对的世界上任何一件有形的东西都有心理效应,是吧?从大的山川河流道路, 到小的饰物挂件,你都会或因喜欢它而感到愉悦,或因不喜欢而感到不舒服。感到舒服和不舒服都自然会影响我们的精神与健康,如果你长期对着不舒服的东西会健康愉快吗?如果你的房子或居停面对一条直直的通衢大道,或有一个尖尖的锐角对着你,你在心理上也会感到不舒服。同理,如果你营造这样的东西对着别人,就会搞到四邻不安,影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那又为什么要曲呢?首先,无庸讳言,我们会欣赏我们人类自己身体的曲线之美,会因适当的曲线之美而产生愉悦和快感,以曲为美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天性使然。其二,我们中国的大自然的山水之美也是曲折有度,顾盼生情。试想一下,你去把故乡的弯弯的山路和萦回的曲水拉直了,一切就索然无味了。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样的曲折有度的自然山水环境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其三,风水学也告诉我们,曲则有情!弯曲之妙在于藏风聚气!藏风聚气就是好地方、好风水、好气场的宜停宜居之地。还可避免直路、直角(或锐角、或直言)伤人,造就和谐社会。从造园的角度说,还可避免一览无遗,造就步移景换!这就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地理学、心理学和风水学原理。在一次设计讲座上我甚至说过,曲径通幽是我们中国哲学文化、风水文化和园林文化的精髓之一,做园林设计理应好好学习和精心体会。
  而西方的园林或所谓的第二自然就没有我们这样的讲究。他们崇尚的是征服自然,模仿的是方便耕作的农耕文化,并受到几何学和数学的强烈影响,从古希腊时候起就从两个学科的图形和计算去寻求所谓最美的线形和比例,反而忽略我们人类自身的直接感受。于是,规则的几何型就成了西方古典园林的主要特征。如果我们大量地模仿这种西式的园林(或叫模仿自己的第二自然)的话,不用说就会被人家称为低劣的模仿,还会被认为抛弃了自己的深厚园林文化传统,还很容易地触犯了国人心中的风水大忌(风水是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很少人会公开承认自己信风水。),说得重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设计是破坏了我们自己的一种生存环境。
  还有一种被作者称为与传统中国园林或西方古典景观设计很不同,更多地吸取了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特别是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的手法的作品,影响也十分广泛(从这几年我参与评审的公园设计方案来看,这类被誉为现代西方景观设计作品也非常之多)。究其来源,大概就是从俞孔坚先生的得意之作――广东中山歧江公园开始的。客观地说,作为保留近代工业文明的代表作的角度看,这个作品是十分成功的,也是值得赞赏的。而对于哪些反传统(既反中国的曲径通幽,也反西方古典园林的几何对称)的横七竖八的道路布局,俞先生在他的论文里写道,一个看似混乱的直线路网,引你体验工业时代切割机的无情,这种解释倒是十分的可爱,可以勉强接受。但是,是不是就该把它放的如此之大呢?是否到处都应该反映这种无情切割呢?既然我们体会到了它的无情,那我们有情一点、友好一点、和谐一点好不好?我们把它做小一点、精致一点、巧妙一点,不让它坏了我们的风水布局好不好?至于那种大部分地区芳草萋萋的晒死人的植物配置,白天几乎空无一人,更是令人难以接受。
  (此处本附有广东中山岐江公园的鸟瞰效果图)
  我们决不能仅仅为了我们自己的所谓创意而罔顾我们的服务对象和投资人的喜好和利益!
  因此,我赞成我们做园林的要认真地学点风水学常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祖先博大精深的哲学文化、园林文化和风水文化,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中国人服务。因为,忠实于我们的服务对象才是我们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根本所在。
  7、难易程度的不同
  无庸讳言,画直线自然要比曲线容易。这不是废话,更没有贬低西方园林的几何对称与轴线的意思。人家毕竟是一种深厚的历史悠久的传统,并通过严谨思考和计算才下笔的。目前严重的问题是,这种西方古典式的几何对称布局与所谓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的天马行空、随意交叉的轴线布局在我们中国园林设计界十分的流行,甚至被认为是创新之举。
  或许我们可以归咎于今天的中国走得太快了,建设太多了,建设的周期太短了。不仅引起了西方的嫉妒与捣蛋(如破坏我们的圣火传递),也累坏了我们一大帮年轻的设计精英。他们通常需要长年累月的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公司承接的设计任务,一些大型项目的设计也往往是给出数周甚至更短的时间。于是乎,我们的设计师总有加不完的班,改不完的图,连个与恋人约会的时间也被侵占,忙个不亦乐乎,昏天黑地。于是乎,相对简单易画的轴线式的设计便在创新现代景观的口号下流行起来,被我们年轻的累得喘不过气的设计师们所欣然接受。还有一个所谓甲方的原因,就是部分的地产商利用部分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左一个帕斯小城,右一个托斯卡纳,被西方人称为低劣的模仿的西方风情小区在我们大地上遍地开花…….,为这股洋风推波助澜。
  这几年,我参与评审了不下几百个设计项目,发现好一些的方案的确简单易画(连我这个门外汉也跃跃欲试,看能不能接几个小活,随便的沟它几笔,挣几个小钱花花。),一条或几条轴线,串起了几个广场、树阵(方正等距的乔木方阵),再加几个雕塑和景墙,把所谓文化象标签一样地贴上去(叫文化标签化),很快(可能不用几个小时)便完成了一个公园的总体布局设计。实在是多快好省啊。如果你对他们说:怎么不到现场考察啊?要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要遵循我们自己的园林传统,要注重园林设计的灵魂――地域的文化与自然……。哎呀呀,你太老土,这太费事。你不懂,我们做的是现代景观设计!是创新啊老弟!
  这种设计会有什么弊端,会带来什么后果,前面已经说得太多了,在此不赘。
  (此处附有广州某老公园的新区设计方案,一条轴线,串起几个广场树阵.......)
  (珠三角某城区中心公园的设计方案,各位,这样的方案是否很容易画呢?是否反映什么的无情切割呢?)
  结语:说了那么多,西方式园林,无论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在我们中国大地上大行其道,或大量地模仿我们所谓本地的"第二自然",与我们中国的具有传统特色的园林在中国的大地上相比,孰优孰劣,孰对孰错,孰难孰易,孰该孰不该,相信读者自有自己的评判。当然我并不反对向西方园林的学习和借鉴,更不反对中国园林也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那是两码子事了。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写了那么多的外行废话。平心而论,我无意针对王向荣、俞孔坚等我们园林界的中青年精英,更无意与他们这些学界泰斗争一日之短长。他们对西方园林的研究十分精深和独到,遗憾的是我感觉到他们对我们中国园林缺乏一个客观的态度和应有的尊重,(这或许与他们的留学经历有关,又或许跟他们之前在国内受到的教育有关,值得我们园林教育界的深思.我增经跟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聊过,他们说他们的部分留洋的中青年老师几乎不谈中国园林的)。更是因为,我看到他们是很多年轻设计师的偶像,他们的观点影响了好几代人,特别是他们现在在国内著名的大学教书育人,继续影响着我们下一代的设计师。现行的很多作品都有他们的影子。故此,把我认为他们的观点中不妥的地方分析一下,看能否影响几个年轻人,把我们的中国园林实实在在地发扬光大,在传承的基础上再来创新,那算是我的不自量力的奢望了。还有我感觉到园林学界这方面的声音太弱了。如有不妥,欢迎各位给我批评指正,在此恭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态优先”如何落实到园林设计上之三
【远景解读】高密度城市下的复合型超级城市公园——上海静安雕塑公园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法式园林的浪漫和优雅
风景园林教材-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篇
国外雨水花园研究及实例(附:那些年获过奖的雨水花园)
纽约中央公园——现代景观的开端【NO.3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