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咸丰帝死前真的想杀慈禧吗?为何说他的临终安排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咸丰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七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然而他仅在位11年,年仅31岁便撒手人寰,留下了风雨飘摇的大清江山,也留下了祸害江山当时还是懿贵妃的慈禧太后。由于咸丰帝的独子爱新觉罗·载淳年幼,肃顺便提议让咸丰帝效仿当年汉武帝立子杀母的事,将载淳的生母懿贵妃杀掉。可自幼失去母亲的咸丰帝不想他的儿子如此年幼就同时失去父母,便没有采纳肃顺的建议。可能他也没有料到这个懿贵妃日后会祸国殃民吧,也没料到他留下的顾命八大臣如此无能。所以也不能说咸丰帝的临终安排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就当时那内忧外患的局势,谁上台都无法阻止清朝的覆灭。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公元1861年8月20日),逃难到承德避暑山庄的咸丰帝病重,自知日无多的他在次日召见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人,下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这把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或“赞襄政务八大臣”。

从这八人的组成看,有宗室贵族载垣、端华、肃顺,有满族大臣景寿、穆荫,有汉族大臣匡源、杜翰、焦祐瀛,可谓是面面俱到。不过自古以来托孤大臣架空皇帝的例子不少,为了制衡这顾命八大臣,咸丰帝便将“御赏”印章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将“同道堂”印章授予皇子载淳,由其生母懿贵妃代为掌管,所有上谕(圣旨)都必须加盖这两枚印章才能有效。这样就能让顾命大臣和太后之间相互制约,直至皇帝亲政。

咸丰帝的想法是好的,但在细节上考虑欠妥。一就是上谕由谁撰写,二就是清朝最有能力的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没有进入辅政大臣之列。奕訢当然不甘心被排挤在权力中心之外,两宫太后也不愿意只当盖章的傀儡,如此一来奕訢和两宫太后就有了共同利益,那就是推翻顾命八大臣,夺取朝政大权。双方迅速达成一致,密谋发动政变。

两宫太后打了一个时间差,在送咸丰帝灵柩回京的过程中,提前四天回到京城,控制了兵权,随即将八大臣拿下,这就是有名的辛酉政变。八大臣最后的结局如下:

载垣:在北京被捕,赐白绢自尽。终年46岁。

端华:赐死、降爵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同治三年七月,复还郑亲王世爵。

景寿:削职,仍留公爵及额驸品级。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任蒙古都统,三月授御前大臣。同治三年(1863年)七月仍赐紫缰,十月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命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年)六月去世,谥端勤。

肃顺:被斩于菜市口。终年45岁。

穆荫:以“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最久,班次在前,情节尤重”,被撤职流放。同治三年,论赎归,殁于家。

匡源:革职。光绪七年卒。

杜翰:革职,流放新疆,后被赦免。同治五年卒。

焦佑瀛:革职。

辛酉政变后清朝形成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议政王奕訢揽政的政治局面。此时距离咸丰帝驾崩不过74天,若他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不将弟弟奕訢安排进顾命大臣之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造化弄人还是命该如此?咸丰皇帝一生犯三个错误,让大清万劫不复
慈禧太后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晚清权力巅峰的
看懂史上真实的慈安,才明白慈禧为何绞尽脑汁,一辈子都斗不过她
咸丰皇帝的顾命八大臣,为何斗不过26岁的慈禧?原因何在?
咸丰的“顾命八大臣”为什么斗不赢一个慈禧
凤在上龙在下:不是皇帝胜似皇帝的慈禧太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