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访温岭泽国联树桥

难得半日空闲,继续附近寻老桥。

今天准备去温岭市泽国镇,探访那座与村同名的联树桥。

车开在双峰大道上,至联树大桥(公路桥)时,习惯性地朝河方向窥探。就在南边相隔一百多米的河面上,一座式样古朴的石桥映入眼帘。心想,这便是要找的联树桥了。

这是一座有故事的桥。联树村,温黄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村边有小河。据说早年河边长了一棵奇特的大树,这树竟然能横向伸至对岸双峰村,粗大虬劲的树干形成了一座天然的树桥。

虽一河相隔,但自有了树桥后,两岸村民的交流便有了纽带。慢慢地,这一带就因人旺而兴市。据说在早年,联树街的集市,是整个泽国区除了泽国街外是最热闹的了。

后来,河岸变宽,大树已无法到达对岸,也可能树桥已不能满足交通需求了,人们就砍树建桥。为纪念大树,便以“连树”命名此桥。

据清《嘉庆太平县志·津梁》载,“连树桥,在十都”。因“连”音同“联”,从此联树之名就代代传了下来,顺带着连这里的河道也被称为“连树桥港”了。

神奇的传说,给这座古桥披上了几许神秘色彩。不过,现在的桥头边,那些上了年头的老屋已所剩无几,但依稀还能辨识昔日的繁华。

这是一座东西向的五孔石梁桥,桥长51.6米,宽2.86米。虽为石梁桥,但中拱稍高,其余拱高度依次渐降,整体微微呈一道漂亮的弧形。

走近桥,桥东边有一座路廊式四檐飞翘的小巧桥亭引起了我的注意。桥亭门柱上有一幅楹联:“联树桥桥联树民心注,立碑亭亭碑立功德颂”。

亭内墙壁上题刻繁多,有联树桥的重修碑记,也有乐助名单以及纪念重修的诗文。这些资料,都是一座桥的传承脉络,能让人对桥的历史有个清晰的了解。

据记载,桥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民国三年(1914)重修。后来因桥面临倒塌危险,于1992年整修后整体抬高了1.5米,后来又有局部修补。

抬高的迹象,从三座桥墩可以明显看出。桥墩原本应以条石纵横叠垒而成,下部有分水尖。抬高后,整体风格未变,但中段有两截明显用水泥浇灌成的墩,肉眼就可分辨。

桥造型呈“石伸臂梁式结构,用仿栱形的条石叠涩悬挑而出”,中间三个桥拱上承木梁,再承石梁。

木梁是用七根涂了黑漆树径粗大的圆木并列架于桥墩上。木梁上再横向用长石条依次间隔铺设,上面再覆以厚实的石板形成平桥面。这种木梁石桥的筑造方式,在台州还是第一次见到,非常有保护的价值。

桥面是55块的长方形石板横铺拼接,两侧各设望柱栏板。望柱应均有48根,但南桥头被损坏了一根,连原本镶嵌接的抱鼓石都不翼而飞了。

望柱上有仰覆莲的雕塑,但有些望柱柱头则被改成了狮子雕塑,整体显然有些不协调。中拱的桥面中心,还铺有一块刻荷花鲤鱼图的石板,雕刻精美而古朴。

栏板比较朴素,仅雕刻线框和简单花草纹。从材质和新旧程度分析,部分望柱和栏板明显为后来整修时补的。特别是中心两侧栏板竟然只是随意地用水泥栏板补上,相当碍眼。

我想啊,作为文保单位,修缮本应遵循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否则就是破坏文物的原貌了。不过想想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刚好改革春风,人们都一心扑在发展经济上了,追求实用主义,审美意识的欠缺,也是情有可原了。

幸好,桥的整体样式还是保存原样。行走在桥上,河水缓缓留着,迎面吹来的风,似乎带着些特殊的韵味,在现今高大楼房林立的村舍里,显得那么地别致。

桥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作为极富台州地方特色的重要历史建筑,应该要好好维护和合理修缮了。老桥、老街、联树桥河,还有迷人的传说,或许能营造出一个新桃花源式的乡村休闲公园。

因时间关系,看完桥就匆匆离开了。其实村里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老建筑都值得慢慢欣赏,比如章家庙、朝西屋台门、粮桥闸等,极具地方特色。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2.4.8

近期游记

 琅岙桥|卧波长虹,悬影如诗
 国保|烟雨中的金清大桥
 寻访北洋小澧桥
▶ 车头古桥,五龙捧珠
▶ 寻访下浦桥和三洞桥
▶ 沈岙青龙桥,圣旨两道半
▶ 寻访鉴洋湖镇锁桥
 行行摄色|仙居缆船岩~滂沱瀑徒步
▶ 苍山樱如雪,赶一场冰川遗迹上的花事!

行行摄色AA户外(台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桥梁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襄垣永惠桥
中國古橋(一)【图】
宦塘河上的它多大年纪?至今是个谜……
侗乡风雨桥
全世界最“奇葩”的桥,中国设计建造,外国人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