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广用兵百万都没有打败高句丽,为何李世民只用十万就搞定了?

杨广用兵百万都没有打败高句丽,为何李世民只用十万就搞定了?

高句丽地跨鸭绿江两岸,位于辽东和朝鲜北部地区。隋文帝开皇八年高句丽进攻隋朝辽西,隋文帝派了三十万大军前去讨伐高句丽,后来高句丽派遣使者向隋朝认错,隋军收兵。到了杨广登基时,他一心想要做出点大成就,加上高句丽此时依旧不老实,杨广便于大业八年、大业九年和大业十年先后三次亲征高句丽,用兵百万,可惜都失败了,讽刺的是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御驾亲征,只率领十余万唐军就狠狠的教训了高句丽一顿,这是为何呢?

杨广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就调用了水陆两军共113万余人,另外还派了两百万民夫运送后勤物资,如此声势浩大,本应该轻松攻下高句丽,可惜却因为杨广对于将领的不信任而失败了。高句丽面对隋军的攻势,坚守城池,隋军一时无法攻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便率领水军驾驶战舰从海路进攻。但是来护儿选拔的四万精兵到达平壤后却中了埋伏,大败而归,只剩下数千人。杨广还下令带队将领不可擅自做出有关作战的决定,必须先向他报告战况再由他亲自下决定,这就导致隋军在战场上很被动,隋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战略调整,等到杨广的命令来时早就贻误了战机。同时这也跟高句丽足够的时间调集军队进行反击,就这样僵持了五个月隋军都没攻下辽东城。三十多万渡辽攻高句丽的隋军也遭遇惨败,辎重损失殆尽,只逃回了两千七百人。就这样杨广第一次亲征高句丽失败了。

后来的两次亲征高句丽都因为国内突发状况而终止。大业九年杨广第二次亲征高句丽,正当两方军队僵持不下时,后院起火了,礼部尚书杨玄感趁机造反,杨广只得撤军回去平叛。大业十年杨广第三次亲征高句丽,此时隋朝国内早已是起义连连,杨广不敢久战,加上高句丽又遣使投降了,杨广见好就收,撤军了。但谁想高句丽这么不要脸,杨广前脚刚走,后脚他又不安分起来了,可此时的杨广再也没有精力管高句丽的事,平定高句丽的任务就留给了唐朝。杨广三次亲征高句丽都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不顾百姓死活,导致隋朝国力被过度消耗,天下大乱。反观同样是御驾亲征的李世民,他就可以用少量兵力打败高句丽,这是为何呢?

首先就是因为杨广不得民心而李世民得民心。杨广每次亲征高句丽所耗费的民力物力财力都是巨大的,这必然引起百姓的不满。而李世民就征讨高句丽只用十余万军队,百姓的负担会小很多,也更愿意为国效力,纷纷报名参军。杨广的数百万大军有很多都是不愿打仗的,所以战斗力不如李世民那十万自愿参军的军队。

其次李世民很体恤士兵。杨广只管军队帮他打胜仗,不顾士兵的死活,对于士兵的身体情况也不去了解。有很多隋朝民工日夜在水中工作,皮肤溃烂,死伤许多,杨广对此不闻不顾。而李世民缺可以不顾危险亲自上前线慰问士兵,使得士兵大为感动。对待生病的士兵,李世民也是妥善安置,没有放任他们死去。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李世民的个人能力要比杨广强。杨广是个出色的帝王,如果他不急功近利,所取得的成就不亚于李世民,可惜他的作战指挥能力要逊色于李世民。李世民是大唐开国的股肱之臣,为唐朝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身经百战,作战经验及其丰富。他征讨高句丽时曾亲自带兵前往前线侦察地形,研究作战计划,并及时和前线将领沟通讨论,唐军能打胜仗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杨广则只是坐镇后方,却要求前线的的作战计划由他决定,贻误战机是必然的。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期间,攻占了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将辽、盖、岩三州的七万人迁到中国。在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中斩获高句丽首级多达四万余级,唐军却只损失了两千人,还缴获了大量的物资、牛、马等。但即便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李世民依旧认为这次亲征是失败的,因为没有达到他的战略目标,直到唐高宗时期唐朝才把高句丽灭了,也算了了李世民的一个心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炀帝三征辽东
三征高句丽
§§第十八章 功败垂成是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上)最新更新章节
唐太宗远征高句丽,看见隋军遗体,他下令:方圆十里,寸草不留
真实杨广 鉴照后人(3)
柳七公子:杨广为何3次东征,都没拿下高句丽?55年后竟是唐高宗李治灭了高句丽,一统大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