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宅村访古,麻姑岩寻仙|行行摄色的年末巡游记
时间: 2023.1.20
地点: 仙居田市李宅村/下各羊棚头村
伙伴: 小卒不过河、小头爸爸、围裙妈妈、在水一方(女)

访古李宅

时已大年廿九,但行走的美好让我实在歇不下脚步。择一处古村走走,越是年末或许越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于是,就定下了仙居田市镇的李宅村之行。
李宅村,位于蓼溪之畔,“东倚木兰山麓、南临双峰排闼、西接冠山夕照、北毗狮象锁水。村前牛山为屏,庄后岭坡护障。”看来其先祖的选址颇有讲究,暗合了中国传统风水思想。
而且这个村子荣誉来头很高大上:“第一批的中国传统村落”、“首批浙江省美育村”。似乎,挺值得一游。
早上,小头爸爸开车,直奔仙居。四人行,大家都是多年户外的老友,再次相约,一路不缺话题和欢乐。
潜意识里,古村落应该是成片的老屋宅院,斑驳老墙,阡陌巷弄,鸡鸣犬吠,再有几缕袅袅炊烟,给人一种时间被按了暂停键的印象。
但是眼前,一水的现代化民房,似乎有些踏错了舞台唱歪了剧本的莫名错觉。
既来之,则好好探寻之,能第一批就评上中国传统村落,肯定有不一样的烟火。
车停村的文化礼堂边,穿村稍行几步,果然有大惊喜。只见两栋并排,有着高高马头墙的大宅院映入了眼帘。
墙上有李宅古村落的简介,“……这种令人愉快又启人幽思的阴阳交替的韵律,每日每时都在李宅的古建筑中发生着。”
简介里描写的如此美好,眼前又是绝对豪宅的三透九门堂的经典老建筑,是连进式四合院家族的建筑群落。游玩的精气神,立马就振作了起来。
宅院南面一般有三门,中门和两侧门。走进院内,每一透的宅院的正屋厢房显然都有不同的家庭居住。这在古时就如同一个不分家的家族群世居一地。
据说李宅这里的始祖是来自温州永嘉的苍坡,避战乱而来此,事稼墙、丰五谷,耕读传家,一晃已逾九百多年,绵延至今十七代了。
院内廊下虽然杂物摆放很多,但杂乱中却能清晰地领略到建筑和装饰的精致和大气。
青石窗花、卵石铺花的天井,古朴的圆木柱和石柱础,雕花的格子窗棂和木门,雕刻古拙细腻的牛腿雀替,还有各个角楼接隙处的高耸马头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古时匠人的智慧,真是精美绝伦啊!
祥禽瑞兽、花草虫鱼、神仙故事等,是宅院雕刻艺术的主要素材。而其中一透正屋的窗棂中间的雕花最有意思,花中间竟然隐藏有吉祥的文字,若不是坐在廊下的阿婆提醒,就要轻易错过。
虽然这可能是近年才修复的窗棂,但其工艺依然秉承着传统木雕技艺的古朴风格,依然幽幽地散发着古韵之光。
而据阿婆说,这正屋的两个撑拱(牛腿)却是真真正正保存下来的老古董了,各种花卉和瑞兽的雕刻组合,浮雕、镂空雕、半圆雕技法的细腻,这牛腿竟如此的玲珑剔透、神形兼备。
而那阶梯状高耸上翘的马头墙,本是徽派建筑的经典特色,它不仅仅是一种美的点缀,更能防止密集建筑群一旦发生火灾时,一定程度上能阻隔火情蔓延。
而从宅院中黝黑的墙体看,这里曾发生过火灾,不过因为马头墙的作用,火势可能没有蔓延,只是小小地摧毁了一透的房屋。
眼前的李宅马头墙,大多为二三叠的“鹊尾式”形状,抬头便能见喜。
而从我的角度看,马头墙的存在更是古时匠人的点睛之笔,本来密集的建筑群,因为有了白色马头墙装饰,便似乎少了些压抑,从而家族兴旺生机勃勃了。
我虽不太懂建筑艺术,但这种明显是徽派风格和东阳木雕工艺完美结合的传统老建筑,承载着历史传统和古人智慧的结晶,那无与伦比的美丽,此刻让人完完全全地沉陷。
在这里的原住民都很和善,看到我们穿堂入室,都很热情。走在大宅里,烟火味十足。一位阿婆正在准备蒸馒头,年味瞬时就感受到了。还有更多的老者或闲坐或溜达,生活恬静而安详。
一个居住在这里的李姓阿公听说我们大老远赶来看古宅,竟一路亲切地为我们导游解说。李宅人的淳朴友善,让我们四人感动。
阿公告诉我们,李家祖上曾出了一个七省御史,相当的荣耀。不知道七省御史是怎样的官,但肯定很大吧?这里也可谓是御史故里了。
在熟门熟路的阿公带领下,我们又走访了都宪公祠和大小宗祠。
从围墙基座的石雕花和屋檐上瑞兽灰雕的恢弘大气看,祠堂里面的建筑肯定更加精美。可惜三祠都大门紧闭着,未能入内一睹为快,甚是遗憾。
虽然李宅的古屋保留的不多了,但就这几栋保留下来的宅院和只能外观欣赏的祠堂,就让我们觉得此行不虚了。
但李宅最值得记忆和走访的古建筑,并非仅仅是眼前杂乱无章的现代民房包围着的那几座一边方正规矩的大宅院和祠堂。当转到了北边山脚的老村口,风景更是诱人。
我第一次看到了摩崖石刻的牌坊。这是一座凿刻在岩壁上的“节孝”牌坊,时期应该是晚清。
整个牌坊高三米,宽三米,图案与普通四柱三开间楼阁式牌坊相一致,雕刻图案精美,与崖面混然一体。
而离摩崖牌坊不远,有一座晚清建的城门楼式的聚奎亭。
下面是圆润的拱门洞,上面是楼庙。其形制之美堪比缩小版的皇家建筑,而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更是让我们感叹。
这其实就是一座形制特殊的文昌阁,有锁住文脉之意。因为据说从南宋开始,李宅这里出了六个进士,也算是一处名副其实的进士村了。

真心不容易的中饭

告别李宅,时间尚早,游兴未泯,准备下一站去下各镇的羊棚头村走走,爬爬那里的仙姑岩。
半路,在途经福应街道的集镇上溜达,准备寻个地方吃个中饭。可惜已是大年廿九了,饭店都早已歇业,遍寻无果。想美滋滋地吃一顿热饭,真心不容易啊!
在路口一家挂满腌猪肉的饭店门口拍照时,饭店老板看我们有些焦虑的样子,本已歇业的他,竟然说给我们烧一餐,那个欣喜若狂啊!
小溪鱼、咸猪脚、山粉皮、韭黄炒蛋,还有一说不上名字的肉片羹,量足味美,四人吃得是那个欢快而肚撑。
这个时辰,还能如此安然地在路途中吃上一餐丰盛的现烧饭菜,真心不容易啊!

巡游仙姑岩

车直接开到仙姑洞的山脚起点。已有当地人刚到此准备上去游玩,于是我们就跟随着。
仙姑岩我在三年前曾组织走过,这次故地轻装重游,显然有着不一样的味道。
仙姑岩海拔虽仅三百多米高,但一路均是台阶,走得气喘,浑身冒汗。不过一路也不枯燥,景色挺诱人。
仙姑岩,又称麻姑岩,据说是麻姑、王方平、蔡经等传说中的神仙隐居、聚会之地。而这里,更是仙居古八景之一的“麻姑积雪”所在。
今日虽无雪,但这一簇林立于山头的峰岩石景,在修竹的掩映下,钟灵毓秀、仙气氤氲,景致依然漂亮。
先至对面峰岩顶遥望欣赏仙姑岩。
这簇岩群状似一只驮着很多宝箱的蜗牛,特别有喜感。
而单看蜗牛之头,一柱擎天的立于山坡临崖处。若是稍稍偏个角度,用“小头爸爸”的话说,“像一把立着的剃刀。”哈哈,果然有些像。
这处岩顶上,视觉通达。远处括苍山脊上的大风车历历在目,脚下羊棚头村的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而另一侧山谷里的括苍水库更是宛如明珠嵌于山中。
山水如画千峰秀,无边风光一目揽。可惜下午的天气阴沉沉的,山顶风又大,实在不敢久留。
登仙姑岩。
这是一处在峰岩巉石间构建的简陋石洞庙宇,两三进的洞厅曲折奇特。此洞又名“丹霞洞”,据说为道教的第十福地。在宋《云笈七签》、《中华道教大辞典》、《台州道教考》等典籍中均有明确记载。
站在山门后的高处回看山门,有着挺神奇的一幕。只见山门左右巨岩相峙而落,而这两边的巨岩,我看恰似一鼓一钟,晨钟暮鼓天然而就,甚是神奇。
而左手边巉石更为丰富,叠垒依靠的巨石形状奇特,被看着群里照片直播的“晨曦里”形容为“佛陀点化山鼠。只见披着袈裟的佛陀席地而坐,附身用头触碰山鼠的头部,山鼠很虔诚地听着经文。果然很是形象。
不安分的我们,攀爬于这些巉石间,或凹凹造型,或山高人为峰,丰富着此行的精彩。
而庙后高处的巉石也没被我们放过,攀爬攀爬,总有一些勇气可嘉的表达。
返回山下仙人洞停车处,继续驱车往羊棚头村深处的括苍水库边。
本想进道教第十洞天——括苍山洞凝真宫逛逛,可惜大门紧闭谢客。
那就水库边最后走走得了。虽然天气阴沉,虽然库水因旱下浅得厉害,但风光还是秀丽旖旎的。
库边石山状如盛开的莲花,辉映着清澈的湖水,写意着山水之韵。
而走在湖边的我们,假装此刻在海边徜徉,让心灵再放飞一会。
记得上回是四月底来,满山杜鹃啼血,风光更是绚烂多彩。
我想,以后我还会再来,毕竟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洞、一花一木,得天独厚灵性满满,还未看够。

年末祝愿

又是一年春,行行摄色户外的脚步将开启新的旅程。再次辞旧迎新的欢乐时刻,衷心地祝愿喜欢和一直关注《遐逖》的朋友们:身体安康,阖家幸福,钱“兔”无忧,钱“兔”似锦!

路线参考

1.李宅位于仙居县田市镇,车路比较方便。
2.仙姑岩位于仙居县下各镇羊棚头村山上,步道入口在西郊村。

3.仙姑岩可以与第十洞天凝真宫、括苍水库形成一个环线徒步,不过目前凝真宫防疫不对外开放。徒步路线可参考:六只脚#3362376
4.括苍水库杜鹃花开时,水库上端的山坡漫山红透,是最佳游览季节。详细游记可见:石山藏福地,洞天隐真仙︱2020.4.1仙居仙姑岩-凝真宫-括苍水库环走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3.1.20晚
足迹
1.重走缙云乌大岩,赏一路奇岩美景!
2.奇石秀|平阳塘川之旅
3.“石”来运转的大罗山
4.行走在寒风中 || 沙埠平田茅畲润肺之旅
5.探幽访古,走进临海南蒋村!

6.寻访秘境桃源香年溪|游临海岙底罗古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仙居县仙姑岩——道教第二十八小洞天第十福地
中国宅院:一见倾心,再见倾情!
走进中国最美古村落——大陈村(之一)
江西婺源行第三日游思溪延村之延村(二)
“马头墙”与“土楼”混搭的浙南古村石仓乡
婺源游记之一:李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