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雾里苦行只为你|记仙居观音峰山脊线穿越

凌晨4点多,被窗外的雨声惊醒,不禁担心今天的仙居观音峰徒步穿越行程。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因为这对于我来说是一场期盼已久的徒步计划。

刚开始徒步的时候,记得是2020年的10月,从永宁江绿道(潮济到永宁公园),到九峰山的各种穿越线、环线(路程最长一次是30公里柴古唐斯赛道)。从路桥的老人尖大人尖环线,到沙埠柴古赛道(半程)、松岩山8字环线等,都是一个人独行,尽情享受徒步的乐趣。水声幽、鸟语脆,山间泥土的清香夹杂着花香令人心醉。累了,就随意席地而坐,静听松涛入耳,清风拂面,享受自在安乐。

期间也参加过几次商业户外徒步,相比之下还是感觉独驴更自在。人生旅程与驴行何其相似啊!人生其实是孤独的,所有人包括父母妻儿只能陪伴你走一程路,最后你还是一个人孤独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那时候,徒步的热情正高涨,在网上到处找寻着台州内适合驴行的路线。其中,对于仙居观音峰山脊的这条驴线最为欢喜,也期待着自己有一天能够走上一回。

尤其在去年国庆期间至神仙居旅游时,站在观景台上,看到这座神奇的天柱岩,那神情惟妙惟肖,宛如观世音菩萨双手合十膜拜,似在慈悲佑护这一方众生,心中也就更加欢喜了。

虽然驴友大都称之为天柱峰,但我更喜欢叫观音峰,更期盼有朝一日能在她脚下经过。但,我也清楚独行穿越的风险,只能默默地藏在心里,期待着合适的时机。

上星期,参加了“行行摄摄AA户外”组织的天台石鼓山活动,回程中“村长”告知,下星期准备走天柱峰山脊线,当即就报名。期待已久的心愿,终于可以了了。

说起与“行行摄色”的结识,也是缘于在网上到处找驴行线路时,被公众号【遐逖】中的游记美文所吸引,就加了“村长”的微信。于是,成功入了“坑”。

极喜欢“行行摄色”这个名称,内涵极深啊。走一走、看一看,估计是明面上的含义。记得村长曾在游记中说过,“徒步,是心灵上的修行,也是对风景的一种礼赞……户外徒步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情怀,是净化心灵的佳径……户外徒步更是一种治愈系的修行,累并快乐着。”我觉得这里面更蕴藏了“行行摄色”的更深意义上的内容。

“行行”特指驴行,这就是一种修行。而“摄色”也绝非仅是简单拍几张照、看几处风景,更要摄色归心。你眼所见的一切,都要汇归于你的心,最后完成心灵上的自我净化。

我们驴行中所历经的一切磨难,所遇到的各种人事,何尝不是我们的一种修行?正如禅宗所说修行的三层次: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仍是山。那么,“行行摄色”或者说“驴行”的更高层次的含义就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涉及了。且引《天台山方外志》中文:“夫桎梏之士,因泉石成膏肓;解脱之宾,以山林为药石。其故何哉?见道不见道,忘山不忘山,异也。不见道则满目皆山,能忘山则触途皆道。”打住打住,编不下去了,还是说说这次驴行吧。

神仙居所在山脉,名为韦羌山,又名天姥山。在古人的心目中,韦羌山还是仙居“众山之最高者”。历代的舆地书籍对于仙居诸山的记录,总是离不开韦羌山。韦羌山,是古代对仙居或是在对浙东南地理的描绘中,不可或缺的一座大山。

作为仙居境内的名山,自古便多神异之事。据《太平御览》中所载:“天姥山与括苍山相连。石壁上有刊字蝌蚪形,高不可识。上有石室户牖。春月,樵者闻箫鼓笳吹之声入耳。”又有《赤城志》引《临海记》说:“此众山之最高者,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晋义熙中,周廷尉为郡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俗传夏帝践历故刻此石。”古籍对韦羌山的诸如此类记载还有更多。此外,韦羌山中的天柱岩(观音峰),相传还曾有莲瓣自顶上坠落。以上诸多神奇传说无不表明,韦羌山曾是一座神仙居住过的神山。

中巴车在雾中沿着蜿蜒狭小的山间公路艰难穿行,最后停在大坑头村不远处。整理行装,朝大头坑进发。

现在大多数的山村都移民了,往往只留下年久破旧的农舍,和少数不舍离去的老人。村不大,农舍古朴原始,雾气蔼蔼,在镜头下特别的有仙气韵味。

过大坑头,便是一路的直线攀升。路陡且湿滑,行走相当艰难。说笑声打破了山间的寂静,但很快就被粗重的喘息声所代替,大伙儿都开始埋头行走。

上方传来村长的声音:“又在搞景区开发了,再晚点来估计又要收费了。”到达山垭口之后一看,一道钢筋焊成的栈道从远处延伸而来,镶嵌于高耸入云的石峰岩壁上,通向垭口。据说是有个大神仙居景区规划,若是大规模开发之后,或许以后神仙居很多经典的驴行线路都将消失了。

借我一双慧眼吧,我要看穿这弥天大雾。驴友们叹息了几句之后,很快调整心情,沿着山脊线走向雾中,犹如仙人般飘逸而去,四五十米之外便不见影踪。人间焉?仙境焉?人乎?仙人乎?

如果此时打开音响,真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仙人音”之感。而外人听到,岂不是“樵者闻箫鼓笳吹之声入耳?”

浓浓的大雾如一张白茫茫的大幕遮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只能专心于眼前脚下。浓雾化淡了色彩,抹平了空间,近处的山岩树木在白雾的衬托下形成一幅幅优美的水墨丹青。此刻,人也成了一景,醒目的冲锋衣冲破大雾的封锁,娉娉袅袅如画中游。

浓雾悄悄地浸润着衣服。吸一口清凉的雾气,总感觉着仙气入肺,顺着你的经络润透全身,洗涤着全身的浊气。使人情不自禁地长啸一声,“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你看,金童玉女似乎从仙境中走来了。

顺着狭小崎岖的山脊行走,犹如在画廊中移步,两侧乳白色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山水画,移形换影随着你的脚步而变幻景色。

小心攀爬过一段陡峭危岩,刚轻舒了一口气。白雾之中,却又见一堵高岩亘于面前。攀爬再攀爬,路似无尽头,恍如要攀入九重云霄。

成不了仙,午饭还是要吃的。找一处山脊旷处开餐。干粮、自热饭,还有带炉头煮面条的。户外人有一怪,明明吃饭如乞丐,偏说自己搞腐败,哈哈。

继续行走,一路马不停蹄地经过了七八个山头。碰到村长后,问他观音峰在哪里?答曰,云里雾里的已经甩远了,而且就从他脚下经过的。呜呼唉哉,竟然就这样轻易地擦肩而过啊!看来心还不诚,缘分不够,难见菩萨真面目。哈,欲觅观音峰,其路甚幽远,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不过没关系,驴友们纷纷说待明年杜鹃花盛开时节再来。村长却说,那时可能会人潮如涌。你说的是真的吗?村长!但想想也有可能,因为一路上看到众多系着的驴标丝带,证明了这条线路的魅力指数。

下午了,大雾仍没有散去的迹象,我们也开始下山之路了。相互照顾着、提醒着,小心翼翼地行走。特别是村长,真是尽心尽责,经常是忙前跑后。

记得有一处下行的陡壁需要放绳,村长便在旁边给每个人指点注意事项,安排强驴居中策应。待全部伙伴均安全下撤后,再自己一人收绳下行。过会儿,便又见他快速从我们身边掠过,处理着前面领路的事儿去了。

曾看过村长写的关于领队的七宗罪,具体内容忘了,大体是写作为领队的七个职责,从事先的线路攻略、组织发起,到行程途中各种情况处理,最后又是活动总结、游记写作等等。个人感觉各种带“长”的职位中,就是这个“村长”是最傻的,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精力,却没有从中得到一分利益。说真的,如果没有一颗热爱户外的心,没有一种服务于驴友的责任感,是坚持不了几次的。

记得聊天群中有驴友说自己已失去了爬山的兴趣。村长却说自己走户外十多年了,还是热情如初。组织了多年的户外活动,带着驴队跋山涉水无一安全事故,我想,这应该称得上是强驴中的强驴了。

一个户外团队,也因有这样“傻傻”的村长,才会有好的团队风格,才能长久存在,从而吸引更多真心喜爱户外的驴友加入。行行摄色,走一走,看一看,传递着驴行的快乐,顺便净化下内心,这便足够了。

前队的驴友早已经在车中等待了。村长说,如果是晴天,行走时间估计还要再慢上一个多小时;因为,那时一路的美景会让你流连忘返的。真的好期待下一次的天柱峰之行。

晚上群友们纷纷晒美照,而最经典的莫过于一张回家后沾满泥巴的衣物照片。真是:得道成仙几时辰,一不小心落凡尘。人生不如意莫过于此,仙人还没做够,便又要回这尘世摸爬打滚,还混得满身是泥。不过,驴行的快乐,常人可难以想象哦!

最后,胡扯几句作为结尾:

巍巍乎不见其顶,茫茫然莫识法相,

盼其雨妙莲华兮,高高其山顶行焉。

● 云里雾里的行走|记仙居大坑头~毕锡岩~天柱峰山脊线穿越
● 穿越天台石鼓山|探寻“唐诗之路”上的风景
● 2022年的第一场虐旅一一天台石鼓山环线穿越
● 穿越天台石鼓山
● 鲤跃龙门,收官2021|记天台里岩龙门大峡谷穿越
● 冬山如睡小桃源,幽谷秘境百丈青|记临海百丈青~牛头山水库休闲徒步
● 二赴东阳|行行摄色五鼎山惊艳之旅
 徒步牧云之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驴行分享】仙居绿道徒步
[元月2日(周日)]“驴行”天柱峰山脊,奇峰峭立,美不胜收
驴行鲁山
天马户外驴行11年年会
小重山.驴行覆卮山
诗意仙居|徜徉在仙人居住之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