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里水土

  

6月的时候听大姐说,去了七里生态游。七里?似乎以前没有听说过,衢州有这么个风景区吗?

不是风景区,只是一个村子,大姐去的具体地点是“七里乡黄土岭村”。这个地名很没有诗情画意,想不出这样的地方会有多少灵气,问大姐:好不好玩?大姐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农村对于她,就像曾经的旧房子,即使陌生了,也是不会太新奇。她说:风景没有,空气不错。她又说一起去的人,感叹着说,那是神仙住的地方。我听来很受诱惑。不过大姐说,神仙住的地方,未必是人生活的最好所处,因为那里是山区,观光客自然不怕山高。

说的有道理。不过这样一说,我也就想去观光呢。

整个7月,家长不在家,家里老房子修造厨房,8月再次修建被“海棠”台风肆虐的老房子,家长回家了,却又去参加暑期培训,中旬以后才渐渐空下来。恰时地,晚报刊登了七里生态游的介绍,还有一些风光照片,这就有勾起了我的观光欲念了。

23日,天气比较凉爽,一家三口早早起床,坐车去七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沿途有好些村庄,但是买票的时候,一车子人,竟然全都是“七里”“七里”的,我不禁有些神惑,那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突然间这么轰轰烈烈热火起来?做我旁边的是一个青年男子,他也到“七里”,但是他有些自豪地说,他是那里的村民。

青年男子是那个村子里16家生态游经营户之一,经营口号是:”生态游,高山菜,农家饭。”据他介绍,当天有“人民日报”的记者要去采访,自从黄土岭村开始经营旅游业,已经有很多种媒体参与报道了。“那一定是非常值得游览啊?”我问。他有些矜持地说:“主要是政府推动。”忽忽,这个回答有些暧昧啊。他问我是不是报社的,我也周旋性地幽默一下:“我是去观光,也是准备宣传。”问他经营饭店生意怎么样,他说一般都能接到预约电话。

从市区去黄土岭村,一路上空气纯净,道路清洁,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因为婆家也在农村,对于农村路况,几乎就是灰天灰地。但是这一路上,凉风袭袭,绿意绵绵,一座座山像一幅幅画扑入眼帘,左侧山脚下就是山溪,车子沿溪逆流而行,古朴的石拱桥藤葛缠绕,溪水俏皮地溜过巨大的岩石,欢快地在细细的卵石间蹦跳流过。

想让坐在车窗口的家长拍一些沿途景色,但道路虽盘山却平坦,车速稳快,像机无法抓住转瞬即逝的山景。

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很轻松到了目的地,一座高大的毛竹牌楼矗立,匾额云:“雾隐林中农舍,香飘七里人家”,黄土岭村到了。走进去,是:“看瀑看石,听泉听风”。芙蓉艳影,竹翠掩映,果然仙气缭绕。那个青年男子,在下车时,很热心地指点我们游览的大致方向,但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没有提出让我们游览结束到他家用餐,这跟一般旅游地又不一样,一般旅游地,饭店招揽生意,奇招叠出,甚至拦着不让人走路的都有。我感觉这里是不是生意太好了?预约的客户招待不完,如我这样的散户,不被重视了。呵呵。

道谢之后,开开心心去玩,我也没有提出要到他家吃饭,总不至于会所有饭店忙到把我饿一顿的程度吧。我在这个时候,也有点拧劲儿。

完全是自由散漫的游览。自己走自己看,听说可以自己采茶,但没有人带路,阡陌纵横,不知道具体往那条路走。

循水而去,不几步,竟然有巨大的轰鸣声,凉意逼顶而来,抬头一看,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危危然立在山边一块不大的石头之上,令人惊奇它这么会这样没有来由的站在这个地方,好像一个固执的老神仙在玩“不许动”的游戏,千万年坚守的结果,信诺成了一块磐石。巨石旁,一匹瀑布挂流而下,冲入十几米下的一个清潭。清流垂直,好像一个稳稳行走的儿童,突然摔了一跤,不设防掉进深渊。幸好这个深渊很平和,儿童没有伤着,柔柔翻个身,又顽皮地顺势前行了,而且还快乐地唱着歌。

这是飞来石瀑布!

整日在嚣尘里奔波,骤然看到这样的景观,一时间感动的痴过去,从顶至下,通透空灵。

疑是仙界,胜似仙界。在往上看,层峦叠嶂,青翠苍幽,却有一线红尘颜色,绕山飘渺,络绎不绝的车辆,还在盘山来往。

黄土岭,走近去,几乎看不到寸尺黄土,植物品种不是我这样五谷不分的人能够分辨清楚。我们沿着一条羊肠小路拾级而上,山风飕艘,秀气的毛竹美女一样成片起舞,走着,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夏末初秋,脚下已是落叶铺金,满眼依然春色盎然。如果有画如是,肯定会令人质疑,但我是实实在在身在奇景。

野花也烂漫着,有细小的蓝幽幽眼睛一样眨巴眨巴的,也有咧着碗口大嘴嬉笑的,红蜻蜓在草尖上惬意的休憩。

应该说,这是名符其实的生态游,景色是朴实的,人也是朴实的,奇石怪树,以它们的本色地存在着,一如他们千万年的沉着安静,也没有人给他们赋予诱人的名目,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朴实的山村,山民的祖上还是山民,对于自己所依靠的这山这水,真真是看山石山,看水是水,没有浮光掠影的文化在茶余饭后冒酸泡泡。

朴实的山民即使说话也像他们水土一样不予修饰,我们在农家用餐,餐前休憩,问起这里还有什么景致可观赏,老板娘说:“没有什么,就是山和水。”表情是抱歉的,好像为他们仅有山水而羞涩。我们用餐是坐在堂屋上首的八仙桌上,吃到一半时,老板娘过来让我们我换桌子,坐到下首天井里的小桌子上去,本来这也没什么,只消说,我们人少,请我们让一下,大桌子给人多的用,这没什么的。可是她说,大桌子要让给一些领导!她说得坦坦白白又诚惶诚恐,坦白是因为她不善于辞色,惶恐是因为将驾临的是领导。我忍不住笑,调侃她:领导是风格高尚之人,是领导百姓开发山区旅游业而来的,我们是百姓之一,所以他们不会忍心我们为他们让位子。

老板娘呆呆站在桌子旁,不知道再说什么。在她的心里,领导的确是应该高高看待的,但是她也知道不应该亏待同样花钱吃饭的游客。

如果她刁钻奸诈,那么她肯定面带笑容,说得道理通天,滴水不漏,我们还乖乖地让出位子。

呵呵。

领导们果然来了,是一群乡干部,确实也还高风亮节,进来就交待老板娘,先给其他游客上菜。没有吆五喝六,没有谈论狐假虎威恶俗话题,不拿鸡毛当令箭,说的都是如何继续搞好生态概念的旅游产业。对他们,我自然不用让座,他们也不会要我们让座,在此,我对我所见的他们表示一份敬意。

或许正因为如此朴实,经济和文化的双向限制,这里的民居反而缺少古朴的风味,自从道路蜿蜒至此,山民们得以出门谋生,有了点积蓄,纷纷建起新房,造出的新房至少在游客眼睛里是遗憾的,是踉踉跄跄学习洋房风格,没有观光客希望的如此如彼的体现,我也没怎么敢在这些不协调的建筑上注目。

山民初步温饱,甚至还不能说乍富,如果要批评他们的审美,那是不实在的。幸好,懂得利用本地风情格调的山民也不是完全没有,我转悠到山溪边一座小桥边,终于发现个另人眼睛一亮的民居,房子还是不太伦类的洋房,但是院子的门楼很有竹乡特色,竟然还有不俗的书法雕刻在毛竹对联上:“门前绿水王维画,屋后青山杜甫诗”。我忍不住停下来,一字一句读出声,如此雅舍,必不住俗人!

主人出来了,是一个中年人,一看之下,善目修身,果然不俗,他请我们进去坐,院子和堂屋里纤尘不染,两个女子迎过来,一个清雅,一个圆润,是主人的妹妹和妻子,我的脑子空白了一下:高山出俊鸟,姑嫂俩俱是惊人美貌!

这幢看起来还新的洋房,是82年建造的,山村里第一幢楼房。这一家都是了得人物,主人蔡老大经营山区特产,为自己的系列产品注册了商标,很有经济和时代的眼光。嫂子主持一个小型发电站,妹妹已经是大学毕业生,在杭州工作,回家休假。我不禁感叹,从一个好山好水的地方到另一个出产美女的天堂,想不美丽都难啊。

大多数山民还是极其本分,我们走进任何一家经营户,都是来即来,去即去,即使有人对你笑,也没人主动上来招呼,更没有人问:吃点什么?感觉怪怪的,相比对其他地方狂热招揽的厌烦,这里的来去自如有些让人不知所措。如果我下车之时对那个经营饭店的青年心存疑惑的话,后来我就全明白了这是他们的朴实所致,即使像蔡老大,也说:主随客便啊,拉拉扯扯吆吆喝喝怪不好意思的。

这大约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

作者,陈皮朵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竹 笋 情(散文)
住农家乐 吃农家莱 游天目湖
山里的农民把一千多斤的毛竹一次挑下山,游客佩服山民的智慧
到安徽歙县的阳产村看土楼
遂昌三井村的生态农家乐
丁酉联集之毛竹《窈竹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