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老宅、道地和宗族文化︱三门横渡镇东屏古村半日游

停歇不下来的脚步,即使日晒如炙,也想出外溜达一番。

得闲,与阿文两人同行,驱车直奔,看古村,赏古韵,忆乡愁。

今天的天气甚是顽皮,就如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大中午出门日猛冒火,驱车一个半小时到达东屏后,乌云堆积,瞬间滂沱。可能是怕我们游玩时太热,特地降降温吧!十来分钟后,雨过天晴,江山一洗如新,开心啊。


东屏古村,位于三门县横渡镇,在三门名山——湫水山的腹地,濒临三门湾海口,依山近海,独揽一地胜景。因村子背靠龙母山,村东前东坑山形似帷屏,故而得名。立于村中,举目便可见湫水山上的座座风车。

华夏几千年,氏族文化源远流长,诗礼传家,一人兴则一族旺,从此瓜瓞绵延,东屏亦是这样。东屏村民多为陈姓,在元代至正年间,太公陈晋挺曾任宁海教谕,其子陈拱辰喜爱山水,于是择居东屏,经过600多年的繁衍,也给后人留下了这么一处古朴风貌、景如画里的历史传统村落。

今天游客甚多,大巴车一辆接一辆的来回。我们没有停在村外的停车场,直接驱车至村中陈氏宗祠前的空地。因为我曾经来过两回了,对这里的环境也有些熟悉,这次纯粹是重访乡愁罢了。

这里是东屏的核心了。迎面望去,一户老宅的石头外墙屋檐下,一溜红灯笼添色不少;灯笼下,四个竹蔑箩上镶嵌着醒目的“东屏古村”,农家物件的精心构造,颇具匠心。


村中有一溪,把村子一分为二。溪上有三座古老的、爬满蔓藤的石拱桥,桥边老宅临溪而居,青瓦石墙散发着韵韵古意;桥下流水潺潺,就似一缸洋溢着芬芳的醇香陈酿,扑鼻而来,婉婉的诉说着六百年的风雨沧桑。


迎面第一座桥,名为“风月”。桥正对溪北边的陈氏宗祠。宗祠门前檐下,老人们恬然自乐,或卧或坐,三俩闲聊,悠闲的享受着“采菊东篱下”般恬静的晚年生活。

过风月桥,步入宗祠。祠堂是一个宗族的灵魂了,一座小型的四合院式的建筑,却包罗万象。方方的戏台上,雕梁绘栋,依稀间隐约听到昔日绕梁的唱作声。偌大的天井(道地)中,鹅卵石铺就的地面,在雨水的侵扰下,油光崭亮。隔着天井正对戏台的中堂,供奉着陈氏的先祖塑像,儒生模样,书卷气十足。

寻个角度,对宗祠内的建筑肆意摄拍。最爱戏台屋顶飞檐上趴着的那些龙形灰雕了,张牙舞爪,呼风唤雨惟妙惟俏。道地四角的大缸,接纳着屋檐淌下的雨水,这是颇具特色的古时防火措施。

回到小溪边,这里是出大片的地方。一溜的古宅高低错落,鳞次栉比,那飞檐翘角,那高耸的马头墙,那精雕细刻、美轮美奂的木雕砖刻艺术,都让我们驻足留恋。


东屏这里以“道地”的民居传统著称。道地,是台州方言,实指的是传统四合院或三合院围起来的中间露天空地,在北方则称天井。在我们台州有一句话:同道地(台)里人,就是邻居的意思。


台州传统民居特色

台州旧时的传统民居为二层畚斗楼,依地势而建,典型的有三合院、四合院,或者长排屋,中有道地。一座三合院或四合院称为一透,一透连一透,有“曰”字型布局,也有“品”字型布局,依次扩张,从而形成村落。最为著名的就是旧时代表大户人家的“三透(台)九明堂”。

道地是台州旧时民居的必不可少的元素,普通人家的道地一般为烂泥地,而富裕和大户人家的道地则以青石板或鹅卵石拼花铺设。

走在古村街道巷陌,门牌上是一个个道地的介绍:上新屋道地、下新屋道地、老屋道地、第一道地、上道地、长道地……这些名称各异的道地,串联了东屏人的血脉,也使得宗族文化在这里绵延几百年而不熄。


欣赏这些道地文化时,一个哑巴的老妪上来热情的为我们引路,东转西转,把我们带到一些特别有意思的旧址。比如说第一道地旁的“双眼井”,一口井,井盖却是用巨石打造成两个口子,如眼睛一般。村民给予了非常好的寓意,喝左边的井水生女儿,喝右边的水生儿子,若两眼井水均喝,则龙凤呈祥。

再转,则到了上新屋道地,这里在清朝乾隆时曾出了一位武举亚魁陈式栋,道地里有一把重达120斤的纯铁铸大刀,据说便是他所留。以前几次过来,此刀均被锁着,这次竟然开放着,于是尝试着拿起来舞一把。

太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了,一百多斤的大刀,真的好沉啊,用尽了吃奶的力气都只能提到一半。难以想象古时的武举人举重若轻,真的天生神力、勇猛无比啊!

兴尽,准备从上新屋道地出来。那位哑巴老妪伸手哇哇乱喊,一开始没理解是什么意思。迟疑了好久,才理会这是要钱的动作,原来是要带路费啊!有些惊诧,有些可怜,本想给点,可惜手机支付的当今,两人均身无分文,只能翻出空空如也的口袋底表示没带钱。唉,下次若有机会碰到,再给点吧!

摆脱了老妪的纠缠,穿堂走巷寻找自己喜欢的角度,留下古村的昔日风貌。厚墙、狭巷、窄窗是这里民居的又一特色。曲巷纵横,古宅幽深,越往内里走,老宅破败损毁的越严重,一个个道地只剩下几垛残垣或门台窗棂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地基上都荒草丛生,或者也已被村民开垦为菜园子了。


有些老宅得到了维修和改建,有些保存尚好的被用作一些民俗馆。在古村里溜达,到处是取景的绝佳角度。阿文是个美术老师,而我也对传统的文化有些兴趣,两人互相切磋着取景的艺术,探讨着文化的传承,在这有些荒凉有些破败的老宅群中,倒也不是那么的寂寥。

一砖一瓦一石窗,都散发着悠悠古韵,就连道地里回廊下悠闲酣睡的老者都是那么的让人感悟时间在这里走得真慢。


东屏是一座还活着的古村,没有西塘、乌镇那般浓郁的商业氛围,也不像很多老村落人气尽弃的荒废湮没,它遗世独立,它只是垂垂老矣,就如同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古书,满行尽是散发着历史韵味,承载着薪火相传的脉脉乡情。


或许有一天,当有志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合理有序的开发乡村旅游,它必将焕发青春。

带着浓浓的老宅古韵,脉脉的乡情收获,告别东屏。

驱车回程时,天气又顽皮了,瞬间又是倾盆大雨。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0.6.16

“村”游胜坑村-岙陈村-岭根村︱山水、老屋、乡愁
东乡文化第一村——孔坵村︱山水、老屋、乡愁(四)
小桥流水人家的仙人桥村︱山水、老屋、乡愁(三)
 立夏的茶辽村︱山水、老屋、乡愁(二)
● 不期而遇的竹家山︱山水、老屋、乡愁(一)
● “柿”逢其时︱赏天台西山头的漫山柿香(2018.10.6)
● 秀山丽水︱寻访石头秘境——缙云岩下村
● 秀山丽水︱寻访桃花源——松阳古村行(一)
● 秀山丽水︱寻访桃花源——松阳古村行(二)
● 行行摄色︱“台州人免费游台州”之仙居皤滩古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村台州三门 | 任家古村,春暖花开时节杏梅古韵相得益彰
宝镜古民居,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清朝进士第一村
东合村 名医嘉号“小神农” “台州好人”今有两
连平和平祠堂行
大禹后裔村——绍兴冢斜古村
全国各地美食盘点之浙江台州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