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谨以此文缅怀我的大哥——原华县柳枝中学教师张稳民
回忆我的大哥张稳民
作者:张稳善

八月桂花红似火,日夜安睡福乐窝。
孤灯夜下长思量,锦衣美食何人帮?
追思当年勤扶桑,切莫辜负已故亲。
树有根、水有源,兄长恩情大过天。

上世纪四十年代,确切说是一九四五年(乙酉鸡年)十月,我的大哥在华县柳枝镇南关村王陈组出生了,起名张稳民,后来简写为张为民。此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朿,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我们家更是幸福,一个鲜活的小生命诞生啦!据母亲讲,小家伙生得眉目清秀、聪明伶俐、活泼可人,且又是家中长子,全家人如得珍宝、视为掌上明珠。

我的大哥张稳民

大哥不负众望,从小勤奋好学,搏览群书,说三国、道六国,四大名著出囗成书,后来在少华学校读完了高小。那时侯生活极其艰苦,每个礼拜靠着全家省吃俭用凑下的黑面粗粮及野菜合成菜团,装在陈旧的瓦罐里作为一周的膳食。随着兄弟姐妹的相继出生,大哥不得已放弃学习,高小毕业回到农村务农田作,以帮扶家人,随后在曹巷学校任教。

那几年父亲是全家的顶梁柱,又是远近有名的木匠,靠着微薄的收入支撑全家。我们不必担心什么,在家里养养猪、放放羊过着无忧无虑的苦难日子。儿女多,母亲整日操心吃喝,身体一直不好。大哥作为家里的长子,自然就分担起了辅佐父母肩上的担子,日子总算是马马虎虎清苦过活。

到了一九六五年大哥二十岁时,父母给他做下一门亲事,并在来年诞下一爱女。这一年我母亲也生下我那最小的弟弟,叔侄俩同龄同庚。这一年我们已是十囗人之家,本应分门另过,但兄弟姐妹太多,父母肩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便一起拥挤在一丈七尺不到的两间正房和三间偏房的小屋里。正房两边一边一炕,虽然拥挤但很温馨、快活。

南关村姬公庙 刘文涛摄

一九六八年我上小学。同年八九月雨水太多,下了整整一个多月。渭河南山支流决口,泛滥的河水夜间进村。漆黑的夜晚、天下着大雨,大哥拉着车子,一车连我在内共六个小孩,随父母逃离家园来到外婆家。我们躺在炕上呼呼大睡,大哥和大人们陪坐到天亮。天明了,水退了,又一车拉回自己的小家,过起了半温饱的痛苦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长大,其它哥哥姐姐也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本该日子有所好转,但不幸的恶运降落到我这贫穷不堪的家庭。父亲因不甘受人欺负,自寻短见,悄然故去。举家遭此晴天霹雳,生活地重担牢牢的压在本来多病的母亲身上。寒门出孝子,大哥辞去了教师工作回到家中分担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母亲由于长年劳累加上生活清贪,患上严重的贫血疾病,大哥常常过几日带上母亲前去西安看病,全家大小眼巴巴的望着家里的顶天柱归来。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和调理,母亲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大哥如卸重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我们家的日子才渐渐走上正轨。

大哥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又回到了教育岗位,白天在学校教书育人,晚上加班做起了木工活儿。做锅盖、备梁、车箱、风箱等等拿到集市上去卖,换得小钱以补家用。最忙碌的时侯要数秋收,白日长、夜间短,大哥忙得不可开交。他前半夜伴我们剥苞谷,给我们讲故事;后半夜,母亲和大哥把苞谷一串串辫起来连成一片,夜深了稍稍卧炕休息又要开始第二天重复的工作。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大哥就是一个坚若磐石、勤劳能干、搏学多才的完人。他常给我们通讲四大名著,最精典的是《西游记》。我们听着大哥讲的故事,忙着手上的农活,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日子。

南关牌楼 刘焕民摄

岁月坎坷,人生磋砣,六八年后的十年,全国掀起了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用革命的思想武装头脑,促进建设的热潮,全社会都投身于生产建设中。

学校也不例外,放弃学习、开卷考试、论资推荐。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在学校养猪养羊,挖渠种稻,教师也只能顺应潮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脑子空空如也,没学到什么知识。在我小学生涯中有过一次,当老师的大哥在课堂上向我提问,我支支吾吾,无言对答,大哥罚我站了十几分钟。当时的我面红耳赤,羞得见人。现在回想起来,作为人民教师是何等的良苦用心?何等伤悲?总是恨铁不成钢,也不知教育何去何从?

还有一次,大概是我十一岁那年冬天,我得了一场病,又发热又发冷,时儿热得像蒸笼,时儿又像是掉进了冰窟窿,就是当时人说的“大摆子”。那年父亲已经不在人世,大哥用自行车驼着我去“小街、罗纹街”寻医向药。这本不是哥哥的义务和责任,但我们是兄弟,血浓于水。

星期天对于其它教师家庭就是礼拜天、休息日,而对我们这样的贫苦家庭,大哥的休息日则更加忙碌,常常带着我们上山砍柴、挖药,去老远的地方割芦苇打箔子。我记得最远的地方是当年的八十八号信箱炮台附近,天没亮就出门,我们站在冰冷的河水中,一扒一扒的割着,直到夜很深了才进了家门。

就在这样整日忙碌中过了一年又一年,眼看着我们已经长大,大哥也成了仨个娃的爸爸,在我上初中时才和我们分家立户。我们都很怕他,但也很爱他、尊敬他,心里总以他为依赖。说是分了家,大哥总是时时刻刻都在关照着我们,孝敬着我们伟大的母亲,他每个礼拜都要看望母亲几回。他对待学校工作从不懈怠,在小学到初中培养出许许多多的文艺骨干和文化先进分子,自己也多次被评为县、公社先进个人。

大哥热爱教育,关爱亲朋,广结善缘。在兄妹建房及友邻的农具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改革开放后大哥由南关小学调入柳枝中学。大哥如遇中天、大显身手,与校师资强强联手,教学水平连年高升,成绩名列全县同学级前茅,多次受奖,得到教育局和镇政府的充分肯定,同时受到柳枝人民的爱戴和表扬。同时,大哥也转了正、入了党。大哥以校为家,名如其人、字如其性,刚劲有力。他在柳枝中学任教务主任期间,彻夜雕刻腊板、印刷讲义、试卷,字字珠笔都渗透了他的心血,在柳枝镇及毕家乡的师生、干部、群众中无不为之竖起拇指一表称赞。后来有一次,大哥在不经意中听到我的外娚偷看了考试试卷,毫不留情狠狠的打了他一顿。

当年的柳枝中学主要领导在校门口合影

当年的段仁武、邓友义(邓义娃)、屈立中、惠书战、章友生、吴耀文、郭增利、张同卅、曹源泉、車西虎、王子洲一等同仁,倾其所力,为了柳枝的教育事业,献出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大哥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终因长年劳累,积劳成疾,累倒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后来,兄弟筹资、师生捐款为大哥看病,但他也没躲过病灾的魔难。得知大哥去世的消息,兄弟们从北京、天津、西安同时回还,夜间围坐在大哥炕前。母亲怀抱着她的爱子,擦去他脸上的尘埃,轻声呼唤他的名字“稳民”!我们失声嚎啕大哭,大哥就这样静静的走了,丟下他的妻儿老小和年迈的老母。

天亮了、噩耗传开,柳枝中学师生、同村乡邻、在外好友纷纷前来吊唁、祭奠,同时送来花蓝、花圈、长青树、松柏枝。接着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镇党委书记主持,段仁武校长致悼词,麦克风中不时传来哽咽的噪音。全体村民、好友、师生深躹三躬,在一片哭声中,相互依托送走了我那亲如父亲的兄长……

当年的柳枝中学全体教职工合影

我默默的祈祷,哥哥一路走好!来生再作兄弟。我为兄你为弟,少一份辛苦,多一份欢笑!今天又是一年八月天,常怀思念、常挂牵,随思纪语一首《怀念》:

追往事、愿苍天,谁人可忴。
忆当年、我兄长,风度翩翩。
怀抱负、奉慈母,赤心一片。
养儿女、帮兄妹,责任共担。
理家事、梳校园,桃梨满园。
说春秋、道梨园,掌声一片。
怀文武、善交际,良友师缘。
念大哥、去灵山,二十五年。
可叹!吟诗一首,一表怀念!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八拜之交之六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学文丨《哥哥的往事》
华侨华人的故事(第四十篇)孙中山背后的大哥
【美文选粹】文赵生丨难忘兄弟情
千年之前秦人一封家书:“妈,再不寄钱来我就要死了,急急急!”
偏心父母把2套房偷偷给了哥哥,小儿子气得6年没回家,连父亲去世也没有回来。领抚恤金时,小儿子不愿签字,他说:“我咽不下这口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