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明高:银行竞争与金融稳定无主次之分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银行业竞争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种观点认为,银行业竞争虽然有助于提高效率,却很可能会伤害金融稳定;反之,垄断虽然降低效率,但可确保金融稳定。正是基于鱼与熊掌难以兼得之见,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新兴市场国家都对银行业开放持保留态度。

与竞争相对应的是金融整合。最近十年以来,全球银行业整合趋势明显,这种整合不仅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合并当然不必然意味着竞争的弱化,但是,在实践中,银行业的整合却也的确带来了“大而不能倒”的难题。传统意义上的退出约束形同虚设,道德风险恶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欧债危机的一个制度性根源。

越来越多的经验证明,有竞争的金融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没有竞争的稳定不但牺牲了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而且其稳定只是短暂的,甚至隐藏着未来更大的不稳定因素。更为重要的是,金融稳定不是绝对的,其重点在于危机的防范和释放。

金融稳定与金融脆弱

金融稳定是相对于金融脆弱而言的,因而金融稳定的定义很多是从金融脆弱而来。与银行相关的金融脆弱(即银行危机)存在着不同的定义,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定义是:

(1)银行系统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困难,如银行挤兑、亏损或清算;(2)出现了严重的政策干预,包括广泛的流动性支持(相当于5%的存款和非个人负债)、高昂的银行重组成本(至少相当于GDP的3%)、重大的银行国有化举措、重大担保行动、大规模资产收购(至少相当于GDP的5%)以及存款冻结或银行停业。

根据IMF的统计,在1970-2011年间,全球共发生了147次银行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概莫能外。据IMF估计,中国银行[2.97 0.00% 资金 研报]业危机发生在1998年,不良贷款占比峰值时高达20%,重组的财政成本约相当于GDP的18%。

在学术界,关于竞争与金融稳定和金融脆弱的关系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即竞争导致金融脆弱和竞争导致金融稳定。

“竞争-脆弱”派认为,在一个更加竞争的环境中,银行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因而不得不冒更多的风险,结果增加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相反地,在一个存在进入限制和有限竞争的环境中,银行有较好的盈利机会、缓冲资本,因而也不会冒更大的风险。此外,竞争将会削弱银行的“信息租”,即与企业发展长期关系所带来的好处,而疏于对企业的筛选,从而增加不确定性。据此推论,银行业开放最终不可避免地将导致银行危机。

与“竞争-脆弱”派相反,持“竞争-稳定”观点者关注的是由于缺少竞争所导致的银行过于强大对借款企业的负面行为,其要旨不是银行对于资产风险偏好,而是借款企业对贷款投资的风险偏好。在一个没有竞争的环境中,银行通常会提高利率从而诱致企业从事风险较高的投资,提高了贷款形成不良的可能性。另外,在一个银行相对集中的市场中,监管者更加担心单个银行失败的可能性,因为“太大而不能倒”或“太重要而不能倒”,这些银行就有可能从政府获得巨额补贴,这助长了银行冒风险的冲动,最终导致银行危机。由于银行数量少,一旦个别银行发生危机,其传染性也就更大,从而增加了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民:拿什么来拯救欧元
虽下修金融业损失至3万4000亿美元 IMF:危机风险仍大
韩国是怎么走出1998年金融危机的?
从国民财富视角看银行业危机和金融稳定性(下)
危机导致欧洲银行业3000亿欧元信用风险
斯洛文尼亚恐步塞浦路斯后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