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州下庙镇的历史文物拾遗
故乡华州掠影
图文作者:刘合心

故乡华州,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民风民俗,勤劳纯补。游子在外,心系故乡。耄耋之年,回首往事。每幅照片,犹如昨天。献给亲友,共乐同赏!  

(三),故乡华州下庙镇的历史文物拾遗

笔者一直关注故乡华州下庙镇,对遗存散落民间的历史文物,遗址,情有独钟,曾经撰写了《华州西岳庙(下庙)追忆》,《华县发现清代道教“玄天上帝”造像碑考略》,《华县下庙水文站的遗闻趣事》,《华州下庙八十岁老人的渭河情结》等等。
近年,笔者在华州民间又发现散落在民间的和华州某收藏家店铺里的华县西岳庙(下庙)明代石牌坊残构件两块。
一块是散落在下庙镇一户农舍院子里的石牌坊立柱残块,上刻浮雕“持莲童子",孩子赤臂裸腿,身穿花裹兜肚,双手持一枝莲花,立在浮雕缠枝牡丹花间,持莲童子造型生动,刻工精致。

华州下庙镇西岳庙明代中晚期石牌坊立柱残件“石刻持莲童子”,就是中华民族在两宋时期流行的“摩喝乐”形象。

“摩喝乐"的造型图案,多年前,在华州老官台遗址出土的宋代痤埋高僧舍利的石函外壁上,就刻着线刻画“持莲童子";宋代铸造的铜镜背面也有“持莲童子”的图案。
笔者多年前,有幸在西安朱雀路古玩市场地摊上,偶然购买到了一件宋代铜质的“摩喝乐“(持莲童子)。持莲童子的头顶有一个小圆环,可以穿系绳子,用于佩戴在儿童或妇女的脖子上,乞求吉祥如意,多子多福。

笔者能收藏到这件宋代可爱的铜“摩喝乐“佩饰挂件,三生有幸!这也是缘分啊!天之作合也!
“摩喝乐“,是梵文的音译。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后汉化为持莲童子,用于每年的“七夕"供奉牛郎织女。
据《东京梦华录》一书记载:两宋时期,每年“七夕节",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要用“摩喝乐“供奉牛郎织女,借此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愿望。
华州西岳庙(下庙)石牌坊的另外一件浮雕云龙纹残构件,被华州城的一位收藏家所收藏。
笔者有缘,在华州县城这位收藏家店铺里的桌子下,鉴赏了青石质地的浮雕云龙纹残断为三块的石牌坊构件。  

这件青石质地浮雕云龙纹构件(断为三块)应该是华州西岳庙(下庙)内青石牌坊上的横梁残件。
华州县城这位收藏家所收藏的青石质地浮雕云龙纹残构件,华州下庙镇某农舍的青石质地浮雕“持莲童子"残构件,以及笔者在华州另外一个收藏家那里,看到的下庙西岳庙石牌坊镂空石云龙纹“雀替”。

笔者将华州西岳庙(下庙)的两件云龙纹石构件,与明代宣德、成化年间烧制的青花云龙纹碗,图案纹样相比较,两者之间的云龙纹,从造型,构图,神态方面鉴赏对比,几乎完全相同。

明宣德年烧制的青花云龙纹碗

明成化年烧制的青花云龙纹碗
由此笔者判断:华州西岳庙(下庙)的这座石牌坊,应该是明代宣德至成化年间(1426一1487)修建的。
(未完待续)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岳庙
华山西岳庙
颜真卿《谒金天王祠题记》清拓本欣赏
佳林开聊‖风雨一度说北镇 第14回 琼楼点将惊寰宇
青花云龙纹
元青花云龙纹大罐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